APP下载

简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与对策

2012-03-19王金华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大众化理论课马克思主义

王金华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简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与对策

王金华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本文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变幻和国内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情境下,考察了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一些新挑战,通过调查研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积极引导和推进大众化的工作对策。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状;对策;研究

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国加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其实质就是通过各种传播方式、教育平台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变幻和国内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情境下,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面临着一些新情况:社会发展理念和价值追求的显著变迁,社会发展主导力量和决定因素的显著转移,社会运作方式和社会特征的显著改变,都使得当今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教育和平台建设,不但要面对凸显人际交网功能的各种新媒体,也要面对拥有信息来源的广博性、认知判断的独立性、情感需求的差异性、接收渠道的选择性等新特征的大学师生员工;还要面对他们从注重理想向强调实际的方向发展、从注重义务向强调权利的方向演变、从注重集体向强调个体的方向转化、从注重听取向强调参与的方向集聚的社会心理趋势渐进。如何正确客观分析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采取积极的引导工作对策,是教育领导机关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注重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分析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从动态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认识、接受、信仰的过程。从静态维度看,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人心的目标,以及人民群众认同、接受、信仰马克思主义后的结果、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过程、结果是密切相关的,目标是核心和归宿,过程以每一个“阶段性结果”为连接点,并以此为基础,迈向更高的目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核心就是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广大人民群众,为广大人民群众指明前进的方向。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平台建设,不断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和教育深入发展,课题组成员在自己工作城市的部分高校,通过座谈会、专门调查和专人采访,对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真实现状作了初步了解和分析,具体状况如下:

(一)大学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认为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原理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调查数据显示,90 %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认真地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调查的23%的文科的大学生中,他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认真地学习大学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在课外还阅读过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原著,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比较了解。受访的研究生说在高校接受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研究生,根据专业的要求,大部分同学都重点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相关经典著作,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都自费购买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和《列宁选集》认真学习,这说明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大学生和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提高有显著效果。

(二)绝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自己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高校普遍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主渠道。调查显示,85.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其中普通本科学生和硕士研究生受访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了解程度越高,认知也更加准确。他们真切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在普通高校和高职高专学校调查中,也了解到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设不够,没有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只能照着教材讲课,造成少部分学生不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他们由于缺乏学习兴趣,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听课不认真,课后更没有阅读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因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了解甚少。上述情况,一方面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传播影响面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还没有使全体大学生都喜欢、都能自觉学习。

(三)高校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组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使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深入人心,成为高校深化教育改革、促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七大以来,高等学校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可以说这是一次较深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活动。高校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促进高校快速健康发展。高校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武装和统一思想,紧扣高校的中心工作,着力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基本实现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教育改革、促进科学发展和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切实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提高了党员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高校和谐的能力。当然,经调查表明,在高校极少数干部和教师中政治理论学习不够,对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和政治是非问题存在模糊认识的现象。

(四)在各种社会思潮和多元文化的侵扰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新的挑战

当今时代是信息传播的大发展时期,高校师生员工每天都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理论信息、文化信息、经济信息和社会生活信息。通过调查,在众多的信息传播渠道中,电视、网络和报刊是他们获取时政信息的主要方式:一般来说,广大教师主要通过看电视、报纸获取时事信息,大学生和研究生主要通过上网获取时事信息。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健康的文化站和低俗的、黄色的文化网站同在,正面的信息和负面的信息共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和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混在一起。同时,在周末和假期里,师生员工从校园走进社会空间,各种社会现象、各种不健康的文化现象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他们,多元的社会文化思潮也会对大学校园文化产生不良影响。这也显示出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当代大学生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力正面临着新的严峻的挑战。

二、当前的主要工作对策

在高校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广大干部、教师和大学生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加深对党和国家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任务的认识,进而引导师生在理想信念、自强成才、使命感和责任感等方面不断提高认识。

(一)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主渠道,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发挥好主渠道的作用呢?2008年9月以来,《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贯彻实施,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识和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以及如何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指明了方向。

高校要进一步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研究,努力走出以学科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路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个重要的要求是教师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深入浅出的生动讲解,真正让大学生进头脑、武装思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课讲好,首先我们自己要信仰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我们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带头学习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只有经过深入研究而且有了自己体会的内容,才能讲出自信,也才能讲得自如,大学生才能听得进去,才能爱听,也才能深受教育。

书本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通过教师的科学研究,把理论教材转化为教师理解的东西,接着通过教师的讲授艺术转化为学生理解的东西。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尽快从传统的单纯教书匠的思路里摆脱出来,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真信真学真懂真用,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研水平,增加教学中的科研含量,从而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仅仅是政治宣传的形象,而力求使政治性寓于学术性之中,让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出学术味来。同时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防止教师满堂灌,而是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是要发挥大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努力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才能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在高校也才能不断深入落实。

(二)大力净化网络环境,强化网络舆论导向,逐步消除错误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诋毁

网络发展在给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提供新契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形式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图书的出版,广播节目播放,以及课堂教学、专题报告等。这种传播方式信息量小,传播内容、速度、方式和时效受限,而且往往是单向性地使受众接受纵向的理论灌输,交互性很差。网络的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信息更新及时、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和信息多元性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优势,从一定程度上消解着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网络传播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使信息的传递、交流具有很大的自由空间,给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西方强势而又隐蔽的网络意识形态冲击着我国的价值领域,被误读或曲解的马克思主义借助于网络迅速传播并玷污了马克思主义的名声,网络聚焦的各种社会问题消解着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无疑使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为此,要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强化网络舆论导向,健全网络法规,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整合机制。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2]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必须大力净化网络环境,强化网络舆论导向,逐步消除错误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诋毁。首先,应当加强马克思主义网上宣传阵地建设,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系统宣传,引导人们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社会问题。其次,必须加强社会网络管理与监督,应从信息发布这个关口尽可能杜绝不良信息,并迅速研制能够过滤各种不良信息的软件及监控体系,屏蔽国内外敌对势力提供煽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宣传涉黄作品和图像等有害信息的网站,真正使我国的网络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最新成果,宣传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成就,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平台,为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三)大学要自觉承担文化传承创新的新使命,积极营造文化育人的优良环境

自从历史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由于社会制度、教育制度的变迁,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基本上是由大学并通过大学培养人才来承担。当今时代,随着知识不断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才不断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大学越来越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文化育人也越来越成为社会上下的热切愿望。在当前条件下,大学文化育人要正确处理好知识育人和道德育人的关系。在这方面,大学要通过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夯实大学生理论功底来培养知识精英,更要教育大学生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来培养道德精英,不断塑造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新时代人才。大学文化育人还应高度重视素质教育所倡导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高度统一,要克服单纯专业教育和单纯通识教育的弊端,是当代大学生成为既有高度人文情怀、又有精湛专业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大学同时应自觉成为知识和思想文化创新的资源地。大学之所以为大学,最根本的就在于它是一个阐扬创新思想、研究高深学问、传播先进文化并以之育人的教育机构。无论从大学的组织目标、价值取向还是行为方式、教育模式,都是遵循发展科学和弘扬文化这一精神的。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全球文化的交流融汇,当代社会主义大学要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思想引领的根据地,积极营造文化育人的优良环境。

高等学校要在深入学习、研究、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发挥作用。我国大学首先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干部和教师的思想理论修养和政治觉悟水平;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进程和基本规律的研究,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深化观点解读能力,增强理论指导能力,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新贡献。第二,要积极推进思想理论创新,在对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一大批实践课题需要深入研究,一系列实践经验需要及时总结概括。我国大学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打开认识视野,拓展思维空间,敢于挑战权威和传统观念,大力推进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要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发挥综合优势,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理论、方法、集聚起来,深化对政治、经济和社会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努力取得更多有深度、有价值、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坚持做社会进步的先导。第三,大学要在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交流和不同文明对话中发挥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是全实际人民的宝贵思想财富,为了促进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勇于参加各种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会议,学习国外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为国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服务。同时在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日益深化的今天,我国大学要不断成为文化扩大开放的桥头堡,有勇气在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中保持平等态度,拥有尊重多元文化的大胸怀,大胆吸纳百家长处超越意识的障碍和束缚,克服认识的偏见和误解,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提升我国大学的文化软实力。[3]

(四)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与联系社会实际相结合。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家长的呵护、老师的照顾中,与他人的交往、与社会的接触是有限的, 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经过 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和社会变化辉煌成就和健康的现状,他们了解不够全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理性认识上,没有亲身的实际体验,从而使一些学生对社会问题认识不深刻、理解不全面,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附从性,容易与现实脱节。因此,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落实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办法,也是大学生自我完善、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

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性环节之一,要引导大学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与联系社会实际相结合。第一、着力育人育心,突出活动的目的性。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而举什么旗、培养什么人,无疑是学校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抓教育就是抓接班人。因此,在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中,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育人为本,坚持“育人先育心”,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目的贯穿活动的始终。具体说,组织大学生深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就要组织大学生深入到工厂、公司、农村、城市基层单位,调查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历、成绩经验,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引导他们正确观察分析社会矛盾,在思想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特别要引导他们到社会发展建设的先进单位做专项调查,到艰苦的行业参加一些生产活动,让大学生深入地了解国情、市情、民情,切实增进与工农群众的情感,拉近与现实社会的距离,体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锻炼实践能力,树立艰苦奋斗精神,增强使命感,培养奉献社会品质。第二,着力完善机制,突出活动的长效性。在今后的组织工作中,高校要着力完善机制,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确保活动坚持不懈、深入基层、卓有成效。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机构建设,形成责任落实、推进有力的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建立工作评估评价制度,科学合理引导,推动活动深入开展。高校要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建立专项工作资金。要进一步加强宣传舆论工作,形成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良好氛围和环境。第三,着力整合资源,突出活动的互动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高校必须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配合与协作,充分拓展育人载体和资源。同时,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纽带,不仅给社会各界提供了一个了解大学生、关爱大学生的重要平台,也有利于用人单位发现、培养、储备和选拔人才。因此,有关各方要积极整合育人资源,在互动中互助,在互助中互利,在互利中共赢。要充分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良好局面,使大学生进一步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真正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2] 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时的讲话[J]. 人民论坛,1996,(11).

[3] 朱庆葆. 大学要自觉承担文化传承创新新使命[J]. 中国高等教育,2011,(10).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lleges

WANG Jin-hua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3, China)

Along with the current complicate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the unstable development in domestic society, the thesis analyzes that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domestic Chinese colleges is facing some new challenge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tatus quo of the process of popularizing the Marxism in colleges, the thesis gives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put forward and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responsively.

Colleges;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Status quo;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A81

A

1009-5160(2012)-0016-04

王金华(1950-),男,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湖北教育厅201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0d038).

猜你喜欢

大众化理论课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