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2012-03-19余进军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20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理论课医学生

余进军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商丘 476100)

案例是指对现实生活中某个事件的真实记录和客观叙述,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运用以真实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让学生针对案例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以下简称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案例教学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课堂互动、角色转换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育界已被公认为较先进的教学手段。美国哈佛大学是最先研究并得以普遍应用的学校,1980年被引入我国后,在经济管理、法学、医学等学科中被广泛应用,效果显著,很受学生欢迎。在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除了要花大量时间记忆繁多的分子、细胞、组织、神经等性能外,还要花大量时间做实验、去医院实习,学习专业课的时间挤占了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时间。对于思政课难以产生共鸣,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能帮助和引导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案例大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一般都有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等,具有真实感[2]。通过这些有血有肉的案例,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案例教学法也能增强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激发医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的热情,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2 医学院校思政课案例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结合思政课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总结出教师在组织实施案例教学法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参与性原则

参与性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特征,只有学生参与,才能确保案例教学的成功[3]。思政课多数是大班上课,医学生对思政课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有不适应感,这就需要教师在案例教学进行前做好充分的说明和动员,鼓励医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在教师和学生进行彼此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由原来的信息接受者向信息参与者转变,实现教学相长。通过学生参与案例讨论、交流,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2.2 开放性原则

在医学生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案例的探讨可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把学生的思路打开,引导其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案例,养成用多种思维方式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于自己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之成为一种思索活动。”所以,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不宜给学生提供标准答案,否则将制约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应给学生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和激烈探讨的气氛,给其提供较大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自由提问。只要言之有理,就让其畅所欲言[4]。通过开放式讨论案例,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发散性思维方式,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3 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是指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需要参与实践,应在实践中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实践中检验思维成果的正确性。案例教学就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它摆脱了传统教学中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单纯的知识传授,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以学生的直接参与为基础,以实践经验为归属,通过学生动手,让其在实践中体验学习,以获得相关的有用信息。医学生自己通过提出问题,然后去研究问题,最后努力去解决问题。案例教学提供了生动的例子,再现或模拟现实社会,使医学生从生动的事例中提炼出科学的理论,用科学的理论去分析社会现实,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所以,实践性原则的实施与否,直接关系到其他原则的贯彻情况,并且也统领着其他原则。

3 医学院校思政课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

3.1 精选案例

所选案例要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最好所选案例既符合教学内容、体现时代性特征,又具有启发性和可读性特征。通过了解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案例的适用性和借鉴性,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能够达到阐释原理、引发讨论的目的,也能达到提高其认识水平和道德修养的目的。否则,将会造成所选案例与教学内容相脱节,把握不住重、难点,影响教学效果。当然,教师也可搜集、剪辑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如“法律讲堂”、“道德观察”等,通过声音和图像等形式展现出来,会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3.2 设置问题

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可把班级分为若干小组,以10~15人为宜,可精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学案例,通过案例比较,提出针对性的问题。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第三节“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为例,针对当前女性再婚情况,笔者挑选了“法律讲堂”节目中“挨打的女人”和“再婚女人的伤心事”两个案例供学生观看,使学生对这两个案例进行讨论,并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当前社会中的女强人一般有哪些特征?女强人怎样做才能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婚姻家庭中如何看待家庭暴力和对方的经济条件?再婚女人的和谐家庭怎样才能建立得更好?同时,学生也可就此案例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

3.3 讨论问题

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也是案例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引导他们进入案例中充当部分角色,通过对案例传达信息的讨论、交流,使他们在不同观点的比较中找到所要需要的答案,鼓励学生敢于触碰敏感话题,允许他们自由发表意见,使其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当然要控制好学生讨论问题的进程,既要保证课堂活而不乱,又要抓住时机把学生讨论引导到正确的认识轨道上来[5]。并让小组长收集、归纳好每位学生对案例所作的分析。

3.4 点评案例

对案例进行及时的点评总结是案例教学的最后一环。针对学生的讨论发言进行及时的点评,让他们认识到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这样既可帮助学生树立和巩固正确的思想观念,又可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在点评过程中,教师要指出哪些方面是值得鼓励和肯定的,哪些是需要改进和补充的,特别应注意点评时语言要精练、论据要充分、评述要正确、客观。

4 在医学院校思政课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4.1 妥善处理好案例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的关系

在高等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中,案例教学模式虽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它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因此,思政课教学应立足于医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交往实际,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如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践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

4.2 妥善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深入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每门课程,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努力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环境氛围,使其感觉到他们是课堂的主体[6]。教师还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形成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良好氛围。学生自己也要更新学习观念,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努力培养自主学习、勤于思考和敢于探索的精神。

总之,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方法,把它应用于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但也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综合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1]赵青梅.略论案例教学法在高校两课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2):87-89.

[2]魏沧波,张升山.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30(3):85-87.

[3]姜相志.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J].教育探索,2007(1):33-34.

[4]赵光侠.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08(34):205-207.

[5]徐承英,詹培民.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的运用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4):163-165.

[6]王阵军,刘英杰.案例教学法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63-64.■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理论课医学生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