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对高职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2012-03-19陈军芳李红芳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20期
关键词:职业高职专业

闵 静,陈军芳,李红芳

(1.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2.孝感市毛城卫生院,湖北 孝感 432000)

高职教师要求知识面宽,对知识运用的能力高且具有专业特点,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的任务也就更加艰巨。尤其作为服务于基层医疗及社区的医学教学,要按照基层医疗及社区医疗的要求组织教学,不但要确保教学手段与医学发展水平协调一致,而且,教师也要不断地进修培训,以保证学生的技能水平与就业的要求一致,保证学生具有病人意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1 问卷调查设计

为了使有限的调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问卷调查选择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别于2011年2月至9月,2012年2月至9月开展了两次系统调查,以“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实行前后作为对比,分别调查2010级和2011级医学课程任课教师,包括主讲教师、实验教师、临床外聘医师、外聘技师共85人次,从而保证调查的典型性、普遍性、代表性。共收回问卷324 份,其中有效问卷310 份,有效率为95.67%。

2 问卷调查内容设计特征

2.1 调查内容广泛,结合职业教育特点

一位优秀的高职教师在知识、能力方面应有如下特点:在学科专业方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在专业技能运用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紧跟本专业技术的发展,还应掌握一定专业领域的研究方法。

2.2 调查的过程体现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体系十分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了更多的责任,这就促成教师角色与职能的重大变化。教师的主要职责包括:提供学习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搜集和安排各种学习材料和学习活动、记录学生学习进度、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定等[1]。在这个过程中,凸显了师生之间合作的重要性。

3 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

在接受调查的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中,有66%的教师了解广泛使用于职业教育课程中的项目教学课程思想”、“任务驱动课程思想”或者“工作过程课程思想的实施方案中的一种或多种;有87%的教师选择在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实施上,贯彻“知识必需、够用,强调实践技能”的教学思想;只有13%的教师选择采用传统的“教会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的课程实施目标。分组课程教学是面向职业学校,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素质层次不齐,面向岗位技能培养的项目课程重要的实施形式。91%的教师在专业课程实施过程中,都能按照分组课程组织教学形式的开展。在日常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按照项目方式实施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师有八成多,只有很少的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课程理论教学上。

由于学校的工作性质以及职业学校教师的从业经验限制,在按照要求实施项目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阻力,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在组织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学校缺乏配套条件,没有案例资源且学生难组织。其次,教师最希望获得的课程资源依次是:案例、技术指导、配套的硬件环境。其中关于模拟和再现临床工作环境以及配套的工作经验和案例资源等困难无法解决。最后,大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在专业课程教学实施中,成功实施项目教学的要素仅限在有项目工作经验和有项目式的教材。

4 “理论实验一体化”课程改革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影响与分析

医学是一种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专业。针对课程教学目标,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有96%的人选择教学的同步进行模式开展教学,以强化学生技能教学为主。通过“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教师临床观察能力明显提高的人占62%,教师疾病诊断能力明显提高的人占52%,教师实践操作能力明显提高的人占65%,教师临床评价能力明显提高的人占55%。

从本专业教师熟悉临床工作岗位和工作项目的调查内容中发现,大部分教师都没有足够的临床工作经历,年轻教师表现尤为突出。在教学过程中,都感到目前最薄弱的能力环节是与基层及社区医疗需求相适应的实践教学能力的不足。通过“理论实验一体化”课程改革,教师的临床观察能力、疾病诊断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临床评价能力有很大进步,教师普遍认为自己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实践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直接提高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5 讨论

5.1“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有助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

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就是在职业教育理论指导下,使自己的教学实践与不断发展的专业技术相适应,与不断变化的技术人员的职业实践相适应[2~3]。“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的开展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断提高其综合业务水平,发展呈现和重组知识的能力,发展创设以价值合理、结构科学的知识为核心的课程的能力,发展在师生间建立有效教学关系的能力,提高教学艺术和学生发展的效果。

5.2“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有助于唤醒教师自我意识,加快专业教师向“双师型”的转变

自我意识是人的认识的最高形式,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是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唤醒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正是要使教师准确地意识到自己的感知、思考和体验,明确自身发展的目标和计划,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进程[4]。“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的开展有助于教师能够“理智地复现自己、筹划未来的自我、控制今日的行为”,使得“已有的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未来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行为”。

[1]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罗莉,李梦卿.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以湖北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例[J].职教论坛,2011(4):40-43.

[3]沈瑾.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以南京ZJ学校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4]和风英.云南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职业高职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职业写作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我爱的职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