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伪财务成本管理”的误区——老板时代的财务成本管理应用
2012-03-16李如玉
李如玉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家的产业政策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更加有利于企业的发展。2011年统计指标显示,全国注册企业已经达到了651.77万个,其中私营企业已经达到468.39万个,达到企业总数的71.86%,私营企业在数目上已经可以算是中国经济的一根坚实的支柱,中国确实已经进入了老板时代。而按照我国统计年鉴的数据,2005年到2010年工业成本费用的利润率在6%到8.5%之间徘徊,作为现行经济的中流砥柱,《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法》中规定一般货物的企业成本利润率应当在10%,而在我国2005年到2010年的工业统计数据中,成本费用利润率还没有达到10%,更有统计资料显示目前货物的实际生产成本在全部成本中的平均比重已低于55%,有些高科技企业已低于10%,这明确显示大多数的企业基本上没有在费用上加以控制。
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当中,财务成本管理已经成为企业会计管理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会计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中,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是必修的主要课程。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包括《财务成本管理》,中国中级会计师职称考试把《财务管理》列为一门单独考试课程,一切都表明了国家在企业管理的指导政策当中相当重视财务与成本的管理。但是我们从上面的分析资料中表明,中国企业大多数没有从根本上重视财务成本管理,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对财务成本管理的理解产生了错误,认为成本缩减是可以从任何方面进行的。在接连报道的新闻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对财务成本管理的不重视,比如中国石化天价报销单事件已经说明了不光是私人企业,连国有企业也漠视财务成本管理。那么到底什么是财务成本管理呢?按照现代会计理论,财务成本管理其实分成两个部分,分别是《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简单来说,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在企业实际的会计管理监督工作中,财务管理应用于企业经营能力的加强,成本管理应用于企业生产成本和费用的核算与控制。财务成本管理的目标可以简单描述为:利润最大化。但是在实际的企业经营过程当中,大多数企业的管理人员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这是导致企业财务管理一直没有在多数企业中进行推广的主要原因。而实际上,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有不可言喻的重要性,而最突出的代表事件,当属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节约一滴焊接剂给公司带来每年五亿美元的新利润的故事。
何为“利润最大化”,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用最小的成本来取得最大的利润。但是,我想大多数中国人更愿意用老祖宗的词语来解释这个目标,就是“开源节流”。孔子、墨子、荀子都在自己的理论观点当中对于开源和节流进行过描述,认为是治国强策。那么我们其实可以认为,中国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对财务成本管理理论的探讨。但是反观现代中国,三千多年前就已经提出的观念仍然还没有得到良好的应用。历史也向我们表明了,开源和节流是不可分割的,只开源不节流和只节流不开源都是不可取的。宋朝的大发俸禄和明朝的饿死王亲都说明了这个问题。实际上,各企业的老总不难看出,开源节流是企业增强自己生命力的非常重要的手段。
利润最大化的要求是用最少的成本取得最高的利润,会计学的利润计算公式“收入-费用=利润”明确表明,想要取得利润增加,在费用不变的基础上,必须增加收入;在收入不变的基础上,应当减少费用。这个公式当中的费用,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讲的企业的经营成本,它主要包括这样的几个方面的内容: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以及营业税金及附加。而按照项目来进行分类,我们可以分成产品的材料成本、企业职工的工资、企业筹资的费用、企业经营的费用等主要项目。之前所提到的“节流”,指的就是控制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各种经营费用。而公式中的收入,主要指的是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三个方面的内容。“开源”,实际上就是指增加主营业务客户、拓展辅助业务、进行有成效的投资等等。实际上,现代的企业都很注重开源节流,但是方法或者说成效都不是特别好,尤其是中国人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很多不利于企业的种种习惯,都给企业真正实施开源节流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接下来,我们就直接来面对中国大多数企业在进行财务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不当之处。
错误一:偷工减料当作成本节约
中国人确实很有聪明才智,这点可以让所有的中国人自豪,在悠久的历史中,对人类进步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四大发明,中国都比其他国家早了几百年。现代科学界的华人也数不胜数。但是现代中国人的小聪明总是不用在正经地方,毒奶粉、地沟油、汽油掺水等荒唐的事情层出不穷。而有些企业,虽然没有采用品质低下甚至对人有害的生产材料,但是总是希望能够更多地减少原材料,很少去顾及减少原材料而产生的后果。我们可以以这样的一些例子来进行比较观察:日本的彩色电视机,普遍寿命可以达到10年甚至更高,但是中国某些知名品牌的电视机,看一两年的时间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很多电视机厂喜欢回收旧显像管来进行新机制造;一般进口汽车,出现设计问题比较多,通常一出问题就必须要召回,而国产汽车,一般不会出现设计问题,但是大毛病小毛病绝对不会间断,主要是因为喜欢使用便宜的原材料而不注重质量。偷工减料最可笑的事件,当属山西省集资修建的太旧高速公路,一条大载重运煤车来来往往的高速公路,明明应该按照国家一级标准来进行修建,偏偏要偷工减料地修建成三级,一条中国高速公路上年龄比较小的公路,硬是变成了真正的“太旧”高速。这些都能够说明,很多中国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在材料节约上的认知是非常失败的。大多数中国企业根本没有投入很大的精力来进行材料节约的研究,而是想当然地认为偷工减料、缺斤短两不会出问题。殊不知对于企业来说,质量上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很多企业如果进行材料节约的研究,实际上根本不会花费很多的资金,但是高层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而是把更多的资金投入了在因为偷工减料而出现的售后维护和产品保养上,产生了更高额的成本。
错误二:降低工资认为是减少费用。
在很多中国的私营企业,大多数员工对于薪酬处于一种不满意的状态,主要原因在于很多企业的工资不是越来越高,相反却是越来越低。在美国的企业,只有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才会有裁员、降薪的现象发生,西欧的很多企业即使破产也不会降低职工的工资,但是在中国、日本的企业,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想到的第一个办法,就是裁员;想到的第二个办法,就是降薪。现代的中国企业,实际上还没有很重视职工的培育,但是就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职工的经验也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根本力量。裁员和降薪是对企业生存最不利的办法,为什么这么说呢?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是第一生产力”,在当时被误认为生小孩越多越好,但是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是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推动力。同样的道理,企业发展需要的是大量的人才,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熟手技工,都是企业必不可少的。裁员会让企业员工人人自危,产生很严重的危机感,自然,在工作上可能就会不那么专注。如果说裁员还可能给职工带来压力,产生认真工作的动力的话,降薪其实是对企业生存最危险的做法。现代教育理念中给受教育者灌输的理念是按劳分配,当你劳动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却在逐步降低,尤其是按照经济学的观念,在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下,降薪就成为了最影响职工劳动积极性的问题。试想一下,法国的企业职工每年因为不加薪都会进行罢工活动,虽然中国的劳动者没有那么激进,偷懒却总是免不了的吧。而心理学认为,人,永远对于现状是不满意的,在逐步的工作中,劳动者对自己的薪酬不变都会产生强烈的不满,何况是降薪?降薪产生的后果,只会是工作效率降低、熟练职工和高层员工跳槽而已。试想一下,你要是给家里的小孩降低了零花钱他们还会不满呢,何况是思想已经成熟的成年劳动者?
错误三: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不管它一个月吃多少猫粮
邓小平主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论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是一盏指路明灯,只要能发展中国经济,不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能产生效用的就是好的管理方式。但是现在的社会企业中,这句话就变成了,只要完成任务,不管你采用什么方法都是好方法。所以,销售活动产生的各种费用就成为了企业实质经营成本的大头所在。各大电视台、各主要报纸、各畅销杂志的广告费用现在呈现了飞速增长的状态,为了提高知名度很多企业还学习国外,把体育活动产业化,销售人员天南地北到处跑业务。销售费用,在很多企业的管理过程当中就已经成为了企业经营活动中最高比重的成本项目。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只猫和一只老虎都能抓老鼠,但是猫一个月吃30元猫粮就已经足够,但是你要喂养一只老虎专门用来抓老鼠的话,那还不如让老鼠把家里的粮食都吃光了算了,很可能家里的猫粮都不够老虎吃的。很多私营企业的老总对企业数据的关注总是集中在销售人员又给企业创造了多少利润,从来都不关心销售人员在销售的过程中花费了多少费用,正在因为报表上的主营业务收入数字越来越高而高兴的时候,总是会奇怪利润为什么并没有多少提高。在文章开始已经提到,现代企业的成本利润率,早已经降到了55%左右,但是国家为什么还不立法更改成本利润率呢?因为随着生产成本的不断降低,销售费用又逐步在进行提高,那这样的环境下似乎成本费用利润率实际上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在我们的企业经营中,除了关注生产成本之外,现在,应当把更多的目光移向各类费用,才能够达到更多地创造利润的目的。
错误四:要么交税,要么偷税,要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很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观点中,对于税务管理只有两种理解,不是偷税,就是交税。偷税固然要冒着很大的风险,缴纳高额的税费似乎又舍不得。所以,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总是会冒着很大的风险,对于税金实行交一半留一半的政策,尤其是很多服务业的企业,由于税务局的税控采用发票控制,所以经常是开发票就交税,不开发票就偷税。而很多生产型企业的老总就望而兴叹,心理处于酸溜溜的状态。而一发生偷税行为被税务局等监管部门查到的话,除了高额的税金罚款之外,还会对企业产生非常不利的其他影响。其实,在我国,虽然属于税负比较重的情况,但是实际上国家也在尽量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同时,我国税务管理上避免重复交税的措施其实是很到位的,所以已经缴纳过的价内税费也应当属于能够抵消所得税的费用。所以企业应当避免发生偷税漏税的行为,并尽量地将眼光着眼于合理避税的范畴。实际上,国家各类税法和税务管理办法中,有很多“非不允许”的制度,如果能够合理参照这些制度的话,那么企业能够节省很大一部分税费。其实这样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企业选址的时候可以选择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地区,企业职工可以大量聘请下岗工人并且在不影响企业正常工作流程的情况下适当解决残疾人问题等,都能够给企业带来税收方面的优惠。这样,既不会违反税法,又能够得到纳税减免,同时也为社会就业做出贡献,何乐而不为。
错误五,能赚钱的投资就是好,对企业就有利
现在很多企业在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公积金的基础上,能够产生更多的留存利润,而大多数企业,也已经开始减少股利分配,注重对外投资。但是,对于企业对外投资,管理层又有怎样的认知呢?很多企业管理层在进行投资时喜欢一条路走到黑。有的企业喜欢投资股票,有的喜欢购买债券,有的企业立志于进驻其他行业领域,有的企业喜欢扩大现有的生产规模。实际上,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的投资应该选择不同的方向来进行,这才是企业投资的真谛。同时,企业也应当要注意投资的集中程度,以及投资的风险评估工作。现代企业中,有很多企业的财务人员根本上不具备投资风险评估的技能,总体素质也比较差,而企业也并没有注重财务人员的管理能力,对财会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只局限在账务处理上,甚至有些企业的财会工作人员连一篇简单的财务分析报告都无法独立完成,何况是投资风险与盈利分析。实际上,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对投资的要求都没有特别明确,对投资的回报也不抱太大的期望,基本上都是能赚钱不亏损就行了。实际上,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投资也应当采取不同的方向。例如在近几年中国的社会环境,通货膨胀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那么按照财务管理的观点,货币收益方面的投资很可能明面赚钱,暗地亏损,尤其是一些长期的货币债券投资。在这种通货膨胀大环境下,更多的应该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控股型股权投资、新企业投资和贵重金属投资等价值型投资,或者进行短期股权投资,从根本上避免长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等方面的货币投资。因为从纸币价值角度来看,说不定投资盈利的现值还处于亏损状态,这样的投资就是得不偿失的。
在现代教育学派中,企业管理分工越来越细致。在现代中国的企业,大多数都没有将管理提高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层次高度。就如同贵族看待暴发户一样,实际上,在和外国企业相比的情况下,中国企业不也大多数相当于暴发户吗?尤其是中国的中小企业,盈利而言并不是很低,但是管理方面却乱得一团糟,尤其是在财务与成本管理方面,更是处于一片空白。实际上,财务与成本的分析管理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有很大的用途。现代企业管理的分工越来越细致,企业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想要在市场中有足够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对企业有更高的掌控力度,那么对于自己企业的了解和各种管理制度的建设也必须更加到位。现代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中,至少要做到以下的几点,才能够算基本完善了企业的内部控制。
一、尽可能减少采购成本
无论是生产型企业、销售型企业还是服务性企业,采购工作只有数量上的区别而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对于构成企业产品成本的最基础的内容,采购必须要严格进行分析,从基本购买成本、货物的运输成本、货物的损耗、公关的费用、仓库的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要进行计量,争取以较低的成本完成企业的采购任务。
二、生产管理要严格
这里所说的生产管理,并不是单纯指工业企业的生产,同样,商品企业和服务型企业的日常工作也属于生产的范畴。对于生产成本,至少要从生产耗用原材料、人力成本、管理费用几个方面进行考虑,而扩展考虑的内容还至少要包括质量问题引起的售后服务成本、商誉的上升与下跌等隐性的内容。
三、销售管理要加强
销售管理,不单单要考虑企业对于销售费用的控制,包括控制广告制作费用,选择性价比高的广告途径,对于企业销售人员的出差费用加以控制,对企业的仓库储备量和销售周期加以预算,企业财务管理当中,最难管理的就是销售,所以,力度要加大。
四、投资方向分析要细致
投资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长久话题,也是企业财务管理最基础的一个知识层面。在企业的投资财务分析中,不仅仅要考虑投资的成本、投资的盈利,更多的是要考虑投资的未来价值与现值之间的比较。如果本利和的现值还没有本金的价值高,那么我们的投资也就是不成功的。而且现在企业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就是现有的复利系数表和年金系数表是否还适用,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如果不适用的话,不如按照黄金的价格比例来进行计算。
五、人力资源管理要多方面考虑
人力资源管理现在在中国企业中算是一个新兴而热门的专业。新兴热门专业通常有一个相同的特征,就是粗糙,赶时髦。大家都在说人力资源管理,但是人力资源管理是否能够单纯地从人力分配的角度去看待呢,我不是这样认为的。企业对人力资源的评价,不能够简单地看这个人是否适合你的企业,由人事部门来定论。我认为企业的人力资源评价更加要考虑财务方面的内容,比如,一个人才能够为企业创造多大的显性和隐性的利润,保留该人才要花费多大的成本,对人才的培养又应当使用多少的费用,这些都是应当从一开始就考虑清楚的。否则就会出现工资比人才能够创造的价值更高,培养费用为零等各种奇怪的现象。
六、人才配备
在企业的工作中,有很多方面需要单独的人才,尤其是在财务与成本管理的方面,财务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必要的管理内容,但是大多数企业没有相应的管理人才。实际上,财务成本管理有几个独立的会计核算人才其实就能够完成大多数的任务要求。所以,企业应当为财务部门多配备几个人员,同时应当聘请一些财务管理、税务管理和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方面的顾问。
2011年中,新闻发布了一条令人欣喜的消息,中国经济已经跃居世界第二,超出了日本。但是在这条新闻的背后,我们任然应当注意到一些隐含的问题,中国企业的竞争能力在世界上究竟处于什么位置,中国人均GDP在实际上有没有竞争力,中国企业依靠的是自身的能力走出国门还是依靠国家的支持和政策。中国现在的企业,包括很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在世界上竞争能力相当靠后,那么,我们假设,如果有一天,中国企业丧失了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丧失了原材料优势、丧失了国家支持优势,那么,中国企业应当如何继续生存下去。所以,在我们大量引进西方经济学原理的今天,中国企业是否能够真正进行应用?梁启超先生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论,什么时候才能够象日本一样真正产生效用?这些,将是我们未来所考虑的问题。而其中,财务成本管理到底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其在企业中的作用,我们更应当拭目以待。
[1]《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0》网络版,国务院财政部.
[2]《财务成本管理》,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编委会,清华大学出版社.
[3]《税法》,税法教材编委,清华大学出版社.
[4]《劳动心理学》,张杉杉,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