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知识经济下公司财务治理

2012-03-16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12期
关键词:知识经济相关者经营者

卢 丹

一、知识经济下公司财务治理概念

知识经济下公司财务治理即构建人性化的财务治理机制和财务治理结构,通过一定的财务治理手段,合理配置企业的财权,在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科学有效激励与制衡的一系列制度、机制、行为的安排、设计和规范。企业财务治理的直接目的是在保证企业效率的前提下,协调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责、权、利,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治理机制是治理体系的内在调节装置,产生并受制于治理结构,如果说财务治理结构是“骨骼”,那么财务治理机制就是“血液"。

二、知识经济下公司财务治理机制

(一)财权的组成

知识经济下企业财权的基础已经发生了变化,股东和债权人的财务资本、经理和员工的人力资本、供应商和顾客的市场资本等,都可以是企业财权的基础、来源。而基于人本管理的思想,本文认为,谁向企业提供了资源,谁就应该分享企业的财权,不管这种资源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因此,为调动企业各个利益相关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在进行财权的具体配置时,也应当将这些群体对财权的诉求考虑进来,赋予其相应的财权,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其利益和积极性。这在公司治理模式上表现为一种“股东为主导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

(二)财务决策机制构建

1.建立重大财务决策听证制度

听证多指行政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在作出行政处罚前由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的程序活动,通过听证听取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与法律依据,并听取当事人的陈述、举证、质证和申辩及意见。本文所称重大财务决策听证制度,是指企业对重大财务决策进行最终决策前,可召开有针对性的听证会,邀请与该项决策有关的利益群体的代表参加,由各个代表在听证会上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群策群力,提高财务决策的可靠性与可行性。

2.完善财务决策支持系统

财务决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财务目标的确定、目标的执行以及执行过程中的控制等。在决策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收集、筛选、比较、分析和方案设计与选择活动,这些活动需要由不同部门的不同职员参加完成,同时需要有一定的财务决策支持系统来实现。

3.完善董事会成员结构

在现行的公司治理模式下,企业重大财务决策权基本上是由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掌控,这实际上是由大股东以及大股东所派遣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控制企业重大财务决策,企业部分利益相关者在董事会中并无代表,造成利益代表“缺位”现象。正是这种“缺位”现象,造成企业债权人和其他企业利益相关群体的利益屡遭侵害,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提高重大财务决策的有效性,本文主张完善企业董事会成员结构,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选择与企业有大额往来的银行和其他债权人代表入驻董事会,并保证其对财务决策有相当的发言权。债权人将资金借给企业之后就对这些资金失去了控制,且在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时难以保证求偿权,近年来侵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人本管理的财务治理机制研究让债权人代表加入董事会是一种从源头上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方式。

其次,选择适当的员工代表加入董事会。员工是与企业利益最切实相关的群体,同时也是企业利益相关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知情权、发言权常常被忽视,如何有效保障他们的权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让员工代表加入董事会,并赋予一定的发言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渠道。需要注意的是,加入董事会的员工代表,必须是熟悉企业运营状况、能真正代表员工利益并得到绝对多数员工认可的人,否则,员工代表加入董事会也只是一句空话。

4.提高决策主体的素质和能力

决策主体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决策主体的素质和能力对于做出科学、可行的决策至关重要。本文中决策主体应当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应当包括但不仅限于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坚强的心理素质、优秀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道德素质。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指决策主体应当具备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通过专业教育所获得的专业知识,以及在长期工作中累积起来的经验知识和通过继续教育所培训的管理、决策知识;坚强的心理素质包括但不仅限于临危不乱的素养、果敢决断的魄力和坚强的意志;优秀的组织管理能力是指决策主体应当具备把握全局的能力、组织设计能力和相当的指挥、协调能力;良好的道德素质是指决策主体应当具备良好的道德观,将道德、素质和能力集于一体。因此,要提高财务决策的效率和科学性,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的用人制度和决策人才培养制度,把真正有知识、有能力、负责任的优秀人才选聘到董事会和其他决策机构,不断提高其决策能力和素养,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和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5.增强各主体参与财务决策的意识

企业各利益主体参与财务决策意识的强弱,对于财务决策科学性与可行性的高低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各主体参与财务决策的意识越强,作出的决策越科学,越具有可行性。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增强各主体参与财务决策的意识:第一,对参与决策主体给予适当的激励,包括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物质激励包括可以向参与决策的主体支付一定的酬劳等,非物质激励包括赋予各利益主体一定的理财权能等。第二,通过让部分群体持股来实现,比如员工持股。是企业的利益与他们的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以此激发各利益主体参与企业财务决策的积极性。

(三)知识经济下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

1.针对不同利益相关主体设计不同的财务激励手段

(1)企业普通员工

本文将企业普通员工分为两类:新入职的基层员工和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中层员工。企业的基层员工大多数是风险厌恶型的,他们追求稳定的收入,对风险的态度一般是不积极的,同时他们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掌握着一些企业外部人员所不了解的信息,因此是有一定的谈判能力的。所以,对基层员工的激励,应该是一种“基本薪资+奖金”的财务激励方式。对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中层员工,他们的人力资本价值较普通员工会大一些,无论是经济实力、风险承受能力还是谈判能力,都比普通员工强,因此,对他们的财务激励方式,应当视其工作成果而定,对其实行“薪金+提成”财务激励方式。

(2)经理人

经理人的面对风险的态度比较积极,他们掌握着企业发展的重要信息,具备相当的管理能力且其工作的技术含量高,因此,经理人对企业权力有较大的诉求。另外,对经理人的工作进行监管成本较高,再加上目前经理人市场不发达,这些都造成了经理人有较强的谈判能力。本文主张对经理人的财务激励要偏重股票期权的方式,将经理人的收益与企业的收益结合在一起,以促使经理人尽心为企业效力。

2.建立人性化的企业文化

人性化的企业文化要求在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公平对待企业每一位员工,重视对企业员工的情感激励,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建立人性化的企业文化:

首先,为员工创造良好的晋升机制,为员工提供足够的发展和晋升的空间。如果缺乏一个良好的晋升机制,员工在企业工作看不到发展的希望,就会失去动力,从而选择消极怠工或者跳槽,这对企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平等对待每一位员工。现代企业的呈现出员工队伍多元化的特证,因此,对一个企业来讲,应该一视同仁的对待所有员工,不能搞三六九等。并为员工提供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第三,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对员工的身体健康、情绪状态和工作效率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为员工创造一个温馨、安全、关系融洽的工作环境,会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更加努力的工作。另外,企业还可以采取其他一些创造人性化企业文化的措施,比如提高员工的物质待遇,对表现好的员工予以嘉奖等。

3.促使经营者报酬计划与业绩评价紧密结合

对企业而言,一个完善的业绩评价系统至少应当包括指标设计、目标值的确定、实际业绩取数和报酬计划设计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在业绩评价系统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并且应当在对经营者正式聘用之前就设计好。报酬计划主要指的是对经理人的激励,对经营者的激励有多方面的选择,包括物质的激励和非物质的激励。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因此,经营者对于权力、成就感会有极其强烈的追求动机,因为出色的工作业绩往往能迅速提升其人力资本的价值。这方面的激励措施会促使经营者努力工作。然而,考虑到经营者的工作是非程序化的,且由于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等问题的存在,企业所有者和其他企业利益相关主体很难准确的监测到经营者工作实际完成的情况,这就为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契机,经营者的有决策失误或者利己行为可能会损害所有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种经营者与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目标不一致的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危害,要求将经营者报酬与业绩评价结果密切联系起来。因为业绩评价指标反映了企业经营者、所有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将对经营者业绩的考评结果与经营者的个人利益挂钩是解决目标不一致问题的有效手段。

三、知识经济下公司财务治理结构

(一)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财务治理

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不仅有财务利益要求,而且也都应有参与企业财务治理的资格和权利。这个原则在实践中的贯彻方法,就是利益相关者共同组成企业财务治理结构,尤其是让员工、债权人等第一级利益相关者进入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是分层管理的,在1994年,汤谷良博士就从现代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性质和地位出发,提出企业财务应当划分所有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三个层次的观点,并认为经营者财务处于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同时,财务还是分权治理的,财务决策权、财务监督权与财务执行权分而治之,分属于三个彼此相独立的财务治理机构,即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监事会及以总经理为首的行政指挥系统。让员工、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进人财务治理结构,实际上主要是进入财务决策机构和财务监督机构。这个做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成为西方企业财务治理制度演进的一个趋势。如1988年德国一家大公司的496名监事中,员工代表平均占48.9%,英美法系国家虽不要求员工直接进人董事会,但通过劳资纠纷的谈判者参与多层次的财务决策已是普遍现象。此外,银企人事结合也己成为西方企业财务治理的重要机制之一。1983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25名董事中,金融界占5名。

鉴于银行是我国国有企业资金的最大供给者和企业风险的最大承担者,建议在设计我国企业的财务治理机制时提倡财务相机治理。人力资本主导企业财务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经营者治理财务无效时,财务控制权就会向非人力资本或财务资本所有者转移。财务资本所有者主导控制的选择依据,是对企业贡献和风险的大小,这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是有差别的。在股权分散的公司或银行资金占主导的公司里,贡献和风险承担最大者通常是银行,因此财务相机治理的含义通常也被解释为一种在有银行举债条件下的控制权配置。意思是:经营者主导财务控制得以保持的条件是企业财务生存能力,当经营者偿债困难时,银行就会出面干预企业财务与经营。银行在企业财务出现困难时主导财务控制,也是80年代以来新型银企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美国学者明茨和施瓦茨对1977至1981年间美国主要金融机构通过贷款干预和控制工商企业的42个案例的研究,证明了财务相机治理的现实性和重要性。

(二)人力资本最大者拥有最重要的财务控制权

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企业财务治理,并不等于控制权要平均分配,主要的财务控制权总是由经营者掌握。这与汤谷良博士提出的“经营者财务处于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的观点是一致的。历史地看,企业经营者经历了一个从“财务资本最大者”向“人力资本最大者”的演进过程,并且这一过程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过程是相吻合的。据美国学者统计,1950年企业界最高领导层中有30%是富豪家族的后裔,而到1976年就只有10%了。现在,除极少数大的家族仍握有一些企业的多数股票外,其他家族的股票大部分都已分散出售,家族的成员也几乎全部退出大企业的领导,只有极少数的家族后裔仍在一些公司的董事会中挂个名,且不担任实际职务。

(三)知识和信息专家参与财务治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治理结构尤其是作为财务决策机构的董事会,应当是知识型的。做到这一点,董事会成员中除各类利益相关者代表外,还应吸纳外部的知识和信息专家参加,这些专家的职能是参谋型而不是控制型的。近20年来,许多西方大公司的董事会构成中外部董事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如IBM公司有74%,英特尔公司有62%,他们中的大部分不是产权所有者代表,而是有知识和经验的相关公司的领导人、大学教授、律师、咨询专家和社会知名人士等。另一种让知识和信息专家参与财务治理的方法,是在董事会下组建有他们参加的财务委员会。按照以上要点构造的财务治理结构才能在产权结构、财务决策制度及激励约束机制中充分体现人性化特征,才能充分体现投资者、债权人、公司经理层及其他相关利益者的共同利益,这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财务治理要求,也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1]周彦芳.基于人本管理的财务治理机制研究.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汪允文.韦祖彬.构造人性化财务治理结构[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报.第四卷第一期2004.

[3]张宝清.知识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和财务治理的影响[J].企业活力—管理理论.2007年第三期.

[4]董俊鹏.人本财务治理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陈效林.知识背景下企业制度结构与公司治理关系探讨.现代管理学博士论坛.2011年第一期.

猜你喜欢

知识经济相关者经营者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经营者》征稿启事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评价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
知识经济供给侧改革五大着力点论析
知识经济时代独立学院软实力建设研究
浅谈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会计报告与管理会计报告融合
做一名聪明的集团医院经营者
计算营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