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让青春去流浪

2012-03-15策划王一鸣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青少年家庭心理

✿策划王一鸣

有人说,十几岁的孩子就像是一枚将熟未熟的果子,又或者说是一枚刚刚孵化到一半的蛋。在这样的年纪里,在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现实里,他们慢慢学会了挣扎与反抗,也慢慢觉得自己有了挣脱束缚与实现自由的力量。于是,不管是传统定义里的好孩子还是坏孩子,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安分的想法或者情绪,比如说出走,比如说流浪。那种对远方、对外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如同暗地里滋长的藤蔓,缠缠绕绕,没完没了,紧紧抓住他们心灵的痒处。

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一些所谓的“不顺心”“不如意”很容易引发他们出走的行为。这些“不顺心”“不如意”可能来自老师的批评,可能来自家长的埋怨,可能缘于成绩的不理想,也可能缘于朋友间的不愉快……因此我们常常会看到关于学生出走的报道。

学生的出走行为不仅会使学生本人身心受到创伤,也会给家庭教育和学校管理带来压力。在学生出走事件中,教师的角色不可忽视。这是因为,一旦平时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教师很可能会成为导致学生出走的诱因;不管学生因为什么出走,作为教师,都有推卸不了的责任和帮助寻找他们的义务;出走的学生再次回到学校、回到课堂,教师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疏导和教育。因此,面对众多学生出走的案例,作为教师,我们不得不思考:怎样才能预防学生出走;一旦有学生产生出走的念头,教师该如何帮助其打消念头;如果学生出走了,教师应该怎么办;出走的学生重新回到学校,教师应该怎样对待……

教育学生要有爱

王老师,女,初二年级班主任,从教10年。

爱学生是做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教师要关心学生、理解学生,不仅要成为学生的严师,还应该成为学生的益友。尤其是班主任,更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对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应该格外关心、特别爱护。对学生不要讽刺、挖苦,更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

有目的地进行家访

丁老师,男,高中语文教师,从教5年。

避免学生出走,有目的地进行家访是很必要的。有的老师很少家访,每当学生在学校犯了错误,就让学生找家长,找不来就不让学生上课。有的家长比较粗暴,一听孩子犯了错误,不分青红皂白就是一顿打,所以这样的学生不敢找家长,可不找家长老师又不让上课,学生没办法,只好出走。家访要有目的,千万不能变成告状。

潜移默化地熏陶

杨老师,女,初中英语老师,从教3年。

平时应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经常搞一些读书报告会,正确评价对学生思想有重大影响的影视剧,积极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刘老师,女,初三年级班主任,从教8年。

学生出走的问题,应以预防为主,把预防和疏导结合起来。对已经出走的学生,亡羊补牢也为时不晚。对出走引返的学生,应加倍关心和爱护,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欢迎他们重新回到集体的怀抱,使断了线的“风筝”重新展翅飞翔。

加强抗挫折教育

徐老师,男,高一年级班主任,从教2年。

要加强对学生的自强自立教育,尤其要加强抗挫折教育,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此外,还应教给他们一些社会常识,增强他们辨别社会上出现的诱惑和陷阱的能力,以便他们正确处理社会与自己的关系。

建立“问题学生”档案

姜老师,女,初三年级班主任,从教8年。

教师平常要注意观察,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学习、交往中分析并把握其心理、思想的变化,以便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好能建立“问题学生”档案,发现有出走苗头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

以上是一些教师针对学生出走现象所采取的措施,都是经验之谈,可以为广大教师所借鉴。那么学生的出走行为在心理学上是如何定义的,心理学专家对学生出走现象以及教师在整个事件中的角色又有怎样的看法呢?

心理学专家:李英

李英,副教授,心理分析博士,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精神分析专业暨安娜·弗洛伊德中心博士后。

现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黑龙江省心理学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个人会员(Individual Rooter),IAAP中国发展小组和华人心理分析联合会认证心理分析师和沙盘游戏治疗师。

目前研究领域为:亲子关系,中国文化的心理分析,心理分析等。

临床工作方向:应用沙盘游戏治疗与荣格心理分析促进幼儿与成人的情绪社会性发展。

“离家出走”这种现象,其实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不仅城市有,农村也有。出走的人当中有男生,也有女生。有学者推算出,截止2006年,全国大约有100万流浪儿童,至少一半以上的被救助儿童有过离家出走的经历。而且有研究指出,青少年的出走意向和出走行为均呈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从社会角度来说,出走现象应当得到国家和政府的高度关注,而从当事的家庭和学校这两个角度来说,哪怕一个孩子的出走,都是百分之一百的危机和挑战。

目前,国外的研究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解决策略已经从个体原因扩展到个体与社会系统的关系层面,大规模的研究与调查也促进了政府为这些离家出走的青少年设立相应的避护所,提供基本的服务和保护,以免他们因流浪街头而受到更多伤害。而国内的研究视野仍然比较局限于对个体或个案的分析,社会援助机制仍为空白。

美国人类与健康服务机构对离家出走的定义是: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在没有得到父母或监护人允许的情况下,离开家庭或居住处至少1天以上,并且自己也承认这是一次离家出走。这一定义把那些因各种原因(比如沉迷网游)忘了通知父母或者联系不上父母或监护人的离家行为排除在外。一般来说,8~18岁是离家出走的高发年龄,其中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生占大多数。这一时期正是青春期刚刚开始,是个体与父母及成人的关系从依赖转向独立、从依附受控转向平等对话的必经时期,如果父母和教师等成人仍然延续说一不二、孩子恭听顺从的霸王模式,必然会促使孩子的出走倾向大大加强。有研究显示,女生离家出走的意愿或想法甚至多于男生,而男生比女生更有可能将离家出走的意愿付诸行动。

出走的表面现象总是和某种负面的诱发事件相联系的,比如学业失败、教师的指责或训斥,父母的打骂、他人的误解或排斥等。而在出走过程中,因为无处安身,或流浪街头,或躲在黑网吧,当事学生的心态常常是紧张、焦虑、惶恐不安。然而,出走的行为和当事人很容易被简单地贴上问题标签。似乎要解决的问题或是要帮助的对象就是当事人。事实上,出走存在很多不同类型。一种是将出走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为逃避家庭、学校或个人问题而出走的,称为逃离型或逃避型;另一类是为了寻求刺激、欢乐或新的体验而出走的,称为逃去型。还有一种是我国学者杨心德提出的五分法:游戏型、逃避型、向往型、反抗型和强制型。其中游戏型和向往型可归入逃去型,分别指出于贪玩好奇、盲目从众而出走,或是因各种原因使其形同被忽略、被遗弃,只好在家庭以外寻找寄托。反抗型又称报复型,是青少年向父母和师长表示抗议或不满的行为表达。对不同的类型应当采取不同的处理策略。对于逃离型或逃避型,应帮助他们找到解决所逃避问题的办法或是建设性的应对策略。对于反抗型,则要理解他们愤怒的原因,反思并解决家庭或学校中存在的问题。对于逃去型,则须要考虑如何尽量满足他们的自尊心和成就感,如何呼吁社会为他们提供庇护和帮助。

美国心理学家Brennan强调,不要将离家出走只归结为当事个体的心理问题或单纯的对刺激或自由的追求。他认为,如果家庭不能满足青少年的个体需要,就会出现家庭压力和亲子关系不和谐,青少年就可能会选择离家出走。同时,青少年与家庭和学校的薄弱关系以及对同伴文化的强烈认同也是导致他们离家出走的原因。Brennan强调,要将“离家出走”视为当事人用来逃离使他们感到被虐待、被忽视或令他们不愉快的家庭、学校环境的一种手段。很多研究和个案亦证明,如果孩子回来后,家庭和学校能启动新的协调机制,孩子与家庭、学校将会因此均有所得益。正如前文中的刘老师所说,“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从根本上说,要帮助出走的青少年,除了提供个人辅导之外,还必须改善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系统,也就是改善家庭和学校,父母、老师和同学与当事人的关系。所以前文中强调“教育要有爱”的王老师的建议非常重要,有爱的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和其不良家庭关系之间的一个重要的缓压阀,为学生提供一个起飞的平台。要注意的是,对于出走返校的学生,一定要帮助他们去面对原来存在的问题,比如接受家庭和父母身上的缺点和思想的局限,再次在学习上建立成就感等等。但是千万不能对他们关爱太过或无原则、无底线地放宽甚至放弃对他们的要求,否则会在无意中为他们强化“离家出走会获益”的想法,促使报复或逃避型离家出走的复发、传染甚至蔓延。

丁老师的“有目的的家访”或者说“有策略的家访”极有可行性,但前提是,教师已经与学生建立起了平等对话的关系,然后在家访过程当中,带着孩子的问题,不是去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请家长代替教师教训学生,而是帮助调整和改善家庭与孩子的关系。这样,才能使学生不至于成为“三明治”学生,因在家庭和学校中间受夹板气而无奈地“逃去”,选择流浪。

出走其实是一个过程,从出走前(包括临时危机的影响或是家庭、学校和社区与个体的长期不良互动的结果加上即时事件的发生)到产生出走的念头然后付诸行动,到出走中(包括离家时的经历),直至出走后(包括适应状况、是否返家抑或长期在外等),这是一个层层相关的过程。衷心地期望教师们能够带着理解和爱心,成为已经离家出走或即将、潜在离家出走的青少年的“心中家园”和“家长”,用你们的温暖给孩子们创造更多健康成长的机会和可能。

编者的话:谁都会从青春期走过,也只有走过青春期,才会知道,当时的所谓坎坷,或许根本称不上坎坷,当时的所谓挫折,根本算不上什么。青春是美好的,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经历过那个特殊时期的人都会有相似的心路历程。作为过来人,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每位教师都应该化身为天使,守护自己的学生,不让他们的大好青春在外面流浪。

从下期开始,心理栏目将扩大版面,除“心理专题”外,将逐步增加“案例分析”“校长的心理教育”“关注教师心理健康”“个性教法共享”等内容。

从本期开始,心理栏目每期都会设置一个互动话题供大家讨论,并在下一期给予分析解答。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并踊跃投稿。

本期互动话题:在中考前的课堂上,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发现有两个学生正在下棋,棋子是用橡皮精心刻成的。如果你是这位教师,你将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猜你喜欢

青少年家庭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青少年发明家
心理感受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