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黛玉葬花”说起

2012-03-12周汝昌

中华活页文选·高一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花会葬花大观园

“黛玉葬花”人人皆知,许多绘画作品,常常表现《红楼梦》里的这样两个场景,一个是黛玉拿着花锄葬花,一个是宝钗拿着扇子扑蝶。这都是非常好的作品,我绝无品论高下之意。我只是觉得这两个主题很少变换,有点太俗、太落套了,完全可以画点新的主题。但我们也可以反问,为什么画家一提笔会先想起“黛玉葬花”?这里面还是有原因的,你不能怪人家就是落套,一个新主题也想不起来——我给他们想过很多新主题,但他们从来也不画。

第一次葬花不是黛玉,而是宝玉,事在全书第二十三回。入了大观园之后,某日“正当三月中浣”,宝玉坐在桃花底下一块石头上,展开《西厢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一阵风吹过来,桃花落了满身满书满地都是。那个小小少年不忍心踩踏花瓣,他觉得花瓣太可惜、可爱、可怜了,那个花瓣是什么?代表少女啊。他把花瓣兜了放到水里,花瓣顺水融融扬扬、飘飘荡荡流出闸去。——担着花锄的黛玉是后来才来的,看了《西厢记》,然后两人一起收拾落花,妥善掩埋。如果你真是想看小说,而又挑上了《红楼梦》,那么我们要想一想,大观园真是为了元春省亲而建造的吗?非也。大观园是为了表现“葬花”,这个葬花是象征性的——这里第一次就点出来,这就是《西厢记》里面说的“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第一次葬花,不是埋在土里,而是“花落水流红”,让它随水漂去,主角是贾宝玉。整个《红楼梦》真正葬花的不是林黛玉,而是贾宝玉,明白这一点十分重要。

到了二十七回,是饯花会。“饯”是什么?饯别。两个人非分别不可了,设一点酒席,作为临别纪念,那是吃不下去的,含着眼泪,那叫饯别。这一回真正的主题是饯花,整个大观园里所有的少女集中在一起举行饯花会,跟春天的百花告别,然后就是另外一个世界了。

这个饯花会特别点出来是四月二十六,连时辰都很确切:未时。“未”是下午一点到三点,是午后正热的时候,太阳过了未时才一步一步地往西坠落了。

饯花会是一隆重、深刻的大象征,象征着整部《红楼梦》的大主题、大意志。跟花告别了,跟花告别就是跟这些女儿的命运做一次……古今没有先例,所以我这里没有适当的名词。但是我又要提醒诸位,曹雪芹的艺术是孤立的吗?不。前有首,后有尾,这是中间部分。曹雪芹最大的本领、最高超的艺术是“伏脉千里”,一笔伏在千里之前,精神贯注到千里之后。这一笔法在我们中华文学艺术上至关重要。

特别点出饯花会是四月二十六未时这个时辰,在哪里有伏笔?请听我说来。

此书怎么开头的?甄士隱闲坐看书,看着看着,午倦了,把书搁在一边,朦胧睡去。一闭上眼就做了一个梦。梦到一个什么故事呢?怪啊,古今从没有这么一桩奇事,有两个情鬼,就是大家知道的神瑛、绛珠,要下世去,一个是“凡心偶炽”,一个是要用眼泪来报恩。这个时候又听到要紧的话,他们这两个主角下世,还有个“蠢物”夹在里面,一块儿到警幻仙子案前挂个号,也下世去享受享受。甄士隐问,刚才所云“蠢物”不知是什么,或可一见否?两位大仙说,这倒与你有一面之缘,便将此物递给他。接到手里,原来是块晶莹鲜洁的美玉——正是那块无材补天的石头所变,上面镌刻着“通灵宝玉”四字,还有几行小字。刚要细看,天崩地裂,一声巨响,醒了。醒了之后,大家注意,有八个大字:“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未时,一点到三点;四月二十六,正是热时候。这八个大字说的正是石头下世投胎的时间。

到了二十七回的饯花会,以暗笔点明,这就是宝玉的生日,以探春与宝玉说做鞋的事为明证。古代人生日送礼是要送一双新鞋,连张道士给贾宝玉送生日礼也是一双新鞋。这个饯花会是宝玉的生日,宝玉生来所为何故?就是为了饯花,他是饯花的主角,我们要抓住这一点。还有佐证吗?有。到了隔了好久的六十三回,这回明点给宝玉做生日了。怡红院大开夜宴,把大观园里众女子,包括主子和丫鬟都集中在一起。众人饮酒行令,行的是什么酒令?掣花名签。黛玉掣的是芙蓉,宝钗掣的是牡丹,探春掣的是红杏,湘云掣的是海棠,袭人掣的是桃花,麝月掣的是荼。所掣花名签上的诗文,各含深意,都是预言人物后来的命运,又用的是古人诗词,巧妙极了。麝月问宝玉,她签上的“开到荼花事了”是怎么回事。宝玉忙用话岔开,不给她解释。为什么?原来这句话就是说,花开到荼,百花俱谢。所以这场生日夜宴又是一场饯花会,形式不同,本质没有两样。饯花的主人是谁?贾宝玉。

整个一部《红楼梦》,我周汝昌心目中的《红楼梦》,如果用几句话简要归结,我会说,贾宝玉是全书主角,是全部书的中心;一百零八个女儿,他心心念念,死了的悼念,活着的怀念——不知她现在落入了什么境界。贾宝玉是大主角,一百零八个女儿围着他而产生,而发展,而感慨,而流泪。

我们看《红楼梦》第五回,警幻仙姑告诉宝玉,那个茶是“千红一窟(哭)”,那个酒是“万艳同杯(悲)”:和一千个女儿一同哭,和一万个女儿一同悲。这种广大的心胸,古今中外找不到第二例。如果这么说稍嫌夸大,那么我们可以仍然回到咱们中华文化。首先是“前无古者”,其次,二百四十年了,也没有一个“来者”,因此可以说,《红楼梦》独立万古,用梁启超的话就是“只立千古”。

(选自《周汝昌评说四大名著》,中华书局)

猜你喜欢

花会葬花大观园
北京花会与年味儿
那些人
延庆花会闹元宵
《红楼梦》里的三次葬花
等我来时
红楼戏的滥觞
背诵《葬花词》的丘成桐
五月的花会带来什么呢?
大观园
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