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low模型指数的中国经济投入与产出效率分析
2012-03-12龙云安罗宏达
龙云安,罗宏达,程 宇
(1.西华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成都 610000;2.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武汉 430079)
0 引言
一国既定经济制度效率的高低是通过投入与产出之比反映出来,美国经济学家Solow提出的Solow模型正是测算经济制度效率的重要研究工具。但是由于难以准确测度Solow模型中的要素生产率,因此对同一经济体的Solow模型拟合结果有着较大的差异。通过对中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并借助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法估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发现中国经济投入产出模型效率在不同地区差异很大,鉴于此,通过深入研究,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为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提出正确的政策建议,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探索。
1 Solow模型的缺陷分析
经济学学者和宏观经济管理者已普遍认可新古典增长模型,但始终缺少一个公认的固定模式,较为常用的模型:
式中,由于存在技术因素A(t)的不确定性,分析论证过程中存在许多矛盾: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A(t)由于存在外生技术进步而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即A(t)的变化无法准确估算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中国的官方统计也一般把A(t)的确切数字公布出来;如果由于A(t)的数据不易获得而把A(t)值设置为一个常数,算出α和β数值,但必须首先假定不存在技术进步,这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必然降低后续计算的可信度。近年来,许多研究都在对α和β数值的估算时,均把技术因子作为常值来处理,杨超等(2009)、刘鑫(2008)、王欣阳(2007)均以此办法操作,但研究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方法的可靠性问题。
汪伟(2006)利用Solow(1957)提出模型进行改进,得出以下改进型模型,即C-D生产函数模型:
在生产函数中加入时间指数趋势eλt测定技术进步,其中λ代表技术的年进步速度,t代表年份序列。这样模型可以验证出:
式中,分别用G、GL、GK代表经济增长率、劳动力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侯荣华(2000)则把A(t)的增长速度设为定值a,并提出了计算a值的方法。虽然这两种方法都弥补了技术进步测定的不足,但在具体形式的假定上增加了技术进步。A(t)增加率恒为定值,必然减小Solow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因此,必须寻找一种崭新的方法,在计算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时,不考虑A(t)具体形式,这样,Malmquist指数法便有了用武之地。
2 Malmquist指数法及其运用
2.1 Malmquist指数法的提出
Malmquist指数法是一种基于DEA数据包分析的非参数方法,首先由Malmquist(1953)作为一种消费指数提出。Caves等人(1982)将这种指数法引入计算生产率变化的实践中。Malmquist指数不需要过多的假定A(t)的具体数学形式,只需要知道在若干年内的投入和产出项中具体经济体或决策单元(DMU)个数,便可借助DEA方法估算TFP的变化率,由于TFP与A(t)客观上是等价的,所以这就进一步方便了我们运用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率来估算Solow模型的参数α和β值。
2.2 Malmquist指数法研究时间段的选择
我们选取1990~2008年时间段作为研究区间,由于以下因素考虑,我们把1990年开始后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
(1)Malmquist指数法要求DMU年份数必须在两年以上,鉴于Solow模型对年份数的特别要求,根据统计数据,采用19年的数据完全能够保证后续Solow模型拟合所需的样本数是足够的;
(2)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市场经济制度逐渐确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轨道已经完全进入了一个高度市场化的阶段,所以,我们必须抛弃80年代的数据作为分析对象,是模型分析更加接近中国经济的现实。选择1990~2008这个时间段作为我们的研究区间,既符合中国经济最有特色的时间段,同时也对中国以后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3 Malmquist指数法的数据包分析(DEA)及其应用
3.1 数据包分析(DEA)
数据包分析(DEA)作为非参数统计方法,采用线性规划,评价同类型组织之间工作绩效的一种有效手段。这种方法不需要预先设定决策单位投入项和产出项之间的关系,而是在相对效率基础上,把多个相同或相似的决策单元(DMUs)作为相互参照的对象,求出效率前沿,根据受评估DMU的投入产出关系与效率前沿的位置关系求出该DMU的相对效率。在投入和产出组成的坐标系中,生产可行集的一条数据包线被称为效率前沿,把处于效率前沿上的点称为DEA有效。
为了得出DEA法可靠的结果,数据包分析法要求各DMU之间必须具有同质性,然后才能比较各单位间的相对效率,而且,对同质性的要求至少包含以下几点:
(1)要有相同或类似的经营目标、经营工作性质;
(2)相似的经营环境与社会条件;
(3)相同的投入项目与产出项目。
具体处理DEA方法中的面板数据,一般可使用视窗分析和malmquist指数分析。距离函数D(,)衍生Malmquist指数,假定D=1,那么该DMU是有效率的。Fare等(1992)进一步分析Malmquist指数受评估DMU效率值的改变和效率前沿的移动情况。Chanes等(1978年)拓展了由Farrell(1957)提出的模式,产生出DEA的CCR模式和BCC模式。CCR模式假定规模报酬恒定,而BBC模式则不需要这一假设,用技术无效率和规模无效率来解释无效率的真正原因分。
我们从投入导向和产出导向两种途径开始DEA的研究。其中投入导向主要指决策单位在固定产出的条件下,对于投入量来讲是可以控制的,即用固定产出额求出投入额的减少部分,进一步得出DMU向着效率前沿的移动量;而产出导向则是指决策单位在固定投入的情况下,对产出量加以控制,用固定投入额求出产出额的减少量,以提高DMU的效率。其实两种导向在本质是没有差异的。对于一般的决策单元来说,控制投入比控制产出更为现实,所以较多的使用投入导向。我们在研究中也主要采用投入导向的BCC模式。
3.2 Malmquist指数法的计算原理
从要素投入的角度来研究TFP的变化,必须首先假设决策单元数量有N个,Kit为资本投入,Lit为劳动力投入,=(Kit,Lit)′表示第i个省区t时期的包括资本K和劳动L的投入向量。决策单元i在t期的产出向量为=(Yit)。解出第i个地区的maxai(p,q),S.t.=(Yit)
式中p,q为时期,然后确定距离函数:
其中(p,q)∈{ } (t,t),(t+1,t),(t,t+1),(t+1,t+1)
公式表示t时期到t+1时期TFP增长率的测度,也可以表示为
3.3 Malmquist指数分析和Solow模型的基础数据来源与处理
根据非参数统计理论,Malmquist指数法无需严格规定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选取;一般来讲,量度TFP的依据在技术并无苛求,只要能反映DMU的投入与产出的指标皆可。然而,计算出TFP值只是开始,随后我们还会继续根据Solow模型假设,计算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性,从投入产出项目的一致性出发,选择的指标与Solow模型假定的投入产出项保持一致,即投入L、投入K和产出Y一致,分析并选定Malmquist指数法和Solow模型中的各项指标(西藏除外)。
表1 190~2008年各省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率
续表1
4 Solow模型的拟合
我们设定以下Solow模型进行分析:
公式中Y、K、L均为已知项,A(t)变化率也已在前面分析中得到,再此基础上得出α和β的确切值,并算出DMU的A(1990)的取值。
对上式求微分:
而事实上
MPL为劳动的边际产品,MPK为资本的边际产品。
根据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下,要求厂商将生产调整到要素边际产量与要素边际价格相同,因而:
就是劳动收益;同样的:βA(t)LαKβ-1·K=MPK·K,也就是资本收益。
劳动收益在产出中的份额是:
在产出中资本收益的份额是:
5 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大国外先进价值要素的引进。随着农业大国向工业化大国转化,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任然是资本和技术进步等先进要素,但这些要素不是完全来自于经济体内部本身,而是要积极引入国外价值要素,最具先进性和前沿性的技术,使Solow模型在我国更加有效。
(2)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充分发挥货币的乘数效应和金融工具的杠杆效应,提高我国资本的使用效率,着力改善储蓄与投资的转换渠道,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强化风险管理和保障机制,正确引导国有、非国有金融机构的发展,发挥不同金融机构在投融资领域的应有作用。
(3)加大科技投入,合理配置资源,加快全要素生产率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前进步伐。认清我国投入产出的不对称性,正视科技水平较为落后的现状,积极改善科研条件和激励机制,推动产学研的良性循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1]杨超,刘桂荣.基于索罗模型实证分析FDI与上海地区经济增长[J].金融经济,2009,(1).
[2]刘鑫.基于索罗模型的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现代经济,2008,(1).
[3]王欣阳.FDI与区域经济的增长关系——基于索洛模型的实证检验[J].法治与社会,2007,(4).
[4]汪伟.对我国20年来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Solow新古典增长模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5]沈坤荣.1978~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 1999,(4).
[6]侯荣华.索洛模型中参数确定方法的改进[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
[7]Caves,D.W.,L.R.Christensen,W.E.Diewert.The Economic Theory of Index Numbers and the Measurement of Input,Output,and Produc⁃tivity[J].Econometrica,1982,50(6).
[8]刘秉镰,李清彬.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实证分析:1990-2006——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J].南开经济研究,2009,(3).
[9]韩立杰,于海滨,刘喜波.基于索洛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7,(9).
[10]白仲林,尹长斌.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动态行为的经验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1]彭国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J].经济研究,2005,(9).
[12]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
[13]魏文军,胡亮.中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估算及分解[J].经济研究导刊,2009,(34).
[14]夏骋翔,李克娟.索罗模型下的产业结构分析框架——对我国及部分省区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