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勒比成北京的桥头堡?

2012-03-10

环球时报 2012-03-10
关键词:加勒比地区桥头堡巴哈马

英国《经济学家》3月10日文章,原题:中国桥头堡? 不久前,一座新的国家体育馆在巴哈马首都拿骚正式启用,1.7万人(占该国人口近5%)聚集观看焰火表演。巴哈马总理说,这是“我们巴哈马人民和国家”的庆典。事实上,该体育馆由中国出资和设计,参加建设的主要是中国工人。

在讲英语的加勒比地区,中国的投资和援助正日益扩大。离体育馆不远的Baha Mar项目工地上,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正在调配数百名中国工人。这个耗资26亿美元的度假村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融资。而在距离佛罗里达州80英里的大巴哈马岛,香港和记黄埔港口集团经营着一个大型集装箱码头;另一家姊妹公司拥有当地多家酒店和赌场。挪威邮轮公司的船只俯瞰着拿骚城,云顶香港有限公司持有该公司一半股份。

牙买加得到中国4亿美元的援助。在圭亚那,中资公司开采铝土矿,还打算建一个水电站、一家酒店,并对一个主要机场进行现代化升级。中国公司也参与铺设连接古巴、牙买加和委内瑞拉以及圭亚那和巴西的光缆。在特立尼达,一个由中国提供1.5亿美元资金援建的儿童医院定于下月动工。

上述投资多数属于商业行为,与中方援助一样得到当地政治人物的欢迎——加勒比地区不少英语国家债台高筑,经济停滞。但是,本地企业不满中国国有公司的竞争。特立尼达承包商埃米尔·伊莱亚斯称,让中国人搞工程建设,对本地建筑业和劳工来说是灾难。他说许多项目不经过公开招标,最后造成预算超支,工期推迟或建筑质量糟糕。

还有些人认为,中国关注加勒比地区怀有政治目的。10年前,中国是为讨好承认台湾的岛国。但近来中国的多数投资一直是流向承认中国大陆的那些国家。

中国公司收购牙买加的成本高昂、陷入困境的糖厂。一些当地人对此不解。“维基解密”的美国外交密电猜测,中国投资巴哈马或许是个“战略举动”,目的是为日后古巴卡斯特罗去世做准备。 华盛顿的西半球防务研究中心中国问题观察家埃文·埃利斯认为,中国对该地区的关注遵循正常的“商业逻辑”,但也反映出中国认识到加勒比地区的“战略价值”。中国对该地区的援助(包括对警察和军队的少量资助)可能有这方面的考虑。

但就目前而言,很难说加勒比地区正成为北京在美国家门口的桥头堡。该地区许多岛屿都有少量华人,但当地人仍北望美国。中国一再承诺会有络绎不绝的游客,可真正到来的很少。▲(乔恒译)

猜你喜欢

加勒比地区桥头堡巴哈马
金银潭医院
巴哈马
加勒比岛国上的体育场
浅析加勒比地区经济形势及中格合作展望
站在“桥头堡”探究“因果链”
“桥头堡”上海的五大机遇
武冈市:打造农村综合服务“桥头堡”
世界银行:出资对抗寨卡
巴哈马群岛的汉堡岛:最好的沙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