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自我效能感内涵、结构与特点
2012-03-10刘勇梅
☆ 任 翔 刘勇梅
(云南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云南昆明 650091)
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之下,为适应信息化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国加快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步伐,2004 年12 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该标准规定了中小学教学、管理和技术支持三类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和考核内容,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1]2012 年3 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规划到2015 年,建立12 个国家级培训基地,健全32 个省级培训基地,形成以基地为中心,辐射全国范围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体系;中小学教师和技术人员基本完成初级培训,30%的中小学教师完成中级培训,50%的管理人员完成初级培训。[2]无疑,这将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中小学教师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因素之一,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成败。本文拟从中小学教师运用或者使用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能力的视角,探讨自我效能感内涵、结构和特点,旨在为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自身发展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一种参考。
一、中小学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自我效能感内涵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概念来源于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77)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或者是自我效能感理论。原意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任务)所进行的主观判断。”[3]教育技术能力是指我国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规定的中小学教学、管理、技术支持三类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参照这两个定义,笔者把中小学教师运用教育技术能力的自我效能感定义为: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运用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学习所进行的主观判断。按照普通心理学的解释,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个体顺利实现某种活动或者任务的心理条件。能力不是指个体现有的成就,而是指个体具有的一种潜力和可能性。在教学活动中,通常能力通过各种具体的活动表现出来,并在活动中得以发展和完善,教育技术能力也不例外。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有人擅长使用言语能力,有人擅长使用教育技术能力。这与教师的信息素养有关。所谓主观判断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心理尺度来评判事物的好与坏的心理倾向。
很显然,这里所说的效能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学效能感,是教师运用教育技术原理和技能帮助学生学习意义下的自我效能感,是教师个体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教育技术工具、组织实施教学带来的某种结果的自我效能感。它与通常所说的教学结果期待或者教学效能期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结果期待是相信那些教学行为会出现某种预料之中的结果。比如:教学生运用某个词组造句,其教学结果期待是预料学生对这个词组有较深入的理解。而自我效能感是相信自己能够做出某种行为后达到某种水平的信念。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4]综合起来,以上诸因素构成了中小学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自我效能感内涵。
二、中小学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自我效能感的结构
班杜拉提出的“三元交互决定论”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机能是由人的内部因素(认知、动机、情感、生理)P、环境E 和行为B 三者决定的(如图1 所示)。这三者之间相互独立,又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这一理论突出了个体的内部因素在人的心理和行为机能方面的作用,而且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三元交互决定论”中的个体内部因素或是主体性因素。
图1 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因果关系图
从班杜拉的三元交互作用决定论入手,把握中小学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自我效能感的结构,理解人的自我效能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源于个体内部因素、环境和行为三元交互作用,也消失于这三元交互作用,是一个不断消失和重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旧的自我效能感的消失意味着新的、更有活力的自我效能感的重构和生成。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自我效能感也是这样一个消失和重构的过程,与中小学教师掌握和运用技术的过程相对应。个体内部因素、环境和行为三元交互作用形成了自我效能,同时,自我效能也对内部因素、环境和行为之间的交互作用产生影响。例如:教师运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或是教育技术进入到教学中,首先是一个尝试的阶段,起初他们处于一个陌生的、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当教师进行尝试之后,发现利用教育技术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并且能获取更大的成功,即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自我效能感高,因此,教师便会选择运用教育技术手段来进行教学,并且还会积极地改造教育技术下的环境,将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起来,甚至会创造出一些新的教学的环境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这样,自我效能便对环境产生了影响。
在自我效能感的生成和重构过程中,个体受直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四个因素的影响,其中,替代性经验对个体形成的自我效能感影响最大、最显著。这就为组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技能培训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揭示了教育技术能力涉及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经验与技能、教育技术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
三、影响中小学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如上所述,借鉴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笔者认为影响中小学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四个方面:(1) 直接经验(direct experiences),是指教师个体运用教育技术组织和实施教学的成败经验,即直接经验。其中个体对成败经验的归因方式会直接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形成。(2)替代经验(vicarious experiences),是指教师个体在观察他人运用教育技术有效优化教学过程后获得的经验。分为成功、失败和有争议的经验三种形式。(3) 言语劝说(verbal persuasion),是指他(她)人通过言语劝说方式鼓励当事人克服困难,运用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之类的激励语。(4)情绪唤醒(emotion arise),是指教师个体在对自我效能感监控过程中情绪的生理状态。这种情绪的生理状态也可以解释为教师个体在对自我效能感监控过程中,确信可能成功或者失败的“内脏感受”。此时教师可能无法改变自己的生理情绪状态,但可以做放松练习进行脱敏。
以上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影响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其中,替代性经验尤其重要。班杜拉认为人的替代性经验是由观察学习产生的,而观察学习又可以分为四个过程,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生成过程和动机过程。这四个过程都可能左右着人们从观察学习中获得不同的替代性经验。个体在榜样示范过程中能注意到什么,取决于个体对自己的学科知识掌握和对运用教育技术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榜样示范的各个方面。接着,是观察者保持或者记忆、复述榜样示范特征的过程。这取决于观察者已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技能。如果所观察的对象与观察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一致,所记忆的细节将会比较丰富。反之,观察者无法记忆榜样示范的细节和关键点,只能记住一些粗大的示范线条。第三个过程是观察者将所观察到的细节或者关键信息内化(生成)为自己掌握的知识。最后一个过程是观察者将这些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一种动机,跃跃欲试地想去实践,直接运用于教学活动中,以验证所学到的教育技术技能能否有效优化教学过程。
四、中小学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自我效能感的特点
“明日苹果教室” 项目是由美国苹果电脑公司在1985 年发起的一项教育技术推广研究项目。该项目的组织实施者在之后提出,教师掌握和在教学中运用教育技术的过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5]:(1)尝试。当一种新技术产生之后,进入到教学环境中,教师首先抱有一个尝试的态度,开始关注这一新技术,尝试对其进行学习,掌握其基本知识。(2)采用。当教师掌握了技术的一定的基本知识以及技能,并感觉到技术的使用能够带来方便,便把技术运用到教学中。(3)适应。随着新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不断深入,新技术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开始更多地将技术运用到教学中,越来越适应新技术。(4)整合。教师对新技术已经特别熟悉,并把新技术作为教学的一个必须的工具,便开始考虑教学与技术的整合。(5)创新。新技术的大量运用,教师会思考怎样才能使自己更好地教学,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因此,逐渐形成一些不同以往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
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规定了教学人员必须具有的能力标准:(1)意识与态度。包括对教育技术重要性、应用、评价与反思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即教师能够意识到教育技术对于国家教育信息化、优化教学过程等的重要性,并且把它运用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能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效率等进行评价与反思,最终意识到不断学习新技术以及终身学习的重要性。(2)知识与技能。包括关于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研究方法等基本知识;关于能对信息进行检索、加工、利用,掌握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教学系统设计以及对教学媒体、资源、过程管理和评价的方法等基本技能。(3)应用与创新。包括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支持与管理、科研与发展、合作与交流、社会责任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运用与创新是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4)社会责任。包括让所有学生,不管社会背景以及基本情况如何,都享有均等的学习机会和利用学习资源的机会,并且在学生面前要做一个具有有关技术应用的法律知识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好榜样,并向学生传授这些知识和观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苹果电脑公司提出的教师掌握和运用技术的五个阶段与我国《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规定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四个层次是相互对应的。抽取共同特征,笔者把我国中小学教师运用教育技术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归纳如下。
(1)动态性。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结构的分析中得知,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自我效能感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起先教师仅熟悉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了解新技术如何使用,以及对现有的教学起什么样的作用。通过教育技术专项培训、观摩等。教师通过效仿,尝试性地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之中,体验技术与教学的关系及其有效性。逐渐过渡到愿意采用,再到适应、整合,最后过渡到能够运用技术创新教学。在每一个阶段中技术运用的好坏,都会对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就需要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其中,观摩成功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培训方式。在体会技术对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调整过去已有的教学思路、方法,以适应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因此,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自我效能感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这个过程,不仅需要管理者有耐心,还需要时间和开展积极的培训工作,才能将传统教学逐步过渡到技术支持下的信息化教学。
(2)稳定性。在整个教育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应该看到,对教学而言技术始终是辅助性的,不是决定性的。要求中小学教师掌握的教育技术知识和能力应该紧扣我国教育部颁布实施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不要盲目提高或扩大实施标准和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中小学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自我效能感是处于稳定状态的。对新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应该盲目拔高也不能刻意贬低。如新技术统领教学论,或者技术无用论均是一种错误倾向。
(3)渐进性。我国《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中规定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四个层次之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前一层的标准是后一层标准的基础。只有当教师达到了第一级能力标准,后面的能力标准才会达到。并且教师运用和掌握技术的五个阶段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前一个阶段的好坏会对后一个阶段产生影响。特别是第一级能力标准以及第一个阶段对后续的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对教育技术有积极的认识,便会在以后的教学中积极应用教育技术来进行教学,从而使用教育技术的自我效能便会逐渐得到提高。反之,如果教师对技术没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和认识,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自我效能便会逐渐减弱。
总之,中小学教师是推进教育信息化以及教育变革的动力,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自我效能感影响着教师是否选择运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影响着教师在运用教育技术时付出多大的努力,影响着教师在运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时的情绪、情感等。本文从理论上对中小学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自我效能感的内涵、结构、影响因素以及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面对即将实施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作为一名教育技术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希望以文会友,携手共同参与到这场宏伟的教育改革之中,为我国教育信息化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1] 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
[2]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EB/OL].http://www.edu.cn/focus_1658/20120330/t20120330_760479.shtml.2012.03.
[3][美] 班杜拉.缪小春等译.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百度百科.信念[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8078.htm.
[5] 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