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健康教育对癌症患者放疗皮肤反应的影响
2012-03-06郝丽霞马丽敏王翠珍
郝丽霞 马丽敏 王翠珍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癌症患者的治疗方法也逐渐增多,除了常规的手术方法治疗之外,放疗和化疗对癌症的治疗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各种治疗方法的联合运用,给癌症患者带来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也给患者带来许多不良反应,其中皮肤反应是其中一种,特别是进行放疗的患者,该反应更加严重。因此对于放疗患者的皮肤反应发生情况需要给予密切关注。本文研究全程健康教育对癌症患者放疗后发生皮肤反应的影响,旨在分析全程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行放疗的86例癌症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术后再次进行病理学诊断。为研究精确,入组患者选择乳腺癌术后需放疗且均为术后第1次放疗,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46.9±3.5)岁;文化程度小学18例,初中29例,高中28例,本科11例;所有患者排除意识障碍、言语障碍等;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一般情况、文化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对疾病的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的监测、放疗部位皮肤的护理剂遵医嘱执行等方面。
1.2.2 观察组:运用常规护理和全程健康教育。癌症患者入院、放疗前、放疗期间、放疗后及出院时分别给予不同的健康教育,分析不同阶段患者的心理特点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从而保证患者放疗过程中的全程健康教育。具体如下:①入院当日:主要采取介绍模式,由患者的主管护士介绍为主,科室护士长介绍为辅的模式进行,介绍内容包括科室的医生的职称构成、护理人员的配备及患者的主管医生,同时对科室的其它环境,如病房、取热水的地方等,给予简单介绍,从而让患者消除陌生感和对肿瘤科的恐惧感。主管护士需向患者进行宣教和健康教育,并告知我科的护理模式,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介绍科室环境和护理团队及义务人员,告知患者入院检查及注意事项,争取患者的配合和监督,从而让患者熟悉科室和病情及进行放疗的必要性;②放疗前:主管护士需要告知患者的病情及进行放疗的原因及必要性,本次研究对象均为乳腺癌术后患者,主管护士需要告知放疗的部位,如腋窝、内乳区、胸壁区、锁骨上区等及各个部位的照射时间,以及可能出现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并且告知患者这是放疗后的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射线照射会对皮肤直接造成损伤,患者不用紧张,也不用怀疑放疗效果和误认为病情加重,使患者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去进行放疗;③放疗期间:放疗期间主管护士需要针对患者放疗后出现的皮肤反应积极采取措施,密切关注照射部位皮肤反应和消化道反应,瞩患者穿纯棉内衣,放疗区皮肤不涂碘酒、酒精、化妆品,不搔抓放疗区皮肤,并将观察结果告知主管医生,由主管医生开医嘱后及时遵照医嘱进行及时处理,此阶段需要继续稳定患者的心理,并告知医生会处理好放疗不良反应,不用过于忧虑,主管护士需常观察患者照射部位皮肤是否有色素沉着、毛发脱落及询问患者是否有刺痛感,并且需嘱咐患者积极自查局部皮肤变化情况,照射部位皮肤有异常或不适需及时告知医生;④放疗后:放疗后的健康教育,除了继续观察放疗期间有关指标和皮肤反应外,还需要告知患者如何饮食和锻炼,同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并针对性的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对术后用药的种类、目的及注意事项需要跟患者解释清楚;⑤出院时:放疗疗程结束后对皮肤的康复治疗,遵医嘱用药,如运用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湿敷以促进皮肤的康复[2],复诊。
1.3 疗效评价[3]按照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分级标准对皮肤急性放射损伤分级:0级:皮肤无变化;Ⅰ级:干性脱皮、滤泡样暗红色斑块,出汗减少;Ⅱ级:片状湿性脱皮,触痛性火鲜红色斑块,中度水肿;Ⅲ级:皮肤皱折以外部位的融合的湿性脱皮,凹陷性水肿;Ⅳ级:放射部位皮肤溃疡,出血,坏死。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行不同护理方案后的皮肤损伤情况比较,观察组皮肤损伤较对照组轻(Hc=4.07,P<0.05)。见表1。
表1 2组行不同护理方案后皮肤损伤情况 n=43,例
3 讨论
全程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对患者采用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从而有利于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及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并且使患者真正享受到护理人员主动、全面及连续的整体身心护理[4]。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一种局部照射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作用的方法,许多患者及家属由于对放疗知识的理解错误,往往对放疗的不良反应较为恐惧,并且认为接受放疗意味着肿瘤的不可治愈性,进而较易产生失望、悲观的心理,而拒绝治疗。在健康宣教时要告诉患者经放疗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现象较为常见,放疗部位的皮肤是首先接受射线照射的部位,因此也较易损伤而发生皮肤反应[5]。皮肤辐射损伤与辐射剂量呈直接相关,并且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射线不仅损伤皮肤上皮细胞,同时也损伤皮肤毛细血管,进而引起皮肤反应的发生[6]。所以加强对放疗后皮肤反应的护理能较好的保护患者放射部位的皮肤和特高生活质量。
全程健康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患者对放疗知识和对皮肤损伤的认识,进而能提高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接受健康教育的意识,达到在患者放疗过程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及时发现皮肤反应的作用,提高了治疗的几率,减少了皮肤反应的恶化。同时运用全程健康教育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情绪发生改变,忧虑、恐惧等消极情绪减少,取而代之的为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同时自我暗示能力较轻和参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听音乐等活动增加,本文运用全程健康教育的效果较对照组好,皮肤损伤等级分布总体较对照组轻,可能与全程健康教育使患者的心态及对疾病的认识和放疗知识的熟悉有关,同时与患者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管理照射部位皮肤有关。
综上所述,全程健康教育能较好的减轻癌症患者放疗后皮肤反应的发生,进而能减轻皮肤损伤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运用。
1 马双莲主编.临床肿瘤护理学.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189.
2 张丽秋,刘穗媛.乳腺癌放疗后急性放射线皮肤损伤治疗方法的探讨.中国实用医药,2011,6:106-107.
3 申文江,王绿化主编.放射治疗损伤.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2001.256-260.
4 张惠兰,陈荣秀主编.肿瘤护理学.第1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61.
5 赵新华,张宜生,张华,等.MEBO治疗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临床观察.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11:56.
6 吴爱真,王丽华,辛培玲.三乙醇胺乳膏防治鼻咽癌颈部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泰山医学院学报,2007,28: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