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26例
2012-03-06
(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浙江 衢州 324000)
突发性耳聋是耳科中较为常见的急症,其症状为正常听力耳在短时间内由于未知原因导致听力丧失,目前其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1]。研究表明,突发性耳聋可能与内耳微循环障碍和病毒感染等因素相关,在临床上尚无完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尤其是对于常规治疗手段无效的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目前,一般多采用激素治疗,但副作用较大[2]。笔者采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intratympanic dexamethasone injection,IDI)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耳鼻咽喉科的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56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制定的突发性耳聋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21例,女35例;年龄31~61岁,平均45.1岁;平均发病时间为3 d;根据我国听力残疾标准分度,中度听力损失12例,重度听力损失25例和极重度听力损失19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试验组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抗病毒、抗凝、高压氧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治疗,患者保持平卧使头偏向对侧,然后使用鼓膜麻醉剂进行鼓膜局部麻醉,20 min后行鼓膜穿刺,缓慢注入地塞米松(郑州卓峰制药厂,批号为8010751)3 mg,注入后让患者保持此体位30 min,使药物尽可能长时间在鼓室内,每日注射1次,每7 d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情况治疗1~2个疗程。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及治疗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按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制定的突发性耳聋疗效分级标准。痊愈:患者受损频率听阈恢复到正常情况;显效:受损频率听力改善高于30 dB以上;有效:受损频率听力高于15而低于30 dB者;无效:受损频率改善低于15 dB。以痊愈、显效、有效合计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听阈变化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例(%)]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听阈比较(dB HL,±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听阈比较(dB HL,±s)
注:与对照组相比,*P <0.05。
组别对照组(n=26)试验组(n=30)治疗前63.25 ± 20.1 63.90 ± 20.8治疗后62.8 ± 19.6 52.9 ± 20.2*
3 讨论
目前为止,突发性耳聋的致病原因在医学界仍有较大争议,但在临床上一般认为病毒感染和血循环障碍为其发病的主要机制[4],临床上治疗多采用综合疗法即同时应用多类药物如血管扩张剂、激素及抗病毒药物等进行治疗,其中采用类固醇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有较好疗效,已得到医学界认可。然而应用类固醇激素进行全身治疗有很多副作用,如引起胃溃疡和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且糖尿病以及高血压患者使用此类激素治疗后有可能会使原发疾病加重[5-6]。另外,由于血迷路屏障的存在使此类激素在内耳的浓度降低,也限制了其药效,因而全身应用激素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7-8]。
在本研究中,对30例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局部应用激素治疗,即经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总有效率达到73.33%。此种治疗方法简单经济、易操作且可靠性好,但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以预防出现鼓室内感染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没有出现眩晕感染以及听力下降等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对于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采取经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1]李淑华.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8,34(21):1 215-1 216.
[2]戴艳红,佘万东.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挽救性治疗突发性聋的听力疗效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7,5(4):408-410.
[3]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5):325.
[4]江 洋,王新春,华清泉,等.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常规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聋[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7,182(5):10.
[5]王林丽,孟德胜,宋志永.耳聋耳鸣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药业,2006,15(21):63.
[6]黄向阳.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8):144.
[7]王铁锋.地塞米松不同途径给药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药业,2010,9(13):524.
[8]张艳红,陈鲜芳.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56例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