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螟为害小麦的初步调查

2012-02-28徐丽娜李昌春胡本进周子燕李晓霞刘守荣李文晋

植物保护 2012年2期
关键词:株率麦田越冬

徐丽娜, 李昌春*, 胡本进, 周子燕, 李晓霞, 刘守荣, 李文晋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合肥 230031; 2.安徽省含山县植保站,含山 238100;3.安徽省滁州市植保站,滁州 239001)

大螟 (Sesa mia inf erens Wal ker),又名蛀茎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寄主范围较广[1]。21世纪初,在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等省大螟逐渐上升为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2-6],并为害玉米、棉花等作物[7-8],然而关于大螟为害小麦的调查与研究报道较少。笔者就安徽省部分地区大螟在小麦田的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调查方法

2011年5月上、中旬,在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定远县,巢湖市、含山县,宣城市双桥区、广德县,以及肥西县,选择连片种植的麦田,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块麦田6样行,每样行取3个样点,每点随机调查100株小麦,记录为害株数、大螟虫量及虫态。

2 调查结果

2.1 发生为害情况

2011年4月下旬,在安徽省含山县发现小麦出现成团白穗情况,个别麦穗断折,经初步调查发现由大螟为害造成。调查结果表明,滁州市南谯区麦田大螟为害最为严重,田间平均受害株率达到9.83%。其次是含山县,平均受害株率为2.43%,广德县麦田大螟为害最轻,平均受害株率只有0.17%(表1)。大螟在安徽地区一年发生3~4代,越冬代成虫4月中、下旬始见,在麦类、玉米、田边禾本科杂草等过渡寄主上产卵,5月上、中旬孵化,6月上旬逐渐向稻田迁移为害,经过稻田增殖,3代幼虫成为杂交水稻的主害代,造成白穗、枯孕穗和虫伤株[1]。

表1 麦田大螟为害株率及有虫株率1)

麦田大螟为害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不平衡性。在含山县调查发现,为害严重田块,大螟在田间的最高为害株率达到7.0%,而与之相距不远、种植相同品种的麦田,全田大螟为害却不足0.1%。同一田块大螟为害具有趋边性,边行为害量是田内的1.5~3.8倍。

2.2 为害特点

大螟以越冬代和第1代幼虫为害小麦,以第1代幼虫为害最重。在剥查到的活虫中,1代大螟(2~3龄)幼虫最多,占大螟总数的84.21%,其次为越冬代大螟蛹,占总数的8.77%,老熟幼虫占总数的7.02%。越冬代大螟幼虫在小麦根上第1茎节或第2茎节处蛀孔为害(图1a),每株1头,一次可蛀食多节。一代大螟幼虫多从麦穗下第1节茎秆上蛀孔为害(图1b),同一株可见多个侵入孔,蛀孔较小,剥查中发现单株幼虫数最多可达到6头。大螟为害麦茎,吃掉大多数麦茎组织,只剩一层薄薄的茎秆皮,造成白穗(图1c),同时排出大量粪便,甚至溢出虫孔。

图1 大螟在麦田的为害状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和栽培制度的调整、气候变化以及昆虫抗药性的产生,大螟不仅在水稻上的为害日趋严重[9],而且对小麦造成一定危害。此次调查,发现大螟在小麦田中可以维持一定的种群规模,尤其在滁州市南谯区部分麦田,平均虫株率达到5%以上,应注意及时防治。

调查发现大螟为害的麦田全部为2010年10月底至11月初播的稻茬麦,此时为害水稻的大螟逐步进入越冬阶段;翌年气温回暖,越冬代幼虫打破滞育后,在小麦茎节处取食为害。而1代大螟幼虫孵化后,部分小麦尚未完全成熟,其可在小麦上部较青绿的秸秆上蛀孔为害。

在田边杂草野茭白、蒲草、棒头草、罔草、野燕麦等植物上亦发现越冬代大螟为害,但为害程度远不及小麦,小麦已成为大螟为害水稻前的主要桥梁寄主。尽管目前大多数麦田,大螟发生数量尚不足以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危害,但如任其自然发展,无疑会积累后茬水稻田的虫源基数,存在种群扩大、甚至成灾的风险。但在栽培制度相同的广德、肥西地区麦田大螟为害很轻,其发生规律及形成原因需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

[1] 丁锦华,苏建亚.农业昆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54.

[2] 梁文斌,蔡健.苏北沿海大螟暴发原因探讨及防治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2000(3):61-66.

[3] 刁粉保,张林华,陆国平,等.金坛市大螟的发生及治理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4):96.

[4] 韦永保,施守华,周群芳.广德县单季稻大螟发生规律及上升原因[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1):55-56.

[5] 魏先尧,谢支勇,艾新龙,等.荆门市水稻大螟趋重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J].湖北植保,2009,111(1):15-16.

[6] 邹坤,白连阳,胡建辉,等.洞庭湖区水稻大螟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J].湖南农业科学,2010(17):95-97.

[7] 敬甫松.大螟在玉米田的空间格局及其抽样研究[J].昆虫知识,1987,24(2):71-78.

[8] 李先金.大螟和列星大螟为害棉花[J].昆虫知识,1985(2):69.

[9] 沈厚芬,王云川,刘金波,等.水稻大螟的流行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2):18-20.

猜你喜欢

株率麦田越冬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2021年大通县油菜三甲害虫药效防治试验报告
奶牛安全越冬要抓好防寒保温
鱼类越冬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防治韭菜疫病田间药效试验①
澳洲坚果杂交子代开花调查分析
2018年泰山东麓和南麓甜樱桃主产区冻害情况调查
流苏越冬种条低温贮藏扦插繁育试验初报
不关我的事
别人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