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忆曹琳

2012-02-27正平

剧影月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张謇年鉴南通市

■正平

曹琳先生2012年5月24日竟然走了,给这个夏初季节,平添了许多伤情离感。

他病了蛮长时间,终于抵御不住凶狠的病魔,到天国去了。愿他一路走好!

认识曹琳,还在上世纪80年代。那时,他大概因为从县里借调到南通的一个专业剧团工作,没有居住的地方,不知通过什么途径,住到了现已拆除的市青年宫阁楼上。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常去这个青少年的活动场所。见到他,随意地聊了起来,于是,两人便算认识了。

跨入二十一世纪,没想到我们成了同事,也成了挚友。刚到新单位开展工作,闻知他带了一批韩国戏剧界的专家、学者来访,便一同参加接待,也开始了解了曹琳在东南亚傩戏研究中的学术地位。后来,他又多次组团到韩国访问并进行文化交流,用他及同事们关于僮子戏研究的成果架起了中韩交流和两国友谊的桥梁。

作为南通市艺术研究所所长,曹琳对戏剧、特别是地方戏剧颇有研究心得,还收藏了诸多戏剧史料和实物。我市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荣誉后,南通市个簃馆举办城市记忆系列展览,曹琳也被邀举办了《戏剧文物藏品展》,从中可见作为一位戏剧导演,他在专业领域涉猎之广、钻研之深。2009年初市里准备恢复昔日伶工学社的旧貌,我还专门请教过他,他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文化重在积累。适逢张謇创办南通博物苑一百年,筹备工作紧张展开,回望张謇的人生,发现其在文化领域创举甚多、贡献也甚广,于是起意专作“张謇与文化艺术”专题研究。担当此任的曹琳不辞辛苦,编写提纲,邀请本地诸多专家、学者一同攻关,终于成书《张謇的文化自觉》,2003年6月正式出版,他自己还撰写了首篇13个页码的《张謇传略》一节。后来,为迎接第九届亚洲艺术节在南通举办,他还组织并执编了中英文对照《南通环濠河文博馆馆群》一书。为客观记载地方文化发展史,2001年底,他承担了文化艺术年鉴的责任编辑任务。没有体例可依,他自己创设,来稿不及时,他不断打电话催要,文稿不整齐,他又亲自修改。他责编了2002—2005年四本南通文化年鉴一直到退休。而今,这套年鉴,一年一大本,已经有了11本。

得知曹琳患病,众多同仁、朋友惋惜不已,以为时日不多,他必专事疗治养体。哪知,他一边经常给南京艺术学院艺术专业大学上课,一边还加紧整理自己的研究成果。就在他去世前不久,还给我寄来了他的厚厚一本专著《创意·策划·操作大型活动》,我随即打开翻阅,都是他这么多年来精心策划、导演的一系列晚会、剧节目的文案和体会,2012年3月刚由东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书中凝聚了他艺术理念的创新、艺术知识的迸发,特别是他对南通文化艺术的思考和贡献。

那天一早,我照例阅读刚出版的《南通日报》,看到了关于曹琳的讣告。他患病几年,我们经常通着电话,还曾邀他做过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的评审。他总是很乐观地说着自己手上的工作,其实退休了也算不上工作,而是一种爱好和一种责任,但是,他总是把它作为事业继续的新阶段,而也从不谈及病情及治疗,看似一个健康的人。他好像还有好多事正在做和想着做。我心里难过,总是旁敲侧击地劝慰他说,事情是干不完的,不要着急。没想到,没有多久,他就带着自己的遗憾永远地走了。毕竟他还只有67岁。

执着于自己乐于奉献、勤于钻研的艺术一直往前走,走到自己生命的终点而终不悔!曹琳正是这样的一位长者、老师和艺术家。我们应当记住他,缅怀他。他的所在单位高规格为他举办了告别仪式,我想也正是这个意思。

猜你喜欢

张謇年鉴南通市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
状元实业家张謇与其兄张詧
信息时代年鉴出版的品牌建设
教育家马相伯与实业家张謇的爱国情谊
陈锦石:传承张謇精神 成就事业荣光
Examining the Role Globalization Had on China’s Air Quality and China’s Response to Air Pollution
好办法
小小展台
改变危机唯有勤奋
陕西年鉴发展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