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三位一体”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12-02-26王明强
申 燚,王明强
(江苏科技大学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
《机械原理》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是基础理论课到专业课之间的桥梁,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最基本课程。《机械原理》课程呈现出知识点多而难的特点,且比较抽象和枯燥,因此如何改革《机械原理》课程,提高教学效率,一直是该课程一线教师所关注的。
1 教学改革的集中点
目前教学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教学内容,注重教材及最新教学思想[1];
(2)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2];
(3)加强实践性环节,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
上述改革涉及到了《机械原理》的教和学、理论和实践的各个环节,对提高《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大作用。而其中尤其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传道授业的教师和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学生来说,教学是两者沟通和知识传授的最直接途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但从已有的改革成果来看[4~5],目前该方面的改革仍主要停留在如何用好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音像丰富、信息量大的优点,但也存在重点难以凸显、节奏快、学生难以消化的不足,因此仅仅依靠多媒体是不够的。板书和教具虽然传统,但板书具有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及容易把握节奏等优点;教具具有直观、启发性强的优点,而后者相对于具有多机构、多运动知识点的机械原理课程来说,优点尤为突出。因此,若将他们与多媒体有机地联系起来,可以扬长避短、相辅相成更好地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为了进一步改革《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本文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出了“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践。
2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概述
“三位一体”,即有机结合板书、课件和教具的各自优点,通过板书来提供清晰的知识点脉络,并弥补课件放电影似的快节奏,为学生提供知识点思考和消化的缓冲;利用课件所能提供的大信息量,比如图片、工程视频、Flash动画来弥补板书信息量少、知识难点难以清楚阐述的不足,以及教具的单调性;而针对知识点的教具,则可以弥补板书缺乏理论联系实际和课件不直观性等不足。
只有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极大地提高授课效率和效果,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加深对教学中难点与重点的消化。“三位一体”的优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对于一堂大课,如何将三者进行有机结合,则是教学的关键和难点。本文以《机械原理》教材第2章中的机构运动简图知识点为例[6],以颚式破碎机为载体,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诠释如何将板书、课件和教具进行有机结合,实现教学改革的实践。
3 板书的安排
板书主要是通过对板位合理安排和精心布局,将课堂内容的主要知识点重点突出地列出,使得学生能对课堂内容能了然于心,能有效掌握课程的进程,以及对重点知识点的及时思考和消化。关于运动简图知识点,主要向学生传输简图定义、常见运动副符号和运动简图符号,以及简图绘制步骤,因此知识点内容可板书如下:
(1)机构运动简图的定义。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符号,来表达构件和运动副以及机构,并且按比例绘制的图形。
(2)常见的平面运动副符号,如转动副、移动副、平面高副。
(3)常见机构运动简图符号,如齿轮副、凸轮副。
(4)一般构件的表示符号,如杆和轴类构件、固定构件、同一构件。
(5)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步骤。
4 多媒体课件的安排
板书有助于学生对课堂重要知识点的把握,但能提供的信息量少,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点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比如运动简图是什么,在工程中是怎样的;此外对于知识难点,也很难生动有效地诠释,比如机构运动简图绘制过程。
课件PPT恰能弥补板书信息量不足,为此在课堂开篇之际,可以首先利用PPT提供一些与运动简图相关的工程案例,比如:颚式破碎机、曲柄摇杆泵、步进输送机、牛头刨床、抽水机等图片或Flash动画,这些既形象又直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如何设计上述机构。
在讲解运动简图的绘制步骤时,可以借助于图1所示的颚式破碎机Flash动画。构件1与构件2之间的运动副,可以看出构件1与构件2之间是面接触,由此可以判断是平面低副,又由于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是转动,最后可以判断出该运动副是转动副,其轴心在O点;同样可以判断出构件2与构件3、4在B、D两点分别构成转动副,构件3与机架6在E点构成转动副,构件4与构件5在C点构成转动副,构件1、5与机架6分别在A、F两点构成转动副;同时可以看出构件1是一个偏心轴,在画机构运动简图时,偏心轴用实线表示,实线的长度就是偏心距,其他构件都是杆件,都用实线表示,实线的长度即运动尺寸;接下来就可以以运动平面为投影面,按比例画出该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
学生可以一边观看Flash动画,一边绘制运动简图。采用Flash动画,不仅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出破碎机的工作过程;而且还能让学生在绘图过程中提供方便,不需要自己转动该机构,就能非常容易地找出该机构的可动件数,以及各构件间的运动副。
通过Flash动画,学生虽然可以了解运动简图的绘制步骤,但是未免仍对实际工程对象是否按照原理工作产生疑惑,此时可以借助PPT的视频来播放如图3所示的颚式破碎机的碎石视频。通过该视频,学生从动画转到了破碎机实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清楚地了解破碎机的真实工作原理:电动机驱动皮带和皮带轮,通过偏心轴使连杆上下运动,连杆最后带动动颚上下运动。当连杆上升时,从而推动动颚板向固定颚板接近,与此同时物料被压碎或劈碎,达到破碎的目的。当连杆下行时,动颚板在连杆和连架杆的作用下,离开固定颚板,此时已破碎物料从破碎腔下口排出。
图1 颚式破碎机的Flash动画截图
目前位于教学一线的教师,体现出更多地依赖于多媒体,将本应突出知识重点的板书内容,也放在PPT上播出,使得整个教学进程过快,学生犹如看电影,不能很好地把握知识点的主次,且来不及消化过多的信息量,因此课堂结束之后,大脑仍是一片空白。而板书是随着课堂的进展而进行的,因此很好地把握了节奏,并将重要知识点进行了有效突出,因此将多媒体和板书进行有效穿插结合,可以启到扬长避短、相辅相成的作用。
图2 颚式破碎机的视频截图
图3 颚式破碎机模型
5 教具的选用
采用多媒体虽然弥补了信息量的不足,但不具有直观性,学生始终缺乏亲身体会的感觉,而教具恰好能弥补这一不足。在讲解如何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时候,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不是纸上谈兵,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颚式破碎机模型教具。讲解时:
(1)首先缓慢运转破碎机模型;接着让学生找该机构有多少个可动件,破碎机总的构件数就是可动件数加一;然后让学生找出构件间的运动副;
(2)选择破碎机的运动平面为投影面,按照上述所说的构件和运动副表示方法,绘制运动示意图;
(3)测量各运动副间的尺寸;
(4)根据纸张大小,选择合适的比例,按比例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教具不仅弥补板书和课件的不直观性,还可以通过教具来与学生互动,让学生上讲台亲自操作来体会机构的运动过程,并分析其工作原理,从而加深知识点的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
6 结束语
《机械原理》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核心基础课,知识点多而难且很抽象,学生往往难以对课上内容及时领悟,因此改革课程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势在必行。课题组在校区基金的资助下,对《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尝试,对各章节的知识点按照“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设计和教学。从学期末的学生网上评价可以看出,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式还是非常成功的,学生普遍反映老师教学认真,思路清晰,讲述深入浅出,重点突出,能理论联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王卫民.机械原理课程改革探索及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1,(6):177.
[2]张军昌,郭红利,侯莉侠.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5):267-269.
[3]郭红利,张李娴,张军昌.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1,6(6):59-60.
[4]曹金玲.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11,(1):110.
[5]赵 京,魏珊珊.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7,(1):14-16.
[6]孙 桓,陈作模,葛文杰.机械原理(第七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