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型铁芯卷绕机的自动控制
2012-02-20马政芳仵建强
马政芳,仵建强
(陕西凌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陕西 宝鸡 721006)
1 各种卷绕型铁芯的制作过程
1.1 卷绕型铁芯简介
铁芯按生产工艺,大致分为卷绕类铁芯和叠片类铁芯两大类。阶梯型、R型是卷绕型铁芯的一种。由于卷绕型铁芯,是由硅钢材料连续不断卷制而成的,所以与叠片型铁芯相比,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卷绕式铁芯具有噪声低、空载损耗降低、能量转换率高的特点。在生产方面,卷绕铁芯可采用很薄的高导磁冷轧取向硅钢片进行生产,同样性能的产品,所需的材料更少。
总而言之,卷绕铁芯具有导磁率高、磁阻小、低损耗、低噪声、抗短路能力强、品质一致性好等优点,从而被广泛使用在各种要求较高的变压器、互感线圈、电抗器等电磁元件中。
1.2 卷绕型铁芯的制作
首先将合适的铁芯内模具固定在主旋转轴上,通过电机驱动,钢带被一层层卷绕在铁芯内模具上,卷绕过程中压紧气缸工作,给铁芯相同的压紧力,保证每层紧密一致。在卷绕阶梯型铁芯时,由于铁芯分为各种厚度不同的台阶,当一种宽度的钢带卷绕到所需要的厚度时,主轴立即停止转动,焊接控制气缸下降,并带动电焊头对钢带焊接,然后人工剪断钢带,更换下一种合适宽度的钢带继续卷绕,直到卷绕成所需要的铁芯。
目前阶梯型卷绕机大多采用记录卷绕圈数来实现自动控制,这样对于不同厚度的钢带,其圈数经常要调整,而且断带后的衔接记录有误差,使得实际卷绕好的铁芯尺寸与图纸不符,产品一致性不好,品质差别较大。在采用位移传感器进行径向尺寸测量及控制后,铁芯的径向尺寸一致性较好,误差小于0.1 mm。目前,市场上采用圈数计量的卷绕机精度误差在1~2 mm。误差太大时需要反向旋转,可能造成铁芯松散。采用径向尺寸测量的卷绕机,对钢带厚度误差没要求,位移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是连续的模拟量信号,可以准确控制铁芯的径向尺寸。该卷绕机可以很好的衔接钢带,大大提高了钢带的利用率,节约了能源。
2 控制原理
该卷绕机供电采用三相五线制电源,保证设备控制部分良好接地。主回路由电源控制部分到变频器构成,由变频器控制电动机转动,由电机拖动执行机构完成铁芯卷绕工作。变频器工作于外接控制模式下,在控制柜面板上通过精密多圈电位器可方便实现对电动机精确调速。通过外接端子,采用脚踏开关可实现对电动机的点动控制。变频器的显示面板通过延长数据线装于控制面板之上,可以方便地进行操作和各种参数设置。控制回路由输出为直流24V的稳压电源供电,位移传感器检测卷绕尺寸,检测到的尺寸信号为0~10V的连续模拟电压信号。此信号传送给可编程控制器,与源程序中的数据经过逻辑运算进行对比,将结果指令信号发给变频器,对电动机实行转动或停车的操作。通过设在控制面板上的启动按钮,可以实现连续自动工作。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利用紧急停止按钮进行停车操作。手动单元实现点动控制,可实现正反转点动。气动控制单元是根据可编程控制器运算的结果指令控制电磁阀动作,实现气路换向,用气缸带动焊头运动,实现对钢带自动焊接。其控制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控制原理图
3 控制过程
该设备在启动前,将合适宽度的钢带固定在铁芯内模具的机械定位槽内,按下启动按钮,可编程控制器输入端获得信号,通过程序运算输出信号给变频器;变频器获得运转信号后,对电动机实行运转控制,开始卷绕钢带,当位移传感器到达设定好的厚度时,可编程控制器发出停止信号,电动机自动停止运转,即停止钢带卷绕;此时焊枪头自动下降焊接钢带,之后,人工剪断钢带,更换下一种宽度的钢带,依次卷绕,直到完成工件。如出现故障或中间更换钢带,可及时停车,利用脚踏开关控制的点动功能,可方便加入新钢带。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选用EX2N-10MR-40B-2AD-V一体机,一体机集PLC和HMI功能于一体,HMI画面编辑简单直观,功能丰富,LCD显示器可观察一些实时动态数值,也可方便设置重要参数,比单一用PLC控制要更方便、更直观、更科学。
4 系统安装注意事项
该设备要求卷绕的阶梯层级很小,台阶厚最小为4 mm,位移传感器测量范围为200 mm,电压为10 V,0.05 V/mm,也就是0.3V就要有一次停顿,所以要求传感器的模拟信号不能有干扰;稍有干扰,就可能导致卷绕的铁芯尺寸的误差,或程序无法正常运行。
所以,安装电气部分时,要注意强弱电分离,传感器信号线要用屏蔽线,控制部分各元器件必须按说明良好接地;交流部分与直流部分要分别接地,不能接在一起,避免对直流模拟电压信号造成干扰。变频器如果设置不当,将会对外部设备造成很强干扰,使传感器的取样信号不稳,因此在变频器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变频器射频参数,从而降低射频干扰,确保设备控制部分正常运转。
5 结束语
该卷绕机投入使用至今,控制过程从未有过任何故障。钢带搭接更加容易,提高了钢带的利用率,用脚踏开关实现点动控制,工人在更换钢带时可双手操作,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能。
[1]黄宋魏.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周鹤良.电气工程师手册[K].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3]方大千.变频器、软起动器及可编程控制器实用技术问答[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4]刘金琪.机床电气自动控制(修订版)[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5]谢敏林.电机与电气控制模块化适用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