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定位及发展建议
2012-02-18周国兰季凯文
■周国兰 季凯文
中央苏区地处赣、闽、粤三省的结合点,是中国革命、人民军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以及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1](P5-11),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2](P18)。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全国共有43个中央苏区县,其中福建22个、江西14个、广东7个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国家层面推动以赣南为主体的原中央苏区振兴,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强特殊类型地区生态保护、促进区域全面协调发展的又一次全新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作为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延伸的过渡地带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纵深发展区域,原中央苏区具备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加之集中连片的区位特征、得天独厚的战略资源以及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将在全国扶贫开发、区域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特殊的作用。
(一)承东启西和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
中央苏区处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几大战略部署的接合部,东邻发展势头强劲的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西与长株潭城市群相接,北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相连,南与珠江三角洲相融,也是与南海、台湾海峡直线距离最近的内陆地区之一。在全国国土开发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调整生产力布局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它的快速发展和振兴,有助于更好地将东部地区的政策优势、经济优势和中部乃至西部地区的资源环境优势、后发优势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东中西部地区互动协调发展。
(二)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的龙头带动
原中央苏区是一个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深山石区、客家人居住区等于一体的特殊区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国家划分的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3],原中央苏区为罗霄山区连片特困地区,也是区位型贫困、资源型贫困、基础性贫困、观念性贫困等全国各类贫困类型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特殊类型地区开发和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的重大战略区域,加快原中央苏区振兴将为我国探索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新路子、新模式提供重要的示范与带动效应。
(三)全国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先行示范
原中央苏区矿产资源和水资源较为富集,铜、铁、铌钽等金属和稀土、钨、铀等稀有金属以及其他矿产蕴含较为丰富。区域内的铌钽矿储量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马坑铁矿为华东第一大铁矿,德兴铜矿是全国第二大铜矿。特别是稀有金属资源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以“德兴”、“稀土王国”赣州为核心的离子型稀土储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稀土产品约占全国稀土产品市场份额60%以上。同时,水力资源较为丰富。初步统计,中央苏区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000万千瓦以上,可开发量在800万千瓦以上[4]。
(四)构筑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原中央苏区是典型的多重生态界面,享有“绿色宝库”、“南方林海”等美誉。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将赣南、粤北部分地区划定为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同时,中央苏区境内溪河众多,为东江、闽江、赣江、梅江、汀江、抚河的源头。独特的水源地涵养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优势构筑了我国南方地区的天然绿色屏障,决定了其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战略地位,并且这种战略优势是自然赋予的,也是其他区域所不可替代的。
(五)全国红色和生态旅游的重要部分
原中央苏区是我国新兴旅游区,是新崛起的红色和生态旅游胜地。以苏维埃革命遗址群、古田会议会址、起义指挥部旧址、“将军县”、“红军乡”等为代表的“红色之旅”独具影响力和感召力;以梅州客家迁徙古道、永定客家土楼、龙南客家围屋、饶平道韵楼、中国客家博物馆等为代表的“客家之旅”和武夷山、大金湖、南台山天然卧佛、三百山等为代表的“绿色之旅”,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旅游资源。
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原中央苏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但受自然、历史、资金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原中央苏区发展总体上还比较滞后,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未从根本上消除。
(一)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但总体发展较为滞后
近年来,在中央投资的大力支持下,原中央苏区经济总量稳步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但由于战争创伤、发展基础、自然条件、国家宏观战略布局等因素,贫困落后仍是原中央苏区最根本的特征,经济社会发展与全国的差距仍在拉大,主要人均经济指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三至四成。2011年,赣南原中央苏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水平分别为15895元、2145元、11898元和5144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 45.3%、27.8%、45%和 38.1% 。
(二)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但自我发展能力普遍较低
近年来,原中央苏区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赣州、三明、龙岩、南平、梅州等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兴工业城市,初步形成以食品、有色金属加工、化工、建材、电子信息、医药等为主体的工业框架。同时,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赣粤闽三省通衢区域性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城镇化进入了较快发展阶段。但与全国相比,工业化和城镇化基础薄弱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小马拉大车”的现象也未得到有效改观,且县级城镇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和协作,未能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和较强的区域经济竞争能力,严重制约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推进,但发展后劲仍然偏弱
截至2011年,中央苏区已初步形成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基本实现与长三角、珠三角、海西三大交通主干线的对接,进一步凸显了对内联结、拓展腹地的功能。初步统计,全国43个中央苏区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0公里,但基础设施建设整体处于落后状况,跨省区综合交通运输尚未形成网络,甚至一些地方还处于无铁路、无高速、无国道等“三无”境地,农业基础设施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偏弱,因灾返贫现象时有发生。如赣南苏区还有4个县不通高速、4个县不通国道,正常情况下50%以上的电力要依靠省电网输入,70%左右的水库亟须除险加固[5]。
(四)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但公共服务能力严重不足
近些年来,原中央苏区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明显进步,群众生活总体上已逐步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但原中央苏区县大部分是财政转移支付县,财政总收入偏低,乡村两级负债较重,导致对社会事业、公共设施、农村民生工程、教育文化卫生等的投入很少。此外,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条件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2011年,赣南苏区仍有国家扶贫重点县8个,省级扶持贫困村1119个,分别占县、村总数的45%和35%。按国家最新的2300元贫困线标准,贫困人口约215.46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总数的29.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5个百分点,农村仍有223.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亟待解决[5]。
(五)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但生态环境压力不容忽视
2011年,原中央苏区森林覆盖率平均为70%以上,主要河流监测断面均达到Ⅲ类水质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原中央苏区作为东南沿海生态屏障的重要防线,生态环境也十分脆弱,环境容量十分有限。随着原中央苏区承接产业转移力度的不断加大,也给区域资源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赣江、东江、闽江、梅江、汀江、抚河等部分河段受到较大污染,且水源涵养能力有所下降;区域稀土资源由于长期以来的粗放开发,不仅附加值少,而且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伤害。加上国家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资源环境约束与中央苏区加快资源开发、实现发展振兴形成了较大挑战。
三、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功能定位
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充分考虑中央苏区所处发展阶段、区位特色、基础条件和生态地位等综合因素,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原中央苏区的功能定位。
(一)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原中央苏区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优越条件和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加快老区苏区发展的政策支持下,必须牢牢把握国际国内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加快转移的重大机遇,不断完善产业承接平台,优化投资环境,主动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转移,促进中央苏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山海联动,提高产业的集中度,把中央苏区建设成为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和直接腹地,连接珠三角和海西两大经济区的重要粘合地带。
(二)连片综合扶贫开发先行先试区
实践证明,连片开发是新阶段解决连片贫困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从根本上改变连片贫困区域贫困落后面貌的长效路径。大力开展扶贫连片开发试点,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计划,突出集中连片、扶贫攻坚,突出跨省合作、协同发展,积极构建赣闽粤省际大扶贫格局,推动扶贫方式从“遍地开花”转变为“集中整合”、从“输血式”转变为“造血式”扶贫、从“破坏性”开发转变为“保护性”开发,促进原中央苏区连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走出一条新时期新阶段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三)国家战略资源高效利用综合试验区
加快原中央苏区优势资源科学开发,是维护国防和经济安全的需要,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原中央苏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坚持集中、集聚和集约发展,采取更高门槛的产业准入条件,打造更高起点的特色产业基地,推广更高标准的生产经营模式,采取更高水平的市场运作和技术创新手段,促进战略资源从原材料生产走向最终产品,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创新优势、产业竞争优势和发展带动优势,把原中央苏区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创新开发及综合高效利用试验区。
(四)江河源头生态安全保障区
发挥保障江河源头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把提升生态功能摆在重要位置,以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为重点,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立水生态廊道,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启动源头区域生态移民工程,严控矿产资源开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以生态补偿为重点,探索建立水源保护区生态环保新机制,构筑区域生态安全体系,为江西、福建、广东、香港等地区提供更加扎实的生态安全保障。
(五)全国红色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引领区
原中央苏区县山水相连、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要加强革命传统、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等旅游资源的整合。以“红色、古色、绿色、特色”旅游资源为依托,着力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培育旅游产业集群,重点扶持重大旅游项目、旅游龙头企业、精品旅游线路和具有广阔前景的旅游新产品,推进区域旅游合作,打造“中央苏区红色旅游”品牌。
四、加快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建议
通过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等方式,努力破除发展瓶颈,推动原中央苏区走在我国扶贫开发的前列,进而实现全面振兴。
(一)以优势资源开发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加快推进原中央苏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培育中央苏区的特色产业,是增强中央苏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方式。大力培植壮大脐橙、蜜柚、白莲、烤烟、茶叶、生猪、花卉苗木、蔬菜、油茶等区域特色产业,形成海西及广东、香港、澳门等重要的绿色食品供应区和农产品加工基地。以稀有战略资源为支撑,加快建设赣粤、赣闽、闽粤三大产业走廊,推进组团式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打造稀土、钨、铜精深加工基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基地,风电设备等新能源产业基地,粤闽赣地区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基地与配套中心,纺织服装、建材陶瓷等传统产业创新基地。整合区内各种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客家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精心培育乡村旅游、温泉旅游和高端休闲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形成以“红”带“绿”,以“绿”托“红”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巩固和提升现有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及知名度,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二)以中心城市带动为重点,强化区域集聚效应及辐射功能
把推进城镇化作为加快中央苏区振兴、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建设,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及中心镇,进一步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大中小城市集聚资源和引领服务功能。以赣州中心城区为核心,以瑞金和龙南两个次中心城市为支点,打造以沿赣粤、赣闽走廊为两轴的赣南城市群,推动赣州特大城市建设;统筹南平中心城市与武夷新区发展,积极培育南平城市群;以厦泉漳龙同城一体化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长汀、上杭、南靖次中心城市;整合梅州城区与梅县新城,打造粤北区域中心城市。因地制宜发展一批工贸主导型、农业生产型、交通枢纽型、旅游观光型等各具特色的经济强镇、中心集镇,培育一批经济发达、特色鲜明、集聚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村,大力支持苏区基点村、客家民俗村、边远山村加快发展。加快城镇节点及其之间的联系通道建设,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社会综合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布局分工协调网络化,提高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
(三)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
坚持统筹布局、适度超前、安全环保、集约用地原则,加快推进以高速公路、铁路、能源、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化和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保障能力。围绕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构建高速公路网、快速铁路网、航空网,加大国道、省道、县道干线公路网改造建设力度,推动区域机场扩建、新建及扩容改造,全面打通连接珠三角、海西经济区、长三角的综合运输通道。进一步强化电力供给保障能力,加快主干电网工程及电网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天然气、成品油供应网络工程建设,启动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工程。推动实施一批具有防洪、灌溉、供水等功能的综合水利工程,加大对中小流域的综合整治力度,加快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心城区城市防洪工程及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切实提高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业生产效率。
(四)以构筑国家绿色安全屏障为重点,进一步增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求,强化主要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强制性保护,推进主要江河水源地、严重水土流失区和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与生态重建,切实提升其水土保持能力和水源涵养能力。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及高耗能、高排放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强化城乡生活垃圾及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建立完善资源开发保护长效机制,建设一批稀有稀土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园、铜铝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园,全面推进土地、水、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积极倡导绿色消费、低碳消费理念,着力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
(五)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和小城镇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推进水权体制改革,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试点,研究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立足中央苏区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引进一批境外跨国公司、大企业、大集团和大财团,促进境外上市企业募集资金在中央苏区投资。探索建立中央苏区跨省域合作产业园区、物流园区、文化创意园区,加快形成赣粤、赣闽、闽粤产业对接走廊,构建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促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协作配套、生态环境协同保护。
(六)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借鉴有益经验,继续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央苏区社会保障工作的路径与机制[6]。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投入,推进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及中小学校安工程建设,巩固义务教育成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妥善解决公办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一批行业或区域性公共实训基地,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加快构建就业扶持体系,重点抓好困难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再就业,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全面推进落实小额贷款政策,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障体系,重点提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促进城乡基本公务服务保障体制一体化、水平均等化。进一步加强以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廉租房为主体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牢牢抓住中央打响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历史机遇,加快实施片区扶贫开发工程,对山、水、田、林、路进行综合规划、治理及建设。
(七)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促进原中央苏区与全国协调发展
争取将原中央苏区振兴纳入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部署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国家层面促进中央苏区加快发展,使苏区人民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争取将中央苏区列入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优先领域,享受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政策,大幅度提升对原中央苏区转移支付力度。加强政策研究,用足用好原中央苏区县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对原中央苏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土地整理开发等方面给予项目及政策倾斜支持。争取在原中央苏区设立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国家战略资源高效利用试验区及客家文化交流合作试验区等,推进设立振兴原中央苏区产业投资基金、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基金和行业性创业投资基金,优先开展统筹城乡、生态补偿等国家试点。
注释:
①福建22个中央苏区县分别为建宁、泰宁、宁化、清流、明溪、龙岩、长汀、连城、上杭、永定、武平、漳平、平和、诏安、将乐、沙县、光泽、武夷山、邵武、建阳、浦城、南靖;江西14个中央苏区县分别为瑞金、兴国、宁都、于都、石城、会昌、寻乌、信丰、安远、广昌、黎川、上犹、崇义、永新;广东7个中央苏区县分别为大埔、南雄、饶平、龙川、平远、兴宁、梅县。
[1]余伯流.中央苏区经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2]万建强.论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的原因及重大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11,(6).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N].中发(2011)10号.
[4]江西省发展和改革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央苏区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的定位研究[R].内部资料,2012.
[5]赣州市发改委.赣南苏区区域发展研究报告[R].内部资料,2012.
[6]黄惠运.中央苏区社会保障机构建设述论[J].江西社会科学,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