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促进江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12-02-18姚亚平

江西社会科学 2012年10期
关键词:庐山景区旅游

■姚亚平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是当前文化建设的一大趋势。这些年,随着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江西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如何抓住文化产业、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好机遇,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是当前江西省推进经济建设、加快文化建设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一、文化建设要抓住与旅游深度融合这个结合点

(一)旅游经济的发展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机遇与要求

这些年,随着江西省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取得巨大成效,江西旅游快速发展,成为全国旅游大省。旅游的快速发展为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011年,景德镇全市人口150万,市区人口仅50万,但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600多万人次;鹰潭市人口105万,全年接待游客880多万人次,龙虎山风景区接待量超过300万人次;庐山常住人口只有一万多,全年接待游客660多万人次。这个庞大的旅游消费市场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而要满足这个市场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做旅游,不能仅仅卖门票、卖资源,还要善于卖文化。

(二)文化建设成果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与现实的可能

多年来,经过文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庐山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整理走在全省和全国的前面。他们用了很多的精力,理清了历史的脉络,整理出了10000多首诗篇,以及每一栋庐山老别墅的故事,作了很多的贡献。这些整理出来的文化资源正在逐渐变成讲解员的解说词,变成历史文化纪录片及其他文化产品。这些文化资源与文化产品为转化成经济发展的成果提供了基础与可能。

(三)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消费新需求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游客到景区来参观,既是游览观光,也是文化消费。这就为文化产品提供了市场。只要找到了市场,就能找到文化和旅游的结合点;找到了结合点,就能找到文化建设的发展点。要进一步以人为本,以游客为本,深入推进全省旅游景区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为旅客提供舒适、安全、惬意的旅游环境;同时深入挖掘景区的丰富文化资源,为游客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

二、在内容的覆盖上,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要抓住六个方面

文化建设不能局限于文化部门、广电部门、新闻出版部门的管辖范围,而要站在文化和旅游的相交点上,建立大文化的概念、视野和工作理念,特别是要抓好六个方面的文化:

(一)自然生态文化

北纬30°附近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遍布世界奇观与历史之谜,包括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中国的普陀山、黄山、张家界、金沙江、神农架、峨眉山、三星堆等也在这一区域,这里的高山、峡谷、河流、草原、森林构成了“中国最美的风景走廊”。江西省庐山 (29°42')、三清山 (29°04')、龙虎山 (28°24')、武夷山(27°55')等都在这一纬度附近,还有万年县(28°69'),“万年、万年,真的一万年”,这里吊桶环遗址人工栽培水稻的历史有一万两千年,是人类历史和长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要求我们在推动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时,必须大力加强自然生态文化建设。自然生态文化主要包括:

一是水。谈山就要谈水。庐山、三清山、武夷山、龙虎山和井冈山等南方景区区别于北方景区的地方就是水比较多。如庐山年降雨天数164天,年均降雨量1834毫米,蒸发量只有1000多毫米。水是庐山一大景观,在地上为溪水、湖水、潭水,在山为瀑布,在空中为云、雾等。所以景区要保护好水,保护好水量,保持水体,保护水质,维护好水景。各旅游景区要和城区一样做到“雨污分流,雨水收集,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全省文明城市、文明乡村、文明景区创建中要强调做好雨水收集的理念。收集雨水一要建水库,二要多植树。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森林覆盖率大大提高,一方面美化了景区,另一方面也保护好了水资源。各景区要进一步做好污水处理工作,保护好景区的卫生环境。

二是空气。庐山、三清山、武夷山、龙虎山和井冈山等景区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空气清新。人们说井冈山的空气是甜的,人们到景区来游玩,往往就冲着这口气。空气清新,就有“洗肺”功能。我们抓精神文明创建,要抓好景区的负氧离子含量和尾气排放量的监测工作,控制汽车的尾气排放,控制餐饮业的油烟排放,努力使江西省城区和景区的空气更干净、更清新。

三是声音。景区既要打造成干净的“清净之山”,还要打造成安静的“清静之山”。景区的“安静”会与城区的“喧闹”形成对比,安静会带来安宁,形成独特的旅游感受和文化体验。当然,安静不是无声,景区的风声、水声、鸟鸣、虫鸣,都显示了景区的安静、宁静、清净。庐山原来有座道观叫“简寂观”。“简”就是去烦,“寂”就是去嚣,说明那里特别安静。为什么陶渊明要远离官场归隐庐山呢?为什么谢灵运要到庐山来寄情于山水呢?就是因为这里安静。当年陆游夜宿东林寺,说“野碓无人夜自舂”,说的也是庐山的宁静与优美。现在我们到一些景区去看,汽车太多,喇叭声太吵。所以,景区要限制好车流量,汽车多了,尾气多、噪声大,景区的质量就会下降。

四是垃圾。看一个地方,看一个景区,要“四看”:一看树(生态),二看路(交通的通达性),三看卫生(管理),四看住(设施)。景区的卫生很重要。到处是垃圾,就会降低景区美感,吸引不了游客。在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庄、文明景区创建过程中,既要提高居民和游客的素质,又要加强对垃圾的处理和管理,创造和保持干净优美的环境。

五是树。江西的生态特别好,全省各景区的树特别是古树很多,有些地方,比如庐山的归宗寺甚至只剩一个废墟遗址了,但还保存了几棵东晋时期的大樟树。保护古树,就是保护好历史,保护好文物。现在有些景区林相太单一,这样,不但森林色彩太单一,还存在一个重大隐患,特别是马尾松多的地方,万一发生线虫病,救都没得救。所以,要加强林相改造。

(二)自然科学文化

庐山是世界地质公园。近代以来,李四光、胡先骕、陈封怀、涂长望等很多有名的科学家,都在这里工作过。这里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植物园、中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机构等。现在,庐山的地质陈列展搞得不错,庐山植物园的科普讲解也不错。发展景区旅游不仅要挖掘人文资源,还要深入挖掘自然科学文化资源,江西省三清山、龙虎山、武夷山都是世界自然遗产和地质公园,我们在各旅游景区要搞好科普陈列展,建立科普基地。

(三)建筑景观文化

庐山的建筑很有特色,庐山保存有636栋别墅,总面积17万平方米,有16个国家的建筑风格。现在,中国有几块著名的别墅群,比如厦门鼓浪屿、青岛八大关等,但庐山别墅群数量多、海拔高,那种“松树林、石头墙、铁皮顶、老虎窗、鱼鳞板、大回廊”的建筑特点非常奇特,它的布局别有风情。黄炎培在《庐山》一文中感慨:“入其境者,恍游欧美焉。”这种特色是历史积累起来的,最好要保护它的历史岁月风貌。特别是在开发景区时,要整体保护好当年别墅区和别墅群的整体格局,这样才能形成区别于其他景区的特点与品牌。

(四)历史资源文化

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高低,一个地方文化底蕴的深厚,一个地方文化工作的好坏,不仅要看这个地方的地表存有和地下埋有多少文化资源,还要看当代人怎么对待和保护这些文化资源。当前,要认真保护、整理的历史文化资源主要有:一是馆舍收藏类的文化资源。可移动的馆藏文物是宝中之宝,要做好收集、征集工作和保护、修复工作,还要努力做好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展示陈列工作。如果以物为本,把文物锁在库房里,是绝对不行的;要以人为本,以旅客为本,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做好馆藏文物的陈列展示。特别要加强对珍贵古籍图书的保护,把散落民间的古书收集整理保存起来。要在全省开展对孤本、善本、珍本图书的抢救性保护工程,对珍贵古籍图书进行数字化转换。二是不可移动类的文化资源。如别墅、寺庙、建筑和石刻等。三是遗址废墟类的文化资源。如庐山的归宗寺、天池寺、大林寺等,再如景德镇的御窑遗址,虽然地面建筑物不在了,但地基还在,还有残瓦断壁,还有古木老树,这些东西同样珍贵。四是历史风貌类的资源。如当年庐山别墅租地的管理体制、当年居民的生活方式等,同样,在景德镇、井冈山、龙虎山也有当年的街道和村庄格局、生活方式。五是人物事件的文化资源。旅游要讲故事,但不能编故事,而要将当时的事件、人物钩沉出来。来庐山的名人多、历史事件多、人物故事多,文化资源丰厚,如李白与庐山的故事,唐伯虎与庐山的故事,汉阳峰的故事等,都可以开掘利用。

(五)影视表演文化

景区旅客比较集中,人流量大,要在游客量大的景区发展影视文艺表演活动,白天看景点,晚上看表演,既能展示本地历史文化,又能吸引旅客,留住旅客。而且,江西省在这方面也同样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比如,李白与庐山的关系深厚、曲折和奇特,李白本人又写下了那么多的历史名篇,在庐山是否可以搞一个“李白组歌”的演出?再比如,徐志摩当年在庐山写下《庐山石工歌》,徐志摩还说,一听到这首曲子,就想到《伏尔加船夫曲》回返重复的低音,就想起中华民族那火红的心声,现在庐山还有人能唱这首曲子。文化工作者要深入开展采风活动,将这些活在民间的音乐采风记录下来,整理出来,搬上舞台,呈现给观众。

(六)休闲疗养文化

庐山跟井冈山、三清山不一样。三清山、武夷山、龙虎山主要是观光游,来了就看,看了就走,一两天打个来回。井冈山主要是教育文化,红色培训。但是庐山不一样,庐山历来就是文人雅士休闲的地方,不仅可以观光,还可以读书,可以培训,可以看展览,可以泡温泉。所以,庐山是休闲疗养胜地,人们到庐山休养、疗养,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文化工作要根据景区的不同特点,分门别类、因地制宜地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旅游发展。

三、在工作的推动上,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要抓住四个重点

(一)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工作

当前江西省文化建设要在城区、园区、景区和农村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文明创建不能虚,要做实,要进行动态管理。对景区来说,水、空气、树、声音等也是文明创建的范围,所以要大力开展负氧离子监测、分贝测评、污水处理等检查。文明创建也包括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作,要扎实做好景区的数字电视、上网服务、电话通讯、影院建设等基础工作,一方面改善景区居民生活,一方面为游客提供方便。

(二)做好文化资源的保护、登记和整理

对各种文化资源,一是要保护。目击道存,文化还是要落在物质上。物质的东西在,才有文化资源,才有文化传承,才会有游客来观光观看。遗迹也是资源,废墟不等于没有,即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要靠文化传承人来体现来传承。所以,文化资源一定保护好保存好,有东西在就好。要保护好一瓦一砖、一书一画。历史上毁坏了很多,我们应该在保护方面做得比前人更好。二是要登记归档和整理。一段时期江西省开展的文物普查工作取得很大成绩,省、市、县三级文化部门要继续开展文物资源的登记、整理和造册,包括对全省各寺庙文物资源的普查、整理、登记和归类,对散落民间的文物进行征集保护。要推进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运用数据库和互联网搭建全省文化资源登记、整理和使用的平台。三是尽量不要改动和扩建。我们对历史文化要保持敬畏之心,不能草率地凭着主观意志,通过行政命令就轻易地改变古建筑及古迹的原貌。变了就没有原来的味道,就失去了文化的价值。有些地方把古建筑拆了许多,现在又要花几十亿重建。但是,建得再好,也没有了历史的内涵。四是有必要可重建和重归使用。对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著名场所,如果有必要可以考虑重修重建。比如庐山的大林寺和天池寺。无论是国家级、省级还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都要依法保护和科学保护,违规占用的,要重归使用,向游人开放,充分发挥它的旅游文化价值。五是要加大保护力度。一方面要依法处理。要加大依法保护力度,国保单位不得转给企业承包经营,各级政府行政部门要加强执法,对违法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和处理。另一方面要实施科学保护。南方比较潮湿,很多的文物又是青铜器、字画、古籍图书和摩崖石刻。所以要科学保护,防锈、防潮、防霉、防紫外线。

(三)在全省各旅游景区布展陈列

在景点景区的各种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观看各种各样的展览陈列是旅游的一项重要活动。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就要大力做好展览陈列工作,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展览陈列不能以物为本、以展品为中心,而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来布置展览,设计陈列。展览陈列不仅要面向居民,更要面向游客,为游客提供艺术享受。江西省无论是古色旅游,还是绿色旅游、红色旅游,都要做好景区的讲解,要不断开设讲解员培训班,提高讲解质量和效果。展览陈列要把握好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事实求是的原则,达到教育人民、陶冶精神、美化心灵的作用。井冈山、庐山、景德镇、瑞金等地的展览与陈列做得不错,因地制宜地设立了许多展览馆,要认真总结和宣传各地的先进经验。要根据江西省历史文化资源的特点,继续做好布展陈列工作,比如,可以在龙虎山设立道教博物馆。现在各地文化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取得了不少优秀成果,比如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牯岭上的石头屋——庐山别墅》、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庐山历代石刻》、《历代庐山书画赏析》,有图片展示,有文字介绍和鉴赏,可以以此为基础,设计一些陈列展,让庐山的旅游更有内涵。展览陈列要注意整体规划,要利用好多媒体、触摸屏、声光电等现代技术。

(四)在全省各旅游景区开展文艺表演

全省游客量较多的景区都要努力打造一台演出。一是要策划好形式,比如实景演出、室内演出、舞台艺术、情景歌舞等。二是要注意建立好的机制。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表演场所,并充分发挥转企院团的作用,推动转企院团与旅游景点合作,但更要注重招商引资,大力吸纳社会资本进入。现在,井冈山、九江、上饶做得不错,全省其他有条件的地方也要大力推进。三是节目的形式要更多地吸收《印象刘三姐》、《风中少林》等节目的优点,但内容上要多挖掘本地的文化资源和音乐形式。

四、在改革与创新上,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要抓住三大关键

(一)进一步明确定位,提升档次

全省各主要景区在旅游和文化建设上首先要有明确的定位。定位决定地位,想法决定做法。江西省许多景区影响大、品位高,庐山就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地质公园,是国家级的、世界级的,庐山的文化资源,无论是诗文字画,还是教育和宗教都是世界级的。因此,我们在旅游开发和文化建设中,就不能粗放经营。比如庐山历代是一座文化名山,近代曾是外国人的“租地”、国民党的夏都,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是多次中央会议的召开地和著名的休闲疗养胜地,与这种历史文化地位相对称,就可多建一些茶座、酒吧、音乐吧、咖啡室等。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也有一个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问题,要运用经济杠杆,运用市场机制,引导景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淘汰那种高排放、高能耗的产业与产品。要放开视野,多向世界水平看齐,站在世界地质公园、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名山的高度,大力提高景区的文化旅游管理水平,争创世界一流,对子孙负责,对祖国负责,对民族负责。

(二)打破行政区划界限

要有大眼光,树立大文化的现代理念,确立大文化的工作格局。首先,不要局限在小文化的视野里。不能一讲文化,就只讲文化厅、广电局、新闻出版局管辖的文化工作,社科院、社联的文化工作,除了这几块之外就不是文化。各部门既要分工,又要协调,齐心协力把文化工作做好。其次,由于历史的原因,江西省文化资源的分布较散、较广。农业文明时期,没有现代意义的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那些可移动、可收藏的物品主要在寺庙、皇宫里。但寺庙大多历经焚毁,所藏文物也常常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庐山东林寺曾经被称为是“天下经典一寺收”,是唐代四大藏经院之一。但现在也丢失得差不多了。现在,我们有先进理念,有基础设施,有科学手段,也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在保护、整理和共享文化资源方面,我们应该比古人做得更好。当前,要特别实施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一要统一登录,统一归档,各自收藏与管理。二要保护,要一个标准统一保护。三要分享共享。四要办好一个网站,方便大家查看信息。江西省的这项工作要尽量进入国家的信息共享工程,努力组织好、实施好。第三,要破除阻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的障碍,打破区域分割、各单位分割的现状,建立各地各部门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

(三)以市场为导向,推进机制体制创新,做出效益来

文化民生、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等,该政府做的事,政府要承担起来。有些经营的东西,就要以市场为导向,放手让企业去做。要创新体制机制,引进一些连锁经营的餐饮品和特色产品、民营企业进入景区。演出场所也可以学习院线制的方式,一个景区一家不行,就可以搞三个地方,在三清山、庐山、井冈山一起运作,这样,综合成本就可能降低,效益可以大大提高。

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是一篇大文章,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是一个长期的重要任务。全省广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文化改革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猜你喜欢

庐山景区旅游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庐山 牯岭!Cooling!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毛泽东登庐山
《李白 庐山谣》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