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2012-02-16杨梁玮李广福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隐性教育者政治

杨梁玮,李广福

(扬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毛泽东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杨梁玮,李广福

(扬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我国国情复杂,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呈现多元化,毛泽东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在我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采用生动易懂的内容、行之有效的方法、灵活多样的形式,这些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方法。

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方法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以间接的方式,通过一定的教育环境、教育氛围和教育实践等载体,加之有目的、有计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而受教育者以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获得良好品德、修养的非正式教育活动或过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要求,决定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效用和功能的开发方向,而且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程度也受到一定时代的物质、精神丰富程度的影响。可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自身的客观性质与人们的主观要求相结合的产物是开发与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前提。

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尽管在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没有直接提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但却涉及到许多具体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方法和重要原则。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毛泽东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教育和武装民众。由于工人农民是我国争取民族独立的根本依靠力量,但是工农民众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必须要非常注重隐性教育方法的使用,使用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中,隐性教育方式主要包括宣传革命道理与劳动群众翻身解放的要求和愿望相结合。近代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广大民众深受帝国主义势力、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生活处境极为艰难困苦,民众中普遍存在着不满现实、穷则思变的心理。党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把民众的这种心理引导到翻身求解放、追求幸福生活的目标上,引导群众从个人、家庭的处境,充分认识国家和阶级的处境,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和社会责任。在为人民谋利益、改善根据地人民的生活境况、解决生活困难的同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政治主张,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宣传鼓动工作,这些工作都是在潜隐的形式下进行并起作用的。所以,毛泽东在做政治动员时提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1]。由于这些方法符合人们的思想实际,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很快广泛传播,深入人心。

毛泽东指出:“要做好先生,首先要做好学生。许多东西单从书本上学是不成的,要向生产者学习,向工人学习,向农民学习,在学校则要向学生学习,向自己教育的对象学习。”教育者通过与被教育者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可以了解受教育者的的发展状况和实际需要。同时,教育者必须要先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用丰富的学识、高尚的品德和适当的言行教育和感染受教育者,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接触、相联系的各个环节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隐性教育法运用的重要条件是要有高素质的教育者,教育者是方法的实践者,教育者的素质条件直接影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施效果。运用隐性教育法,需要教育者更新教育观念,具备更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协调融合的能力技巧。只有这样,教育者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内容渗透到多方面的关系和活动中去进行,满足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法的要求,相反,如果教育者对其多方面的关系和活动不熟悉,不了解文化艺术、对电脑网络一窍不通、自身的人格低俗等就很难运用隐性教育法进行教育,实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隐性教育法的实施需要以教育者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广博的知识、灵活的思维、综合的能力为基础和条件。

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际中,毛泽东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和形式的灵活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复杂国情条件下,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针对全社会的所有成员,他们来自不同领域,包括工人、农民、军人、学生、资产阶级和其他人士,社会地位、文化程度、阶级利益迥然不同。为了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必然要求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生动易懂的内容、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灵活多样的形式。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和人民军队采用的宣传形式很多,最普遍运用的形式有标语、传单、演讲、集会等。运用形式多样的载体,发挥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无论军队走到哪里,标语、传单就会贴到哪里,标语和传单使用的是通俗易懂、贴近群众生活的语言,避免空洞的政治口号,富有感染力,易于鼓舞人心,增强信心。报刊是毛泽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报纸能够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五四运动后,毛泽东为了进行革命的宣传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办了《湘江评论》;1925年12月创办的《政治周报》为推动国民革命的胜利和北伐的胜利进军作了重要贡献;古田会议后,毛泽东号召根据地兴办《时事简报》,这些报纸贴近现实生活,符合群众文化水平和认识能力,在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此外,还采用秧歌、美术、戏剧、电影等载体进行宣传,在音乐、戏剧上出现过许多不朽的杰作,这些作品脍炙人口,经久不衰。思想政治教育与文艺相结合,主要是利用文艺的通俗性、形象性、生动性等特点。戏剧《白毛女》就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范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人民群众,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示范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生动而有效的方法。毛泽东倡导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通过树立榜样来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榜样如同一面旗帜,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团结和凝聚广大群众。毛泽东十分重视榜样的教育作用,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写下了《为人民服务》这一光辉著作,号召人们向张思德学习,提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纪念白求恩》中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2,p660]。

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正确估计了全国胜利以后的新形势,指出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及时教育全党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袭,创造了警示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指出,“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2,p708]。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3]文化工作者应该深入群众、反映广大民众的要求和愿望,目的是鼓舞群众走革命道路。在党的政治宣传方针指引下,文艺与政治宣传紧密结合,取得了动员、引导、鼓舞群众参加革命的极好效果。总之,在新民主主义时期,隐性教育被广泛运用于动员和组织群众工作之中,创造了优良的传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各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在曲折中艰难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际“冷战”的发展,意识形态斗争日趋激烈,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逐渐被显性教育所取代,并在“左”的一套干扰下受到严重破坏。

虽然在“左”倾主义的干扰下,良好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遭受破坏,但是毛泽东还是尽量争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人民大众中的重要作用。在调整国民经济时期,广泛开展了忆苦思甜和学习“延安精神”、缅怀先烈的活动,向人民群众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而且在当时所制定的一系列条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定。1963年广泛开展了“学习雷锋”活动,毛泽东亲自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学习;1966年开展学习焦裕禄的活动等。这些活动是较为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它们家喻户哓,人人皆知,影响了几代人,甚至影响到国外。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研究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仅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而且为应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的挑战,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威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研究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我国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74.

[2]毛泽东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63.

(责任编辑、校对:孙尚斌)

MAO Ze-dong’s Recessive Ideology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YANG Liang-wei, LI Guang-fu
(School of Marxism,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0, China)

MAO Ze-dong′s theory of ideology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combination of Marxist theory of ideology and Chinese realities which formed the theory of ideology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ecause of the complex situation, the object of ideology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diversifie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hina should employ vivid and understandable content, effective methods and diversified forms to enrich and develop the recessive ideology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O Ze-do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cessive methods of education

G411

A

1009-9115(2012)06-0077-03

2012-05-07

杨梁玮(1986-),女,山西长治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猜你喜欢

隐性教育者政治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