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扬儿童天性触摸数学本质

2012-02-15严步勇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1年12期
关键词:天性本质长度

严步勇

儿童的天性是好动、好奇、喜欢探索、乐于游戏、富有想象,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再构建、再创造的过程,是需要实验、探索和想象才能实现的。因此,儿童天性和数学本质是可以统一起来,达到融合的。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儿童天性与数学本质的融合呢?

让儿童在游戏中触摸数学本质

数学游戏对儿童来说更具有独特的魅力,教学中应该有效地运用数学游戏,展现数学的本质,彰显数学的价值。

例如,学生喜欢争强好胜,喜欢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设计了“智慧宝盒”的数学游戏。把学生平时容易错的题目写在一张张小纸条上,然后放在一个盒子里,这个盒子取名为“智慧宝盒”。课堂上让智慧小精灵(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开动脑筋,反应快,认真完成作业质量高,品德好的学生都可以称为智慧小精灵)在智慧宝盒中摸奖(随机抽取一张小纸条)。然后把奖品(数学题)放在投影仪上与大家分享。谁先做对,并讲解出自己是如何想的,谁就是下一位智慧摸奖者。

教师把数学学习变成学生喜欢玩的摸奖游戏,把数学问题变成了奖品,把学习过程变成分享奖品的过程,让儿童真正变成了智慧小精灵。孩子在群体活动中不仅仅获得了数学知识技能,还学会了数学思考和数学交流,一步步触及数学本质。

让儿童在运动中体验数学本质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顺应儿童的天性,利用儿童好动的天性特点进行教学,有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认识方向”时,我班有几个孩子在回答“学校在超市的()面”等类似问题时,总是把方向说反了,一个女孩伸出小手,一比划就出来了。原来题目间在谁的哪面,她就把手放在那个位置上,然后用食指指向另一个地方,是什么方向,就写什么方向,既简洁又清楚。这个孩子就是在用肢体动作揭示数学的本质,效果很好。

让儿童在运动中用整个身心学习数学,不仅仅在于让他们学得快,印象深,记得牢,让死的知识变活,转化为能力和智慧;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能促进儿童整个感觉器官与神经系统的协调统一,让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让儿童在想象中理解数学本质

儿童最富有想象力。数学讲究数形结合,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里建立丰富的表象,可以轻松愉悦地理解数学本质。

例如,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和毫米”四个长度单位后,对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和进率经常混淆,于是我除了让学生在本子上反复画1毫米、1厘米、1分米的线段,用手比划1毫米、1厘米、1分米和1米的长度,强化他们对长度单位的空间观念,还让他们给每个长度单位找个“代言人”,让学生说到1毫米,就会想到蚂蚁的身宽,银行卡、1角硬币、学生尺或10张纸的厚度等等;说到1厘米,就会想到手指甲的宽度、1角硬币的直径、电脑键盘一个键的宽度等等;说到1分米,就会想到牛奶袋的宽度、光盘的直径、开关盒的边长等;说到1米,就会想到教室一块地砖的长度、一年级小朋友的身高、教室门的宽度等,让学生在比较抽象的长度单位和自己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同时,我还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先估计长度,再测量验证的游戏性练习,在他们的头脑中建立牢固的长度观念。最后让学生在头脑里想:10个1毫米排成一队就是1厘米,10个1厘米排成一队就是1分米,10个1分米排成一队就是1米。就这样,学生轻松把握了四个长度单位的本质,理解了他们之间的进率。

寻求儿童天性与数学本质的科学融合,绝不仅仅是通过适合儿童的形式,让儿童记住一堆概念,能够完成一堆作业,考试考个好成绩,而应让儿童的心智触及到数学的本质,达成对数学的本质理解,打通数学和儿童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儿童的应用意识,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顺应儿童天性是教学的基点,把握数学本质是教学的归宿。教师要想方设法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条不断走向融合的途径和方法。也许这是我们实施有效教学的捷径。

猜你喜欢

天性本质长度
尊重天性 顺势而为——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有感
1米的长度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爱的长度
怎样比较简单的长度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鼓励孩子爱玩天性的家具设计
不同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