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的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2012-02-15于琴
于琴
学习任何知识的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主动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当下教师应该不断思索的一个问题。
1教材及内容分析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是苏教版高中必修三第七章《概率》的第一小节内容,学生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对概率有过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是初中和高中概率知识的承接点,也是学生系统的学习概率的开始。
2教学过程
(1)创设生活情境,引入主题。上课之初,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组生活中有关概率的图片,利用多彩与贴近生活的图片,向学生发问:一块石头会在一天就风化吗?王义夫这一枪会击中十环吗?我扔下一枚硬币它能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有多大呢?让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揭开这个谜底吧。
(2)创设问题情境,深化概念。教师向学生展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些事件能否发生,有什么特点。如:“地球不断白西向东转动”“投一枚硬币出现正面”“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在零度以上时,雪结冰”学生在这些问题下,思考出了事情的必然发生、不可能发生、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等情况。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总结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3)小组合作探究,发现概率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抛硬币的记录填表,观察其得出的结果并进行频率的计算,最后总结规律。根据这次试验,学生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抛掷的硬币的次数尽可能多的时候,硬币出现正面或者反面的频率值在常数值0.5左右,并且这一频率值是稳定的。因此,教师由特殊到一般引入概念:“一般地,如果随机事件A在n次试验中发生了m次,当试验的次数n很大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发生的频率m/n,作为事件A发生的概率的近似值。”填表记录如下:
(4)引导学生创设例题,对知识进行运用。在学生对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有了一定掌握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相互间进行创设与本节课相关的事件,学生们创设的问题如下:在一个物品袋里装有一角、五角、一元的硬币,随机拿出一枚是五角;在同一时间抛掷的两颗骰子,点数同时为六;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在89℃沸腾……
(5)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历史事件。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引入以下典故,让学生进行思考。一次,梅累和朋友投掷骰子,每个人押的赌注是32个金币,梅累如果投掷出三次6点,朋友投掷三次4点就算对方赢,但是当梅累投掷两次6点,朋友投掷一次4点的时候,其中一人突然有事要离开,请问这两个人应该怎样分64枚金币才算合理?
3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第一个环节,教师让学生回归生活,通过贴近生活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了身边存在着的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刚刚对所学知识感兴趣的时候,笔者采取了第二个环节,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思考。学生通过思考生活中的常识性问题,通过主动思考发现了这些时间中存在着的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而第三个环节则是本节课的亮点,教师并没有直接讲出概率是怎样得出的,而是让学生小组为单位,通过亲自动手,小组间的合作,探究出概率得出的过程以及呈现的规律,这个过程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得出结论。
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对于整个教学活动是十分重要的。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性和自身的归属感都得到了落实,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知识有了更好的记忆与掌握,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得到了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靖江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