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学习实施的一点探索与反思

2012-02-15翟爱琴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1年12期
关键词:分母小数平行四边形

翟爱琴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

案例1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设计这样的情境:一只大猴子和一只小猴子分别拿着一块长方形蛋糕和一块平行四边形蛋糕,它们争论着,都说自己的蛋糕大。究竟谁的蛋糕大呢?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他们主动思考、讨论,最后达成共识:最好计算出它们各自的面积再比较大小。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已经学过,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呢?然后让学生自己通过“议一议、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的系列活动,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反思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灌输,而是要让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学习,其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是支持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也是学习的积极情感与态度的表露。当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时,他们才会积极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探究数学内容的真谛,体验学习的乐趣。

小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教师创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逐步体会数学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上述这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充分体验到了探索知识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案例2

教学《分数化小数》时,把分数化成小数后,根据结果出现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两种情况。我就提出这样的问题:猜一猜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与分数的哪个部分有关?学生有的认为与分子有关,有的认为与分母有关?究竟与谁有关,得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验证。我就让意见相同的学生组合在一起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结果学生通过换分子、换分母的方法得出结论: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与分母有关。那么,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与分母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带着问题继续研究。

反思

课堂教学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思考。教师的任务只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将教材划分为一个个探索发现阶段。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教师要引导、点拨、启发,帮助学生扫除学习中的障碍,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过程。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以一个发现者的身份参与学习,每一点知识都是学生自己经过努力探索发现得来的,效果自然就好。

案例3

教学《分数化成百分数》时,在我引导学生揭示出分数化成百分数的一般方法后,让学生读教材结语:“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遇到除不尽的,通常要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学生读完后,我提问:“在这段结语中,有一个词挺特别的,你发现了吗?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就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这里为什么要用上两个“通常”?两个“通常”的意思相同吗?“通常”之外还有什么意思?在师生合作讨论解决了这些问题后,学生对这个结语研究得就很深入了,以后应用起来也就能做到得心应手。

反思

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问能解惑,问能知新。现在的学习应该是面向问题的学习,面向创造的学习,面向合作的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无论学生所提的问题有无价值,教师都要给以鼓励,对一些提不出问题的学生要进行引疑和释疑,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学的民主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乐学、善学。

总之,只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经历、感受、探索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形成、应用的过程,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江苏靖江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分母小数平行四边形
小数加减“四不忘”
“去括号与去分母”能力起航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