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谟克利特以原子论为基础的哲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下)

2012-02-15梁景时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道尔顿虚空古希腊

梁景时

(通化师范学院 政法系,吉林 通化 134002)

2 对德谟克利特哲学主要思想的评价

德谟克利特的哲学思想包含自然哲学,认识论和伦理学,但他的主要贡献是他的自然哲学中的原子论思想,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与自然哲学术语居于重要的历史地位,在当代也具有重要影响.

2.1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历史地位

(1)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在自然哲学的地位.

德谟克利特曾经说道:“原子诚然是自然界的实体,一切都从原子产生,一切也分解为原子,可是现象世界的经常不断的毁灭并没有任何意外结果.新的现象又在形成,但是作为一种固定东西的原子本身却始终是物质的基础.”[13]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与近代化学理论的模型惊人地相似,但他并不是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所以我们只能把它同当时其他的自然哲学理论放在一起.事实上,当时很多人更看好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但是,作为古希腊自然哲学各种学说逻辑发展的结果,原子论显示了纯粹逻辑猜想可能具有的思想威力.

(2)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对古希腊后期伊壁鸠鲁原子论的提出产生的影响.

伊壁鸠鲁是德摸克利特的原子论的忠实继承者.面对各派自然学说,他坚决维护原于和虚空的真实性.原子和虚空虽然是不可感的,不能被自明的感觉所直接证明,但它们的真实性却是不可辩驳的,就是说,如果不设定原子和虚空,那么自明的感觉将被推翻.感觉的自明性证明了原子和虚空的真实性.

伊壁鸠鲁认为,原子除有形状、次序和位置之外,还有重量这一性质.原子的数量是无限的,但原子形状的种类是有限的.无限的原子在无限的虚空中运动.原子的运动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原子自身的重量,原子在无限的虚空中垂直下落;二是由于原子相互碰撞,原子可沿着任何方向运动.造成原子碰撞的原因是某些原子在下落运动时产生偏斜,碰撞沿另外垂直方向运动的原子,产生出这种横向和斜向的运动.原子的重量是齐一、有序的运动(垂直下落)的原因,原子的偏斜是杂多、无序的运动(碰撞)的原因.用这种方式,伊壁鸠鲁克服了德谟克利待混淆“必然性”和“原因”所产生的困难,区分了原子运动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并进一步说明了偶然运动的原因所在.“偶然性”和“偶然原因”思想对伊壁鸠鲁的伦理学也有重要意义,他以此否认命运决定论,论证意志的自由.

(3)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对近代英国哲学家洛克原子论的提出产生的影响.

洛克的著名论点之一是:“两种物性说.按照洛克的观点,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颜色、声音、气味等不是物质固有的性质,而是人心中的感觉.”物质有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第一性质是物体形状、体积、运动等;第二性质是物体引起我们颜色、声音、气味等感觉的能力.物性说继承和发展的根据正是原子论哲学.

具体论证:他首先从人们公认的两条原则出发:存在不能从无中产生,存在不会消逝为无,因此得出结论:存在的整体是不增不减的.接着,他又论证:“存在的整体是形体和虚空的总和,形体的存在被感觉自明地证明.”虚空的“存在”的无可辩驳也是自明的,因为若不设定虚空,则形体的运动则不可能;反过来,我们感觉到的运动的自明性保证了虚空的真实性.最后,形体存在的自明性保证了原子的存在无可辩驳,因为形体不可能无限地分割下去,分割的终极部分虽然不是可以感觉到的最小部分,但是,只有设定这些构成可以感觉到的部分的终极部分为有形体,才能解释可感的最小部分的形体,否则就会得出“有形产生于无形”这样一个被自明的感觉所否定的错误结论.因此,真正的最小形体虽然不可感受,但必定存在,它们不能再被分割.这正是“原子”的意义.

(4)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对近代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原子论的提出产生的影响.

在近代原子论的建立中,英国伟大的科学家道耳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通常被看成是科学原子论之父.他把玻义耳、拉瓦锡的研究成果,即化学元素是那种用已知的化学方法不能进一步分析的物质,同原子论的观点结合起来.他提出:“有多少种不同的化学元素,就有多少种不同的原子;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形态等方面完全相同.”[17]他还强调查清原子的相对重量以及组成一个化合物“原子”的基本原子的数目极为重要.关于原子组成化合物的方式,道耳顿认为这是每个原子在牛顿万有引力作用下简单地并列在一起形成的.在化学反应后,原子仍保持自身不变.尽管现代科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原子本身的物理不可分和万有引力将原子连接在一起的观点,但是道耳顿对原子的定义却被广泛地接受下来.

另外,通过气象观测和对气体物理性质的研究,道尔顿常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复合的大气,或者由两种或更多种弹性流体(气体)组成的混和物竟能在外观上构成一种均匀体?”[14]他决心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

他曾假定各种物质(气体)都是由同样大小的微粒构成.混和气体的分压定律表明一种气体的微粒能均匀地分布在另一种气体的微粒之中.气体的扩散也是类似的物理过程.由此道尔顿认为,物质的微粒结构是存在的,这些质点也许是大小了,即便采用显微镜也无法看到.这时他想起了公元前古希腊哲学家提出的原子假设,于是他选择了原子这一名词来称呼这种微粒.

(5)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对近代英国科学家牛顿原子论的提出产生的影响.

牛顿在他的力学理论中,指出在物质微粒的运动中,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根据这一思想,道尔顿假设在混和气体中,一类气体的原子并不排斥另一类气体的原子,仅仅是同类原子相互排斥.那么怎样证实气体原子的存在呢?道尔顿认为,必须去测定各种原子的相对质量和不同原子合成新粒子的组成.当时化学家在气体化合物的化学反应中,为道尔顿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实验数据,但是还远远满足不了他计算各种原子的相对质量的需要,为此道尔顿作了一些大胆的假设和推理.首先他从物理学的角度出发,假定相同体积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若这一假定能成立,他便可以通过测量相对的蒸汽密度来换算气体原子的相对质量.但是,他在氧气、氢气合成水的实验中发现,水的蒸气密度反而小于氧气的蒸气密度.于是他怀疑采用蒸气密度法来测算原子相对质量行不通.

2.2 德谟克利特的哲学思想对当代物质观的影响

(1)德谟克利特哲学思想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选择伊壁鸠鲁自然哲学和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的比较为课题,目的是通过考察古希腊哲学,“唤起对于这些体系的历史重要性的记忆”,马克思和恩格斯打破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保守的哲学体系,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革命的因素,即联系和发展的思想,矛盾是发展的内在动力的思想,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摒弃了它的社会历史观、宗教、伦理的唯心主义杂质,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

(2)德谟克利特的哲学思想为列宁提出的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理论的影响.

从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鲁克莱修到道尔顿,原子作为宇宙之砖,以其不可分性而最终上升为科学本体论的基石.另一方面,将虚空作为存在提出,在人类思想史上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为它直接涉及到运动与物质的不可分割性.在本体论的意义上,虚空不再只是原子之间的空隙、原子运动的场所,它只能被理解是一种客观存在着的、非实体化的、连续态的“无”.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写道:“一是古老的原子(和虚空)的原则.虚空之被认为是运动的泉源,不仅由于地方空着这个意思,而且还由于它包含有'更深一层的思想:在否定的东西中一般都包含着生成的根据,自己运动的不安根据.”[15]虚空范畴在历史上的演化轨迹也使我们将目光投注于亚里士多德的“天然处所”的猜测,即轻的东西上升,因为天是它的天然处所;重的东西下降,因为地是它的天然处所.德谟克里特理论逻辑发展的结果便似乎是牛顿的绝对空间的理论,问题仅是在于这种理论遇到的困难乃是必须把实在归之于“不存在”.尽管如此,原子论派的世界要比任何其他古代哲学家的世界都更接近于实际的世界.

德谟克里特认为,宇宙之中并没有目的,只有被机械的法则所统驭着的原子.他不相信流俗的宗教,也反驳过阿那克萨哥拉的“奴斯”.他对于漩涡加以机械的解释而不以心的作用来解释.

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前苏格拉底自然哲学最系统,且适于一切物体的理论即原子论和影像论的学说,是前苏格拉底自然哲学的终结,它使德谟克利特步上了希腊唯物主义思想的高峰.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和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合称为希腊哲学的三大体系.原子论对后来哲学和科学的发展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总之,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把古希腊的唯物主义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不是用人们直接观察到的某一种具体的物体(如水、火、气等)作为世界万物的本源,而是深入到事物的内部,用原子构成物质的结构来说明自然现象多样性的统一基础,这是对客观世界认识深入的表现,原子论比古代任何学说都更接近于近代科学.在古希腊哲学中,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物质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哲学流派观点之一.研究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对马克思完成世界观的转变具有积极意义.毛泽东也给予德谟克利特以极高的评价,在阅读他的老友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一书时,对德谟克利特的哲学思想及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毛泽东是写得最详尽的,他没有对任何其他哲学家用过如此多的笔墨.毛泽东说他“完全否定了神”,“提倡了完全唯物论哲学”,以彻底的唯物主义面对世界,在生产力发展相对低下的古希腊,没有可供实验的任何现代的工具和设备,德谟克利特却得出了最为接近现代科学的结论.[16]

(续完)

参考文献:

[1]赵振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北大外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

[3]邓晓芒,赵琳.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版,146.

[5]〔德〕乌·罗塞堡著.朱章才译.哲学与物理学[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7,1,1版32.

[6]〔英〕伊萨克·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1,1版,5.

[7]何怀宏,马永翔译.名哲言行录(下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8]罗素.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文哲学史,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9,1版,96.

[9]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上卷,商务2001年版.

[10]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

[11]SoberE.生物演化的哲学思维[M].欧阳敏,译.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0:39-82.

[12]彭越,陈立胜.西方哲学初步.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5,2版,40.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版.

[14]《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5]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02页.

[16]《古希腊哲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98页.

猜你喜欢

道尔顿虚空古希腊
道尔顿气体分体积定律证明的不同方法
虚空通道大迷宫
你在黑暗中看我
璀璨的古希腊艺术
古希腊人办事,基本靠神
第五回 热爱“实用而宏大”的古希腊人
古希腊人眼中的世界
从气象爱好者到科学原子论之父--读道尔顿《化学哲学新体系》有感
关于它,或水
朱元璋差点成了“道尔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