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四库提要》识疑
2012-02-15杜泽逊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济南250100
●杜泽逊(山东大学 儒学高等研究院,济南 250100)
余读《四库提要》,每遇疏失,即注于简端,其间据传世原本订正者什九,今摘出34条,皆清别集类之后半,供同好者参考。
1 双溪草堂诗集一卷附游西山诗一卷,国朝王晋征撰。晋征,字涵斋,休宁人。
按:南京图书馆藏清康熙刻本,作《双溪草堂诗集》十卷《西山草》一卷。题“休宁汪晋征涵斋撰”。则“王晋征”乃“汪晋征”之误。又诗集“一卷”疑亦“十卷”之误。
2 冯舍人遗诗六卷,国朝冯廷櫆撰。提要云:“是集乃廷櫆殁后,赵执信所编。前为《京集》三卷,次即《晴川集》一卷,又《雪林集》一卷、《曹村集》一卷。”
按:辽宁图书馆藏雍正十一年(1733年) 刻本,作《冯舍人遗诗》六卷。卷一、卷三、卷四为《京集》,卷二为《晴川集》,卷五为《雪林集》,卷六为《曹村集》。顺序与馆臣所述有异。
3 居业斋文集二十卷别集十卷,国朝金德嘉撰。湖南巡抚采进本。
按:是书见《湖北巡抚呈送第三次书目》,作《居业斋全集》十二本。作者金德嘉为湖北广济人。“湖南巡抚采进本”疑为“湖北巡抚采进本”之误。
4 绮树阁稿一卷,国朝安箕撰。
按:“安箕”乃“安⺮真”之讹。南开大学藏康熙刻本,作《绮树阁赋稿》一卷《诗稿》一卷、《青社先贤咏》一卷、《游冶泉记》一篇。
5 箐菴遗稿一卷,国朝汪筠撰。
按:康熙刻《钝翁全集》附刻本,作《汪伯子菁菴遗稿》一卷。则“箐菴”乃“菁菴”之讹。
6 学古堂诗集六卷,国朝沈季友撰。提要云:“其集卷一至卷三曰《南旋集》,卷四至卷六曰《秋蓬集》,乃其孙鑰所合刊。”
按:南京图书馆藏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 刻本,末有乾隆二十九年(1765年)孙男錀跋云:“诗集手定而已梓者名《南疑集》,分体,凡九卷。未梓者名《秋蓬集》,编年而不分体,凡四卷。”验其内容,则前三卷《南疑集》,后三卷《秋蓬集》。则“南旋集”乃“南疑集”之误。“其孙鑰”乃“其孙錀”之误。
7 钵山堂诗集十九卷,国朝陈阿平撰。浙江巡抚采进本。阿平,字献吉,东莞人。
按:《浙江采集遗书总录》:“《钵山堂诗》十九卷,刊本。右国朝宝安陈阿平撰。阿平,字献孟。”道光《广东通志·艺文略》九著录此书,引《四库全书提要》云:“阿平,字献孟,东莞人。”民国八年东莞陈氏刻有《陈献孟遗诗》一卷,收入《聚德堂丛书》。则阿平字“献吉”乃“献孟”之误。
8 寒村集三十六卷,国朝郑梁撰。提要云“是编诗分十一集”。下列各集名称、卷数。又列诗文合刻者二集。总十三种。
按:依提要所列十三种之卷数合计才三十四卷,较三十六卷少二卷。核之康熙二老阁刻本,《宝善堂集》二卷、《白云轩集》二卷,提要均误为一卷,故少二卷也。当订正。
9 峣山文集四卷诗集一卷,国朝田从典撰。从典,字克正,阳城人。
按:浙江图书馆藏雍正九年刻本,作《赐书楼峣山集》四卷、《补刻》一卷、《诗集》一卷。目录题“三晋田从典克五甫著”。则田从典字“克正”乃“克五”之讹。又提要云:“杂文五十余篇为四卷,诗三十余首为一卷,又附以补刻文一册。”则馆臣所见确有《补刻》文一卷,而标题遗漏。当补入。
10 舟车初集二十卷,国朝陶季撰。
按:吉林省图书馆藏康熙刻本有《后集》十卷《集唐》一卷。馆臣所见非足本也。
11 燕堂诗钞八卷,国朝朱徑撰。徑,字恭亭,宝应人。
按:上海图书馆藏康熙刻本,作《燕堂诗钞》八卷、《赋稿》二卷、《兖车集》二卷、《小红词集》一卷,题“宝应朱經恭亭”。则“朱徑”乃“朱經”之误。
12 陈恪勤集三十九卷,国朝陈鹏年撰。提要云“是集凡分十编”。下列十编之名。
按: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康熙刻本,实为十一种三十九卷。提要漏列《秣陵集》四卷。
13 雪鸿堂文集四卷,国朝李钟璧撰。钟璧,号鹿岚,通江人。
按:北京大学藏清康熙刻《雪鸿堂全集》本,题“通江李钟壁鹿岚甫著”。则“李钟璧”乃“李钟壁”之误。
14 雪鸿堂文集二卷,国朝李钟峩撰。提要云:“钟峩父蕃有《雪鸿堂集》,其兄钟璧集袭用其名。”
按:“李钟璧”乃“李钟壁”之误。参前条。
15 吾庐遗书无卷数,国朝陶成撰。提要云:“是集为其子其愫所编。”
按:清华大学藏清钞本,作《吾庐先生遗书》十一卷,包括《学规》一卷、《四书讲习录》六卷、《日程》四卷。题“南城陶成存轩著……孙其愫简夫编次。”则其愫为陶成之孙,提要误为其子。
16 瓦缶集十二卷,国朝李宗渭撰。提要云:“乐府一卷、古体九卷、近体二卷。”
按:南京图书馆藏乾隆十六年(1751年)刻本,作《瓦缶集》十二卷,即馆臣所据。验其内容,卷一乐府、卷二至九古体、卷十至十二今体。则古体八卷、近体三卷。提要误。
17 最古园二编十八卷,国朝罗人琮撰。提要云:“其云二编,以尚有初刻《最古园集》二十四卷也。然其初刻今未之见。”
按:中科院有康熙刻本《最古园集》二十四卷六册,即所谓初刻也。
18 道腴堂诗集四卷,国朝曹煜曾撰。长啸轩诗集六卷,国朝曹煐曾撰。放言居诗集六卷,国朝曹炳曾撰。
按:此三集皆云“江西巡抚采进本”。检江西进呈目不见此三集。考煜曾子锡宝为四库馆黄签考证纂修官,进呈家刻前辈著述,于情理为自然,于条件为便利,无烦外省巡抚进呈也。意者,锡宝进呈,而托名江西巡抚,以避嫌欤?曹一士《四焉斋诗文集》及一士妻陆凤池《梯仙阁馀课》、一士女锡珪《拂珠楼偶钞》,亦江西进呈,盖同一途径也。
19 橡村集四卷,国朝朱缃撰。提要云:“是集分四种,曰《风香集》,曰《吴船书屋集》,曰《观稼楼诗》,曰《云根清壑集》。”
按:“风香集”乃“枫香集”之误。山东省图书馆有康熙刻本《枫香集》二卷一册,题“济南朱缃子青”。
20 翰村诗稿六卷,国朝仲是保撰。提要云:“卷第一曰辛集,第二曰壬集,第三曰癸集,第四曰甲集,第五曰后甲集。”又云:“第八卷题曰遗集。”
按:全书六卷,北京图书馆藏乾隆十九年刻本同。遗集为第六卷。提要云“第八卷”,误。
21 朴庭诗稿十卷,国朝吴爚文撰。提要云:“前四卷其友人严遂成所选,后六卷则晚年所自订也。”
按:北京大学藏乾隆刻本十卷,据该书自序,前六卷为“友人严海珊”编定,后四卷“命儿子璜录而存之”。则提要所云卷数有误。
22 二须堂集二卷,国朝丁咏淇撰。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提要云“上卷书十二首、序十九首,下卷记二首、传六首、论二首、辨一首、说四首、题跋五首、书事二首、家训十八则。”是其文集。又云:“又有《菉滨诗钞序》,为其诗集,今皆未见。”
按:《总裁王交出书目》有“《二须诗集》三本”,则王际华除进呈丁咏淇文集二卷外,又进呈诗集三本。馆臣检核未周,故云未见。
23 香域内外集十二卷,国朝释敏膺撰。两淮马裕家藏本。
按:《两淮商人马裕家呈送书目》:“《香域内外集》十四卷。”复旦大学藏清康熙刻本,作《香域自求膺禅师内外集》十四卷。则“十二卷”当系“十四卷”之误。
24 薇香集一卷燕香集二卷燕香二集二卷,国朝方观承撰。提要云:“旧所著有《東園剩稿》、《入塞诗》……共八种。”
按:《東園剩稿》当作《東閭剩稿》,收入乾隆二十年(1755年)刻《述本堂诗集》内。
25 晚晴楼诗草二卷,国朝曹锡淑撰。大理寺卿陆锡熊家藏本。锡淑,字采荇,上海人,兵科给事中一士之女,适同里举人陆正笏。
按:曹锡淑即四库全书总纂官陆锡熊之母。“陆正笏”乃“陆秉笏”之误。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附有乾隆八年陆秉笏撰《行略》,末有“乾隆十一年丙寅长夏命熊儿录母遗稿,因书以勗。”
26 丰川全集二十八卷,国朝王心敬撰。丰川续集三十四卷,国朝王心敬撰。
按:《丰川续集》提要云:“据其子勍凡例称,心敬康熙丙申刻有正、续集二十八卷……是此本又出续集后矣。然其二十八卷之本实不分正集、续集之目,未喻何说。”馆臣所见不全,故有此疑惑。考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额伦特刻本实包括《丰川全集正编》二十八卷《外编》五卷《续编》二十二卷。山西大学藏有《正编》,北京图书馆藏有《外编》,社科院文学所藏有《续编》。乾隆十五年(1750年) 又刻《丰川续集》三十四卷,辽宁图书馆有藏。馆臣所见为《正编》二十八卷、《续集》三十四卷,未见《外编》五卷、《续编》二十二卷,不知“续编”与“续集”不同也。
27 随园诗集十卷附录一卷,国朝边连宝撰。提要云:“第四卷以下题曰《病馀草》。”
按:传世乾隆四十年(1775年)边廷抡刻本作《随园诗草》八卷附《禅家公案颂》一卷,则“十卷”疑为“八卷”之误。又第四卷大题下有小注:“係《病馀草》。”以下各卷不注。非卷四以下皆题曰《病馀草》也。
28 燕川集六卷,国朝范泰恒撰。江苏巡抚采进本。
按:此书见《江西巡抚海续购书目》,二本。“江苏巡抚采进本”疑当作“江西巡抚采进本”。
29 浩波遗稿三卷,国朝郑际熙撰。庶吉士梁上国家藏本。提要云:“是集为其弟际唐等所刊。”
按:刊书者郑际唐为四库馆臣,其兄之书自无烦梁上国进呈。上国亦四库馆臣。疑亦托梁上国之名以避嫌者。
30 拙斋集一卷,国朝李远撰。远,字君宏,益都人。
按:李远为李文藻之父。文藻弟文渊自撰墓志铭云“六岁孤”,文渊生乾隆七年(1742年) 十一月,则李远当卒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
31 密娱斋诗稿一卷,国朝邓汝功撰。汝功,字谦持,聊城人。乾隆乙未进士。
按:汝功,榜名邓汝勤。当予补入。
32 禹门集四卷,国朝郭振遐撰。振遐,字中洲,汾阳人。
按:上海图书馆藏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刻本,作《郭中州禹门集》,卷端题“临汾郭振遐中州诗稿”。则振遐字“中洲”乃“中州”之误。
33 天门诗集六卷文集六卷,国朝吴盛藻撰。盛藻,字观壮,和州人。
按:福建师大藏康熙刻本,作《天门集》六卷《文集》五卷。题“历阳吴盛藻观莊撰”。则盛藻字“观壮”乃“观莊”之误。殿本《四库提要》不误。
34 偶存草堂集六卷,国朝林之蒨撰。山东巡抚采进本。之蒨,字素园。杨梦琬序称其产于鲁,客于楚。其自署曰孝感,盖寓籍也。
按:《山东巡抚第二次呈进书目》:“林蒨《偶存诗学草》二本。”北京图书馆藏雍正刻本,正文首行题“偶存草诗集卷一”,次行题“古澴林蒨素园氏著”。则书名《偶存草堂集》,“堂”字当从进呈目及雍正本原书作“诗”。著者“林之蒨”当作“林蒨”。又自序称予籍山东任城,则为山东济宁人。自署“古澴”,指湖北孝感,为客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