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瓷艺术家知识结构的思考

2012-02-15程林曜

陶瓷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陶艺家陶艺技法

吴 燕 程林曜

(景德镇永和斋 景德镇市 333000)

当前创新陶瓷艺术的思潮尤如大地的春雨,使瓷坛呈现出一派生机,无论艺术创作理论探讨和实际工作者,对创新问题众口一词,赞同。但如何创新陶瓷艺术作品却意见纷繁,因此众多的理论家,陶艺家正积极从各个方面进行着探索,这里论述是我个人思考和实践接触中,关于陶瓷艺术家知识结构的思考。

艺术陶瓷作为陶艺家表达的媒介物,要创新陶瓷艺术,我认为必须具备一个陶艺家知识的成分组织结构的改变。

对于现代陶艺家基础知识训练方面,要注意科学性和时尚性与现代性,不能只限于技巧,虽然素描、色彩,材质工艺学等已进入基础知识学习范畴,(这对当今瓷坛已带来一定的新风貌)但我认为应该再放开横面,把美学、艺术心理、视觉环境学、构成学和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学习等纳入基础必修课,对已有的基础知识学习还要不断加进新的观念,必然会带来艺术陶瓷更大改变,不具有美学思考,时尚艺术分析能力,最新材质的应用很难创作出精美的当代艺术陶瓷,人们观看艺术陶瓷的变化,使陶艺家不能不补充更新的知识,对西方文化的比较学习,我们会更明晰传统的长短,吸取新的材料,光大民族精华,通过这具体的学习,无论是近代瓷坛还是当今,都有大量的,出类拔萃,富有创新型的陶瓷艺术家实例。他们并没有象某些论言所说的那样,使陶瓷作品摒弃了民族传统,相反传统得到很好的发展,也为陶瓷艺术瓷坛作出了新的补充。

陶艺家对古代陶瓷的学习要注重精神与艺术的研究,不可专注技法,机械地用临摹方法,尽管许多人仍然存在一个这样的思想,不摹仿传统瓷艺,作品就不能显示继承性,我认为这理由不完全正确,我想应该按照陶艺家的特点有选择地去做这方面的学习或允许有人不做这样的学习,要有一定的精力放在学习当代优秀作品上。事实上,摹拟传统技法,并不能说明今天作品有没有民族继承性,真正的继承是建立在创新上。

以往陶瓷美术家,常常在练习技法上,付出大量时间,我觉得现代陶艺家不可过分强调技法,在学习技法上不能局限,要有全面的认识,还应研究分析精神、艺术为课题。对釉下彩、釉上彩的掌握,在当今陶瓷艺术走向多元化的时代,再不能称之为全才陶艺家,应该说艺术陶瓷有丰富的表现范畴,因此陶艺家的艺术

修养不限于过去的圈子,它还包括对各种门类、雕塑、建筑、环境学等等的学习。

对西方二十世纪以来的现代绘画和陶艺,要研究、借鉴。它是历史的产物,要 看到它与现代社会 、科学、生产力水平相一致的方面,它们是以不同的角度、感觉、形式对待着多元化世界,这就使陶艺家必须具备对现代流派绘画观念的思考能力,以致不盲目把西方现代画看成是颓废的或认为自传统中早就有过的简单思想。过去我们的一些错误,就是由于生硬地用我们传统的思维方式,解释这些作品,以至造成理解困惑,产生敌意情绪。其实真正的吸取其中合理而有益的部份,只能存在于正确的理解之中。

随着人们审美要求不断变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艺术的发展规律,艺术陶瓷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材质结构,适应的环境也在变化和发展。如当前艺术陶瓷色釉新型材质,陶艺安置的空间环境改变,这就要求陶艺家不断掌握新的材质和色料与不同的艺术效果知识,这不是固有熟悉的一套,必须由陶艺家在符合作品的基点上探索、创造出来。因此陶艺家就得通晓许多技法以外的和其它门类艺术,从而创造出新的面貌的作品。

在我国艺术陶瓷现阶段已进入转向高科技审美的、科学的信息年代,与此同时艺术陶瓷的要领必须包括更大的宽容量,使它无愧于变化的世界,这迫使陶瓷美术家头脑要容纳进日新月异的现代高科技知识,具有合乎现代的艺术的思维方式,新的陶艺观念。在这方面,我觉得有一种值得注意的问题,片面强调越有民族性、地方性就越有现代感。如真是这样,不可避免会带来可怕的退化,因为忽视现代意识制约,将导致文化闭塞。陶瓷美术家要做拥抱时代的人,未来的陶瓷艺术家要有新的知识去渗透、去构成。

现代生活文化要求多样的审美艺术日趋强烈,艺术要多角度地寻求、探索、创造表现现代的形式,从而陶瓷艺术家要注重各自的、不失时代、民族、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在适应现代社会的大变革和现代观念艺术思潮洪流中,可以预期陶瓷艺术家的知识结构改变,必须使艺术陶瓷开拓出更新的风采。

猜你喜欢

陶艺家陶艺技法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疯狂”的陶艺
精通拍摄技法
学陶艺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陶元浴素——中国当代陶艺家黑白影像(NO.2)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
陶元浴素——中国当代陶艺家黑白影像(十一)
当代陶艺
中外现代陶艺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