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研究
2012-02-15王台波
王台波,苏 帅
(1.深圳市沙井中学,广东 深圳518104;2.深圳市龙岗实验学校,广东深圳518172)
随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在倡导“健康第一”核心理念,贯彻“以人为本”内在要求的实践中逐渐显示出日益强大的生命力,成为高中体育课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从2001年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课程标准(实验稿)》进入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展实验,到2005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课程标准》,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体育选项教学在高中逐步发展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在实际的运行中,发展态势并不容乐观,其可持续性发展遭遇诸多瓶颈,异化现象突出:如学校领导不重视、课程内容陈旧、课程评价混乱等等,已经引起广大体育专家学者的关注。对高中体育选项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总结选项教学的经验,可促进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为高中其他学科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1 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内涵
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是根据高中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高中生对体育教学的需求,以培养和建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掌握1~2项长期从事锻炼身体的技能和方法,充分发挥个人的体育才能、兴趣与爱好,为终身健康奠定基础的一种模块组织的体育课教学,即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打破年级或班级界线,同一课时开设多个体育项目,学生根据自已的兴趣爱好和体育基础自由选择学习。
2 影响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发展的因素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在时空方面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程序,而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在它的外部环境作用下做出的反映的能力”。也就是说系统内部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及系统和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系统发展的方向。体育选项教学作为新的教学模式既有与高中体育环境的相互作用,又有体育选项教学在实际运行中自身内部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它们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
针对当前高中选项教学的现状,与体育教学专家、领导、一线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当前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影响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发展的因素十分复杂,在综合考虑影响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各因素后,本研究将影响因素分为外部环境层(体育选项教学的体育环境)和内部因素层(体育选项教学内部因素)来分析和讨论。
2.1 影响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外部环境因素
2.1.1 学校领导不够重视 高中公共体育课程建设仍然是高中课程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之一。在高考指挥棒下,不少高中在课程建设上重语文、数学、英语,轻音乐、体育、美术,学校领导体育教学理念落后,对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意义认识不够,体育教学管理混乱,不重视体育选项教学的开展,直接降低了高中体育管理者、教师从事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改革的热情,阻碍了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发展。
2.1.2 教学场地、器材、设施不足 为了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运动需求,体育选项教学需在在同一课时开展多个项目供学生选择学习,部分高中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在满足体育选项教学上表现不足。特别是一些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由于缺乏场地场馆,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
2.1.3 复合型师资力量薄弱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在传统体育项目上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但对新兴体育了解甚少,缺乏创新精神;年轻的教师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但在实际教学中专业技术能力和教学经验不足,教学实效性不高。拥有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丰富教学经验并积极投身体育改革创新的复合型师资力量薄弱。
2.1.4 学生体育学习的观念、习惯差 一直以来,在小学和初中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必须按教师的意愿和口令来完成,离开了教师,学生的学习无法继续,学生学习的观念、习惯较差。
2.2 影响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发展的内部因素
2.2.1 课程结构单一 高中在推行体育选项教学中,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上各有千秋,不尽相同,出现了以下几种结构:第一,是课内教学选项,以体育选项的组织形式进行课内体育教学;第二,是课外活动体育选项,以体育选项代替课外活动组织形式;第三,课内外一体化,课内选项与课外选项相结合,其中以课内体育教学选项占极大多数。总的来说,高中推行的体育选项教学结构较单一,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联系不紧密,学校体育教学与社会、家庭体育脱节。
2.2.2 课程内容单调 高中在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比较单调,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不大,学生学习的兴趣无法满足。对一些身体异常和病、残、弱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和和一些具有运动特长的学生,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没有体现差异性。
2.2.3 课程的教学方法过时 目前,学校体育教师大都来自体育专业院校,他们在教学中很容易师承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教师的教,采用的是死板、教条化、程序化的教学,这种重技能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
2.2.4 课程资源开发力度不够 高中体育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只注重对学校传统体育项目的改造,虽有一定的新意和实效性,但容易造成“换汤不换药”的假象,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课程建设和课程开发力度不够。
2.2.5 课程评价较为混乱 高中选项教学的各单项选项教学评价标准不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趋向于结果评价,评价手段单一,同时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主观性较强,缺乏正确的引导。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缺乏良性互动。
3 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发展的策略
3.1 优化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发展的外部环境
促进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优化体育选项教学环境,提供良好的物质和精神保障。
3.1.1 转变学校领导观念 学校领导是高中教学改革、建设、发展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推动者。领导的教学观念影响着学习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未来。教育行政部门需加强体育课程的督查,大力倡导体育选项教学,促使高中领导全面提高认识,转变体育教学、管理观念,重视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把体育教学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并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终身体育为目标,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优越的校园环境。
3.1.2 完善体育选项教学需要的场地设施设备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器材资源是高中开设体育选项教学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当前条件下,许多学校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改变教育经费短缺造成的体育场地、设施、器材不足的现状,因此,一方面,在设置教学项目上,应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引进当前时尚而场地要求不高的项目,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应当充分发挥现有体育器材的作用,开发常用器材的多种功能,带领学生自制简易器材,既解决器材不足的问题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3.1.3 加强师资力量,加快体育教师向复合型教师转型 体育教师是选项教学的组织者和执行者,体育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教学经验和创新精神直接决定着选项教学成效。高中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定期接受教育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组织体育教师到具有体育特色的兄弟院校交流学习,到社会体育俱乐部进行参观交流,更新他们的教育教学信息,激发和培养体育教师的创新精神,并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高专业技术能力。鼓励体育教师积极从事体育教学改革研究,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教学经验。高中要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加强师资力量,加快体育教师向专业技术能力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并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教师转型。
3.1.4 转变学生学习观念、习惯 学生作为体育选项教学中的主体,其学习态度、习惯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果。在高中体育选项教学中需加强体育学习目的意义教育,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习惯。
3.2 加强高中体育选项教学自身建设
高中在推行体育选项教学中要走高中体育教育特色之路,必须加强选项教学模式的自身建设。
3.2.1 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高中体育选项教学中的课程要突破原有体育课程结构框架,改变原有体育课单一课程结构,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实现课程设置多样化、组织形式多元化。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体育与社会、家庭体育紧密联系,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衔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体育课程结构。
3.2.2 丰富课程内容体系 高中应把“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地域、气候、场馆设施等不同情况,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课程内容应力求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课程内容要注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对部分具有运动特长的运动队和学生,开设专项运动训练的课程内容。
3.2.3 改革教学方法 高中体育选项教学需要建立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因此在教学中倡导以合作、探究为主线,从学生以有的运动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2.4 加大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 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是实施体育教育的三种基本途径。长期以来,三者对体育教育的作用比较分散。学校体育开展的都是传统体育项目,健身性强但趣味性不足,社会体育倾向于发展新兴的体育项目,趣味性强但缺乏系统性教学。家庭体育虽然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及家庭经济能力的增强而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以家庭为单位开展体育活动随意性较强,缺乏整体规划。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在对学校传统体育改造的同时,可以将社会体育中的新兴、时尚、学生喜爱的项目引入到高中体育课堂,对教材加以改造,提高练习的实效性,并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和节假日,开展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体育节、郊游等各种体育活动,开发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加大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
3.2.5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高中选项教学中的体育课程评价应包含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和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两方面。在学生的学习评价方面,将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学习态度与行为、情感发展等综合评价,评价的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让学生关注体育知识、技能、方法对自身健康的影响,注重体育的行为规范和科学健身态度的养成,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在教师教学的评价方面,要建立客观的具体评价标准,积极引导学生客观评价教师教学。同时将学生评价满意率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通过教师和学生主体地位的转换,给体育教师带来职业危机感,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师生相互评价产生良性互动,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功能。
[1]杨建运,吴龙.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实践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82~83.
[2]邹师,冯火红.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类型与特色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70 ~73.
[3]贾洪洲,常超.学分制下高中实施体育选项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4):92 ~94.
[4]唐丽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体育选项的实验探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4):109 ~111.
[5]郑伟.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症结与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10):85~86.
[6]陈咏梅.浅谈高中体育选项的建设与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09(8):651.
[7]曹宏等,高院校开展专项体育选项教学的探索[J].考试周刊,2009(22):171.
[8]许斌,戴永冠.选项制体育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7):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