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蜀茶马古道考述
2012-02-15罗卫东
罗卫东
(陇南市地方志办公室,甘肃 武都 746000)
秦蜀茶马古道考述
罗卫东
(陇南市地方志办公室,甘肃 武都 746000)
茶马古道是人类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从历史文献资料来看,除了西南的滇藏道、川滇道、川藏道、岷山道外,从四川通往陕甘地区之间也存在着一条极其重要的茶马古道,即秦蜀道。秦蜀道始自今四川省成都市(古称蜀),终止于今甘肃省天水市(古称秦州),由主干线和若干条支线构成,官府在道路沿线设立有各类管理机构,严查茶马走私;秦蜀道是西南茶叶输送至西北的最早的商道,在两宋时期,大规模的茶马交易主要发生在陕、甘地区,明代是我国历史上茶马互市的黄金时期,也是秦蜀道最兴盛、最繁荣的时期,承担了四川、汉中及湖南等地同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番地茶马交易的主要任务,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茶马商道;秦蜀道干线及支线所经路线主要在甘肃陇南地区境内,徽县火钻镇为明代巡茶御史的官署之地,负责监管全国养马苑圉和茶马交易,成为全国茶马交易的管理中心。因此,秦蜀道不但是历代最重要的一条茶马古道,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由官方监督管理的“以茶易马”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秦蜀道;茶马交易;管理中心
茶马古道,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西番之间以茶叶和马匹相互交换为主要内容的古代商贸通道。茶马古道是中国西部经济、文化、民族、宗教交流融汇的走廊,是一条人文历史最丰富、自然风光最壮观的旅游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历史文化遗产,因而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一、秦蜀道是真正意义上以茶易马的茶马古道
从历史文献资料来看,除了西南的滇藏道、川滇道、川藏道、岷山道外,从四川通往陕、甘地区也存在着一条极其重要的茶马古道,即秦蜀道。秦蜀道在宋、明、清时期承担了四川、汉中及湖南等地同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番地茶马交易的主要任务,是真正意义上的以茶易马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是上世纪末人们根据历史上的茶马贸易所提出的概念。顾名思义,就是古代汉地茶叶同番地马匹相互交易的商道。云南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教授木霁弘最早提出了“茶马古道”这一名称。1987年,木霁弘和徐涌涛得知金沙江边有一条通往西藏的古道,人称“南方丝绸之路”,通过研究,定名为“茶马古道”。2004年,田壮壮导演的纪录片《茶马古道系列之德拉姆》在全球公映。由此,茶马古道文化成为了国内一大文化热点。
对于茶马古道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最初,研究者认为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贸易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认为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三省,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思茅、普洱,中间经丽江、中甸、德钦、芒康、察雅至昌都,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直达拉萨。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川藏道以今四川雅安为起点,进入康定,自康定起,川藏道又分成南、北两条支线:北线是从康定向北,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抵达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北线),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南线则是从康定向南,经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至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南线),再由昌都通向卫藏地区。
通过十多年来的研究,人们对于茶马古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近年来四川的一些研究者就认为,成都是茶马古道的中心。他们认为茶马古道以成都为中心,分南、西、北三条干道连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除川藏、滇藏道外,还有川滇道和岷山道。
川滇道以邛崃为起点,经雅安——汉源——西昌——云南大理——丽江等地,有多条干道、支道、小道,连接彝族、藏族、纳西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自汉代以来一直沿用,秦汉称“灵关道”,唐代称“青溪道”,明清称“建昌道”。
岷山道由今都江堰市出发,沿岷江河谷而上通往甘肃、青海,也称“川甘青道”,主干道在松潘分为东西两路,东路在九寨沟又分为两路。岷山西路:都江堰——汶川——茂县——松潘——若尔盖——甘肃省迭部县——临潭县——唐蕃古道。岷山东路:都江堰——汶川——茂县——松潘——九寨沟——甘肃省文县——武都县——成县——舟曲县——岷县。西山北路:都江堰——汶川——茂县——黑水——红原——青海。西山南路:都江堰——汶川——理县——马尔康——红原——青海。[1]
四川研究者的观点将茶马古道的范围扩大,由以前的川藏、滇藏两路,又增加了川滇、岷山两路,应该说,这是茶马古道研究上的新成果,也符合长期以来人们对茶马古道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理解与认识。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个观点虽然符合人们对茶马古道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理解与认识,但却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并不完全符合历史实际情况。实际上,上述观点只重视了汉、藏民族之间的茶马交易,而忽视了汉、番民族之间的茶马交易;只看到了云南、四川通往西藏、青海地区的茶马古道,但忽视了四川、湖南等地通往陕、甘青乃至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的茶马古道。洪武初,“设茶马司于秦、洮、河、雅诸州,自碉门、黎、雅抵朵甘、乌思藏,行茶之地五千余里,后归德诸州、西方诸部落,无不以马售者。”[2]《食货四·茶法》因此,正确的结论应该是——除川、滇、藏、青四省区外,在陕西、甘肃及宁夏地区都分布有茶马古道,或者说在整个西部地区都分布有茶马古道。茶马古道的准确内涵应为:古代中国西部地区以茶换马为主要内容的商贸通道。
从大量的宋、明时期历史文献资料来看,除了西南的滇藏道、川滇道、川藏道、岷山道外,从四川通往陕、甘地区也存在着一条极其重要的茶马古道,即秦蜀茶马古道,这条茶马古道始自今四川省成都市(古称蜀),终止今甘肃省天水市(古称秦州),也可称简其为陇蜀道或陕甘川道。茶叶收集后,从成都启运,经绵阳、昭化、广元,集中到汉中的南郑,在南郑加工后再经略阳、徽县运至秦州,以此为集散地,再分路运至陇右、青海、蒙古以及关中各地,这条茶马交易古道,是一条干线,属于西部茶马古道网线的东干线。这一点已为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和石碑、古道、古遗址所证明,特别是徽县的《新修巡茶察院行台记》、《重修庙学记》、《徽州调停驿站碑记》,康县的《察院明文》等石碑对茶马交易有详细记载,在全国都是仅见的。
秦蜀茶马道在宋、明、清时期承担了四川、汉中及湖南等地同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及蒙古番地茶马交易的主要任务,是真正意义上的官方监管的“以茶易马”的茶马古道,而不是一条普通的贸易商道,在茶马古道研究上,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实际上,云南、四川的一部分“茶马古道”,虽然冠名为“茶马古道”,但并没有以茶易马、茶马交易的内容,而只仅仅是以马匹驮着茶叶向少数民族交换物品(或茶叶销售)的商道,因此,这些所谓的“茶马古道”,只是一些普通的商贸通道,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茶马古道。
二、秦蜀茶马古道的线路构成及其沿革
秦蜀茶马古道由主干线和若干条支线构成,官府在道路沿线设立有各类管理机构。巡视陕西茶马御史负责监管全国养马苑圉和茶马交易,徽县火钻镇为陕西巡茶御史的官署之地,也就成为全国茶马交易的管理中心。秦蜀茶马古道南起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北至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这条道路早在先秦时期,就是西南通往西北的主要交通道路。该道路历史悠久,最早为古代先民自然发现、自然踩踏的原始小道,后逐渐开凿为官驿大道,成为古蜀道的一条重要道路。
秦蜀茶马古道总路程约为2000华里。成都为买茶地,汉中为茶叶加工地,秦州为卖茶买马地。茶叶由成都运至汉中加工后,再集中运至略阳,经白水江镇、徽县,再至秦州(今天水市),然后运至陇右番地交易马匹。“盖陕西通番之路有三:一曰阶岷,一曰临洮,一曰兰州。”[3]《议茶马事宜疏》秦蜀茶马古道经行路线以汉中为界,大致可分为北、南两段。
北段:汉中至秦州,为古蜀道祁山道的一部分,亦称北蜀道。该道自汉中西行,经勉县茶店、煎茶岭、峡口驿、接官亭、略阳、白水江镇,越青泥岭到达徽县,再西北经榆树火站、高桥、娘娘坝,穿白音峡,直抵天水,该段道路大多沿河谷行进,较为平坦。自宋代正式确立茶马互市制度后,这条道路就担负了西南茶叶同西北马匹交易的任务,成为西部茶马交易的重要商道。北段具体经行路线和路程在《皇明经世文编》卷之一百六《梁端肃公(梁材)奏议五(疏)》之《议处茶运疏》中有详细记载:“为今之計,莫若酌量道路远近,照依商人运茶则例,依程定价,委官部运。自汉中府南郑县起,至略阳县止,陆路三百里。每篦给银一分二厘。共该银一百三十两一钱二分八厘。略阳县至白水江路一百二十里。一船可容千篦。每篦给银二厘。共该银二十一两六钱八分八厘。白水江下船陆路至徽州七十里。每篦给银三厘。共该银三十二两五钱三分二厘。通前汉中府至徽州俱属关南道地方。徽州至秦州陆路,每篦给银一分,共该银一百八两四钱四分。秦州至巩昌陆路,每篦给银九厘,共该银九十七两五钱九分六厘。通前。自徽州至巩昌,俱属陇右道地方。”这里记载的虽然是脚夫的运茶费用,但也详细记录了汉中至徽州(今徽县)运茶线路及里程。另外,在吕聃《新修巡茶察院记》中记载,徽州火钻镇(今徽县高桥乡火钻社)“此地去徽六十里程,去秦二百里程,而茶马由是通焉”。这两篇文献是确定秦蜀道为茶马古道干线的重要文献。综上所述,汉中至秦州里程约为750华里。
南段:成都至汉中,为蜀道金牛道,又叫石牛道。[4]《蜀王本纪》亦称南蜀道,《读史方舆纪要》记述其走向为:“自沔县而西南至四川剑州之大剑关口,皆谓之金牛道,即秦惠王入蜀之路也。”沔县,即今陕西勉县;大剑关口,即今四川剑阁剑门关。该道始自沔县,终于剑门关,这是狭义上的金牛道。从广义上讲,自汉中至成都,都可以称之为金牛道。该道南起成都金牛坝,过天回驿、两女驿、金雁驿、旌阳驿、白马关、鹿头关,经涪城(绵阳),至梓潼大庙,过翠云廊、剑门关,上牛头山,经古战场葭萌关、昭化,再北渡嘉陵江至广元,沿嘉陵江北上经千佛崖、飞仙关、望云铺、朝天峡、朝天镇,汉寿驿、石柜驿、五里峡、明月峡、龙门阁、神宣驿、五里铺、中子铺、转斗铺、七盘关,进入陕西黄坝驿、牢固关,转东北至宁强县,再过五丁关、五丁峡,至勉县西南烈金坝(金牛驿)、大安、青羊、沮口等镇,向东到达汉中南郑。其间险关有清风峡、明月峡、棋盘关、牢固关、五丁关、金牛峡等,险隘重重,江流湍急,是古蜀道中最艰险的一段。全程共约1200华里。
秦蜀茶马古道由干线、支线和捷道组成。除成都至汉中、秦州这条干线外,还分出若干条支线,穿越甘肃陇南地区,进入陇右番区。支线道路主要有两条:
散关道(或窑坪道),因主要沿西汉水而行,也可称之为西汉水道。该道从陕西略阳出发,渡嘉陵江,经罝口、康县窑坪、大南峪、云台大山岔(古称散关、七防关)、中坝、唐房坝、关沟门(向北可进入成县小川境内),沿西汉水西上,经河口、李山、毛坝、太石,至武都县田河,在此继续西行,可达南阳、宕昌、哈达铺、岷县、甘南地区;或北上经西和大桥、洛峪(西汉武都郡治)、何坝,可到达岷县、漳县一带;自自毛坝转行平洛,经望关、甘泉、安化、马街、武都,可接入阴平道,再进至岷、洮地区,因平坦易行,在清代以前,这条道路是陇右通往川陕地区的主要商道。
阴平道(或称甘川道),该道起自四川绵阳,经江油、青川,翻越悬马关至碧口镇,沿白龙江而上,经文县、武都、宕昌、岷县进入甘南、临夏、临洮、兰州,直抵青海番地及西藏地区。相对散关道而言,阴平道是陇右入川的一条捷道,但多高山深谷,悬崖峭壁,道路十分艰险。该道沿白龙江而行时,须经过一些栈道,“这些栈道是在深山峡谷中的悬崖峭壁上凿孔架木为梁柱、上铺木板而建成的人工通道,因其修建年代较早,木板腐朽,极易发生断裂。“脚户们行走在栈道上时,往往都极度小心。如果发生断裂,那么对脚户而言将是灭顶之灾,生存的希望几乎没有。”[5]沿途设有临江关、玉垒关、青塘关等关隘。
这两条道路历史悠久,是古代四川通往陕、甘、青地区的重要商道,是古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献中有明确记载。如阴平道,三国时魏将邓艾出阴平斜径攻取成都,灭掉蜀国时,就是走的这条路线。散关道也为入蜀古道,西汉时为汉中郡通往武都郡治洛谷(今西和县洛峪乡)时的官道。东汉武都太守李翕曾于灵帝建宁三年(170年)对这条道路部分路段进行过整修,在该路东出口析里(今略阳县徐家坪乡罝口村)修建析里大桥和阁道,避险就易,方便行人,时人树碑于崖壁间,以颂其德,此即为著名的《汉武都太守李翕析里桥郙阁颂》,简称《郙阁颂》。[6]《汉武都太守李翕析里桥郙阁颂》
秦蜀茶马古道干线及支线上均设有茶马交易管理机构,如茶马司、巡检司、批验所等,检查运茶贩们的运茶手续等。
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一些史书中没有记载的“捷路”,这些捷路,也就是明代文献中的“犯私茶者”走私茶叶的“通番”小道,为防止茶叶和食盐走私,官府在这些小道上常设关卡,称“盐茶关”。今康县迷坝乡及阳坝太平境内均有地名称为盐茶关。
陇南地区位于陇右番族地区和川蜀茶叶产区之间,是茶马交易必经之地,秦蜀茶马古道干线及支线所经路线主要在陇南境内,因此,陇南是茶马古道主要分布地区。
两宋时期,出于抵御北方强敌辽、西夏和金人的军事需要,北宋朝廷在陇右、陇南地区设立了许多茶马场,由国家直接管理进行大规模的茶马交易。在陇南的阶州(今武都)、文州(今文县)、成州(今成县)、西和州(今西和县)、宕州(今宕昌县)均设有茶马场。北宋灭亡后,陇右地区为金国占领,南宋西北买马场仅剩秦州买马司管辖的西和州宕昌寨买马场和阶州峰贴峡买马场。南宋朝廷一度时间曾下令停止茶马交易,致使军中无战马可驭,为此,负责防守陇南地区防务的吴挺多次上书:“马者,兵之用也,吾守罢去,不忍一旦误国军事。”最后,朝廷下令恢复茶马交易,大量战马又源源不断输送到京师及其他各地南宋军队中。据现存成县石碑坝的宋《世功保蜀忠德之碑》记载,“置互市于宕昌,故多得奇骏。辛巳之战,西路骑兵甲天下”。朝廷为了确保对茶马交易的控制,责令秦蜀道沿途地方官吏负责缉拿私售茶叶的茶商,明万历《徽郡志》就明确记载:“董颜威,绍兴中河池尉。益以茶商百余,遂捕之。”宋代河池即今徽县,能捕获私售茶商百余,可见当时此地茶马交易之兴盛。
明初,中央政府为了保证榷茶的顺利进行,在秦州设置了茶马司,并在秦州骆驼巷、稍子镇和徽州火钻镇等地设立了批验茶引所(批验所),专门负责秦蜀道茶马贸易及茶引检验等事务。除茶马司外,还从都察院监察御史(尊称为侍御)中派遣人员代表朝廷巡视茶法马政等事务。监察御史奉命巡视茶法马政时,一般称巡视陕西茶马御史,简称巡茶御史,任期短者一半年,长者二三年。虽名陕西巡茶御史,但权力很大,负责监管全国养马苑圉和茶马交易,据《明会典》卷三十七《茶课》等记载: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央政府明确规定,四川夔州、东乡、保宁、利江一带凡供给西北茶马互市的茶叶,不论军卫有司,只要涉及茶法,一律由陕西巡茶御史管理;各该巡兵备等机构,从事禁私茶活动,按季将走私茶叶人数上报查考,听从陕西巡茶御史的裁决。
徽县火钻镇(今徽县榆树乡火站村)位于秦州和徽州之间的火钻岭,是茶马交易必经之地。“此地去徽六十里程,去秦二百里程,而茶马由是通焉”。[7]《新修巡茶察院行台记》正统五年(1440年),明英宗要求无茶课的批验所均应裁减,而火钻峪茶引批验所不在裁减之列。嘉靖十四年(1535年),监察御史刘希龙裁撤秦州骆驼巷等批验所时,“唯火钻镇,官虽革而印未缴也”。[3]《议处茶运疏》由于火钻镇独特的地理位置,设于火钻镇的批验所得以长期保留,可见其在茶马互市中的重要性。
嘉靖十七年(1538年)秋,监察御史沈越(字中甫)担任巡茶御史,奉命巡茶陕西茶马交易,至火钻镇,叹曰:“此地去徽六十里程,去秦二百里程,而茶马由是通焉,岂可以无官守与公署哉?况虏酋一寇,众逾十万,近者吉囊俺答之种最号精强,而哈喇慎亦黠虏也,不时南侵,墙堵而来,虽有秦、巩、临、平、甘、宁、固、靖诸路之兵,然众寡不敌,又多软脆,望尘奔循,莫敢支持。人徒以为虏强而我弱也,殊不知御虏在士,奋士在马,畜马在茶,行茶在公署。公署不立,而欲茶之行者鲜矣。茶课不足,而欲马之畜者鲜矣。马力不齐,而欲士之奋者鲜矣,军士不奋,外欲攘敌以却虏,内欲安夏以保邦者,未之前闻也,然则火钻镇察院行台之建,岂可少且缓乎?”[7]《新修巡茶察院行台记》遂下令在火钻镇修建巡茶察院行台,作为巡茶御史驻扎办公之所。“行台正厅三楹,东西厢房共六楹,后厅三楹,二门、大门各三楹。若大使之宅第,则行台之西,亦不下一二十楹,器用诸物皆具。是役也,始于嘉靖十八年五月初十,落成于本年九月二十七日”。解决了巡茶御史“于所无衙,于官无事,如虚衔耳”[7]《新修巡茶察院行台记》问题。不久,又在火钻镇附近的木庐镇(今徽县高桥乡木庐村)修建了巡茶御史公馆。据明嘉靖《徽郡志》田赋志记载,“徽州北六十里火钻峪,系运茶要路。旧制设有花引所衙门在焉,其汉中府所属五州县课茶俱由此地运送秦州三十五里店交割”。火钻镇仅常年居住的运茶脚户就百有余名。徽县火钻镇自此成为巡茶御史的官署之地,也就成为全国茶马交易的管理中心。
明朝除了在徽县火钻镇设有巡茶御史察院行台外,还在徽县城西街设立了批验所(原在火钻镇,后移州城,嘉靖三十七年改建至略阳白水江镇)。在今康县云台镇东3公里处的大岔山设七防关巡检司(明代以前称散关);在今两当县东南的留坝设有留坝巡检司;在康县东接略阳处设有九股树巡检司、苴口巡检司及阳平关巡检司;在今成县北设有黄渚关巡检司;在今徽县北设有高桥巡检司,南面有虞关巡检司及白水镇巡检司;在今礼县西南设有漩水镇巡检司和板桥山巡检司。又有柴关、仙人关、小河关、马岭关、石榴关、现子关、玉垒关、临江关、武都关、白马关等。巡检司一般设于关津要道要地,归当地州县管辖,驻有巡检、吏各一员,统领相应数量的弓兵,负责稽查往来行人,打击走私,缉捕盗贼,是地方性军事机构。朱元璋曾敕谕天下巡检说:“朕设巡检于关津,扼要道,察奸伪,期在士民乐业,商旅无艰。”[8]另外,还设有茶马场、卖茶场、马监多处,作为茶马交易场所。由此可见,陇南地区在全国茶马交易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巡茶御史位高权重,有不少是饱学之士,他们不但在管理茶马交易方面卓有政绩,而且还十分重视地方文化及教育事业。秦州伏羲庙起初规模很小,嘉靖三年(1524年),巡茶御史陈讲倡议扩建,耗时三年时间,奠定了伏羲庙的规模和布局基础。徽州庙学年久失修,嘉靖二年(1523年),“御史郑维新监督茶到徽州,发官币银三百有奇,申饬知州白松以经始焉”[7]《重修庙学记》倡议重修徽州庙学,嘉靖三年(1524年),巡茶御史陈讲“发米百斛有奇,用备饩廪”继续倡修,之后御史段汝励、刘濂相继到徽,或发粟、或督工,四任巡茶御史共同协力,历时三年,完成了庙学的重修。嘉靖十五年(1536年),巡茶御史刘希龙拨付茶课,在徽州钟楼山(今徽县吴山)下修建了徽山书院,“嘉靖丙申,侍御新野刘公来董茶马之政,以学舍湫隘,召诸生指示之,曰:此可以居之矣。乃发茶课若干缗,属之知州莫汝高,度地抡材,建堂分号,榜曰徽山书院。”[7]《重修庙学记》
火钻镇巡茶察院行台约在明朝末年时裁撤。清朝在初期顺治、康熙年间也设有专门的巡茶御史,后来即将茶马事宜交由当地督抚管理。据《清史稿·食货志》记载:“司茶之官,初沿明制。”陕西设巡视茶马御史五人:西宁司驻西宁,洮州司驻岷州,河州司驻河州,庄浪司驻平番,甘州司驻兰州。寻改差部员,又令甘肃巡抚兼辖,后归陕甘总督管理。火钻镇巡茶察院行台已不见名录。《清史稿·职官志》记载:“督理陕、甘、洮、宣等处茶马御史一人,康熙七年省,三十四年复故,四十二年又省。”
三、秦蜀茶马古道兴盛繁荣于宋明时期
秦蜀道是西南茶叶输送至西北的最早的商道。秦蜀道在宋代茶马交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明代是我国历史上茶马互市的黄金时期,也是秦蜀道最兴盛、最繁荣的时期,秦蜀道承担了运送茶叶和输送马匹的主要任务,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茶马商道。秦蜀道是西南茶叶输送至西北的最早的商道。四川是我国最早种植茶叶和开展茶叶贸易的地区,西汉时蜀地普遍种植、销售茶叶,饮茶成为时尚。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寓居成都安志里的资中(今四川资阳)人王褒在其《僮约》中有两处提到茶,即“脍鱼包鳖,烹茶尽具”和“武阳买茶,杨氏担荷”。“烹茶尽具”意为煎好茶并备好洁净的茶具,“武阳买茶”就是说要赶到邻县的武阳(今成都以南彭山县双江镇)去买回茶叶。这是文献资料中关于卖买茶叶的最早的记载。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中也有“南安、武阳皆出名茶”的记载。茶叶能够成为商品上市买卖,说明当时饮茶至少已开始在中产阶层流行,足见西汉时饮茶已相当盛行。而与蜀地相连的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主食牛羊肉,需要饮茶消除油腻、清热去燥。因此,茶叶互换就有了基础。特别是在三国魏蜀交战时期,大量蜀国将士长期转战陇右地区,茶叶进入陇右也是合乎情理的。在隋唐以前,四川茶叶进入西北的主要通道就是沿嘉陵江而上,到汉中后再经青泥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等蜀道分路进入陇右、关中地区。因此,秦蜀道是西南茶叶输送至西北的最早的商道。
汉唐之际,在茶马贸易未发生之前,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贸易主要是绢马贸易,即内地用丝绢等物品交换游牧民族的马匹。随着饮茶之风的盛行,西南地区大面积种植茶叶,茶叶产量与日俱增。到唐代中后期,出现了茶马贸易。唐德宗贞元(785~805年)末年,唐政府正式同回纥开始了茶马互市:“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9]《陆羽传》这是茶马互市见于史乘的最早的记载。自此以后,茶马贸易逐渐取代了绢马贸易。秦蜀道在茶马互市中的作用日显重要。
宋与辽、西夏、金对峙期间,北方产马地区被辽、西夏、金所侵占,他们不但限制战马流入宋王朝,且在战场上掠夺战马,造成宋战马严重短缺。“夷人不可一日无茶”,而宋朝不可一日无马,因此,以茶易马,就成为双方解决紧缺物资的主要途径。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王绍率军收复熙河后,提出要制服西夏,关键在于“以恩安抚”,最好之法莫过于茶马互市。宋神宗采纳了王绍的建议,派李杞到四川成都府路设置大提举茶场,以收购茶叶。并在秦州设置大提举买马司,负责以茶易马事宜。翌年8月,李杞上奏“卖茶博马,乃是一事”,二司遂合并为一,更名为都大提举茶马司(简称茶马司),由该司构建管理机构,制定法规,统筹榷茶博马事宜,专管全国茶马贸易,岁以2万匹为额。“都大提举茶马司,掌榷茶之利,以佐邦用,凡市马于四夷,率以茶易之。”[10]《职官七》茶马司规定四川所有产茶区生产的茶叶必须按官价交付官府,然后集中运抵陕西汉中加工后,再运至秦(今天水)、熙(今临洮)、河(今临夏)、洮(今临潭)、岷(今岷县)、叠(今迭部)、宕(今宕昌)州及永宁寨(今甘谷)、通远军(今环县)等地与蕃族交换马匹。茶叶运输主要经秦蜀道和岷山道运至秦、熙地区,沿途设立茶递铺,招募百姓充当脚夫,并差发廂兵保护。
宋代茶马之法较唐代为完备,主要表现为茶商在从事茶叶民族贸易时须持有政府发放的凭证——茶引。茶引,是指由宋朝官府发放给茶商的营业执照,商人执茶引后方可合法经营。宋代茶引的出现,意味着政府对茶马互市的重视,以及中央政府对民族地区贸易控制的加强。茶马贸易自此从民间转为了官方交易品种,榷茶博马成为宋代的边陲要政。
两宋时期,大规模的茶马交易主要发生在陕、甘地区。据史料载,两宋时,川茶年产量约3000万斤,占全国产茶量的57%~62%,其中大部分运往甘肃、青海地区用于茶马互市。宋、番茶马交易的茶叶主要来自四川和汉中地区,而所易之马主要为陕、甘番区的战马,承担运送茶叶和输送马匹主要任务的秦蜀道也就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茶马商道,秦蜀道在宋朝抗击辽、西夏、金的斗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据史料记载,北宋每年从西番地区交易马匹的数量达2万匹,仅原(今宁夏固原)、渭(今甘肃平凉)、德顺(今甘肃静宁)三地每三年就易马1.71万匹。当然,这其中也有用其他方式得马数,但以运茶易马之数额为首。元丰八年(1085年),仅陕西(包括今陕西、甘肃)就有卖茶场332个。南宋时,马源短缺,马价上涨了10倍多,造成马贵茶贱,但交易量也在5000匹左右。《宋史·食货志》载:“南渡前,市马分为二,其一曰战马,其二曰羁縻马。”榷茶主要是交易产于西北的战马(也称良马,主要来自今甘肃、青海地区的等少数民族地区),军事上保证战争需要,政治上通过互市,保持与西北番族的友好关系,维护边境安宁。其次才是买羁縻马。所谓“羁縻”,就是笼络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使其不生异心,不反对宋王朝。羁縻马产于西南地区,“短小不及格”,不及西北马马体健壮高大、奔驰敏捷。羁縻马经挑选后,只有一小部分补充战场急需,买这种马的目的,主要是用经济手段安抚边疆民族,遏止他们不至发动战争,所以对愿意归顺称臣的就卖茶买马,否则就不卖茶不买马,即采取威抚相结合的政策来达到政治上的目的。由此可见,这个时期,川、滇地区其他几条茶马古道主要承担的是与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羁縻马的交易任务,从政治上、军事上讲,其重要性与承担交易西北的战马的秦蜀道无法相比。
明代是我国历史上茶马互市的黄金时期,也是秦蜀道茶马互市最兴盛、最繁荣的时期。明代建立伊始,在北方面临着元代蒙古残余势力的巨大军事压力,以致有明一代,蒙古问题始终没能完全解决。例如洪武元年,明太祖在南京即位不久,就命徐达领兵出征元蒙,并分封秦、燕、晋、宁、辽、岷等边塞诸王,分镇要害边地,屯驻重兵,成了一道抵御蒙古的防线。永乐年间,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实际上是把抗蒙总部搬到了前线。朱棣先后5次亲征,使得北部边境稍得安宁。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四年(1449年)在亲征途中竟做了蒙古瓦剌部的俘虏。蒙古人曾几次包围北京,北京修外城,徐达、戚继光修长城都是防御蒙古。从明洪武到万历朝,同北元的战事至少连绵有200年。
为此,明廷非常重视茶马互市,通过茶马互市,一方面可以交换到大批战马,“马资于国用甚大”,这是因为面对擅长骑兵作战的蒙古军队,如果没有数量可观的优良战马,防御边防和进行战争是不可想象的。另一方面朝廷也想“用茶易马,固番人心”,以达到“且以强中国”的目的。[2]《食货四·茶法》“茶之为物,西戎吐蕃,古今皆仰给之,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11]《为修举马政事》因此,明朝廷在陇右地区设立了三个茶马司,负责管理茶马交易事务。“置洮州、秦州、河州三茶马司,设司令、司丞。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设大使,正副大使各一人,寻洮州茶马司,以河州茶马司兼领之。三十年改秦州(今甘肃天水)茶马司为西宁茶马司,置四川永宁茶马司,后革,复置雅州碉门茶马司。”[2]《职官》四同时,设置牧场,将交易来的马匹集中饲养。当时全国养马苑监有陕西、甘肃、辽东和北京4个重点区域,由太仆寺的官员具体负责。明代前期的洪武(1368~1398年)、永乐(1403~1424年)年间,凡是“茶马、番人贡马,悉收寺、苑放牧,常数万匹,足充边用。”[2]《兵志四·马政》
明代茶马交易的茶叶主要来自四川,其次为陕西汉中。四川地区所产茶叶在明代称为“川茶”或“蜀茶”、“巴茶”。官府将所得茶叶储存在有关部门,主要用于与西北、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进行茶马互市。正如洪武三十年(1397年)朱元璋敕兵部所言,“巴茶自国初征收,累年与西番易马。”[8]洪武五年(1372年)二月,明王朝设置四川茶盐都转运司,由该机构负责将川茶先运至汉中南郑(今陕西汉中市南郑)加工后,集中运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再集散至各地。洪武六年(1373年),按四川按察司佥事郑思先的建议,开、达、巴3州之茶,从汉中运送至秦州,因路途遥远,运送成为非常棘手的难题,后来改为先由产茶地直接运送至汉中地区储存起来,再分期分批向秦州运送,提高了运送能力且使秦州茶叶的储存数额充足。
明代中期,种茶面积大增。据弘治(1488~1505年)年间在陕西负责整理茶务的杨一清统计,四川保宁等府,每年运送到西北西宁、河州、洮州3茶马司的茶叶多达100万斤之多,其中西宁茶马司316970斤,河州茶马司454300斤,洮河茶马司229000斤。[3]杨石淙文集二(疏)《计开》四川、湖南等地茶叶运到到汉中后集中进行加工,分为黑茶和黄茶,经蒸压后装入长方形竹笼,每笼十斤,称为一篦(重量不等,有大、中、小之分,隆庆五年每篦重七斤,嘉靖初减为每篦重三斤)。由于各地运送至西北的茶叶首先要集中到汉中,这样,汉中每年存贮的茶叶就达百万斤之多。嘉靖十三年(1534年),官府从陕西汉中地区运往西北的茶叶达80万斤(不包括私茶),至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有至500万斤的记录。这些茶叶都是通过秦蜀道运到番地,从而实现茶马交易的。由此可见,和两宋时期一样,秦蜀道承担了运送茶叶和输送马匹的主要任务,是当时最重要的茶马交易商道。
为了确保茶马交易正常进行,明代对茶业贸易有严密的管理制度。“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戎,而明制尤密。有官茶,有商茶,皆贮边易马。官茶间征课钞,商茶输课略如盐制。”[2]《食货四·茶法》官茶和商茶专门用来交易马匹,官茶间征课钞,商茶也不得自由贩卖,均被纳入政府直接控制,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另外还有贡茶,是某些产茶区为进献皇帝及皇室御用的供应茶。
明代对茶商的赋税管理也是十分严格的,若茶商到产茶地买茶,先由商人向户部购买“茶引”,每套“茶引”纳钱一千,上引给茶五千斤,中引四千斤,下引三千斤。茶商凭“茶引”从四川、汉中等地贩茶到边地后,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可自由售卖。凡经过地方,责令掌令官盘验,佐贰官催运。凡中茶有引由,出茶地方有税,贮放有茶仓,巡茶有御史,分理有茶马司、茶课司,验茶有批验所。为保障官方控制下的茶马贸易的顺利进行,在边境地区严禁茶叶的走私活动,分拨官兵在商道关卡把守巡视。商贩贩卖茶叶出境,须有“茶引”,若无“茶引”贩茶,或“茶引”不符者,即为私茶。“无由、引及茶引相离者,人得告捕。置茶局批验所,称较茶引不相当,即为私茶。凡犯私茶者,与私盐同罪。私茶出境,与关隘不讥者,并论死。”[2]《食货四·茶法》
明初,朝廷用茶叶交易来的马匹数目是很可观的。明洪武三十年(197年),就以“茶五十万斤,易马一万三千八百匹”。[2]《食货四·茶法》但后来由于私贩茶马之风越来越盛,朝廷以茶交易来的马匹也就越来越少。如明神宗万历十九年(1591年),西宁茶马司仅易马九百零三匹,次年更差,只易得六百二十五匹。茶马互易的比价,最初规定一匹马可易茶一百八十斤。后来,又规定分马匹的优劣而定易茶数:上等马酬茶一百二十斤,中等马七十斤,下等马五十斤。至洪武后期,因马多茶少,改为:“上马给茶八十斤,中马七十斤,下马六十斤”,[8]永乐年间(1403~1424年)又规定:上马每匹茶六十斤,中马四十斤,下马递减。
由于西北地区茶马互市规模大、茶马交换频率高,陕西和四川地区的茶叶,远远不能满足西北地区茶马互市的需求,于是茶叶供应范围扩大到全国产茶区。因此,明代集中到汉中加工的茶叶,除来源于四川和汉中各属县外,还包括南方地区(主要指湖广)茶叶。
四、明代中后期以降政府对茶马交易的管理与秦蜀茶马古道的变迁
明朝初年对茶马交易管理严格,处罚十分严厉。明代中后期,茶马交易日益废弛,西北地区首当其冲。朝廷也曾数次大力整顿,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茶马私贩问题一直没有杜绝,康县望关发现的《察院明文》碑就是这段历史的实物证明。明朝初年对茶马交易管理严格,处罚十分严厉。明朝政府为了垄断茶马贸易,首先严禁私商贩运茶叶。据《明会典》记载:“洪武三十年诏:榜示通接西蕃经行关隘并偏僻处所,着拨官军严谨把守巡视。但有将私茶示境,即拿解赴官治罪。永乐六年,谕令各关把关头目军士,务设法巡捕,不许透漏缎匹、布绢、私茶,青纸出境。若有仍前私贩,拿获到官,将犯人与把关头目,各凌迟处死,家迁化外,货物入官。有能自首,免罪。”[12]《茶课》为了防止私茶流入番地,即使是勋戚、驸马犯法也严惩不赦。如洪武三十年,明太祖女儿安庆公主的驸马、都尉欧阳伦“数遣私人赐茶出境,所至骚扰,虽大吏不敢问。有家奴周保者尤横,……以闻,帝大怒,赐伦死,保等皆伏诛”。[2]《安庆公主传》另外,又禁止民间蓄茶,“所蓄不得过一月用,多皆官卖。茶户私鬻者,籍其园入官。”[12]《马政》
为防止私自交易,朱元璋遣佥都御史邓文铿等察川、陕私茶。又制金牌信符,规定了番人易马的数量:“命曹国公李景隆赍入番,与诸番要约,篆文上曰‘皇帝圣旨’,左曰‘合当差发’,右曰‘不信者斩’。凡四十一面:洮州火把藏思囊日等族,牌四面,纳马三千五十匹;河州必里卫西番二十九族,牌二十一面,纳马七千七百五匹;西宁曲先、阿端、罕东、安定四卫,巴哇、申中、申藏等族,牌十六面,纳马三千五十匹。下号金牌诸番,上号藏内府以为契,三岁一遣官合符”。[2]《食货四·茶法》这便是茶马交易中著名的“金牌制度”。明朝政府严禁私贩茶叶的目的何在?巡茶御史刘良卿解释说“祖宗好生之德,不嗜杀人之心。而私茶通番,辄以极刑凌迟论罪,其意之所在可知矣。盖西边之藩篱,莫切于诸番。诸番之饮食,莫切于吾茶。得之则生,不得则死。故严法以禁之,易马以酬之。禁之而使彼有所畏,酬之而使彼有所慕。此所以制番人之死命,壮中国之藩篱,断匈奴之右臂者。其所系诚重且大,而非可以寻常处之也。”[3]《议茶马事宜疏》
明代中后期,随着吏治腐败和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茶马交易也日益废弛,西北地区首当其冲。突出问题一是官牧场被当地军民“乘隙欺隐”、“被人侵占”的现象相当普遍。弘治十六年(1503年)八月,杨一清亲自到陕西苑马寺2监6苑核查牧马草场,结果发现由原来的133777顷60亩缩小为66888顷80亩,仅是原来的50%左右。数万顷之巨的牧地“俱被人侵占”;二是茶马私贩严重,官方难以控制。宣德年间以后,私贩茶马之风愈演愈烈。正统末年,“边之民冒禁私贩者多”。[2]《兵志四·茶马司》成化年间,“各边无知军民,及军职子弟,甚至守备官员,往往亦令家人将铁锅、食茶、缎匹、铜器等货,买求守把关隘之人,公然私出外境,进入番族,易换彼处所产马匹等物”。[3]《禁通番以绝边患疏》到了弘治初年,在“东自潼关,西及甘肃,南抵汉中,绵亘数千里”[2]《杨一清传》的番汉毗连地带,到处都有私贩茶马的市场,以致出现了明朝政府经营的茶马贸易“久而寝驰,奸人多挟私茶澜出为利,番马不时至”。[3]《为修复茶马旧制以抚驭番夷安靖地方事》茶马贩为了牟利,携带私茶与西北番人交易,而西北番人有了茶的来源,也就不常赶马来。汉中地区的茶叶在明代中后期大部分被私商贩购买用于茶叶走私,“汉中一府,岁课不及三万,而商贩私鬻至百余万以为常”。因此汉中“官课岁用不过十之一二,其余俱为商贩私鬻之。”[3]杨石淙文集二(疏)《计开》“明初严禁私贩,久而奸弊日生。洎乎末造,商人正引之外,多给赏由票,使得私行。番人上驷尽入奸商,茶司所市者乃其中下也。番得茶,叛服自由;而将吏又以私马窜番马,冒支上茶。茶法、马政、边防于是俱坏矣”。[2]《食货四·茶法》茶马之政渐渐废弛,军马供应不足,军队的战斗力也失去了保证。
鉴于茶马交易的重要性,朝廷也曾数次大力整顿,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茶马私贩问题一直没有杜绝。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杨一清受命督理陕西马政。杨一清深知军马对于军队作战的重要性,决心整顿茶马交易秩序。他认为:“惟国之大事,莫急于兵;兵之大要,莫先于马。陕西、延宁、甘肃,皆边防重镇,却因边疆告警,战马缺乏。——茶法与马政系是一事。”[11]《为修举马政事》面对西北马政日益废弛的现状,为恢复和发展马政与茶马互市不遗余力的杨一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即复设巡茶御史兼理马政、严私贩之禁、均茶园之课、广价茶之积,使茶马贸易的介入者上至巡茶御史,下至黎民百姓的权利和义务都更加合理,茶课、茶运等各个环节都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此外,杨一清又提出恢复金牌制度,要增马种、增加牧马军人等建议。在杨一清的不懈努力下,川陕茶马贸易迎来了一个短暂的黄金时期。四年后,集中于官府的茶叶达40万斤,茶叶的运输则招商进行,不必劳烦民夫;西北的马大批赶来,共买得番马9000多匹。但不久,由于皇帝带头破坏茶法,茶马贸易又再次废弛。“后武宗宠番僧,许西域人例外带私茶。自是茶法遂坏。”[2]《食货四·茶法》
嘉靖十五年(1536年),巡茶御史刘良卿鉴于茶商私贩猖獗,茶马之政严重废驰,上奏朝廷言:“夫事有大小,法有轻重。茶法之禁,其要在于通番,非切切为吾民也。今使大奸巨恶,往往得以通番而漏网;闾阎小民,以数斤之茶囚禁囹圄,而致死者不可胜计焉。此不惟私贩之弊难究,而轻重缓急之间,亦未有当于人情者焉。今减通番之罪,止于充军;禁内地之茶,使不得食。又使商私课茶,悉聚于三茶马司。夫茶司与番为邻,私贩易通,而禁复严于内郡,是驱民为私贩而授之资也。以故大奸阑出而漏网,小民负升斗而罹法。今计三茶马司所贮,洮河足三年,西宁足二年,而商、私、课茶又日益增,积久腐烂而无所用。茶法之弊如此。番地多马而无所市,吾茶有禁而不得通,其势必相求,而制之之机在我。今茶司居民,窃易番马以待商贩,岁无虚日,及官易时,而马反耗矣。”[3]《议茶马事宜疏》
刘良卿所奏,得到户部尚书梁材的赞同,朝廷决定:一是量积边境之茶,以防私通。“今后三茶马司积茶,止留二年之用。每年易马,计该若干,课茶之外,足以商茶。巩昌府盘验之时,扣除解司之数、收贮该府类总顾脚、给批差官、解至茶司交割、正茶之外。分毫不许夹带。”[3]《议茶马事宜疏》
二是通行内郡之茶,以息私贩。即允许内地茶叶贸易,以增加国家税收。“今后商人中茶,每年多开百万,巩昌府盘验明除扣解茶司之外,其余悉听臣衙门酌量西凤等府地方广狭,分派各府对半抽分,照依时估,定以价值。商茶给商自卖,文引截角挂号,不得出所属州县之境;官茶并拏获茶,俱出给印票,分散铺行发卖,价银呈臣衙门计算,除养马解茶之费,余开巡抚衙门,以备军储。其临洮所属河兰二州、巩昌所属阶、岷州卫、系近番地方,仍旧禁卖。”[3]《议茶马事宜疏》
三是严通番之刑,以杜轻玩。严禁边地茶贩私售。“今后通番道路,洮、岷、河州责之边备道;临洮、兰州,责之分巡陇右道;西宁责之兵备道,务要选委勤慎官员,昼夜严加防守,拏获私茶通番之徒,及防守官员不行觉察者,仍照祖宗旧例,处以极刑;边备分巡等道,不行严谨,致有私通者,事发听臣参劾,即以罢软罢黜,虽有他美不得论赎。前件大明律内一款,凡犯私茶者,同私盐法论罪,及查盐法内一款,凡犯私盐者杖一百,徒三年,拒捕者斩。非应捕人告获者,将所获私盐给付告人充赏,有能自首者免罪,一体给赏。及查得先为申明事例,禁约越境贩卖私茶通番事——合候命下本部,转行陕西巡茶御史督严各该边备、分巡、兵备等道,悉如本官所拟,申明律例,严加防守。仍书大字告示,翻刊印刷,发仰各该把截地方常川张挂,晓谕军民人等。”[3]《议茶马事宜疏》
四是严贩马之禁,以便招易。“今后通番道路,如前所开者,责令各道防守等官,但有兴贩番马入境,拏获马匹入官,犯人以通番论,亦照前例问罪。如此则番汉不得交通,番马不得私贩,息生既蕃,招易自广,云锦成群之盛,庶乎其可致矣。”又令“陕西巡茶御史即行该道守巡官,督同守把关隘人员各申明律例,用心防守,如有仍行私贩者,拏获从重问拟。守把之人知而故纵,及失于盘诘者依律问罪。”[3]《议茶马事宜疏》
五是公养茶马,以苏贫困。“今后三茶司各择空闲地一区,动支茶法银两,建立马厂,积蓄草料。”“夫医兽养马,则水草调而自无患病之虞。官给草料,则军士苏而可免负累之苦矣。”[3]《议茶马事宜疏》
自此以后,茶马交易秩序始稍有好转。
嘉靖十七年(1538年)秋,巡按陝西监察御史沈越担任巡茶陕西,除倡议修建徽县火钻镇察院行台外,还下令依期起运汉中府积存的课茶五十四万斤;“禁茶园、店户盗卖欺隐。而中茶商人领引之后,不得辗转兴贩,别务生理,久不完销,以稽国课。……又令洮、河、西宁三道督察三茶马官吏于运到茶斤,不得收粗恶者于库内以易马,而以甘美之茶给商人。又令守巡参将诸官责各衙门巡捕官,即理巡茶。而西戎土番、叠溪、松茂以至西宁、嘉峪诸处私贩茶徒,不得肆行潜通番人易其马。”[7]《新修巡茶察院行台记》
近期在康县望关发现的记载有“茶马贩通番捷路”文字的《察院明文》(现存康县文化馆)石碑及古道遗迹应该就是这段历史的实物证明。该石碑虽有残缺,但内容尚可识读。从其内容来看,该碑立碑时间应为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巡茶御史刘良卿上奏“严禁边地茶贩私售”之后,按照上述朝廷要求,“陕西巡茶御史督严各该边备、分巡、兵备等道,悉如本官所拟,申明律例,严加防守。仍书大字告示,翻刊印刷,发仰各该把截地方常川张挂,晓谕军民人等。”该碑便是巡按陕西监察御史即巡茶御史刘良卿命令察院以石碑形式发布的告喻“经商人等”的“大字告示”。
“察院”一词始于唐朝,指监察御史的官署。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简称察院。派住各省巡按御史的官署也叫察院。明永乐元年(1403年),正式确立御史巡按制度,以一省为一道,派监察御史分赴各道巡视,考察吏治,每年八月出巡,称巡按御史,又称按台。巡按御史品级虽低(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但直接对皇帝负责,代表皇帝巡视地方,各省及府、州、县行政长官皆其考察对象,大事奏请皇帝裁决,小事即时处理,独立行使职权,权力颇重。成化十四年(1478年),朝廷派品级较高的巡按御史监察茶政,正式开始了御史巡茶制度。在此之前,督理茶马事务的官员由官居八品的“行人”担任,事重而权轻,难以禁绝私茶贸易。正德元年(1507年),总制三边军务、右都御史扬一清奏准以巡茶御史兼理马政、茶法二事,三岁更代,著为永例,最终确立了御史巡督茶马制度,成为以后相沿不替的定规。由此可见,该碑应当立于成化十四年(1478年)之后,结合碑文“示知”“旧规”等内容和有关文献资料,确定该碑立碑年代为嘉靖十五年(1536年)是合乎情理的。
关于碑文中“茶马贩通番捷路”的理解,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通番捷路”并不是指陕西略阳经罝口、窑坪、大南峪(古兰皋镇)、大山岔(古七防关),翻乔家山到关沟门后沿西汉水经河口、李山、毛坝、太石,进入武都县境内的道路,即前面所说的散关道或窑坪道,因为这条道路是秦蜀茶马古道的支线商道,是一条官方确定的“大路”,官府在这条道路上设有许多关卡,如罝口巡检司、七防关巡检司及黄柏关、盐茶关等,驻防有兵士,凡往来商贩都要通过关卡,接受检查,缴纳税费等,不存在私运偷贩问题。而私运茶马的茶马贩,为了逃避检查,走的都是没有设置关卡的深山峡谷小路,即永乐皇帝圣旨“陕西、四川地方,多有通接生番径行关隘与偏僻小路,洪武年间十分守把严谨,不许放过叚疋、布绢、私茶、青纸出境、违者处死。”[3]《议茶马事宜疏》中的“偏僻小路”,也就是碑文中所称茶马贩私运茶叶通番的“捷路”。这种“捷路”遍布全区各地,防不胜防,官府只能在险要处设关把守,其主要路线为:从陕西略阳经横现河、郭镇、王坝、嘴台,翻黑马关到长坝,再到望关,即今略(阳)武(都)公路路线。从望关分路,一路经歇马店、甘泉、翻米仓山、到达武都后可去舟曲、迭部,或经宕昌走岷洮到兰州,最远可达青海和西藏。一路沿平洛河北去,从药铺沟翻太石山到大川坝至成县,或经昌河坝到礼县、岷县,直至陇右番区。另外,从四川姚渡经宁羌青木川、康县太平、阳坝、嘴台,翻黑马关到长坝,再到望关,也是一条“偏僻小路”。或从武都汉王,经佛堂沟至龙凤、甘泉,至陇右番区。这些偏僻小路,在当时不属官府规定的商道,没有设置关卡,又是捷径,符合茶马贩私运茶马的条件,因此,这些路就是碑文中“茶马贩通番捷路”的“捷路”。
石碑竖立于望关路口,就是告诉路经这里的“一应经商人等”不要贩运私茶,否则将要受到严惩。这块石碑十分珍贵,值得进一步研究。
清代西北地区的茶马互市,虽然已经没有明代那样辉煌,但就整体上看,西北地区的茶马互市依然比较活跃。清初,由于统一全国的战争正在进行,所需军马甚多,故朝廷承袭明制,照样依赖于茶马贸易而获马。在西北地区设有5个巡视茶马御史,其中西宁司驻西宁(今青海西宁市),洮州司驻岷州(治今甘肃岷县),河州司驻河州(治今甘肃临夏东北),庄浪司驻平番(治今甘肃永登),甘州司驻兰州(治今甘肃兰州市)。在茶政方面,官茶“储边易马”;商茶“给引征课”;贡茶“则上用也”。[13]《食货》五《茶法》茶课方面,用“引茶”征税,由茶商向政府取引,茶商凭引由以贩卖,且茶与引由不得相离,离者同私茶。顺治元年(1644年),制定与西番易马例,规定“陕西召商茶以易番马,向有照给金牌勘合之制,查前明诏谕,通接西番关隘处所,拨官军巡守,不许私茶出境。”。[14]《证榷考》五《榷茶》由此看来,清初照样严禁私茶出境,以保证官府控制下的茶马贸易顺利进行。
清代交易番马用的茶叶的主要供给地仍然是陕西、四川和湖南、湖北、江西地区,而负责茶叶运输的主要是陕西、甘肃、山西等地的商人。茶马贸易运输路线也仍然是秦蜀道为主,其中散关道,即青海、兰州、临洮、岷县、武都至康县窑坪、罝囗这条商道作用更大,成为一条主干线。早在明代后期,散关道因其较为平坦易行,沿途人口密集,其繁荣程度已超过略阳至徽县、秦州商道,如成书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的《徽郡志》中《田赋志》就写道:“徽,辐辏之地,水陆之衢也。往昔颇称繁华,大抵久则人情乐便,而近来川蜀之货,欲东者皆自阳平关出凤翔,欲西者皆自罝口出临、巩,登白水江而来徽者才十之二三耳”。康县窑坪成为陕甘川交界地带的陆路码头,南北货物运到这里后,向西可达甘南、临夏、兰州、青海;向北可达成县、天水及西和、礼县;向东过邓子院、药木院、罝口,渡嘉陵江到略阳后直达汉中、湖北;向南过木瓜院、灯草沟、入目岭,到达郭镇,然后由此入川,远去成都、云南。当年的窑坪,店铺林立,商队成群。
随着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巩固,疆域的扩大及民间贸易的繁盛,茶马贸易政策也不断有所改变。到顺治末年,茶马贸易出现衰落的征兆。康熙四年(1665年)裁撤陕西苑马寺各监,七年裁撤陕西茶马御史,四十四年(1705年)清政府决定将“西宁等处所征茶蓖停止易马,将茶变价银元充饷。”[14]《证榷考》五《榷茶》这样,茶马贸易彻底停罢了。于是,自唐代以来实行了1000多年的官茶垄断贸易,到乾隆初便宣告终结了。
官茶垄断贸易结朿,但民间茶叶贸易仍然正常进行。秦蜀道虽然没有了茶马贸易的内容,但茶叶和其它物品的交易依然存在,南方的茶叶和丝绸、布匹、白酒、日用品经此源源北上,而北方的食盐、水烟、皮毛、药材等由此南下,历经数百年,秦蜀道及散关道的作用依旧。窑坪作为货物重要集散地,直到解放前夕,仍十分繁荣。据袁祺《建国前的窑坪商业》记载:1948年,窑坪有各类经营商户140多户,其中大商号10户,资金雄厚,购销两旺,“7家脚骡店常是驮畜满槽,客商满店。仅1948年清明节前夕,一周内先后来了各地客商的400架驮子。”[15]每逢集日(逢五逢十),四五百米长的窑坪街道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上世纪50年代后,随着宝成铁路、甘川公路和略武公路的修通,往来货运改走铁路和公路,这条千年古道才逐渐废弃、萧条,失去了往日光彩,现在的窑坪,已是一个普通的村镇,惟有几座幸存的旧宅和摆放在街旁的拴马桩、马槽等,还能依稀看到昔日的辉煌。
五、结 语
茶马古道是人类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文化遗产,秦蜀古道及散关道、甘川道等茶马古道不仅在古代茶马交易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还是数千年来联系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经济纽带、文化纽带和民族、宗教交流纽带,具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建议甘肃、陕西、四川沿线有关地区联合成立秦蜀古道保护协调机构,把保护这条茶马古道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大课题来认识,加大保护力度,除保护好现存的茶马古道道路、桥梁、驿站、茶号、石碑、寺庙、古庙等实体外,还应加大沿线风俗民情、故事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把古道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1]陈四四.茶马古道申“国保”:文明之路的再发现[N].四川日报,2011-03-11.
[2]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皇明经世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4]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5]严梦春.河州回民脚户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6]罗炳文,编.成县风华英华[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
[7]梁晓明.徽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8]明太祖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8.
[9]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0]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1]杨一清.杨一清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2]明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3]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4]清朝文献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15]康县政协文史委,编.康县文史资料(内部发行)[Z].2001.
An Exploration and Account of Ancient Tea Route during Qin and Shu Periods
Luo Weidong
(Local Chronicles Office of Longnan,Wudu Gansu746000,China)
Ancient tea route is a very significant cultural heritage in human history.Based on historical documents,a very important tea route between Sichuan and Gansu existed,which starts from Chengdu and ends in Tianshui.Along the route different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were established.During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large scales of tea trades occurred around these places.This tea route—Qin-Shu Route—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ea routes through history,And also a tea route supervised by the government in its true sense.
ancient tea route;Qin-Shu Route;tea and horse trade;administration centre
K207
A
1671-1351(2012)03-0001-11
2012-02-11
罗卫东(1960-),男,甘肃灵台人,陇南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兼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甘肃省党史学会理事。
〔责任编辑 艾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