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体育课堂教育的“肯德基”

2012-02-15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肯德基师德体育教师

金 飞

(江苏省南通市北城中学,江苏南通226011)

“肯德基”是全球知名的成功餐饮企业,其成功之处在于它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同样,在体育教学领域里,新的体育课程理念引领大家要有新的教学观念、新的教学模式以及新的课堂评价体系。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许多体育工作者却不能领悟新课改精神,也不能透彻地理解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甚至导致误解和跑偏,教学实施费力而低效。笔者曾观摩了许多国家、省、市级展示课,也参与了基层普通教师的优课评委工作,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值此,本人借“肯德基”商标附会到体育课课堂中来,理解为“肯”——肯定教学;“德”——德育渗透;“基”——三基教学。通过资料查阅及同行间的商论,认为这样的理解基本符合新《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也符合新的课程理念。因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所以笔者就体育教师自身所应具备的“肯德基”及课堂上体育教师对学生实施的“肯德基”教育作个肤浅阐述,希望与大家一起探讨研究。

1 体育教师自身所应具备的“肯德基”

“肯”,即为肯定,是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肯定。那么怎样才能得到学生的肯定是我们广大体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充满艰苦和辛劳且又漫长无期的探索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充满唤醒、激励、亢奋、鼓舞且又学无止境的储备过程。实践表明,要想得到学生的肯定,还须从“德”与“基”两方面下手。

第一方面,“德”的具备,即体育教师的师德修养。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世界观,也影响到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首先,我们体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良好的师德培养——以德服人,以德育人,以良好的师德修养德化学生。笔者认为,良好的师德修养应该具备崇高的职业理想、强烈的事业责任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应具备优秀的人格素养、道德理念、事业风范(表现为敬业、爱业、乐业);应有较高的自身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应具备科学合理地缓解好工作、学习及生活所带来的各种压力,处理好周边的人际关系等能力。只有具备了以上的师德修养,才能感化学生,熏陶学生,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才能真正做到“不令而行”。其次,体育教师的师德修养还应具有爱心,尊重爱护学生,其实学生最喜欢的就是有爱心的教师。托尔斯泰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个好老师;如果教师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这就是一个完美的老师。”试想:一个好老师,一个师德修养崇高的老师,何愁学生对你不“肯”呢?

第二方面,“基”的具备,即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体育教学的基本专业知识包括《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体育课运动技能教学的知识,以及体育教学的实践知识等;而体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则包括体育课教学计划制定的能力,课堂组织与调控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运动技能教学的分析与掌握能力,以及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评价的能力等等。可以想象,在充分了解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知识和基本教学技能的情况下,我们便有了努力的方向,那就是渊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学技能,从而为最终达到轻松自如地驾驭体育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我想这样的体育老师让学生“肯”都来不及呢!

总之,只要我们体育教师具备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的专业水平、深厚的文化素养、严谨的教学风格、科学的评价策略以及良好的师德修养,具备了这样的“德”与“基”,怎么会得不到学生对你“肯”的评价呢?试想:当学生对你的“肯”转化为爱的时候,那就真正地享受到了教育的乐趣,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就真正有蓬勃生机了。

2 体育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实施的“肯德基”教育

(1)“肯”即肯定,指对学生的“肯定教育”。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善于捕捉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学生的一个动作、一句语言、一个进步、一个作为、一个态度都是肯定的元素。肯定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启发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造的主动性,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能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处理情绪情感的方法,能锻炼学生勤学苦练、知难而进的意志品质。因此,可以说肯定是一种激励、一种赏识、一种唤醒,也是一种鼓舞、一种升华,更是一种完美心灵的叩击。

由此看来,在体育实践课堂中科学合理地选择“肯定教育”的方式方法尤为重要。因此,笔者认为进行“肯定教育”时应做到:肯定应合理指向。即肯定的对象要准确无误,应是同学们公认的表现好的、练习刻苦认真的、进步明显的、乐于助人的等一系列优秀行为的代表性人物;肯定应尊重事实、符合事实。忌盲目杜撰、凭空捏造,因为客观事实最具说服力和教育意义;肯定应把握分寸。肯定时应做到恰如其分,具体明确,忌夸大其词、言过其实,否则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甚至让学生误认为是一种讽刺、一种挖苦。“肯定教育”应注重场合,肯定时场合的拿捏非常重要,如是在全班同学前的“肯定”,还是与个别人交流时的“肯定”,这些还需要体育教师灵活运用。

综上所述,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肯定教育”,才能真正取得事半功倍的课堂效果。事实证明,“肯定教育”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快速提高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2)“德”指的是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也就是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不难看出“精神成长”和“科学获知”的先后关系,这与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中“传道授业”的先后关系是相吻合的,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中也明确地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课堂教学目标。可见,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为体育工作者在体育课堂实践中更应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要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关心集体、学会尊重、充满大爱,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意志坚强、勤于思考,在符合社会公德的前提下进行道德决策时能正确运用知识与技能,展现良好的态度与情感、意志品质以及人际间宽厚的理解。体育课堂是孕育和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温床,课堂中的技术学习、技能训练、教学游戏与比赛在通过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引领下都能直观地体现德育渗透的效果。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德育渗透:爱国主义与理想教育的渗透。用喜闻乐见的体育事例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崇高的理想;集体荣辱观教育的渗透。指导学生热爱集体,能辨析个人与集体的相互关系,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良好体育风尚的渗透。指导学生科学锻炼、遵守纪律、吃苦耐劳、意志坚定,同伴间能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团结、互相协作,进行游戏及比赛时能遵守规则,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诚实守信的渗透。要求学生坚守信诺、实事求是,杜绝弄虚作假、投机取巧。

(3)“基”指的是体育教学中的“三基教学”,即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及基本技能的教学,三者紧密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基础知识是基本技术的理论依据,而基本技能又是表现和完成基本技术所要求的基本能力。可见,体育教学是学生对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的传承行为,同时还须培养学生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实践运用能力。因此,对学生的“三基教学”尤为重要。

时下,某些体育工作者对新课程标准中所提的三维目标之知识与技能目标产生岐解。原因在于没有基本技术目标的阐述,从而误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淡化基本技术的教学,教学目标中也忽略了技术教学,片面追求“快乐课堂、快乐体育”,甚至把每位学生的快乐程度也作为评价课堂效果的依据,更有甚者在课堂设计时进行了这样的学情分析:充分了解学生的运动爱好和兴趣,根据兴趣选择运动项目,同时按兴趣分组进行合作探究创编方法等等。在工作之余,体育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熟悉理论,掌握各项基本运动项目的技术结构,探讨和研究先进的教学方法,把实行“三基教学”落在实处,从而保证每一位学生真正受益。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用正确的方法自觉地进行科学锻炼。当在锻炼中发现技能缺乏时便更能增强学生掌握三基的欲望,及时补充及时运用,引发积极向上的科学态度。室内课要多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讲解、运动基本技术的分析,这样使学生达成技能的深度掌握,这些充足的技能储备才是学生终身体育行为最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我们体育工作者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渊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才能真正地得到学生的首肯。教师有了这样的“肯德基”储备,课堂教学中才能赋予学生最大的宽容和理解以及对学生的大爱之心;才能潜心于对学生的“肯定”与“三基”教育;才能充分地渗透德育;才能为对学生实施“肯德基”教育提供充足的营养补给,从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最终实现《体育与健康》学科真正的育人目标。

[1]肖春虎,唐毅杰.“三基教学”辨析[J].体育教学,2004(6).

[2]张雷.浅谈体育课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011(12).

[3]付艳梅.以德治班 全面育人[J].初中教学研究,2010(6).

[4]段炳容.浅谈小学体育课的德育渗透[J].中国学校体育,2000(4).

[5]许维聪.浅析体育课中的德育渗透[J].现代教育教研,2008(5).

[6]董洪义.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尝试[J].初中教学研究,2010(6).

猜你喜欢

肯德基师德体育教师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肯德基要上天
“我们要吃鸡”!英国肯德基闹“鸡荒”半数门店停业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过圣诞,360万日本家庭吃肯德基
又有人号称自己获有肯德基的炸鸡配方了,不信你做做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