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院系资料室构建学科学习共享空间的探讨

2012-02-15

图书馆 2012年6期
关键词:资料室院系协作

(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 江苏淮安 22330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被动灌输式教学理论正在被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现代协作式学习理论所代替。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需要,作为为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变革,其中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及学习共享空间(Learning Commons,LC)建设正是为满足学生对协作式学习环境的需要而兴起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模式。IC/LC建设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的重点,代表了未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向。而同为高校文献保障体系组成部分的院系资料室近几年发展相对滞后,部分院系资料室甚至完为摆设。如何才能突破院系资料室发展瓶颈,发挥其应有作用已成为图书馆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笔者结合院系资料室及学习共享空间的特点,提出基于院系资料室构建学科学习共享空间的设想,它将有助于促使高校院系资料室走出目前的发展瓶颈,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1 从IC到LC

信息共享空间(IC)建设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1992年8月美国爱荷华大学图书馆首先开展了基于开放获取,以培育读者信息素养和促进读者学习、交流、协作及研究为目标的全新服务模式,并将其称之为“信息拱廊(Information Arcade,IA)”服务〔1〕。随后此类服务相继在全美及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流行起来,并逐渐演化成为现今的IC。学习共享空间(LC)则是在IC的基础上演化出的一种以学生协作学习为中心的交互式学习环境,采用高技术装备的学习场所,以实体和虚拟相结合的方式整合多种信息资源、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促进个人及小组学习与研究的协作空间〔2〕。

IC/LC迎合了高等教育改革中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现代协作式学习理论的需求,在高校中得到快速发展。根据2004年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的调查,美国已有近88%的大学图书馆开展IC服务。我国IC/LC服务在港台地区开展得较早,1998年香港大学首先开展了IC服务,并将其称之为“知识导航站”。而大陆地区则相对起步较晚,2003年初景利首次提及国外IC建设,2005年吴建中在《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一文中对IC进行了详细阐述,截止目前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多所国内高校图书馆都建立了各自的IC并开展相关服务。虽然IC与LC都强调对协作式学习的支持,但IC主要为协作式学习提供实体环境的支持,而LC则强调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来促进协作式学习的开展,相对IC而言LC更能满足学生读者的需求,因此深受高校学生群体的欢迎,2005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Russell Bailey等人提出将IC向LC转换。截至目前国外已有多所高校图书馆将已建的IC扩展为LC或直接建设LC。〔3-5〕

2 院系资料室构建LC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在建设IC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开展LC建设上却面临众多难题:首先是LC更加强调学科服务,这就要求将图书馆现有馆藏文献按学科进行重新调配,工作量巨大;其次高校图书馆现有馆舍结构并不适合LC对空间布局的特殊要求,需要对馆舍进行改造或新建,投入的经费巨大;再次LC强调教师在协作学习中充当组织者与引导者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建设中更加注重与院系教师的协作,而受教育体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科研人员对图书馆的认同度很低,并且图书馆与学校各院系之间的联系松散,鲜有长效的沟通和协调〔6〕。反观院系资料室在LC建设中却具有一些优势。

2.1 协作优势

院系资料室在开展部门协作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院系资料室在管理上受院系领导,但在业务工作和资源配置方面接受学校图书馆的指导与协调〔7〕,是图书馆与院系联系的重要结合点。另一方面院系资料室一般都设置在各院系教学楼内,与本院系教学区、科研区及办公区相邻,可以将馆员、学生和教师三方无缝联接,能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并能方便地得到专业教师的协助与支持。

2.2 资源优势

院系资料室具备建设LC的资源基础。首先,院系资料室主要服务于各院系师生,是各院系教学科研的直属信息服务机构,在文献资源建设中注重与教学科研的结合,除了收藏本专业公开出版物外,还注重对本专业灰色文献的收藏,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相关自编教材以及历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等,这些文献资源具有专业性强、专业层次深的特点,是开展协作式学习不可或缺的资源。〔8〕依靠院系资料室现有文献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就完全能满足LC对学科纸质文献资源的需求,从而避免在图书馆中建设LC所面临的重新选择与调配学科纸质文献资源的问题。其次,目前各高校图书馆都建设有资源丰富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它可以为院系资料室建设LC提供丰富的电子资源和软件资源。再次,各院系资料室都装备有较为完善的硬件资源,如复印机、计算机、阅览桌椅等等,这些资源都是LC必备的硬件资源。

2.3 服务优势

院系资料室具有开展LC服务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学科馆员制度为院系资料室开展信息咨询服务提供帮助。学科馆员一般要求具有某种学科背景同时受到过文献情报专业训练,能向特定学科领域的用户提供深层次、个性化信息获取与利用服务。〔9〕院系资料室已成为学科馆员开展学科服务的重要场所。另一方面,院系教师为开展协作式学习提供支持。教师在协作式学习过程中担当组织者与引导者的作用,负责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学习的方向发展。

2.4 建设费用优势

高校图书馆在建设LC时需要对现有馆舍空间进行重新布局,并重新调配相关资源,有些图书馆甚至还要重新建设专门的新馆舍以满足LC对空间布局的特殊要求。无论是改造原有馆舍还是新建馆舍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完成,如加拿大皇后大学斯托弗(Stauffer)图书馆的LC总投资为480万美元〔10〕。这笔巨大的建设费对国内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来说都是困难重重。与之相反以院系资料室为基础建设LC则能节省巨额的空间改造费用,这是因为院系资料室一般规模较小易于改造,并且其所处位置一般就在各院系的教学区中,可以方便地借用其它教学空间进行空间扩展与改造,可以以较少的成本实现LC在物理空间上的特殊需求。

3 基于院系资料室构建LC的策略

院系资料室构建LC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管理体制构建、服务功能设定以及考核体系建设。

3.1 管理体制构建

LC建设涉及高校多个部门,每一部门都有各自的管理体系与运作方式,要想协调这些部门来共同为LC建设服务就需要构建一套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LC日常运行中主要涉及两个部门,即图书馆与院系,其中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中心在LC建设中提供各类信息资源与信息咨询服务,院系教师则是协作式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如何发挥这两个部门在LC中的作用是LC动行成功与否的关键。笔者建议在LC运行中改变以图书馆为主导的管理模式,而采用以院系领导的模式。其原因有二点:一是可以提高院系在LC建设与运行中的参与积极性。一般来说图书馆的职责就是作为学校的信息中心,为教学与科学提供信息支持服务,对于参与构建LC具有较强的积极性,相反院系部门主要负责学生教学及科研工作,他们对参与建设LC的积极性一般较弱,而如果将LC运行交由院系负责,成为院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就能有效激发院系参与LC建设的积极性。二是有利于调配院系资料室各种资源来建设LC。目前我国高校的院系资料室一般都是由院系管理,如果在LC建设中以图书馆为建设主体就难以有效调配院系资料室各类资源,相反由于资料室由院系出资建设管理,院系可以方便地调配资料室现有资源来构建LC,并在LC建设中提供必要的支持。

3.2 服务功能设定

服务功能设定就是要明确LC所提供的服务项目。国内学者通过对国外高校图书馆LC服务功能设置的研究表明,目前运行比较成功的LC所开展的服务一般包括开放学习区、参考咨询台、小组学习室、多媒体工作室、电子教室、咨询室、写作指导室、休闲区等〔11〕。基于院系资料室所构建的LC在服务功能设定上不能照搬国外高校图书馆LC建设模型,在设定服务功能时建设者应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明确资源总体概况为LC服务功能设定提供必要的参考。院系资料室LC中的资源包括实体资源、虚拟资源和人力资源三大部分。实体资源指院系资料室中现有的纸质文献、硬件设备及实体空间;虚拟资源指通过网络所能获得的各种数据库、软件资源及其它数字产品;人力资源包括专业教师、学科馆员、计算机专家等等。其次,开展读者调查了解读者对LC服务的期望及需求。LC服务中的读者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群体,其中教师是协作式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而学生则是协作式学习的参与主体。他们在LC中的角色不同,其对LC服务的期望及需求也就不相同,因此在制定调查表时应注意针对不同的读者设置不同的问卷。再次,注意空间布局动、静分离。传统的院系资料室与图书馆一样要求保持安静的环境,但协作式学习要求师生通过讨论协商来获得知识,这就要求院系资料室不能再一味追求安静的环境,而应有所改变。由于院系资料室一般都是由教室改建而成,因此可以方便地将这二类不同学习需求的人进行空间分离。院系资料室在构建LC时可以将开放资源区与协作式学习区分开放入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建设,通过中间的咨询台相连,从而使得动、静分离。

院系资料室LC应注重与高校图书馆密切合作开展LC服务。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中心在文献资源、电子资源、人力资源、软硬件资源、空间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因此院系资料室在构建LC相关服务功能时应注重自身优势与图书馆优势相协调互补,不能盲目求全。一方面院系资料室在建设之初就是为各院系师生提供服务的,并不面向全校师生,虽然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明确提出院系资料应“应面向全校开放,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实行资源共享”。但受传统思想影响,院系资料室所收藏的资源仍以本学科为主,因此其在设定LC服务时并不适合面向全校师生。另一方面院系资料室的物理空间相对较小,有限的空间决定了其不能如国外高校图书馆LC那样提供多种服务功能。事实上笔者认为院系资料室LC应注重开展协作式学习服务功能,如前文所述的开放学习区、参考咨询台、小组学习室等,而其它服务功能则可以依靠高校图书馆进行建设,并通过相关渠道与院系资料室LC合作开展服务。

3.3 考核体系建设

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体系是LC长效运转的有力保证。完善的考核体系不仅能确保LC服务目标的实现,而且可以发现与改进LC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促进LC的长效发展。LC考核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所涉及的内容众多,包括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岗位职责量化标准、奖惩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建立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其中LC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是整个LC考核体系的核心。此外LC考核体系中应将教师纳入其中,LC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为协作式学习提供全程支持服务,而教师是协作式学习的4个基本要素之一,在协作学习过程中起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一个缺少教师参与的LC其实体环境再完美,服务功能再多,也只能是有其形而无其质。因此在建设LC考核体系时应将教师纳入其中。

4 结语

院系资料室作为全校文献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在院系教学与科研方面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近几年由于文献资源建设投入不足,服务上缺少创新,使用效率低等问题不断困扰着院系资料室的发展,部分院系资料室甚至成为摆设。高校院系资料室利用现有资源构建LC,一方面适应了高校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使得院系资料室服务教学与科研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LC为院系资料室走出困境提供了一个可行之道,但在构建中还有许多因素要研究,限于笔者的能力无法一一探讨,有待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

1.陈琳.香港地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1):51-55

2.任树怀,盛兴军.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4):20-26

3.陆宝益.我国Information Commons(IC)研究进展述评.图书与情报,2009(5):54-58

4.李越,唐小利,陈晨.国内外信息共享空间(IC)研究及其启示.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32(8):65 -68

5.宋惠兰.整合与变革:皇后大学学习共享空间创建与启示.图书馆论坛,2009,29(3):176 -178

6.王丽琳,喻丽.学习共享空间构建过程中的协同机制研究——基于高校图书馆层面的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10,54(23):89-92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通知.〔2011 -09 -10〕.http://www.law -lib.com/lawhtm/2002/17425.htm

8.龚军慧.论提高高校院系资料室为学科建设服务水平.图书馆,2007(5):128 -129,143

9.学科馆员.〔2011 -09 -10〕.http://baike.baidu.com/view/262665.htm

10.任树怀,盛兴军.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4):20-26

11.尹雪,任树怀.学习共享空间:图书馆构建新的协作式学习环境.图书馆,2009(1):46-48

猜你喜欢

资料室院系协作
高校二级学院资料室的建设与管理
团结协作成功易
高师音乐院系艺术实践周实效提升策略
高校院系图书馆资料室的管理模式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体育院校资料室发挥主要作用方式的探讨①
——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协作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协作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可与您并肩协作的U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