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致力于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探究*
2012-02-15饶思军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湖北武汉430070
姜 昊 饶思军(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 湖北 武汉 430070)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涵盖了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图书馆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依托其强大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共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如何定位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发挥图书馆的最大效用,把握图书馆在新时期发展的契机,是图书馆人所面临的时代命题。
1 往昔剖读:图书馆走进农村的迫切性
近年来,国家政府大力倡导和支持农村的经济建设发展,全国各地的乡村都在积极开展经济建设,追求更多、更快的GDP增长,在经济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然而,文化建设的步伐却远远落后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被忽视导致大部分农村甚至是经济已达到城市乡镇水平的农村,都依旧被赋予无知、落后的标签式印象。此外,精神文明建设的落后也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深入发展。种种现象都警示我们,农村建设在抓经济的同时,精神文化建设亦是不容忽视的。
正如费孝通先生在其《乡土中国》一书中所言:“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候。”[1]1可见,“愚”和“贫”往往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是导致中国乡村发展长期处于缓慢滞后状态的两大弊病。而美国学者刘易斯曾提出贫困文化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中的穷人通常处于贫困亚文化之中,具有独特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这种亚文化通过“圈内”交往而得到加强,并且被制度化,进而维持着贫困的生活[2]。在这种环境中长成的下一代会自然地习得贫困文化,于是使贫困文化得到世代传递。贫困文化塑造着在贫困中长大的人的基本特点和人格,使他们即使遇到摆脱贫困的机会也难以利用它走出贫困[2]。可见,这种循环轮回式的“贫困亚文化”模式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发展,特别是在基层层面仍处于“乡土性”[1]2的中国。农村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图书馆进农村是推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因此如何让图书馆更好地走进农村、融入农村显得极为迫切。
2 现状审视: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性
黄宗忠先生在《图书馆学导论》里为农村图书馆明确定义:“农村图书馆(室)是直接为农民服务的文化设施,其主要任务是为农民服务,为生产服务。它通过借阅书刊等活动,对农民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发展农村的生产。”[3]杨玉麟先生认为,农村图书馆就是建立在农村地理范围内的,与农村人口的生产、生活和学习等活动息息相关的所有图书馆[4]。可见,农村图书馆与农民生活、农业发展息息相关,在新农村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具体而言,其关键性意义可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 提供科学知识,培养专业能力。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效率至上的市场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无疑是决定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然而,仅依靠为数不多的农村科技人员向广大农民群众普及科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图书、报刊普及科学的农业知识是一种切实可行、传播范围广的有效途径。因此,图书馆进农村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农村图书馆打造成为一个重要的科普阵地,提高农民获取并利用农业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的专业化、科学化、现代化发展。
2.2 巩固义务教育,滋润未来花朵。
农村学校无疑是新农村建设的得益者,图书馆进农村能够极大地缓解乡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紧缺、基础文化设施不健全的状况,满足师生对于知识的热切渴求,促进义务教育的开展,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有利于农村儿童精神世界的营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农村儿童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文化基础。
2.3 撒播精神食粮,提升文明素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使农民开始迫切需要充实自身的精神生活,而图书自然是农民群众宝贵的精神食粮。图书馆进农村为农民提供了健康的文化阵地,一方面能够为农民传播知识,提高农民文明素养;另一方面,也可以稳定农村的社会秩序,进而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文化村、文明村。
近年来,各种社会力量纷纷踊跃参与到农村图书馆的建设当中。例如,政府部门积极参与了农村图书馆建设,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包括文化部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国新闻出版署推动的“农家书屋”、“万村书库”等;除了政府的大力投建,各行各业也对建设农村图书馆表现得极为热情,纷纷捐资捐物援建。值得一提的是,各种基金会、公益网站及各类媒体等非政府组织更是长期支持农村图书馆建设,如青树基金在2002年成立了“中国青树乡村图书馆中心”(China Evergreen Rural Library Service,简称CERLS)、中国国际慈善基金会开展了“中国国际爱心图书馆(室)”的公益项目、2000年《中国妇女》开始在全国广大乡镇兴建“星星火农村妇女家庭图书室”、2005年CCTV- 7的“生活567”栏目发起了“图书传递工程”大型社会公益活动,等等。从中也可以看出,媒体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影响力通过募捐、图书传递等方式在中国偏远地区援建各类型的爱心图书室,帮助建设当地的农村图书馆[5]。
这些活动中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所推动的“农家书屋”工程的影响最为广泛、深远。农家书屋以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为出发点,按照“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的思路组织实施,为了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农民自己管理的、能够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农家书屋”工程计划到2015年基本覆盖全国的行政村。总的来说,“农家书屋”工程加大了政府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障了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毋庸置疑,图书馆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村图书馆为新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其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现实困难与不足。例如,资金调动问题,由于农村的基础文化设施比较落后,图书馆的建设资金特别紧张。可见,政府对于农村图书馆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还有待加强,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度仍显得有所不足,因此能否尽可能地开拓资金来源成为左右农村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因素。再如,后期发展问题,也就是图书馆建成后,引导农民群众走进图书馆学习、接受精神文化熏陶的问题。目前,在广大农村,农民的农业闲暇生活主要是看电视、打麻将、闲聊,也出现个别的打架斗殴、赌博、吸毒等现象。因此,如何让农村图书馆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达到通过图书馆来提高农民的文明素养的目的亦成为一大难题。
3 前景展望:图书馆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性
如上所述,图书馆的新农村建设在成绩喜人的同时,也面临着陷入瓶颈状态的局面,其发展难以持续、深入。归根结底,涉及到一个融入性的问题,即图书馆如何真正和谐地走进农村,走进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当中。费孝通先生认为,作为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办几个农村学校和让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1]8。这一观点可谓是醍醐灌顶,发人深省。的确,在我们摇旗呐喊“图书下乡,用科学武装农民头脑”之际,更多的是需要冷静审视并思考农村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农村自身的人文背景和特点,从而明确农村图书馆“贴近农民群众诉求,符合农村发展需要”的宗旨,在农村图书馆的规模位置、设施配置、图书选购、服务等方面做出有针对性的安排和调整,创新图书馆服务思路,紧贴老百姓心声,使得农村图书馆真正为广大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更好地发挥其文化阵地的重要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因此,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关键在于确保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深入性和持续性。从这一目的出发,结合前人对于农村图书馆发展的诸种措施和设想,笔者提出以下3种关于农村图书馆的前景构想。
3.1 形成网络,建设信息共享中心。
在信息化时代,一切都通过依附于强大的网络信息平台而获取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信息共享”俨然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和流行趋势,农村图书馆的建设也不例外。较之于城市或高校的图书馆,农村图书馆的馆藏量和配套设施明显较为落后,然而其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构建信息共享中心,实现信息的交流共享,弥补农村图书馆的资源劣势。
自2002年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以国家中心,以省、市、县为分中心,依托省、市、县各级公共图书馆,在乡镇和街道文化站设立基层中心,在村和社区发展基层服务点的五级服务网络体系。农村图书馆应当充分利用这个网络平台,依托此服务网络体系获取更丰富的信息资源。此外,农村图书馆还可以与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等信息工程努力接轨,形成系统网络,并不断更新完善,借助一系列的信息工程使农村图书馆承担起支撑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等的重任。
3.2 村校结合,借助地方高校力量。
地方高校是不容小觑的有生力量。采取村校结合的有机形式,势必能够将图书馆的新农村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地方高校图书馆具有一定规模的文献资源、较强的科技实力及比较先进的设施设备等优势,同时贴近农村,便于就地取材,这都为其与农村图书馆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重要的是,这种村校结合的显著优势在于利用高校图书馆的人才优势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具体措施包括实行“一帮一”援助计划、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提供咨询服务及建立馆藏互借制度,等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校图书馆帮助农村图书馆的关键在于,培养专业管理人才队伍,增强农村图书馆的软实力。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当地农村的实际需求,组建有针对性的流动性专业队伍,定期下乡为图书管理人员提供培训、咨询服务,通过开办培训班和讲座等形式进行图书的管理、典藏、加工、借阅等业务培训,图书馆管理制度培训,网络与数据库信息搜集、加工与传递业务培训及读者咨询与服务培训,等等,为农村图书馆培养具有一定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的图书管理人才,促使他们尽快成为发展新农村图书馆事业的主体和骨干,乃至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后备力量。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可以与农村图书馆建立长期的人员交流沟通机制,使农村图书馆得以可持续发展、壮大。
3.3 重点突破,关注农村特殊群体。
农村图书馆若要在农村扎根,走进民心,就必须结合农村的发展现状,了解掌握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稳定农村秩序,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平稳发展。有研究者认为,农村图书馆为农村留守儿童的补偿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6]。可见,农村图书馆应该丰富馆藏资源特别是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优秀读物,做好导读工作,努力增强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并且积极联合当地政府和学校开展各种类型的读者活动,结合留守儿童的特点营造适合留守儿童成长的学习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从而弥补留守儿童在情感、生活、学习方面的缺失,使图书馆成为留守儿童的幸福家园。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人民出版社,2008.
[2]刘易斯.贫困的文化[M].贾仲益, 译//丁宏. 民族研究文集:国际学术交流卷.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517-532.
[3]黄宗忠.图书馆学导论[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289.
[4]刘春静.新农村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和策略[J]. 农业考古,2010(6):233-235.
[5]王 淼, 杨玉麟. 对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 2009(2):10-12.
[6]高 华.院校图书馆在农村留守学生“补偿教育”中作为的可行性[J].科教导刊, 2010(7):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