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2011年《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研究综述*

2012-02-15卞丽芳江苏大学图书馆江苏镇江212013

图书馆建设 2012年7期
关键词: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中图法

卞丽芳 袁 润(江苏大学图书馆 江苏 镇江 212013)

王正兴(淮海工学院图书馆 江苏 连云港 222005)

1 概 述

从1999年3月出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4版)到2010年8月出版《中图法》(第5版),历时11年半,经过了日常维护准备,修订调研,分工修订,草稿综合审定及反馈意见处理,完善修订系统、修改机读数据和排版,试用和征求意见,终稿审定7个阶段[1]。《中图法》(第5版)正式出版1年半来,业界反响强烈,一方面,普遍认为《中图法》(第5版)是我国分类法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与《中图法》(第4版)相比合理调整、完善了类目体系,适应了社会和科学进步发展的需要,在立类的科学性、实用性及类名、注释的规范性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改进和提升[2],它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3]。另一方面,对《中图法》(第5版)的修改意见迭出,其中不少观点颇具参考价值。回顾与总结1年半来《中图法》(第5版)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今后更好地使用和修订《中图法》(第5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为数据源,以《中图法》(第5版)相关研究文献的标题词、关键词或主题标引中出现概率极高的“中图法5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图法”为检索词,以“2010.6—2011.12”为时间的条件限制,以题名、关键词、主题为检索入口进行匹配搜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03 篇,排除单独研究《中图法》(第4版)的17篇文献,浏览剩下的86篇论文,按照论文学术性(文献源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总览2008》或南京大学CSSCI收录)或研究代表性(不简单重复研究《中图法》(第5版)同一问题,或研究同一问题持独特见解)精选出52篇,再根据内容主题对综合评介与使用指导、总表存在问题分析与具体修改意见、复分表存在问题分析与具体修改意见3个方面进行综述。

2 综合评介与使用指导

2.1 综合评介

2.1.1 从整体出发综合评介

卜书庆详细介绍了《中图法》(第4版)的修订与《中图法》(第5版)的概要,从8个方面比较全面、准确地表述了修订的指导思想和原则[4]。她指出,《中图法》(第5版)对《中图法》(第4版)的修订幅度较大,新增1 631个类目,停用或直接删除约2 500个类目,修改类目约5 200多个,并归纳了七大修订特点,对文献分类人员认识、了解《中图法》(第5版)的特点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4]。张淼指出此次修订的重点和特色为:①重点对大类进行处理和局部调整;②修改类名,增强类目的针对性和容纳性;③大幅度删除或停用类目,节约类号;④增加使用标记;⑤继承沿革注释等办法,使类表的实用性有很大提高;⑥完善类目的相互参见注释;⑦增补新学科、新概念;⑧完善附表类型,增加新的主题,并以大量实例说明,具有很强的参考性[3]。

2.1.2 从特定角度综合评介

杜敏比较了《中图法》(第5版)与《中图法》(第4版),认为《中图法》(第5版)类名的修订特色表现为:用词更精准,容纳性更强,更符合现代学科的发展[5]。赵需要则通过《中图法》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类目35年的演变,诠释了《中图法》各个版本的变迁,映射出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说明了《中图法》随科学发展而修订的历史必然[6]。朱蕴辉和张青从宏观角度对《中图法》(第5版)与台湾《中文图书分类法》(2007 年版)的编制思想、体系结构、主要类目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和研究,认为《中图法》(第5版)应向“半分面化”发展,即让体系分类法与分面组配法渗透、结合,并趋向一体化,在出版纸质版的同时加快电子版、网络版的出版,增加英文类名,继续编制索引[7]。

2.2 使用指导

2.2.1 普适性指导

汤彩霞从做好使用《中图法》(第5版)的前期准备工作(如新旧分类法的比对等)、了解和掌握《中图法》(第5版)的部分通用分类规则、制定并启用《中图法》(第5版)的各馆分类规定3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善用《中图法》(第5版),进而改善图书文献归类准确性[8]。邵明哲和张敦仲认为,《中图法》(第5版)的修订主要表现为类目或局部类目体系的合并、分出和改序等变化[9]。在使用《中图法》(第5版)类分文献时,他们认为凡属于粗分、细分之间变化的类目,一般不用改编原分编文献;如果属于类号相差甚远、与文献原归属类目距离较远、被新类目占号的情况,应当改编文献,以免造成藏书混乱[9]。于新国对《中图法》(第5版)分类号中“0”的6种类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给出了一些实例,系统分析了《中图法》(第5版)复分中加“0”情况与处理原则[10]。他还发表了《<中图法>第五版“F经济”类中的广义借号法分析》[11]等3篇文章,介绍了《中图法》(第5版)广义借号法的类型和原理,有助于广大使用者进一步理解《中图法》(第5版)的编号制度。

2.2.2 专类指导

(1)何少真对《中图法》(第5版)和《中图法》(第4版)法律类的类目设置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图书分类人员在类分法律类图书时应注意的问题[12]。(2)李建民认为,在使用《中图法》(第5版)对经济类文献进行分类时,将停用的部分经济类目改入其他类目会导致部分经济类目的文献混合在一起;使用新增类目与新增类目注释的类目,会形成新旧类目的交叉和重复[13]。因此他建议: ①细分类与粗排架;②尽量不使用新增的交替类目;③对于为了解决原来一些经济类目的文献无类可归或归类不当所导致的标引和检索困难而新增的经济学类目与新增类目注释,应结合类目的变化情况,按照《中图法》(第5版)进行图书分类、改书、改目录;④培养读者使用《中图法》(第5版)[13]。(3)汤彩霞认为,不是所有的“同书异号”的旧版英语类图书都需要改编,如果改入新增扩展的下位类,并且和原号没有冲突,图书就可以就近排架,旧版类号无需改编[14]。(4)王敏借助修订《中图法》(第4版)P 大类积累的实践经验,对《中图法》 (第5版) P大类各类目修订的思想脉络进行了梳理,以方便标引人员快速熟悉、掌握《中图法》(第5版),使馆藏文献能够归入最专指、最确切的类目[15]。(5)阮学平全面介绍了《中图法》(第5版)R大类中依据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健康生活方式、诊疗新技术等新增加的类目,规范了《中图法》(第5版)R大类的类目,较清晰地阐释了因客观原因未修订的类目[16]。

3 总表存在问题分析与具体修改意见

3.1 整体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类号与类名

①注释的类号错误,类名表述不恰当,如“F293.33 房地产管理”、“F29 城市经济、房地产经济”类目[17]。②类名与学科体系不对应、不规范,如“R944. 1+6悬浮剂”、“R944. 7气溶剂”类目[18]。③部分类号、类名不一致,如“F306农业经济组织经营与管理”、“F324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类目[19]。

3.1.2 类目及其之间关系

①新增类目与加“0”类目之间存在重号问题,如“G81世界各国体育事业”类目下两组同书异号现象和“K87中国文物考古”类目下一组异书同号现象[20]。②类目和注释清晰度不够,如“R242中医治疗学”的注释“……常见病疗法入此”中的“常见病”这个概念不够严谨、明确,应改为“各科通用疗法入此”[18]。以小说类目为例,《中图法》(第5版)多处设置隐性多重列类,但没有注明划分标准和注释归类方法[21]。③划分类号标准不统一,如社会科学各大类下的理论性类目B0、D0、E0、F0、H0、I0、J0都以短横“- ”连接复分类号,而“G0 文化理论”的下位类 G02、G03、G04、G05、[G07]、[G09]都没有加复分标识符标识[17]。④上下位类目概念不清,甚至在类分文献实践中出现同书异号、异书同号的问题[20]。⑤类目设置不合理,如具有共性的相邻类目在类目设置上没有按照惯例在类目之间采用伸缩性与灵活性较强的仿分方法,而是逐一重复罗列类名, 致使类目设置较繁琐[22]。

3.1.3 部分文献无类可归

如某些民族文字文献无类可归、类目设置不够细致,某些类目文献积聚过多[23]。图书情报学领域中出现的跟踪服务、国际情报学、密集书库、私人情报馆、馆舍搬迁等内容的文献无类可入[24]。

3.2 各大类具体问题与改进意见

(1)A大类下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及其著作的学习和研究类目存在共性的区分内容被重复列类的问题,建议在A811类目下增加注释“仿A1分”[25]。(2)哲学类目时代划分上应统一使用“‘××世纪以前’作为首个按‘时代’细分类名,并设为四级类目”的方法处理欧美各国哲学起始时间划分问题,同时建议俄国1851—1899年哲学入“B512.5十九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哲学”类目[26]。(3)军事类目有4点需要改进:①武器装备相关类目设置的发展性仍须加强;②“E92武器、军用器材”类目按军兵种应用领域细分,这种分类标准未必合适;③少数类目具有共性,但类名各有差异[27];④类目注释存在错误、冗余和漏注等问题[28]。(4)朱晓燕和宋登汉综合考虑MBA类图书学科属性,根据“F2经济管理”类目体系、文献分类学知识,明确了此类文献在《中图法》(第5版)中的合理归类[29]。(5)张淼指出 G25类目中的3处错讹之处,并认为新增类目“G250.1图书馆学”和“G250.2情报学”并无分别列类的需要[30]。汤彩霞认为,G25~G35类目以后的修订应加强类目深度控制,即类目设置需有文献保障和类目规范化,需要基本术语的统一[31]。(6)修订后的H31类目“一大两小加其他”的分类体系的自身缺陷及彼此之间的交错关系等给文献归类带来了各种困扰[14]。李庆文、陈素梅等人分别提出了增加、归并、删减英语类目的意见,建议将注释中的“专业英语”归入“H319.4(英语教学)读物”类目,将“H310.421大学英语水平考试”类目改入“H319英语教学”类目,将“H319.6习题、试题”类目的类名改为“习题、试题及题解”等[32-33]。(7)文学大类中某些类目仍存在类名不规范及类目关系错乱的问题,可采取修改类名并增加注释、理顺类目之间逻辑关系等办法解决[34]。(8)景月亲建议《中图法》(第5版)的修订工作借鉴《中图法》(第3版)音乐类目的成功修订经验,要注意音乐类文献的个性化,关注音乐理论类目细化及乐谱文献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注重细节[35]。(9)陈立红针对“K27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类目及“K36中亚”类目下由苏联解体后独立出来的新国家的相关类目的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36]。(10)金雪兰指出,《中图法》(第5版)R大类在类目设置方面存在入类不当、交替类目不妥、药物分析学过于集中、医疗器械与设备的类目过于分散、学科归属前后不一致等问题,在类目注释方面也存在不够完备、重复和矛盾、缺乏严谨性等问题,提出应增设有关介入医学、 中医老年病学、 残疾疾病等的新类目[37]。(11)另外,赵洁、刘如分别对《中图法》(第5版)的 “S8农业科学”、“TS97生活服务技术”等类目提出了一些修订建议[38-39],邱轶则撰文讨论了 “B825 个人修养” 、“D 政治、法律”、“F 经济”、“G894 私人收藏”、“H31 英语”、“I207.2 诗歌、韵文”等多个类目的相关问题[40]。

综上所述,《中图法》(第5版)存在的问题,属于对学科体系不熟悉、类名类号与学科体系不对应、列类不严谨、学科专业属分关系不明确的占33%;属于集中与分散矛盾处理不当、类目关系错乱、交替类目设置不合理的占30%;属于特殊专业列类不具体,文献入类不明确的占15%;属于事物发展不可预测,列类界定难以统一的占11%;属于其他技术性错误的占11%。可见,加强对学科、专业知识分类的正确理解和系统化把握是《中图法》(第5版)修订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4 复分表存在问题分析与具体修改意见

《中图法》(第5版)在复分表修改中规范类名、类目注释,增设新类目,增加、完善类目注释,删除、停用类目,改进幅度和力度之大,是历次修订中所少有的[41];对8个附表补充了新主题,大量增改了注释。由于复分表的使用特性,此次修订仍然像以往一样慎重,改进的方面只是局部的、浅层次的,其体系上的一些问题并未触及,如复分规则繁琐复杂、同一复分表不支持多次复分、复分表不能单独使用、主表和复分表类目重合、与其他分类法不能兼容等问题[42]。

4.1 关于世界地区表

周兵对世界地区表“3/7国家(地区)表” 提出了45处改进意见,涉及类名的统一和规范,海外领地类名的规范标注,注释的准确、一致,“南斯拉夫”等相关问题的探索,“塞尔维亚”的类目设置,相关名称辨析等一系列问题[43]。他还指出,《中图法》(第5版)“世界地区表”的不足之处在于国家名称的类名还不够规范、通用,建议采用简洁、准确、科学、一致且相对比较稳定的通称地区类名后注明所属国家的方式,他列举了被《中图法》(第5版)遗漏的、需在类名后注明所属国家的类目有10多个[43]。另外,有些国家的上位类地区归属不够周延、“196.1/ 196.8”的类名不够规范、地区类名表达不够充分、“512俄罗斯及苏联”类目的注释不够准确、“18海洋”类目设置不够完善等[44]。

4.2 关于中国地区表

王瑞英指出,《中图法》(第5版)“中国地区表”在科学性、实用性和兼容性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疏漏,如在表中所列的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再采用其他标准细分时,必须在这些地区号码后加“0”,以便与其所属的市、县、乡区别开来。例如,《黑龙江省财政管理体制》分类号为“F812.735.02”[44]。由于没有单独设置的“各村、居委会”类目,致使涉及有关村、居委会的文献归类时,只能采取入“5各镇、乡、街道”类目的处理办法,这不仅造成了该类目过于臃肿和“级别”上的不匹配,而且使文献的专指度也大为降低。刘丽静针对《中图法》(第5版)“K历史、地理”类目相关的时代和地区复分表的同步修订问题,指出在标引实践中容易产生分歧的人物传记的分类困扰,如海外华人传记和学科传记的归类矛盾已造成目前的分类不一致[45]。同时,有关华人的类目注释与归类等细节上存在的问题值得关注[2]。周卫妮指出《中图法》(第5版)通用复分表里的“中国地区表”和“中国民族表”的某些注释说明存在着概念重复的问题,并以通用复分表的“中国时代表”的注释说明为基础,提出了修改“中国地区表”和“中国民族表”中不合理注释的建议和方法[46]。

4.3 关于新增“环境、人员表”及其他

《中图法》(第5版)在原“通用时间、地点表”中新增了“环境、人员表”,并与“通用时间、地点表”合并,加强了分类法对文献信息的分面揭示,是一个很有创意的修订。但作为独立的、不同的方面,“环境、人员表”单独设置更为合适。为了解决通用概念类目设置不当和同一国家文献不集中等问题,周冰建议增加人物资料类型表及语种表[47]。其中,“语种复分表”中的语种代码可与 H 大类下各语种的分类号相对应,同时也可参照其他通用复分表编制注释说明[48]。段昌华指出 “国际时代表”和“中国时代表”中的部分类目与主表的一些类目(如“J110.9艺术史、艺术思想史”等类目)不一致,强调《中图法》(第5版)修订时应对其统一规范类名、统一配号、统一起迄年代[49]。

5 结 语

近1年来,我国图书情报界对《中图法》(第5版)倾注了极大的关注,各类刊物发表研究文章数百篇。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反映了广大文献工作者对事业的执着及其对学术问题的坦诚和热情,也反映了他们对《中图法》(第5版)的关心和爱护。卜书庆介绍了网络环境下《中图法》历经的机读化、电子化、网络化的发展过程,描述了其机读数据库、电子版、Web版的特点和功能[4];她与贺玲勇等人还撰文重点分析了包括《中图法》(第5版)编辑维护系统在内的一体化创建维护系统的功能、问题、实现技术与方法,为我们展示了《中图法》网络化及分类主题一体化的发展态势[50]。我们相信,随着《中图法》(第5版)Web版的发布,在广大读者社会化标注和专业人员标引实践以及分类专家的理论概括“三结合”的支撑下,《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必将日臻完善。

[1]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M].5版.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25.

[2]黄尊宝《.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若干问题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4):47-50.

[3]张 淼. 《中图法》第五版的修订特色[J].情报探索, 2011(8):123-125.

[4]卜书庆.网络环境下《中图法》发展及第五版述要[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5):92-99.

[5]杜 敏.由简表的变化看《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五版)的修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11):129-130.

[6]赵需要.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1-5版)“G250图书馆学”、“350情报学”类目的嬗变[J].图书馆建设,2011(7):41-44.

[7]朱蕴辉,张 青.《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五版)与《中文图书分类法》 (2007年版)的宏观比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8):60-64,88.

[8]汤彩霞.善用《中图法》 (第五版) 改善图书文献归类准确性[J].图书馆杂志,2011(8):45-48,68.

[9]邵明哲,张敦仲.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5版)的修订特点及应用对策[J].图书馆建设,2011(9):53-57.

[10]于新国.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分类号“0”的类型[J].图书馆学刊,2011(9):45-47.

[11]于新国. 《中图法》第五版“F经济”类中的广义借号法分析[J].贵图学刊,2011(1):38-40.

[12]何少真《. 中图法》 (第 5 版)法律类的更新[J].图书馆学刊,2011(3):56,67.

[13]李建民.关于《中图法》第五版经济类目设置与运用有关问题的探讨[J].贵图学刊,2011(2):28-29,32.

[14]汤彩霞.《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五版)H31英语类修订刍议[J].图书馆论坛, 2011(4):121-124.

[15]王 敏. 《中图法》 (第五版)P大类的修订特点分析[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1):59-61.

[16]阮学平.基于医学发展的《中图法》第五版医药卫生类[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1(4):35-38.

[17]周小敏. 《中图法》 (第五版)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图书馆杂志,2011(8):40-42.

[18]马 慧,孙 磊. 《中图法》四、五版R类修订分析[J].图书馆杂志,2011(9):40-41.

[19]王 江.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5版) “农业经济”类目存在的问题及修订建议[J].图书馆建设,2011(9):61-64.

[20]于新国. 《中图法》第五版中的同书异号和异书同号现象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6):67-69.

[21]周卫妮.《 中图法》 (第五版)隐性多重列类初探:以小说类目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1(9):37-39.

[22]高云飞.对《中图法》有关类目设置问题的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8):152-153,157.

[23]斯琴图.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5版)中有关民族文字文献的分类标引问题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4):47-50.

[24]宋 力. 《中图法》第五版的图书馆事业、信息事业类目设置[J].图书馆杂志,2011(9):34-36.

[25]陈立红. 《中图法》第5版A大类类目设置之我见[J].图书馆学刊,2011(9):42-44.

[26]肖 燕. 《中图法》(第五版)欧美各国哲学史时间划分存疑[J].图书馆论坛,2011(3):101-104.

[27]祝朝安,刘素颖,王春雅, 等. 《中图法》 (第五版)军事类修订探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1(2):28-30.

[28]祝朝安.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5版)E大类类目注释的若干问题[J].图书馆建设,2011(9):58-60.

[29]朱晓燕,宋登汉.关于MBA类图书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中合理归类的探讨[J].图书馆论坛,2011(5):115-118.

[30]张 淼.浅析《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五版)G25类修订特色及问题[J].图书馆界,2011(4):79-81.

[31]汤彩霞.《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5版) G25-G35类修订探析[J].图书馆学刊,2011(6):47-49.

[32]李庆文.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5版) “H31英语”类目的修订[J].图书馆建设,2011(11):60-61.

[33]陈素梅,朱玲玲. 《中图法》第5版H31英语类目的设置[J].图书馆学刊,2011(10):54-55.

[34]周卫妮.《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5版)文学大类存在的问题[J].图书馆建设,2011(4):40-42.

[35]景月亲.《 中图法》 第5版音乐类目(J6)刍议[J] .图书馆论坛,2011(4):125-128.

[36]陈立红.对《中图法》 (第5版)历史部分类目设置的商榷[J].图书馆学刊,2011(7):58-59.

[37]金雪兰.《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五版)医药卫生类目评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1(4):82-84.

[38]赵 洁《. 中图法》第 5 版 S8 类目修订分析[J].图书馆学刊,2011(9):36-37,58.

[39]刘 如. 《中图法》五版“生活服务技术”类目异议[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1(4):74-75,79.

[40]邱 轶.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部分类目设置的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6):53-56.

[41]刘少武. 《中图法》 (第五版)世界地区表“3/7”述评[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1(2):34-40.

[42]张 青,朱蕴辉.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 5 版通用复分表修订简评[J].图书馆学刊,2011(9):40-41.

[43]周 兵.浅谈《中图法》第五版“世界地区表”的修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0):77-79.

[44]王瑞英.浅谈《中图法》第五版“中国地区表”修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8):62-65.

[45]刘丽静. 《中图法》第五版“历史、地理”类目修订解析:兼评时代、地区复分表的同步修订[J].图书馆学研究,2011(10):62-64.

[46]周卫妮.浅析《中图法》 (第五版)通用复分表的注释说明[J].图书馆杂志,2011(8):43-44,63.

[47]周 冰.《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5版)通用复分表修订评介[J].科技与经济,2010(6):94-96.

[48]周卫妮.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5版)应增设“语种复分表”[J].图书馆建设, 2011(11):56-58.

[49]段昌华.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5版)若干时代类目问题探讨[J].图书馆建设, 2011(12):56-58.

[50]卜书庆,贺玲勇, 宗 ,等.分类主题一体化的知识组织系统研发述要:兼论《中图法》第五版编辑维护系统[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1(4):28-34,56.

猜你喜欢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中图法
《中图法:第五版》“J艺术”类的修订
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F经济类目修订的探讨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未成年人图书馆版)》(第4版)文学类目修订管见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修订与主题词对应分析
关于网络小说在《中图法》第五版中的分类浅析
《中图法(儿童版)第3版》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类目修订刍议
知识图谱视角下《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研究演进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