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学视域下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效果分析

2012-02-15季谋芳金育强梁朱贵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2年1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育锻炼群体

季谋芳,金育强,饶 平,梁朱贵

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效果可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来检测,实际包含两方面:一是实施几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否提高了,二是如何维持学生体质健康,二者之和即为阳光体育活动的最终目标。目前,学术界大多认为以政府、社会为主体,学生为客体探讨应该怎样达到其目标,彰显其效果,而忽略作为社会人的学生的反映和主观能动性,是否认同和接受这一目标和与之相应的实施内容和形式。本研究试图以学生为主体,在分析高校学生体育参与的几种类型的基础上,以行为科学中人的行为特征为切入点,探讨高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效果问题。

1 高校学生体育参与的几种类型

当前,对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大多建立在定量描述的基础之上,用数字说话固然具有说服力,但也不乏偏颇。首先,大部分研究只选取一定范围或一定阶段的青少年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对于幅员辽阔、风俗习惯、经济或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的全国青少年总体来说,体育锻炼现状描述的代表性值得质疑;其次,对于阳光体育乃至全国学校体育,因人力资源和经费问题,存在地域不均衡。因而,作为研究群体,我们缺少来自各个地方的声音,不能准确把握总体;再次,学校体育教育以现代体育项目为主要内容,沿海与内陆、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贫困地区、城市与乡村学校体育场地与设施存在巨大差异,而关于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内容现状的描述大多以现代体育项目为本,因而,对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实际情况的反映有以偏概全之嫌。定性描述在反映情况方面固然没有定量描述直观、精确,但能把握研究对象的本质。因此,我们根据观察和访谈,采用定性方法对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分类描述,为下文分析作铺垫。

1.1 兴趣型

尽管我国学生体质逐年下降,但随时走到学校体育场馆,都不乏体育锻炼人群,且通过仔细、长期观察还会发现,健身房、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上挥汗如雨的总是那些相同的面孔。烈日炎炎的夏季,大学校园里的篮球场上,下午4点前后就有很多人开始占领场地,经常一个场地周围栖息着数名候场队员。而这些现象似乎与全国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事实相矛盾,形成鲜明对比。这一类青少年体育参与群体,我们称之为兴趣型,其特点是只要条件允许,则必定参与体育锻炼,无条件也会创造条件参与锻炼。兴趣型学生把体育锻炼当做一种乐趣,能享受运动带来的愉悦。但通过调查发现,归属兴趣型体育参与的高校学生群体占学生总人数的比例偏低。

1.2 条件型

根据访谈得知,部分学生在天气晴朗,气候适宜,心情好的时候也会到户外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但并不经常;还有部分学生会在周围同学的带动下参与体育活动,但不会主动、独自、有意识地参与体育活动;也有部分学生有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由于学校场地设施不足、不开放,宿舍区离体育场地太远,天气情况等客观条件而放弃参与体育活动。最后这一类学生群体,我们称之为条件型,其特点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参与体育活动,条件不具备则会减少体育活动频率或者中断,甚至放弃体育活动。条件型学生群体总体上不排斥体育活动,可通过改善客观条件促使其经常参与体育活动。

1.3 排斥型

第三类学生是有无条件均不参与体育活动,视体育活动为累赘。这种类型的学生不但行动上不会有体育参与行为,体育课参与很被动,而且思想意识上抵制、排斥、拒绝参与体育活动。这一类学生群体,我们称之为排斥型。对于排斥型学生群体,很难通过改善和提高客观条件促使其参与体育活动。

兴趣型、条件型和排斥型学生群体基本可以涵盖全国学生体育参与总体状况。不管是中小学还是高校学生,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学校学生,不管是沿海发达地区还是内陆欠发达地区学校学生,不管是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学校学生,都可归为上述三种类型。

2 人的行为特征与高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

尽管人的行为千差万别,但人的行为,不管男女老少、不管属于哪个民族或社会阶层,都有着共同的特征。

2.1 自发行为特征

人的行为是自发的,外力能影响人的行为,但外在的权力、命令无法使一个人真正产生效忠行为。学术界在探讨阳光体育运动的障碍时,往往停留在诸如经费缺乏、场地器材不足、师资或应试教育和高考指挥棒影响等客观因素上,而忽略从学生这一主体出发做深层次的分析。现实证明,即使存在诸多上述客观障碍因素,也仍然有兴趣型学生锻炼群体积极开展体育活动。由此可知,学生体育参与不完全取决于客观物质条件。兴趣型群体的体育参与行为完全是自发的,没有人要求他们必须打篮球、踢足球,即便家长、学校因学业压力设置人为障碍,也无法阻止他们的锻炼热情。若改善客观条件,则可以提高条件型群体的体育参与频率,但是,改善客观条件无法使排斥型群体产生体育参与需求认知,进而进行体育参与行为。同样,纵使排斥型群体被要求必须上体育课,但也只是人在心不在,应付了事。学校体育还有“喜欢体育的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和说法。阳光体育活动在具体操作方法上,选择大课间操或冬季长跑作为象征性的活动,各学校相应效仿,动辄“千校万人大会操”。即使人人都参与了,哪怕兴趣型学生群体都不一定会真正喜欢。外部客观条件的改善能影响学生参与体育行为,但无法吸引原来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参与体育行为。学校政策措施的命令使学生参与了冬季长跑活动,但学生不一定喜欢,尤其是排斥型的学生群体会非常反感。

2.2 有原因行为特征

任何一种行为的产生都是有一定原因的,人的行为同人的需求有关。人们的行为受他自己的需求所激励,而不受别人认为他应该有的需求所激励。对于旁观者来说,一个人的需求也许是离奇而不现实的,但对这个人来说,这些需求恰恰是处于支配地位的。兴趣型、条件型、排斥型群体参与或不参与体育活动都是有原因的。通过访谈了解到,对于绝大多数兴趣型学生群体来说,参与体育活动主要是因为“好玩”,“是一种习惯,几天不锻炼不舒服”,“是一种和同学交流的形式”,“为了减肥、保持苗条身材”。条件型学生群体参与或不参与体育活动主要受当时情况影响,具有随意性。排斥型群体不参与体育活动是因为过去不愉快的运动体验、心理恐惧、脏、累等。就兴趣型学生群体而言,他们不会因为政府机构认为学生体质下降了,应该有体育参与需求、应该参与长跑活动而参与或更多地参与体育活动,即这类学生不会受别人认为他应该有体育参与需求所激励。政府机构认为学生体质下降了,所以启动阳光体育活动,要求冬季长跑,这不是学生所需求的,实质走入了行为学误区。因而,探寻阳光体育的效果策略,必须重视其目标与对象群体需求的有效转换。

2.3 可改变行为特征

人类为了达到目标,不仅常改变行为方式,而且经过学习或训练而改变行为的内容,这与其他受本能支配的动物行为不同,人类的行为具有可塑性。兴趣型学生群体的体育行为可因暂时的其他重要目标或任务而中断,也可因学习新的运动项目而取代原有的活动方式与内容。条件型学生群体可因客观条件的改善和流畅运动体验的加深逐渐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也可因不愉快的运动体验或偶然因素产生排斥情绪。排斥型学生群体在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条件下,排斥体育活动的行为也可改变。三种类型学生个体的体育参与状况可因主客观情况的变化而转换。而阳光体育活动目标达成的外在表现实际上就是将排斥型和条件型学生群体转变成兴趣型体育参与群体。

正因为人的行为具有上述特征,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效果涉及到如何使排斥型学生群体产生体育参与行为、增强体育参与行为进而维持体育参与行为;如何使条件型学生群体体育参与行为增强和巩固;如何使兴趣型学生群体体育锻炼行为持续下去使之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减退或消失。因此,可引入行为改变相关理论和方法来提高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效果。目前大多学者所探讨的关于经费、师资、场地设施、监督机制、评价体系、体育氛围、生活环境、国家政策保证等问题都属于“保健”因素,这些因素的改善能消除条件型学生群体对体育参与条件的不满情绪,增强其体育参与频率,但不能使排斥型学生群体产生体育参与行为,也无法保证三种类型学生群体体育参与行为的持久性。因此,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效果的核心问题应是学生体育行为的塑造与强化。

3 学生个体心理特征与阳光体育活动效果

3.1 知觉与体育行为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个体具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于知觉的选择性有较大影响。高校学生具有的体育知识和运动经验对于体育知觉的选择有影响。比如,体育院系大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知识水平和运动经验有着不同理解,对于运动中的损伤,体育院系大学生视为很常见的事情,也具备相应的预防和处理知识,常见运动损伤不会妨碍其运动参与;而非体育院系大学生就可能会因为一次运动损伤而中止参与体育活动。此外,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定型效应都会影响高校学生体育参与行为,都可能是排斥型学生群体不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排斥型学生群体可能因为在中小学接受体育教育和训练时存在失败体验、挫折感等经历而厌恶体育运动;还可能会因为社会对体育运动固有的脏、累、苦等定型效应的认识而导致他们惧怕参与体育运动。条件型和兴趣型学生群体可能因为最近一次体育比赛中的不公平现象或比赛过程中发生冲突而对体育参与产生反感情绪。就阳光体育活动而言,冬季长跑的形式和内容就可能在学生意识中形成不好的首因效应,让学生产生阳光体育活动就是让人长跑、让人做集体操的累、乏味的认知,而不是游戏、娱乐的认知。

人们的行为是以他对现实的知觉为基础的,而不是以现实为基础的。不同的认知会滋生不同的情绪,从而影响人的行为反应。因此,阳光体育活动的宣传、开展、运行模式应该以能在广大学生群体意识中形成易于接受和认同的、符合其需求的认知为前提,并且能尽可能区别于学校体育课,这样才能对学生体育行为产生诱导和激励的作用。同时,阳光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还面临解决排斥型学生群体对体育运动的认知偏差问题。认知行为改变原理认为,一个人的非适应性或非功能性心理与行为问题,常常是由不正确的认知所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改变个体不合理的思想、信念和态度,才能最终达到行为改变的目的。通常采用理性情绪法、认知疗法、自我指导训练法、自我肯定训练法来改变行为。例如,有学生认为参加体育活动会有人笑话,因为做任何运动动作都不协调。这种类型的学生可先对其认知进行重新评估,是否协调性差得无法参与体育活动;然后使其认识自己的认知歪曲,指出别人会笑话只是他自己的想象,并没有人注意他,进而改变歪曲的认知,选择对协调性要求较低的运动项目,从每周锻炼一次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次数,直至改变认知偏差。由此可见,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开展还必须有心理干预措施,而不仅仅是体育教师的责任。

3.2 需要、动机与行为

人类的行为都是有动机性的行为。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但需要并不必然产生动机。需要转变为动机有两个条件:一是需要到一定强度;二是需要对象(目标)的确定。比如,大学生在经过紧张的期末复习,一门课程考试后,有休闲的需要,但还可以继续投入下一门课程的复习迎接考试。随着时间的延长,休闲的需要愈来愈强。若没有明确的休闲项目或方式,则休闲的需求也不会产生动机进而发动行为。若有同伴提议去踢球——确定了需要对象,则马上响应,于是休闲的动机以体育运动行为产生。同时,有某种动机不一定就会引发某种行动。有休闲需要,其目标可以是网络游戏、体育运动、睡眠等等,因人而异。同样,有娱乐需要,其目标可以是看电影、KTV、班级足球赛等。同一动机可以引起多种不同的行为,同一行为也可出自不同的动机。兴趣型学生群体体育参与的动机是娱乐,条件型学生群体体育参与的动机可能只是打发时间,二者的动机受不同的需要支配以体育运动这一相同的行为表现出来。阳光体育运动要取得效果应考虑这一因素,将身体锻炼的目标与学生需求有效衔接。

实际上,从生理学角度来看,人需要适当、适量、适合的体育活动来促进人的新陈代谢,发展人体基本身体素质,维持和促进人体生理机能良性运转,从而保持和促进人的身体健康;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需要适当、适量、适合的体育活动来调节人的情绪,缓解精神压力,表达愉悦情感;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人需要体育活动来增进社会交往与沟通,体育活动是社会凝聚力的有效载体或良好表达方式。人体对体育活动的需求贯穿于生命活动的始终。在实际生活中,一个人的需要总是多种多样的,种种需要形成一定的需求结构。在高校学生的需要结构中,体育锻炼的需求往往不如其他需求强烈而处于隐性状态。即使表现出体育锻炼行为,也不一定是出于对体育锻炼的需求。因此,阳光体育运动要取得效果还应考虑将学生体育锻炼需求从需求结构中凸显出来。具体可应用正强化原理,有目的地利用正强化物来塑造和强化体育参与行为。试问电子游戏、网络游戏为什么会吸引众多青少年?程序教学为什么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因为程序中诸多的强化设置,使参与者能及时得到激励,体验成功。阳光体育运动自启动后,有针对组织机构的“阳光体育先进县(市、区、学校)”的表彰,有针对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奖章”,这种强化物的设置只会凸显其功利性,对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效果不会起很大作用。按照行为改变技术原理,要使人的行为向预期目标发展,应对行为者本身给予强化。所以,阳光体育的有效实施应采用针对每个学生的强化,参与体育活动了,就应立即给予强化物,而不是有选择性的给予强化。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应给予不同的个性化的强化。

3.3 能力与行为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指每一个个体完成一切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共同能力,包括思维、观察、语言、想象、记忆、操作能力。特殊能力指个体从事某种专业活动那个应具备的各种能力有机结合而形成的能力。体育运动能力当属特殊能力,对操作能力要求较高。

每一名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各不相同,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过程中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检测手段,不能依据实际情况反映和衡量学生的进步。学生看不到进步则不会有成就感,不会有激励效果,便不利于体育参与行为的产生。我们的目的是使学生都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成为兴趣型体育锻炼群体;而不是把学生在体育能力上分成三六九等。因此,阳光体育运动有效开展需要能及时反馈学生体育运动能力进步与否的有差别的检测指标或手段。

4 结语

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是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使青少年养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成为兴趣型体育参与人。那么,我们的对象是所有的学生,所做的工作都应以学生为主体,从引发学生体育行为的内外两方面因素入手解决问题。学生是社会人,对一切刺激都具有能动的反映,要想引导学生行为朝我们所期望的行为发展,唯有在考虑诸多外部客观因素的同时,分析内部主观因素,找准原因,双管齐下才能达成目标。

[1] 孙成志,刘明霞编著.组织行为学[M].长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 张德.组织行为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侯玉莲.行为科学的奠基人—乔治5埃尔顿5梅奥[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4] 王辉.行为改变技术[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 唐建华.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构建初探[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7] 张辉,徐英徽.论现行“阳光体育”实施中的形式主义倾向及其系统应对策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8):106~111.

[8] 刘英杰.试论高校阳光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有效对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10).

[9] 梁立启,栗霞.阳光体育运动主体不和谐因素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0(12).

[10] 蒋玉红.对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的理论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10).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体育锻炼群体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