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株潭”两型社会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研究

2012-09-07张恳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2年1期
关键词:成果转化社会经济

张恳

(长沙理工大学体育部,湖南长沙410076)

“长株潭”两型社会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研究

张恳

(长沙理工大学体育部,湖南长沙410076)

运用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长株潭地区两型社会发展大背景下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各职能部门、体育科研机构、体育院校、体育产品生产商是构成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链条,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长株潭“产、学、研”一体化联动机制,完善各职能部门工作机制,构建市场推广运行机制,加快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来推动体育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设想。关键词: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社会经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依靠体育科技的力量可以推动竞技运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2008年奥运会后,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它能直接转化为强大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是科学技术和体育发展关系中极为重要的桥梁,也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推动力,客观上需要社会各方紧密合作,如专业人才培养,科研经费投入,人员、机构之间的信息保障,产品的研发、使用渠道,产品的技术监督、市场推广、导向、消化机制等都是确保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彼此构成有机链互相制约和推动。一旦出现机制缺失,必将影响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稳定性和社会效益的发展性。长株潭做为中南地区率先发展的城市群,遵循“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发展理念成为湖南省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的主力军。在两型社会的背景下,如何把体育科技成果与社会经济有机地结合,使其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长株潭全面稳步发展是本文所要研究的课题。

1 长株潭两型社会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司长蒋志学在我国体育科研成果转化及体育科技示范园建设会议上强调,“我国体育科技工作面临科技体制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历史重任”。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取决于政府相关部门的调控与管理,它是由成果转化的多方(科技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包括成果推广与应用的中介市场等环节,国家经济、金融等各种政策影响和社会对科技的认识水平等,由人才、技术、设备、资金、信息、管理等多要素共同作用的过程。近年来,长株潭地区在体育产业领域内不断取得发展,无论是竞技体育运动的场馆、设施,比赛所使用的相关监控仪器设备以及全民健身所使用的大众场馆、设施,甚至是大众健身使用的各种新型器械、装置、包括保健产品和各类促进健康的新兴健身项目、运动营养品等较前都有创新发展。体育科技不断促进体育产业的兴盛,为长株潭地区社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与应用,使得体育科技成果部分转化为社会经济效益,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长株潭社会经济发展。

1.1 竞技体育运动实践现状

现代体育科技不断被应用于各类体育竞赛,运动训练,运动员选材,运动场馆设施、装置的建设,运动员的营养保健与恢复等领域。自五城会以来,长株潭竞技体育取得较快发展,促使地方经济总量逐步提高,政府投入20亿元用于建设新型竞技体育场馆,场馆总数达到54个,包括单项体育场馆和综合类体育场馆。建设过程中率先使用国内最新型的聚合类材料以及低碳纤维用品,降低了对场馆及周边自然环境的污染。尤其是近几年新建的株洲体育中心、湘潭体育中心、中南大学体育馆、长沙理工大学体育馆等,在设计、建造、施工过程中均严格遵循国家“环保、节约”型原则,(包括外形结构、空间布局、空气、声、光、电)表现出浓郁的时代人文气息及和谐城市风貌。这些场馆在建造过程中,还把物理学、化学、光学、材料分子学等学科技术科学运用,达到了承办大型运动会的标准。据统计,长株潭地区2010年底用于各类体育比赛、训练需要而修建的体育场馆数量,包括学校、企事业部门、体育系统等机构所修的建筑达到了67个。在运动员体质监测方面则采用最新仪器,加强了各类竞技项目运动员运动成绩的监控和指导,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科学训练与管理的时效性。在大型比赛中使用了新型电子控制系统,从运动员的参赛资格、体质检测、违禁药品的监督检查、比赛过程的控制、赛后控制等一系列竞赛环节均使用完善的电子系统,确保竞赛公平、公正,为长株潭地区成功举办各类大型体育赛事奠定了坚实基础。截止2008年,湖南在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中共获得12枚奥运会金牌、70枚亚运会金牌、90枚全运会金牌,其中出自长株潭地区的冠军占到83%的比例。目前长株潭在竞技体育方面虽有较大发展,但与沿海、东部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运动训练器械、设备、装置等仍处于较低水平,还不能满足长株潭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需求。区域内能够自主研发体育产品的体育科研机构、院校、企业数量并不多(见表1)。主要有湖南省体育科研所省属机构一家,省级体育科技实验室一个;高校主要有湖南师大体育学院、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等共计7所,且主要以培养教学、训练、管理类人才为主,尤其是体育科技应用方面人才培养比较缺乏,与市场需求脱节,难以适应长株潭地区体育市场需求。

表1 长株潭体育领域“产、学、研”机构统计表

1.2 全民健身运动与实践现状

体育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体育产品和全民健身服务方面:体育场馆构成了大众健身的主要场所,其次是城市体育休闲广场和体育文化中心,再次是各类经营性的健身俱乐部。调查发现,截止2010年底,长株潭城市用于全民健身的体育场馆见表2、表3所示。

全民健身运动主要以传统的健身跑、有氧健身操、球类、游泳、器械等简单的身体活动为健身手段,依靠体育场馆健身是全民健身的主导模式。除部分俱乐部有专门健身教练或健身指导员通过科学理论来指导健身以外,其他健身场所一般是锻炼者依自己的兴趣爱好或长期习惯以及对身体状况不满意等因素而进行的体育健身行为,健身过程中很少体验到体育科技服务带来的实惠;有一些新兴科学健身理念在全民健身市场很少受众。统计发现,大众健身所利用的场馆条件大多数处于陈旧状态,富有科技含量的体育器械只有在城市公园、健身广场或付费消费的健身俱乐部等场所相对较多;健身指导方面,少数社区虽配有健身指导员,但大多是志愿者,以退休、退伍、业余爱好者居多,专业健身指导员所占比例极小;新兴的科学健身手段并未较好的转化为大众健身方式,尤其适合于家庭健身的运动项目普及率极低,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平台指导家庭健身为手段的体育科技产品,市场并不多见。

表2 长株潭不同社区体育场馆布局统计

表3 长株潭学校体育场馆布局统计

1.3 体育运动器械、保健产品的研发、经营现状

从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为应用性产品来看,主要体现在体育器械、保健产品的生产、研发方面。通过走访调查得知,目前在长株潭地区,专门生产各类体育用品的本土企业没有一家。据不完全统计,在长株潭地区专门从事体育器材、体育产品代理营销的公司有四五家,资产均在1 000万元左右。全部是经销商代理销售。据初步统计,2010年底长株潭从事体育产品经营活动的实体近7 000家,年创税费两亿多元。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运动营养保健品的需求也成为一种时尚,调查发现在长株潭地区经销此类产品的商家仅有四家,其中长沙三家、株洲一家,而且是以专营店模式由厂家直接发货销售,尚无本土企业生产。

2 长株潭两型社会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过程,它把理论研究结果通过技术开发应用到社会实践当中,为体育事业发展服务,“需要决策管理、研究实施、投入产出、信息传递和辅助支持等各项活动相互配合”。当前长株潭地区在“两型”核心理念的指导下,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相比较东部沿海发达省区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相关体育科研院校与体育产业投资机构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相关职能部门缺乏必要监管机制造成科技成果流产或不能及时有效推广应用;一些科研成果虽然转化为产品服务于社会,但市场定位比较单一,影响了长株潭地区体育产业全面发展的进程;在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需要的产品后缺乏专业人才服务、指导消费,致使消费动机不足,市场需求缺乏。

2.1 “产、学、研”领域彼此脱节,缺乏有机联系

体育科技成果主要来自于科研机构、体育专业院校,之后再由投资方生产出产品用于体育实践。投资方主要是生产体育产品的厂商,它们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主要是生产应用性体育产品;而科研机构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到竞技体育事业中,以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为目的;体育院校则注重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高低,更多的被社会赋予追求与探索体育科学领域内基础性与应用性课题的需要,这三者通常称为产、学、研”有机链,是体育科技成果创新与转化的主体。近年来长株潭地区竞技体育各项目的运动训练与科研相结合,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国现有体制存在权利分割现象,因此导致体育科研成果信息不能及时有效传递和共享,彼此间创新的科技成果没有建立交流互动机制,各求利益,缺乏有机互动。

2.2 相关职能部门缺乏相应协调机制

标准是科技成果产业转化的桥梁和纽带,其主要功能是协调科技研发机构、并服务科技产品生产经营的技术体系。长株潭地区每年有各类体育科研成果产生,尽管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但相关标准的制定和科研机构存在不协调。体育主管部门只协调管理体育领域内的行政业务,科技主管部门只负责规划协调科技发展及标准制定事务,而体育科研机构就只注重体育科学领域的实验性课题研究。随着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体育科技标准制定存在缺失,部门与机构之间责任和权利不明确,出现管理机制的不协调,彼此不能形成有机联动机制,致使长株潭地区体育科技成果在转化进程中不能有效发挥其自身科技应用价值,造成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效率降低的局面,从而浪费社会资源。

2.3 市场定位比较单一

现阶段长株潭地区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明显处于初级阶段,体育产业主要定位在如何提高竞技体育所需求的场馆档次、规格、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比赛检测、控制仪器和系统、群众体育建设等方面,各级体育主管部门也只是主抓筹划、布局、兴建体育场馆、设施,这形成了以打造“体育政绩”的初级模式推动地方体育事业发展来带动地方体育经济发展的局面。据统计,2010年长株潭三市用于体育事业的财政支出为31.67亿元,而用于竞技体育(包括场馆建设、运动队组建、竞赛费用、体育仪器设备更新与购置、学校体育场馆新建等)费用则占到总支出的71.57%,用于投入体育科学技术应用、推广方面的经费几乎空白。通过这种初级转化,只是把体育科技符号定位在公共体育产品上,这种需求毕竟是政府资源配置,属于市场需求的部分较少;而市场需求一方面不够稳定,另一方面需求份额有限,正面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变的缓慢,涉及因素多,呈现市场单一局面。

2.4 专业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制约转化与应用

长株潭地区目前共有七所高校开设体育专业,但大多都是为地方培养体育教师、教练员、社会指导员等,其中绝大多数高校开设体育教育专业为主,所培养专业依然以体育教育训练学和社会体育人文学为主,偏重于理论性学术科研人才培养,对于具有应用性的康复保健学、人体科学应用等专业没有开设;并且全省没有一所具有高起点、多学科综合培养的体育学院。这种局面,一方面造成长株潭乃至湖南省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需要的专业人才缺乏,另一方面所需高层次人才结构不合理,制约长株潭地区在体育科技成果创新、研发、转化、推广与应用中的发展速度。

3 加速长株潭两型社会体育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策略

3.1 构建长株潭“产、学、研”一体化联动机制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之间紧密协作,形成一体化的联合运作转化机制,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当前,要加速长株潭地区社会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由政府体育主管部门牵头构建地方性跨部门的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便于企业、体育院校、体育科研院所之间协调各类体育科技成果创新、评价、研发再到产品的生产转化等一系列运作体系,实现科技成果资源三方联合共享模式,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步伐;(2)由体育主管部门协调科研院所和体育院校联合成立一个科研攻关组,重点攻关基础性应用课题的开发研究,通过学术交流、研讨、再到可行性论证之后由企业专门负责产品生产和销售;(3)体育产品上市销售过程中的技术监督与保障由科研组专门负责,确保产品的科学使用和操作不会造成社会经济损失(包括技术顾问),产品质量由企业保证;(4)三方应当书面明确各自的具体责任和义务,包括科研经费来源与使用分配以及利益所得,以此达成责、权、利的共享模式;(5)长株潭体育院校可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主动寻求企业、科研院所共同打造体育科技产业示范园,充分利用科研所的软件资源、企业的资金、基础设施、市场环境的支持,鼓励学生到产业园创业和就业,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实用型体育人才。

3.2 完善各职能部门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意识

当前长株潭体育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各相关职能部门工作机制需要不断完善,才能稳定、持续推动体育产业发展,较好的服务于社会经济。(1)体育主管部门应当改变工作方式,由原来的“政令”式转为“探索”式,即结合地方体育产业现状,主动深入调研、考察,转变观念,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在制度、政策上给予一定扶持;树立服务理念,协调科技成果研发与生产机构,创造产品生产环境;为体育产品生产、销售做好社会引导和积极宣传,促进地方体育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2)研究和制定具体措施,积极鼓励科研单位和个人创新体育科技成果,对于可行性应用成果应积极筹措资金,努力创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3)人才是体育科技成果创新之本,也是体育科技进步之基,因此,围绕长株潭体育科技全面发展,需要体育主管部门长期规划、培养和引进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作为人才储备,积极应对长远发展;(4)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成可使用的现实体育产品需要科技监督管理部门经过相关标准的技术鉴定、备案之后方可实施生产。

3.3 构建市场推广运行机制,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步伐

目前,长株潭地区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市场主要表现在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方面,以各类场馆、体育器材、竞赛控制电子系统、服装等硬件服务为主体,市场需求相对单一,许多应用于生产、生活的软件体育产品开发和应用市场尚未开拓,所以需要构建市场推广运行机制。(1)以政府为主导设立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标准,协调技术监督规划部门、体育科研所、体育院校、体育企业生产商等多方共同建设长株潭体育科技成果应用研发基地,加快成果应用技术的开发;(2)对于竞技体育领域内一些科技成果通过技术标准转化成能够为大众健身服务的技术产品(包括健身、康复、理疗、监测、检测等方面的器械以及运动营养产品),通过组织专人对产品的使用功效进行实际操作实验,并进行详细的技术监督、指导,形成体育产品稳定的消费市场,之后再批量生产推向市场供广大消费者安全使用,同时做好产品功能信息反馈,建立产品的质量跟踪服务系统,形成一整套相对完善的推广运行机制;(3)凡是进入市场的各类体育产品必须达到体育质检标准,确保消费者的利益和品牌形象塑造。

3.4 加快人才培养机制建设

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长株潭地区集中了全省重点体育院校和体育科研院所、以及庞大的体育消费市场,当务之急,是加快人才培养机制建设。(1)通过更新现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结构,注重体育产业知识的融入,集中教育资源,保留一所有学术地位的体育院校适当增加体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数量,同时提高培养层次,增设体育康复保健、体育产品设计、体育营销学、体育企业管理学科专业,在课程设置中保证有足够的实践环节,以此提高体育专业院校的人才规格,为长株潭体育产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2)体育院校主动与企业联合办学,学校为企业定点培养体育应用型人才,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实践;(3)增加体育科研机构各类人才的配备,包括高层次基础应用学科,并建立人才引进机制,鼓励有志青年和高层次体育人才来湘发展,形成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协调培养局面,出台相关制度、政策,确保人才机制建设落到实处,为体育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1]司虎克.聂丽芳.体育科技成果向竞技体育转化的运行机制研究[J].体育科研,2005,26(2):36~38.

[2]蒋志学.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及体育科技示范园建设[J].环球体育市场,2010(3).

[3]苏原平.长株潭三市欲申办2017全运会推动湖南省竞技体育腾飞[N].湖南日报,2009-10-10.

[4]李四君.长株潭城市群大众健身场馆资源布局与开发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

book=27,ebook=26

G80-05

A

2012-02-19

湖南省科技厅科技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10FJ3080)。

张恳(1968—),男,湖南吉首人,教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猜你喜欢

成果转化社会经济
互联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适应新常态,推动军队院校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策略研究
信息时代下企业管理方法分析
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
我国电力专利成果转化因素分析
工程咨询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
简论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浅谈企业员工培训开发系统的构建
大学生就业初期不稳定因素与就业预警机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