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身意识及其生成

2012-02-15乔玉成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2年1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意识体育

乔玉成

近20年来,国内关于提高国民健身意识,加强全民健身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学者们对健身意识的作用、意义与内容等已从不同角度给予了较详细的论述,然而对于健身意识的概念、生成条件、机制以及如何培育健身意识的探讨却较少,无法触及健身意识与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无法阐明健身者的健身热情、自觉性、自律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本文欲从这一角度进行探讨、研究分析健身意识的生成、发生与发展规律,并根据健身意识的生成条件与机制,对如何提高国民健身意识提出建议。

1 健身意识释义

何谓健身意识,目前国内外尚无公认的准确定义。刘杰等人认为,所谓健身意识,是指人们在参与体育健身活动过程中对体育健身及其重要性的认可,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观念、心理活动的总和,包括对体育健身的认识与理解、体育健身参与意识、竞争与合作意识、奉献与效率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等[1];刘杏芝等则认为健身意识是指人们健身活动中自觉性、目的性、计划性和社会性的表现,包括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和情感以及体育锻炼行为的调节[2]。这些定义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健身意识的含义,但并未反映出健身意识的本质。为此本文认为,要给健身意识下定义,首先应当明确健身与意识两个概念。所谓“健身”,主要是指人们在可自由支配时间里自愿参与、自主选择,以身体参与为主要手段,以缓解压力、恢复体力、娱乐身心、调节情绪、强身养生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健康向上的身体活动方式[3]。而意识则有哲学和心理学上各自不同的定义。在哲学研究领域,意识常作为名词使用,与“物质”相对应,重点强调对某种客观现象的认识与思考;而在心理学研究领域,“意识”常作为动词使用,有“意识到”、“领会到”、“认识到”的意思,主要指人所特有的对于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包括感觉、直觉、表象等感性形式和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形象思维等理性形式[4],重点强调行动上的敏感性与自觉性程度。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彭聃龄认为: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5]。而张春兴认为意识是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内在的)与环境中人、事、物变化(外在的)的综合觉察与认识。在不同时间与不同空间,因注意程度的不同,人对某一事或物的意识存在不同层次[6]。为此,本文认为意识与健身联用构成“健身意识”,主要是指一种觉知,是人智慧活动、随意动作和意志行为的基础,它能使人的各种活动的目的更加明确,并具有较高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准确性。故此,本文将“健身意识”概念界定为“为维护身体健康或其它需要,在闲暇时间自觉自愿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倾向”。

2 健身意识生成的条件

意识是心理反映的高级形式,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7]。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一般把人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称作为心理过程。健身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健身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对健身活动的感觉、理解和判断的总和。从心理过程来讲,要生成健身意识,离不开下面几个条件。

2.1 认知、信念是起点

认知是指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即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8]。而信念则是指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9]。健身意识是相对稳定的思维模式和习惯,它是以主体头脑中相对稳定的知识、信息为基础,是在内化于主体头脑中的健身知识和信息基础上形成的,假如没有积淀任何内化的体育健身知识、信息,大脑也就没有进行健身意识活动的材料和营养,从而也就不可能生成健身意识。因此,人健身意识的生成,首先要了解健身的外在特性(外部联系)和内在规律(内在本质),即首先了解体育健身“是什么”,才能对它进行其它方面的深入了解。其次,健身意识的生成离不开健身信念,只有认识到健身活动的价值和功能,认识到从事体育锻炼的意义,坚信健身锻炼对身体的好处并形成付诸行为的心理态度,健身意识才能生成。也就是说健身意识的生成必须有“知”(认知、知识)作为基础,有“信”(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作为动力,否则要生成健身意识只能是一句空话。此外,知识(信息)、信念是健身意识生成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仅有知识、信念也不一定能生成健身意识,大众健身实践中的“知而不行、信而不行”就是很好的实例。因为人从接受信息(知识)、形成信念到意识生成还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只有全面掌握健身意识形成的复杂过程,及时做好教育与促进工作,才能促进健身意识的生成。

2.2 情感、态度是根基

《心理学大辞典》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而“态度”则指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情感和态度主要解决“有何用” 或“有什么价值”的问题。人只有在了解了事物“是什么”以及“对我有何价值”,才能知道如何对它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态度由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大要素构成,激发任何一个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反应。态度是行为的前奏,要生成健身意识并付诸于行动必须要有积极的态度,而要形成积极的态度还要看健身行为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并产生积极的行为效果与效益体验。大量的研究表明,参与健身锻炼后所获得的效益是形成积极健身情感和态度的重要因素。不仅有利于强化健身行为,同时常常能促使信心不足者态度产生转变,例如,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锻炼,心情好了,精神状态好了,睡眠改善了,体质增强了等等,都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健身情感和态度,促使健身意识的深化和健身行为的持续。

2.3 意志、品质是支撑

意志是指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是一种特殊的、针对行为活动方面的情感,包括感性意志与理性意志两个方面。感性意志可反映人在实践活动中对于感性刺激的克制能力和兴奋能力,如体育锻炼需要克服人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肌肉疼痛、呼吸困难、运动性疲劳等感性方面的困难与障碍。理性意志主要反映人在实践活动中对于第二信号系统刺激的克制能力和兴奋能力,如体育锻炼需要克服大脑皮层在接受第二信号系统刺激时所产生的迷惑、精神压力、情绪波动等理性方面的困难与障碍。意志主要解决“怎么办” 或“实施什么行为”的问题。因此,本文认为意志是一种激发和调控因素,是健身意识化为行为的巨大支撑力和推动力。而意志品质则是指构成人意志诸因素的总和,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等几个方面。参与和坚持健身锻炼,须付出艰苦的行动,例如,对于一个超重或肥胖者来说,控制体重的最好方法是在适当控制饮食的基础上进行大运动量的锻炼,但这是一个特别需要毅力与恒心的过程,需要每天坚持,持之以恒,许多减肥者难以奏效,主要原因在于缺少吃苦精神,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

2.4 自觉、自愿是核心

自觉是自己有所认识主动去做的意思,而自愿则是自己愿意没有被强迫去做的意思。涉及到健身活动,自觉自愿主要指参与健身活动的主动性,即自己的健身活动是由自身的需要、动机、愿望、信念和价值观等推动的活动,而不是依赖外力推动的活动。健身意识的基本特征是自觉性[10],因此,本文认为自觉自愿是健身意识生成的核心,人们常说的“要有体育健身意识”多是就这一点而言。健身意识在 我们的头脑里可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停在指挥着我们应当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这种力量就是健身自觉能动性。健身自觉性的外在表现为热情、兴趣等;内在表现为有明确的健身目的、有坚定的目标追求、有鲜明的原则立场、有毫不含糊的是非标准。因此,要形成健身意识,必须有参与体育健身锻炼的欲望、兴趣和热情,而且在行动上必须是自觉自愿地参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感受、体验运动健身的快乐,使运动健身成为自我生命的组成部分和维系人生活动的重要方式,才能真正形成健身意识。

3 健身意识的生成机制

按照词义“生成”具有长成、形成、养育等意思,而“形成”是指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为某种事物或出现某种情况。人的健身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在亲身参与健身活动实践中逐渐生成的。

3.1 教育培育

健身知识是生成健身意识的前提,而人们对健身的认知主要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健身知识的学习途径有多种,但最重要的还是学校和家庭教育。学校健身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教育活动,通过健身教育可促使学生了解健身锻炼的目的和健身运动的价值功能,并结合自己的需要,产生参加健身锻炼的主体意识倾向。同时,通过学校健身教育,可把人类已有的健身知识、经验、技能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参加体育运动的本领,对培养学生体育健身情感、爱好与兴趣,形成健身意识,养成锻炼习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在人的健身意识与行为形成过程中,家庭因素的作用出现最早,作用更直接,影响力也比较持久。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环境,入学前孩子接受的健身教育大都是在家庭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家长对孩子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和现身说法,家庭成员锻炼行为的耳濡目染,对孩子的体育锻炼认知、健身意识生成和兴趣培养均会产生重要影响。此外,健身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健身意识的维持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地接受教育,家庭、学校教育可能在人的幼年和青少年时期起的作用较大,但走出校门后还要在不自觉中接受来自于社会各方面的教育,也只有这样,人的健身意识才能维持下去,锻炼行为才能坚持下去。因此,健身意识培育需要多种教育因素的共同参与。

3.2 环境润育

认知发展理论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环境中的潜移默化功能,远大于知识传授的功能[11],个体健身意识的生成与周围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个体作为社会的一员,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社会文化环境的熏陶。对于既成的文化,人们没有选择的余地,也无法抗拒它的穿透力,只能在潜移默化之中,被刻上时代的鲜明印记[12]。体育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语言、情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表现出来,并通过社会成员的交往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扩散等渠道,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这样做或那样做,它就像一本无字的书、无声的命令,以潜移默化的传递方式输送给人们,在健身意识的生成中具有润育无声的作用。其次,人们健身意识的生成是在现实生活环境中通过主体自我内化而达成的, 周围良好的锻炼环境能为其内化提供优质的养分,具体、生动、富有吸引力的体育锻炼氛围,对健身意识的生成具有重要的导向、辐射功能。第三,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变,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认知层次的提升,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对健康的追求以及先进文化的呵护等社会环境因素为人们健身意识的生成提供肥厚的土壤,催生着健身意识的螺旋式上升。第四,健身锻炼行为一旦成为社会成员多数人的共同行为方式时,就将通过模仿、暗示、从众、认同等心理机制,促使少数行为方式不同的个体内化自己的行为,与周围的环境协调起来,从更深层次上促使人健身意识的觉醒。

3.3 实践体验

体验是人类的基本心理活动之一,是人心理上的一种主观感受。体验到的东西使得我们感到真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健身意识的生成离不开对健身实践活动的体验,通过健身活动的体验,可从中感受成功,享受快乐,体验参与健身活动的健康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加深对健身价值的理解和判断,并依据判断的结果不断进行健身认知结构的构建,进而提高参与健身锻炼的自觉性。此外,通过实践体验,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相互作用,通过社会环境持续不断的影响,可以以亲身经历为基础,进行理性思考,反躬自检,对自身的健身意识进行自我评估,促进和完善自身的健身认知结构,促进新的健身意识生成。

3.4 公共卫生事件的启迪

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严重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会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给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但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公共卫生事件在给人类带来生存威胁的同时,也会促成人类健康意识和思想观念的转变,而且其程度甚至会超过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理论灌输和观念积累[13]。在经历这些空前灾难时,公共卫生所唤醒的全民健康意识和卫生安全感,将使民众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受益。例如,2003年发生在我国境内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使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经历了一次洗礼。人们逐渐意识到,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是防控“非典”的一道重要防线。“非典”期间以及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人们的健身意识明显增强了,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明显增多了。这与其说是非典时期人群因无法大范围流动而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勿宁说是人们对强健体魄的强烈渴望和人们思想深处健身意识的觉醒。此外,人们常会利用“运动不足”的严重后果以及恐惧感联想到自己,如某人由于缺少体育锻炼,导致“英年早逝”或某些严重疾病的发生,由于害怕波及自身,而促使自己的健身意识增强。健身意识与健身行为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健身意识支配着健身行为。只有当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健身对于自己的重要性时,才能积极付诸于行为,才会自觉自愿地去选择。目前,传统体育养生在国内外广泛传播,有氧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盛行,无不显示人类健身意识的觉醒,其本质是一种抗争生存危机、身体危机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对健身意识的生成与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4 健身意识生成的规律

4.1 健身意识生成的阶段性

健身意识的生成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过程,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相统一的过程,一般来说要经过意向、体验和形成三个阶段[14]。意向阶段是主体根据自身的兴趣与需要,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健身项目进行选择,形成参与某一健身项目的意向;体验阶段是在主体意识的引导下,进行运动实践,获得运动体验的阶段。倘若所获得的是良好的体验,会巩固原有的健身意向,反之,则会减弱原有的主体健身意向;形成阶段是主体在运动、体验、强化,再运动、再体验、再强化的反复实践中逐渐形成稳定的主体健身意识,并在健身意识指导下,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阶段。

4.2 健身价值认知上的层次性

人对健身价值的认知具有层次性[15]。一般来说,初始层面多体现在对健身项目的兴趣、爱好、情感等感性认知方面,缺乏对健身价值的深刻理解,健身者往往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获得的体验,结合自己的需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选择是否参与健身锻炼;中级层面多体现在对健身运动的熟知、理解、领悟等知性意识方面,对健身价值具有较高程度的认知,常常以自身的健身意识为指导进行健身锻炼,能从健身行为中体验到快乐、成功,但在遇到某些障碍因素或困难时会退出锻炼;高级层面多体现在对健身运动的科学、系统的把握以及对健身锻炼本质与规律产生理性的认识方面,熟知健身锻炼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自觉自愿地参与健身锻炼,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会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4.3 健身意识生成的曲折性

健身意识的生成受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和实践活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健身意识能否生成必然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尤其是健身意识作为个人的自我行为意识,更容易受到个体心理状态和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健身意识形成的曲折性主要体现在“知行脱节”方面。健身意识生成的关键是自觉自愿参与健身锻炼,也就是说参与健身锻炼应该成为一种条件反射,一种自动化的行为。通过多年的家庭、学校健身教育,“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对参加体育健身的好处也心知肚明,但要真正生成健身意识,落实在行动上,并且自觉自愿则还远远未能达到。对许多没有形成锻炼习惯的人来说,并非不知道健身的价值所在,并非没有理解和掌握健身锻炼的知识和方法,而是缺少参与健身锻炼的自觉性、情感和意志,他们会给自己找出各种不参加锻炼的理由(如没时间、没场地等),难以将对健身的认知转化为行为,其实质是一种“意识障碍”。

4.4 健身意识生成的复杂性

健身意识的生成问题归根结底是自我行为意识的形成问题。一个人自我行为意识生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健身锻炼的需要、动机、态度、兴趣等心理学问题以及行为学上的自省、自律、信念、权利、责任、效益、舆论、时尚、习惯、行为控制等问题,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发其他要素的变化,最终影响到健身意识的生成。因此,健身意识的培养要从多因素方面考虑,健身教育应有更高的要求。

4.5 健身意识生成的个体差异性

个体健身意识的生成具有一定的共性,但也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性。这是因为不同的个体在年龄、职业、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生活水平、社会认知能力和自我认知水平、思想价值观念、实践活动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决定着不同个体在不同环境下作出不同的选择,形成不同的观念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健身教育工作中要针对不同个体的特点,利用不同的方法、手段,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引导。

4.6 健身意识生成后的相对稳定性

一般来说,健身意识形成后,将持续较长时间而不会轻易改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因为健身意识中含有健身态度状态和体育素质两大要素[16]。态度状态包括人对体育和健身活动的认知状态、情感状态和意志状态,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认识到体育和健身活动的功能和效用的基础上,形成对健身活动的积极体验,产生健身需要和健身行为倾向,从而构成统一的完整的态度状态,而这种状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体育素质既包括对体育与健身活动的认知及其水平(即了解和熟悉程度),也包括人们对于健身活动方法和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对健身活动的接受和吸收能力。体育素质高的人,往往对所从事的健身项目有较大的兴趣,兴趣又是行为的基础,对某些健身项目的兴趣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因此,其参与的自觉性就高,自然也就容易坚持下去。

5 结语

健身意识是健身行为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对人们是否参与或以何种方式参与健身锻炼起着主导作用。从健身意识的生成机制和特点看,健身意识的生成和发展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引导和培育,离不开健身参与者对健身认知、情感和意志,离不开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自愿。因此,加强健身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参与健身锻炼的兴趣和自觉性,培养自我锻炼能力和技能,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对促使人们健身意识的形成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1] 刘杰,王鹏.浅析农民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1):38~40.

[2] 刘杏芝,陈琼霞.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特征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20(3):47~49.

[3] 孙耀.大众健身行为的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

[4] 胡弘弘.论公民意识的内涵[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24(1):70~74.

[5] 施仙琼.我国城市农民工体育意识和行为现状及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6]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7] 百度百科.意识[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51715.htm.

[8] 百度百科.认知[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69807.htm.

[9] 百度百科.信念[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48078.htm.

[10] 贾绍华.河北省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性别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29(1):42~44.

[11] 乔玉成.青少年锻炼习惯的养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J].体育学刊,2011,18(3):87~94.

[12] 董孟华.论哲学意识生成的非哲学理论通道[J].哲学研究,1988(8):9~15.

[13] 张雪,任锐,李莉.公共卫生与全民的健康意识[J].医学与哲学,2005,26(8):2~4.

[14] 李仕丰.论体育生活方式的主导因素——主体体育意识[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21(6):13~15.

[15] 赖大炜.重庆市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现状的调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9.

[16] 赵微微.长春市女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调查与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意识体育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