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图书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索
2012-02-15王宗义
王宗义
(上海图书馆,上海 200031)
〔作者信息〕王宗义,男,研究馆员,《图书馆杂志》常务副主编。
进入新世纪的又一个十年,我国基层图书馆的发展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选择。前一个十年,在国家经济活动整体趋势良好等外部条件支持和图书馆工作者的努力下,基层图书馆获得了又一次大发展,尤其是图书馆馆舍设施、文献资源储备和现代技术装备等硬件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投入,为更大规模的社会文化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由于政府的行政性投入较多,以省、地(县)图书馆为中心的基层图书馆服务网点大规模建设已经基本完备。眼下需要关注的是,行政性建设投入高潮过后,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课题。原因在于,政府资金投入的重点正在也必然会出现转移,社会公众的民生水平的提升与改善,正在占用更多的行政性支出,社会文化服务的其他领域,也呼唤着更多的经济资源支撑。为此,基层图书馆需要探索自身的长远发展途径,并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 行政管理机制向居民自主管理转化
近年来,依托政府行政投入建设的大量基层图书馆网点,大多面临着机构运行经费增加有限、机构员工编制不稳定等问题。按照传统发展思维,就是要求政府通过各种行政性法规,让所有基层图书馆的人员、经费需求等,能够具备刚性的制度管理支撑和保障,从而求得机构生存与发展的长期稳定。
然而,回顾以往数十年的社会文化组织与机构的建设与运行实践,不难发现,在这一传统思维与模式下的基层组织或机构,大多很快地走向官僚化、形式化,常规的行政性运行投入大多会虚耗于无所作为的编制人员,而各种基层文化机构的实际服务对象,往往是所得甚少,甚至是一无所得。
尽管各地区、各单位的后续发展表现形式不一,但还可以发现大体一致的问题。由于基层文化组织或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发展空间有限,也必然地在员工的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等各方面体现出来,诸多受过系统教育或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因为看不到职业发展的未来,或是失去工作的主动性,或是寻找其他出路,由此大部分基层文化机构的最终结局只能是人走茶凉,一波波的行政性投入也随之付之东流。我们不能将希望寄托于思想或职业道德教育等手段,事实也证明这将是徒劳的。
基层图书馆服务在专业技术领域处于比较低的层面是客观现实,而且最终不可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此,必须现实地、理性地对待青年员工不满足于职业发展空间极其有限的现实考量。按照传统思路,寄希望于用正式编制来稳定队伍,实际上将不形成长期的管理效用,唯一的可能是养了一批没有主动性、上进心的庸人,更不能指望他们维持现有的社会文化服务水平,遑论提高与可持续发展。
因此,必须转换思考角度,探索切合社会生活实际的运作方式。具体而言,就是要寻找适应基层社会文化服务需求的人力资源,不再重蹈以往数十年基层文化设施反复建设、反复落空的覆辙。
基层图书馆服务的专业技术层面相对较低,也就意味着无须按大中型图书馆的专业工作标准设置特定岗位,需要研究如何让基层图书馆所在社区的合适人员来实际承担日常运行职责。在当代新社会建设的探索进程中,地区居民自治管理已经提上日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图书馆服务是社区居民文化服务的核心内容之一,基层文化服务的专业技术内涵相对有限,更是比较适合进入自我管理与服务范畴的前提条件。
当下,基层社区图书馆已经因为政府的行政性投入而奠定了基本设施,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也能获得省、市级公立图书馆的资源支撑,而日常管理与服务则可以尝试交给社区居民自治组织运行。源于本地区居民的自治组织来承担这一职责,才能够更贴切地把握社区公众的实际需求,提供更符合实际需求的运行方式。让本社区的热心读者、志愿者等参与和管理基层图书馆,首先能解决基层图书馆员的个人发展空间这一最大障碍,从根本上排除传统体制下人浮于事的环境条件。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消除管理者与读者的距离,让有限的运行资金投入到最合适的地方。基层图书馆建设应当抓住当前的新社会建设机遇,把社区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融入并整合于社区居民自治管理的进程。
2 行政性配置与社区需求的有效结合
都市中心图书馆专业人员配置的文献资源,在基层图书馆的实际使用效率是另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影响政府持续性投入的重要因素。一些社区公众文化服务的调研表明,社区居民对基层图书馆的资源满意率不高,表现为很多馆藏书刊不合居民阅读意愿,以及文献更新速度太慢等等。虽然现有的技术和设施可以让读者的需求通过图书馆网络预订和专业物流方式获取,但现实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大部分基层图书馆的现状为,一边是本地资源基本闲置,一边是大量人力、财力耗费于馆际流通,而通过物流完成的文献服务,相当大部分是具有较高替代性的休闲类读物,这样的物流投入必要性需要质疑。因为,高额的流通成本最终将制约文献服务资金投入的实际效益。
按照政府部门或中心图书馆的习惯性管理思维,集中资源购置经费就能形成最好的文献服务效益。实际上,随着社区图书馆的增加,不同社区居民间的文化传统、文化习惯等差异客观存在,他们各自的阅读需求多样性将愈加突出,中心图书馆要整体把握并全面服务并满足所有社区的多样性文献需求,眼下比较困难,最终也将不胜负担。为此需要调整资源建设思维,让社区图书馆掌握文献资源建设的主动权。
建议考虑将政府投入中的基层图书馆购书经费按服务人口发放到社区自治管理机构,凡组织、管理健全的基层社区图书馆,可以按照本地读者的具体需求,根据下发的资金数量,自主决定采购书刊的品种和数量,而中心图书馆组织则可以帮助完成文献的信息加工。
此举自然会使社区图书馆间的文献品种复本增加,但这样的复本数量,或许恰是最合乎现实公众需求的,而且也是任何现成公式无法计算出来的。再换个角度思考,这样的文献复本资金投入,与馆际间的物流资金投入相比较,首先是读者能第一时间获得自己需要的书刊,服务时效得以提高,才能赢得读者,获得更好的服务效果。其次,各基层图书馆自主采购加上中心图书馆的科学管理若能持之以恒,原先用于物流的资金将大部分转化为各基层图书馆的文献建设投入,基层图书馆将能够建立独立的规模化馆藏,而文献资源各具特色的基层图书馆之间的物流互补,才能逐步形成科学的、整体性的社会效益。
就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而言,社区图书馆读者服务以本地资源为主,图书馆系统的资源互补为辅,才是一种健康的活动形态。因为,在城市或特定地域的公共文化服务效益评价中,最终将纳入行政性资金的效益核算问题。社会文化类中的图书服务,是一个替代性比较突出的项目,依赖高频率文献物流的资源耗费模式将很难为社会认可。
3 行政性考核与居民需求满足的弥合途径
以往几十年的基层社会文化服务活动项目,曾经陷入“投入—停滞—散失—再投入……”的怪圈。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公共文化的理解局限。在我国社会发展资源高度集中的大背景下,文化设施与项目建设依赖行政性投入的路径,这是一种必然。但是把所有项目,尤其是基层社区文化机构与组织的运行,继续放在行政管理模式的框架内,以为这就是“公共文化”,那就是对社会活动认识的偏差了。高度行政化的集中管理,导致社会文化服务机构或组织必然地走向官僚化,运作机能僵化,管理水平低下,此类“行政性文化模式”的弊病,覆盖了中外所有社会性活动的管理领域,无一例外,此处不再赘述。
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文化服务项目源于政府的行政性投入,接受行政性的工作业绩考核,本是题中之意。问题是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模式之下,必然产生“一刀切”的管理评价标准。此类标准的制定,因为基层文化机构的实际情况有着巨大的差异,不得不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尽管标准的形式表面上越来越细化,越来越具体,但在实际操作中,大量基层社会文化活动和项目的行政性业绩考核,或是各种名目的评价过程,都已经习惯性地流于形式。
每到年度或阶段总结和检查时,基层组织或机构按照评价标准的口径编造各项业绩,组织对付检查的“演练”,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特色,上下心知肚明,见惯不怪。追究其原因实际上也极其简单,政府决策者或管理者,不想看到前期行政性投入没有理想实效,进而损伤自身的形象;基层文化组织或机构,也不愿意承认自身活动效果不佳,影响自身的实际利益;同行之间也是心照不宣,彼此遮盖。最终,基层社会文化机构的服务对象及其他们的感受,也就自然地被忽视,或忽悠了。
为此,必须让基层社区图书馆管理走出“行政文化”的泥潭,探索并进入“公共文化”的科学轨道,才能保证政府的行政性文化投入真正惠及社区居民。除了上述社会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等操作形式的转变,还需要将基层图书馆工作业绩评价的主动权,交还社区居民自治管理组织。
各级政府无需年复一年地制定和修改繁琐的评价指标,基层图书馆也不必为了应付指标而刻意制造各种数据。文化行政部门只需公布年度的政府行政性投入,基层图书馆工作者直接向主管部门和社区公众汇报资金去向、活动内容即可。一个城区也好,某个地域也罢,基层社区情况千差万别,居民的阅读要求各各不一,只有摆脱机械的统一要求,才能产生科学的、实际的管理效益。
归根结底,社区图书馆工作者的主人翁意识确立、社区读者的参与意识建立,才是公共文化建设的真正基础。社区公众为主体的机构运作模式,更合乎我国当代新社会建设的基本方向。建设好公众文化基础,明确了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基层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获得科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