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联合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理性思考

2012-02-15王江红张玉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2年1期
关键词:运动队高水平校企

王江红,张玉

(1.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2.延安大学研究生院,陕西延安716000)

校企联合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理性思考

王江红1,张玉2

(1.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2.延安大学研究生院,陕西延安716000)

校企联合办高水平运动队是体育走向社会,融入市场,寻求企业合作,创新体育人才的一种培养模式。目前,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校企联合办高水平运动队尚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和问题。通过校企双方互动协商,充分发挥合作机制,加快推进校企联合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步伐,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走互助共赢之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学校、企业、运动队的共同发展。

校企合作;高水平运动队;困境;举措

1 校企合作联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动力源泉及社会意义

1.1 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规律和企业市场运作规律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引入德、英、美等国家的“多元化”教育发展制度,开始走多元化的教育发展道路。校企合作联办高水平运动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也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过程。

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现代教育的发展规律来看,校企合作联办高水平运动队,不仅可以缓解学校经费紧张问题,还有利于学校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综合型应用人才,真正发挥人尽其才的作用,实现我国现阶段的人才战略的科学定位。另一方面,还能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知名度和良好的效益。

1.2 实现共赢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有着优越的教育资源。将优势运动员放在高校学习,能促进运动员的文化素质、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而目前,高校办队的规模和层次面临着巨大的经费困扰。因此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需要探索一条社会化、市场化的路子,形成多种途径筹集经费的体制。校企联合办高水平运动队,可凭借社会力量的参与来解决运动队的经费问题。校企联办高水平运动队是现阶段办高水平运动队最佳的组合方式,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缓解高校在财力、物力和优秀教练员缺乏方面的矛盾,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优秀运动员的文化素质。

而通过校企联合建队,优秀的高水平运动队通过成功的商业运作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如电视转播权等收益,又能够快速地提高企业形象和知名度。不仅如此,像某些影视类企业更可以将校企联办的高水平运动队作为自己的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1.3 有利于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

校企合作联办高水平运动队可以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高校和企业获得双赢,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校企合作联办运动队的做法来源于校企联合办学。这种模式有利于学校、企业、运动队的资源在一定的需求条件下进行整合,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出一支优秀的运动队,双方共享成果。同时也真正实现了高水平运动队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目的,从而节约社会财富,使竞技体育的发展具备更大的空间,更多的市场想象力。

2 校企联合办高水平运动队面临的困境

2.1 现行法律保障的缺失

我国在目前的教育法律法规中对于校企合作联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法律条文的缺失,使得校企联合办运动队难以引起学校和企业的重视,增加了校企联合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难度。目前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仅在《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的部分条文中有一些指导性的规定,这带来了法律实施的巨大空间差异性和随意性问题,导致在实际操作中纷争不断。因而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是我国校企合作联办高水平运动队只流于形式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状况,实现探索校企合作联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新突破,首先是要从建立健全法律体系着手。现阶段我国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尚处于民间活动状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责、权、利的规定比较模糊,双方无法建立起长期、稳定、互利互惠的合作机制,要实现校企合作联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深入、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建立起一整套相关法律法规。

2.2 高水平运动队参赛机会少,自身水平低

比赛机会少是困扰校企合作联办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比赛成绩是衡量高水平运动队成效的标准,但由于比赛太少,结果导致大部分高水平运动员在大部分时间内处于只训练、不比赛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加之大学本科学制为四年,处于一、二年级的运动员由于成绩较差,一般没有机会参加大运会,到三、四年级成绩提高后一旦丧失一些重大比赛机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

校企合作联办高水平运动队必须是在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对于企业来说,校企合作联办高水平运动队要能够为企业带来知名度或效益,才能使校企合作联办高水平运动队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下去。

2.3 经费短缺

必要的经费投入是校企合作联办高水平运动队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校企合作联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时候首先面临经费短缺问题。目前运动队的训练经费只能通过学校拨款来维持,单凭这些经费是不能保证运动队进行长期高强度、大运动量训练的。同时各高校的运动场既要保证运动队的训练,又要照顾到普通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经常出现两者相互争场地的现象,这也是由于经费的缺乏造成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既然政府和学校拿不出更多的办队经费来,目前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只有积极引入市场机制,获取发展资金。这应是我们对校企合作联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共识。

3 推进校企合作联办高水平运动队步伐的举措

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实行校企合作联办高水平运动队,能给运动队增强生命力,也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实现多方共赢。而要做到这点必须依靠三个方面的积极性,上靠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中靠有关中介的依托和企业的坚强后盾,下靠社会坏境的支持和政策法律的保障。

3.1 制定校企联合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法律法规

校企联合办高水平运动队,如果没有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的支持、没有建立起关系的协调、经费的支持以及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引导作用与法律法规的保障,校企联合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目标就很难实现。因此,要做好这件事,首先,政府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企业积极、主动的参与校企合作联办高水平运动队。例如,给参与校企合作联办高水平运动队的企业减免税收,提供财政项目支持、无息或低息贷款,以及财政补贴等一些优惠政策。其次,应建立一种和谐的、有效的法律法规框架和现代企业制度,规定校企合作中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3.2 依托中介组织机构,实现校企联办高水平运动队

学校与企业是紧密联系的,二者之间既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但是学校与企业又各属于不同的行业,这样在校企之间的合作并不是都能够顺利完成的。因此,在我国尝试校企合作联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模式中,可由行业协会这样的中介组织机构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沟通双方的合作关系,为校企合作联办高水平运动队开拓市场服务。

行业协会是对一个国家、地区乃至世界经济有着重要作用的权威性的社会中介机构,是代表成员企业利益,在企业与政府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的民间组织,行政上不受政府的约束,但有义务向政府提供行业的有关情况,向协会成员宣传贯彻政府的方针政策,并要求成员企业执行政府所做出的决策。校企之间通过行业协会的中间沟通,合作就会比较顺利,从而为校企合作联办高水平运动队建立一个合作的平台。

3.3 提升高水平运动队的竞技水平和综合素质

高水平运动队的竞技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高低是校企合作联办高水平运动队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高水平运动队的定位应包括竞技层面和教育层面,要注重运动员这两方面的共同提高,在和谐的理念下培养出真正具有大学文化知识和校高专业水平的高素质优秀运动员。要提升高水平运动队的竞技水平,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吸引企业投资;要广开渠道,加大企业为高校经费的投入,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到合作中来。

3.4 通过舆论导向,宣传校企合作的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支持校企联合办高水平运动队

校企合作联办高水平运动队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取决于企业参与程度的高低。应通过舆论宣传,介绍校企合作联办高水平运动队对高校、企业和运动队的好处,尤其要使企业认识到培养高水平运动队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使企业主动参与到校企合作联办高水平运动队中来。只有学校、企业、运动队、社会都支持、认同、重视校企合作联办高水平运动队这种办队模式,校企合作联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春天才会到来。

4 小结

发展校企联合办高水平运动队是未来市场经济逐步成熟之后的一种必然趋势,是贯彻教育方针“服务”与“依靠”的结合点,也是教育与经济的连接点。这种办队形式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运动队共同努力,达成共识,共同参与,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机制,才能够真正实现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共同发展,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促进经济、教育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政府、学校和企业切实加大对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投入,把握好每一环节,才能使其获得持续、健康、稳步的发展,进而为创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服务的双赢奠定现实基础。

[1]裴永杰.我国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1(4):2~3.

[2]邓家平,秦曼.校企联合办高水平运动队可行性分析[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8(6):143~149.

[3]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book=27,ebook=30

G80-05

A

2012-03-12

王江红(1986—),女,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运动队高水平校企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党建工作在优秀运动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