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体育经济伦理的伦理结构

2012-02-15沈克印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2年4期
关键词:伦理利益道德

沈克印

体育经济伦理是指在体育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伦理精神或伦理气质以及协调伦理关系的伦理道德原则和规范,其实质是将体育经济发展与伦理道德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人的道德与体育经济协调发展[1]。体育经济伦理研究的对象是发生在体育经济活动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领域的道德现象,主要是对体育经济行为进行全方位的道德评价,来验证经济上的合理性、伦理上的正当性。在体育经济伦理体系内部的各种活动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方式就是体育经济伦理结构。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伦理结构属动态系统,伦理内容是不断变化和更新的。基于不同的研究维度,体育经济伦理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关系结构、现象结构和层次结构。为了更好地了解体育经济伦理的本质和特性,需要对体育经济伦理的伦理结构进行探讨和研究,这不仅有助于建立体育经济伦理规范体系,还有助于在体育经济领域中针对不同的经济主体加强道德教育。

1 体育经济伦理的关系结构

国家体育行政部门、体育企业、以及个人有着不同的利益追求和价值取向。同的利益主体在体育经济领域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在一定经济利益关系基础上,按照伦理规范和伦理原则而形成。体育经济伦理关系是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体育经济领域的具体体现,渗透在一切体育社会关系之中。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育经济伦理关系是一个多样性、纵横交错的网络系统,具体可以分为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个人与企业的关系是最主要的。

1.1 企业和国家的关系

体育企业不但指的是体育用品企业,还包括从事体育赛事经营的具有企业性质的职业俱乐部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体育企业都应当是国家的一个基本组织单位,其企业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国家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从伦理层面上来讲,企业经济利益在国家利益的囊括下都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性,所以企业伦理往往被国家的国家伦理精神所替代。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企业的利益获得离不开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而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也需要多个体育企业发挥积极作用。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们的体育企业必须遵守世贸组织的基本规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实现政企分开,政府无权直接干预体育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体育企业是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是依据市场规则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国家体育行政机构或相关部门在体育经济领域所体现出的政治伦理精神和行政道德主要是以其自身的行政伦理意识和行政伦理实践来形成体育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伦理秩序,完善体育市场规则,从而为体育企业的伦理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现实的体育经济活动中,企业与国家的利益关系常常会存在矛盾和冲突,这就需要加强体育经济伦理建设。

1.2 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随着这种内部经济关系的变化,人们对自身利益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体育经济伦理也被赋予新的意义。在原来的计划经济时代,体育道德强调运动员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高度统一;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运动员的自身利益得到了不断加强,国家利益不再是高高在上,而个人利益也不必受国家利益的绝对控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转型和过渡的。在这个过程中,职业和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利益和权力得到调整,社会关系也变得更为复杂。经济作为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因素,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必然引起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也随之进一步深入,经济体制转变这种社会背景必然直接影响到体育领域中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一定的经济和利益关系的变化,常常要求道德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和协调。体育经济领域中,市场运作的推行、利益格局的多元化和国家利益向个体利益过渡,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原有的道德体系,破坏传统的义利观。体育领域中的工具价值和功利化得到强化,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趋向胜于精神奖励,而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螺丝钉精神、分配与报酬的平均主义、淡漠个人利益和个人权利等在市场经济下开始面临着调适[2]。承认个人从事体育活动和参与市场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调节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不能只是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于国家利益,而是在保证国家利益的前提下,维护个人的合法利益,使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在个人对利益的追求中获得内在驱动力。

1.3 企业与个人的关系

从静态上看,体育企业是“人、财、物、技术、信息、关系”等聚合起来的一种体育组织形态;从动态上看,体育企业是人们以各自所追求的利益为目的、通过体育运动为媒介组织起来、把人们的经营管理思想变为组织的行为。这些人共同为体育市场提供服务,由体育市场分配给这个群体利益,从而实现获取最大利润之目的的过程。体育企业离不开运动员、教练员、投资人、体育经营管理者等人员的参与,他们是为了在企业中取得自己的利益才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聚合到企业中的。体育企业与个人的原始出发点都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双方利益的来源应该是企业和员工共同创造的价值。企业中的人们是相互依靠、相辅相存的命运共同体,这是因为企业的好坏关系到企业中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与每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与职工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劳动契约关系,因而体现企业形象基本精神和最高境界的企业道德更多地是体现经济伦理的动机与非政治化的倾向[3]。在商业化和职业化的现代体育联赛中,企业法人是职业体育行业协会中依其自身的商业运作方式自负盈亏的各个俱乐部;运动员是生产者,他们在体育场地为观众展示的比赛就是产品;消费者是体育观众,他们购买比赛入场券以及相关链接产品(如纪念品、体育服装、鞋帽等),为俱乐部提供资本来源和利润。可以说体育俱乐部和运动员是以“利益”为中心的命运共同体,由于二者承担的风险和分工不同,利益的分配也不同。运动员、教练员等是职业俱乐部的主体,是比赛产品的主要生产者。他们应弘扬“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遵守体育职业道德规范。体育企业发展要“以人为本”,不能把运动员仅仅看作是获取和带来物质利润的工具和机器,片面强调金钱的作用。要摆脱把运动员视作“经济人”和“工具人”,逐步建立把人视为“道德人”“社会人”“价值人”和“文化人”的发展理念[4]。

2 体育经济伦理的现象结构

伦理的内部结构是以其他社会现象为参照,对伦理自身的要素进行分析解构的结果,是由伦理自身的特征决定的。伦理的结构是复杂的,具有方向性 ,动态性和多元性等特点[5]。体育经济伦理的现象结构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上,体育经济活动参与者在体育经济实践活动中,其经济道德和体育道德要素相互作用的态势和外在形态的统称。体育经济伦理存在于体育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之中,有着直观的表象,根据其存在状态或表现形态,可以分为体育经济伦理意识、体育经济伦理活动和体育经济伦理规范。

2.1 体育经济伦理意识

体育经济伦理意识是指人们在体育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善恶意识,以及在道德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体育经济特征的各种观点、情感、意志、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它对人们的体育经济行为具有指导意义。它作为体育经济伦理的主观方面,体现着体育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对客观存在的体育经济伦理关系和体育经济伦理活动的认识,渗透于体育经济伦理观和体育经济行为之中。体育经济伦理意识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内在的,是来自体育经济活动参与者的内心;另一个是外在的,是来自体育经济活动的外部社会环境。体育经济伦理意识主要是通过后天教育和环境熏陶得来的,是一种社会心理上的“范式”。

体育经济伦理意识可以表达体育经济领域内一定的社会关系,体现体育行政管理部门、职业体育俱乐部或体育利益集团等组织的现实利益,反映运动员、教练员、体育观众的经济行为对于社会或他人的价值;通过体育经济伦理意识,可以调节体育经济主体的道德行为而干预体育经济活动。主要包括体育经济道德观念、体育经济道德情感、体育经济道德信念、体育经济道德意志、体育经济道理理想和体育道德理论等内容。[6]根据意识主体的不同,体育经济伦理意识分为社会伦理意识和个人道德意识。体育经济领域中的社会伦理意识作为利益集团、阶级、民族的共同伦理要求而存在时,由单个个体的道德意识相互结合的结果,是个人道德意识的综合或推广。体育经济领域中的个人道德意识是指一定的经济伦理观和体育伦理精神在个人意识中的深化,具有不同的特殊的个体意识,是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只有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转变为稳定的个人道德意识,才能真正形成相应的道德行为。体育经济伦理意识与其他社会意识一样,如法律意识、消费意识等,也是根植于社会经济关系之中,受一定的阶级利益和社会关系制约的。

2.2 体育经济伦理活动

体育经济伦理活动也称体育经济伦理实践,是体育经济伦理现象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在体育经济领域中个体或群体的活动,是在一定的伦理意识指导下而进行的道德实践活动。体育经济伦理活动既是一定阶级或社会的伦理意识、伦理规范和原则在体育经济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又是体育经济伦理意识、伦理规范和原则形成和完善的实践基础。体育经济伦理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最完美的理想人格和最美好的理想社会。它有两种活动形式:一是为了提高体育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体育道德和商业道德水平,并使其达到一定的道德境界而进行的道德评价、道德选择、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等;二是在从事体育经济活动过程中,按照一定的体育道德和商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用荣辱、善恶、美丑、正义与邪恶等道德标准进行价值判断的体育经济伦理活动。

根据伦理活动主体的不同,体育经济伦理活动可分为个人道德活动和社会道德活动。个人道德活动包括自我道德评价、道德选择、道德教育等具有善恶价值的个体行为。例如:运动员的努力拼搏、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行为。社会道德活动主要是指社会性或群体性的道德教育、道德评价等具有道德价值的集体活动。例如:国家队通过对运动员实施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其具有为祖国荣誉而战的爱国主义精神。个人道德活动被众多人所模仿,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会转化成社会道德活动,而社会道德活动反过来又会引导和推动个人道德活动。体育经济伦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很多,如对自己或他人的体育经济行为进行善恶价值的评价与判断;面临重义轻利或重利轻义伦理两难时的道德选择;政府在实现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时所出台的经济政策;使体育经济伦理规范内化为个体体育经济伦理意识而进行的道德教育;为提高自身体育道德品质进行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体育道德修养等。体育经济伦理活动既是体育经济活动参与者体育伦理和经济伦理的观念及意识的外化表现,又是其一定的体育伦理和经济伦理的观念及意识形成的发展动力和客观基础。[7]体育经济伦理活动使体育经济伦理的“应然”状态转变为“实然”状态。正是通过体育经济伦理活动,人们的道德品质和伦理关系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同时将体育经济伦理意识转变为现实的、价值的东西,丰富体育经济伦理的基础理论。

2.3 体育经济伦理规范

规范即标准,是人们生活实践中衡量事物的一种准则。在经济活动中,人们除了要遵守经济发展规律以外,还需要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和实践经验来制定一种经济行为规则,并通过对经济行为主体的约束作用,产生维护经济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道德作为社会的产物,渗透在人们各种行为活动中。市场经济不会因为市场自身的功利性而排斥道德建设,社会发展自身体制中必然蕴含了对经济主体的道德要求。经济活动是人类活动,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因此可用于社会领域社会活动的伦理价值、伦理关系、伦理责任也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和组织所无法回避的[8]。市场经济,不仅是利益经济、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所引起的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必然引起思想道德体系的深刻变革。从《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1996)、《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1999)、《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以及《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等文件中,可以看出道德规范在社会中的价值和地位。

体育经济伦理规范是人们在体育经济活动中调整利益关系、判断体育经济行为善恶是非的标准,是经济伦理原则在体育领域中的具体体现。例如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体育市场经济最重要的道德标准,是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道德基石。又如“竭诚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道德规范的核心和灵魂,是人民利益原则的具体化要求,也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要的前提和保证[9]。我国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部分,其中必然蕴含着社会主义价值和道德规范。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坚持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在加强体育公共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同时,不断增加体育市场供给,努力向人民群众提供健康丰富的体育产品[10]。”文件中要求各级政府立足国情、面向社会、服务群众,合理规划和布局公共体育设施,切实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设施的综合利用率和运营能力,充分发挥公共体育设施在提供社会体育服务、满足群众体育需求等方面的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充分说明,发展体育产业的目标是与社会主义本质联系在一起的,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育经济伦理体系,必须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相一致。近年来,在体育经济领域内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假冒伪劣体育用品、体育赞助诚实缺失、商业贿赂等违规违纪的体育经济伦理失范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体育产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遏制和解决这些问题,将会影响到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影响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育市场规范化建设需要多方综合手段治理,其中也包括通过伦理道德的力量来规范、引导。体育总局在颁布的《关于加强体育道德建设的意见》中就曾经指出:“要坚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反对个人利益至上、金钱至上的错误思想;坚持突出重点、全面建设的原则,重点抓好体育行业道德建设;坚持依法治体与以德治体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教育与管理相一致,自律与他律相补充[11]。”当代我国的体育经济伦理规范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基本经济、制度是相适应的,在体育经济伦理建设中基本上能体现社会主义道德的总体要求。其所倡导的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弘扬“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对体育职业道德规范的构建与实现是有积极意义的。

3 体育经济伦理的层次结构

主体是一个相对范畴,个人、群体、集体、阶级、乃至政府都可以作为主体。体育经济领域中的主体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能够自主设计行为目标、自由选择行为方式、独立负责行为后果并获得经济利益的能动的体育经济有机体。体育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就是为达到一定经济目的、实现其权利和义务所进行的经济活动。一个开放的体育市场经济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个人、企业、政府和国际市场主体。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推动本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体主要由政府、企业和个人组成。根据体育经济主体层次不同,反映在伦理方面,可以分为宏观体育经济伦理、中观体育经济伦理和微观体育经济伦理。

3.1 宏观体育经济伦理

宏观体育经济伦理主要是指体育经济领域中的制度伦理,国家和政府是宏观体育经济伦理的主体。体育经济领域中的制度伦理,就研究对象而言,它所涉及的不是个人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评价,而是对体育经济政策或相关的经济体制的道德评价,所探究的是体育经济政策或体育经济体制环境方面的伦理问题。经济体制对体育经济政策的制定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是形成体育经济政策的基础。从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商品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这三种经济体制对体育经济政策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只能形成管办合一、经费财政统包、计划调控突出的体育经济政策。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代,体育经济政策发生了改变,体育改革的重点放在了克服国家办体育过分集中,特别是消除体育行政部门办体育的弊端上,体育开始涉及市场,开展多种经营,增加服务项目,拓展经费来源。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行的是社会化、产业化的体育经济政策,它打破了国家一家办体育的单一格局,而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办体育的多元格局,同时,还制定了体育彩票发行政策、体育筹资政策和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从这三种体育经济政策可以透析出其体现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也就是说,体育经济政策中内含着一定的道德观念与道德原则。例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育经济政策体现着“自由”“公平竞争”“功利主义”等伦理特征。宏观体育经济伦理涉及国家和政府的体育经济行为,诸如体育的公益性与产业性问题、政府在体育公共产品中的责任问题、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体育资源分配正义等问题都是宏观体育经济伦理的问题。

3.2 中观体育经济伦理

中观体育经济伦理指的是体育经济活动中的企业伦理,其主体是组织或集体,如体育用品企业、体育经纪公司、职业体育俱乐部、体育健身俱乐部、体育协会、体育社团、体育代表队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依法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财产权、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在其从事营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必然会产生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由此会产生各种伦理道德关系。体育领域内的企业主要是指体育用品企业、体育经纪公司、职业体育俱乐部、体育健身俱乐部等企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体育职业化、商业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要求更为多元化,组织之间和组织内部的利益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处理这些由利益关系而带来的伦理关系,就需要各个组织能够遵守企业伦理。[12]体育经济领域中的企业伦理指的是在体育经济活动中,企业及其成员从事体育经济管理或体育服务时,为提高企业社会形象和成员素质,协调内外部利益关系的善恶价值取向以及应遵循的伦理原则或道德规范。企业伦理作为一种价值体系,是企业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13]。无论是体育用品企业,还是具有企业性质的体育经纪公司、体育俱乐部等组织,无论是公有制体育企业,还是私有制体育企业,在市场中都具有“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双重人格,因此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企业社会责任,其中企业的道德责任就是企业伦理的主要内容。2010年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首次开展了“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提出了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的行动建议,督促体育用品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大力支持体育事业,关注青少年教育、环境保护和消除贫困等社会问题。中观体育经济伦理问题的凸显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发展的负面代价,主要发生在以体育经济组织或体育利益集团为形式的经济活动中,其实质就是这些组织在追求经济利益的时候,侵犯了他人或组织的权益,主要表现为体育赞助市场中的诚信缺失问题、体育用品市场中的假冒伪劣现象、体育营销中的不道德营销、职业体育发展中的商业贿赂等等。

3.3 微观体育经济伦理

微观体育经济伦理主要指体育经济个体的职业道德和个体在体育消费时的消费伦理,其主体是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经纪人、体育管理者、俱乐部老板、体育服务人员、职业经理、体育产品销售人员、体育消费者等个体。随着现代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技能、职业作风、职业纪律要求越来越高,政府也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体育的“应然”状态是指纯洁、美好、积极和健康的活动,人们所追崇的是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积极向上、增进友谊的伦理精神。体育产业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生产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提供体育服务的一个产业,是建立在一定的道德规范之上的,坚决反对和谴责任何形式的弄虚作假、营私舞弊,以及腐败、暴力、交易等等违背体育道德和经济伦理的丑恶行为。体育产业的主角之一是运动员,他们的职业道德对于体育产业的道德水平有着很大的决定性作用。运动员的兴奋剂问题、虚报年龄和身份现象、参与非法赌球等不道德行为,必然会使体育产业失信于众,污染体育市场,影响体育经济的健康发展。又如:作为沟通体育市场中介的体育经纪人,其活动范围涉及体育组织经纪、运动员经纪、体育赛事经纪等多种层面,若不规范管理,就会出现无证经营、骗买骗卖、恶意串通、欺诈顾客等不良现象。另外,教练员、体育产品销售人员、职业经理人等个体的职业道德也属于微观体育经济伦理范筹。体育消费伦理也是微观经济伦理的主要形式,是社会道德规范和原则在体育消费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在体育消费活动中,应遵守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准则的总和。因此,个人消费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属于自己的事情,当个人的消费与自然、社会、他人之间发生矛盾或利益冲突时,伦理道德会在人们选择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1] 沈克印,周学荣.体育经济研究中的经济伦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5):12~16.

[2] 熊文.竞技体育与伦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常永军,王继奎.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结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37~40.

[4] 孙永泰,刘一民.转型期我国运动员职业伦理的缺失与建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23(6):15~18.

[5] 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 赵立军.体育伦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7] 陆晓禾.和谐社会、市场经济与伦理规范[J].理论与现代化,2008(1):104~107.

[8] 陈宝庭,刘金华.经济伦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2010-03/24/content_1563447.htm.(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10]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加强体育道德建设的意见[EB/OL].http://www.sport.gov.cn/n16/n1092/n16864/1435383.html.(国家体育总局网).

[11] 龚正伟.当代中国体育伦理建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12] 乔法容,朱金瑞.经济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伦理利益道德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调整要十分注重“稳”字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利益链与新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