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人群环境科学素质提升路径研究
2012-02-15李婧李娜袁玮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天津300074
李婧 李娜 袁玮 (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天津 300074)
广大公众既是环保事业的受益者,更是环保事业的参与者,只有全体公众具备基本的环境科学素质,在认识上能够正确理解并掌握基础性的环境与环境保护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在行为上能够完成环境保护的自觉实践,在意识上形成积极正面的环境价值观念,才能在自觉参与和执行的过程中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为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营造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氛围。环保科普工作作为提高公众环境科学素质水平的有效途径,将突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界限,最大程度上的贴近生活、贴近生产、贴近社会,为全面提升公众的环境科学素质,全面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做出贡献。
青少年和社区居民是环保科普工作的重点人群。首先,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人才基础,青少年阶段是最佳的科学素质养成期,是进行环境科学素质培训的最佳介入阶段。加强环境科学知识普及,提高青少年对环境科学的认识,自觉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将为提高未来全体公众的环境科学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社区最为全面地集合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职业的社会成员。以社区为依托,通过梳理国家政策与环保科技的方向,研究环保政策、科技发展与公众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公众行为对环保政策执行的促进作用,研究制定社区居民环境科学素质科普工作的核心内容和活动方案设计思路,指导基层科普工作者开展工作,将更好地建立起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有效渠道,实现提升全体社会公众环境科学素质的根本目标。
1 环境科学素质内涵
公民环境科学素质是指公民关注、关心环境,能够正确理解并掌握基础性的环境与环境保护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环境科学方法,能够合理地看待环境问题,形成科学解决环境问题和参与公共环境事务的能力。
1.1 环境科学知识
环境科学知识水平主要指公众对环境科学方面的术语、概念、常识、基本原理、规律,相关的新闻、政策、法规、条例等环境领域相关知识的知道、了解或掌握的基本情况。
1.2 环境科学方法
环境科学方法水平是指公众对一般环境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理解环境科学探究过程和本质的知道、了解或掌握的基本情况。包括对环境科学知识应用的途径、方法和手段等。
1.3 环境科学行为能力
环境科学行为能力是指具备在日常生活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实践活动中解决环境实际问题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主要包括公民应用环境科学知识、环境科学方法、环境科学意识参与社会环境公共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的能力,是环境科学素质的最终目标。
1.4 环境科学意识
环境科学意识是环境科学素质的核心,内化于人们的观念中,决定了对环境问题的评价和行动导向。环境科学意识是指在环境保护中,公众对环境的认识水平。包括环境价值和环境态度。
公民环境科学素质4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与环境科学方法是公民环境科学素质的基础,没有基础的知识和方法作为依托,形而上的环境科学意识只能流于形式;在意识上保持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和敏感性是公民环境科学素质的内在映射,没有正确的环境科学意识,知识与方法的学习只能变成机械的记忆,在实际生活中无法完成环境保护的主动学习和自觉实践。
2 环境科学素质提升方法
2.1 环境科学意识导向
环保科普工作应从青少年、社区居民等重点人群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出发,将环境科学意识作为一个整体融入到各个知识单元,帮助其在获得正确的环境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环境科学方法,培养初步的环境科学行为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促进其环境科学意识的形成,以促进其在感性的经验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规律,进而形成理性的认识,能动地指导其学习、工作、生活与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我做起的意识;资源节约意识;绿色消费意识;循环使用意识;清洁生产意识;分类处理意识;科学认知、理性应对意识;共建共享意识。
2.2 环境科学知识培养
在环境科学知识培养方面,环保科普工作应紧密围绕我国环保工作的重点,本着易于认知和便与实践的原则,选取与国家环境保护大政方针相契合,与公众生活联系紧密,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涉及生态系统与保护、自然资源与保护、大气环境保护、水环境保护、土壤环境保护、合理处置固体废弃物、物理性污染与自身保护、环境权益与义务8个主题。
2.3 环境科学方法与行为能力设计
环境科普工作应按照8个环境科学知识主题,针对不同人群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提出相应的环境科学方法和环境科学行为能力,帮助青少年、社区居民获取或掌握环境科学知识与方法,针对典型的环境事件和环境问题,培养他们在实地观测、调查研究、模拟实验、测试评估等方面的环境科学方法和行为能力。
3 环境科学素质提升路径
3.1 青少年环境科学素质提升路径
在中小学校内,校本课程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授课时间、授课教师、教课地点等多重制度保障,学校具有校本课程内容方向的自主选择权,能够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教学效果可评和可考。因此,环保科普工作应设计校本课程,以跨学科的知识、信息、数据、学习者的经验作为问题解决与行为养成的有效工具,创设可供学生体验的课程环境,不仅为校园中的环境科学素质提升工作提供稳定的地位,更能够充分调动青少年的参与热情。
具体包括:
①参考学校所在区域的环境与资源特点,按照青少年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确定课程特色。课程应显著区别于原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理科课程,并纳入学校总体教学计划。
②根据校情、学科特色,研究编写教材,筛选教学资源。
③围绕校本课程,建立环保创新操作室。利用高技术含量的实验仪器设备以及软件等多种载体,为学生提供可视化、可操作、可互动体验,易于科学探究的实验平台。所配置的设备应既突出校本课程的需求和特色,又体现当前科技发展的最新水平,同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安全性,能够充分满足青少年需求。
④向高校、科研院所“借脑”,建立科学顾问制度,请科学家进校园为学校设计项目和开展活动提供具体指导,以提高科研水平。
3.2 社区居民环境科学素质提升路径
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是公众工作、学习之外的生活寄托。社区居民人员的构成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差异巨大,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带来的个体认识与兴趣点差异迥然。此外,由于职业不同,他们的作息时间规律也千差万别。因此,环保科普工作应选择与衣、食、住、行、用、文娱等每个公众都会接触的日常生活环节相关的内容,依托社区完整地组织架构和功能体系,结合国家的环境科普主题宣传日,开展嵌入环境科普活动,强调活动的体验性与参与性,帮助社区居民形成解决实际生活、工作中有关问题的能力。
具体包括:
①按照本地区的环境与资源特点,根据社区所在区域和社区居民人员构成等实际条件,充分调研社区居民需求,确定活动特色。
②利用社区活动室、学习室等创建环保社区活动站,配置专用活动器材或设施,设置固定的科普活动辅导人员,为开展环保科普活动提供场地。
③围绕环境科学知识主题,开发活动资源。设计并实施有创意、有特色、有示范意义、可操作性强的科学探究实践项目。
④聘请环保、科普、科学教育、科学传播等各领域的专家作为科学顾问,协助社区科普工作者,设计策划活动内容和形式。
综上,本文围绕环境科学意识导向、环境科学知识培养、环境科学方法与行为能力设计3方面确定了环保科普工作的重点内容,并提出了提升青少年、社区居民两大重点人群环境科学素质的方法与路径。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逐步摸索将环保内容以校本课程和科普活动的方式嵌入学校的日常教学和社区的群体生活,贯彻于公众终身学习的整个过程,为普遍提高我国公众环境科学素质水平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