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提高军队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工作能力的思考

2012-02-15闫晓枫韩纪富孙协胜张峰军事交通学院学报编辑部天津300161

天津科技 2012年6期
关键词:军队科技期刊学报

闫晓枫 韩纪富 孙协胜 张峰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编辑部 天津 300161)

青年编辑是编辑部的新鲜血液,是编辑事业的前途和希望所在,但目前大多数编辑是从高校的非编辑专业直接进入编辑队伍当中,对编辑的专业知识的理解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尤其军队高校学报具有其鲜明的政治性、高度的保密性和较强的学术性等特点,由此编辑部更应重视青年编辑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青年编辑的各方面的工作能力,以实现军队高校学报办刊质量的全面跃升。

1 良好的道德素养是前提

作为军队高校学报,必须准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守政治纪律,保守军事秘密,体现鲜明的军事特色。军队高校学报的特殊性要求青年编辑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这是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

1.1 要提高政治素质

军队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必须深入领会和熟练掌握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学习军队条令条例及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时刻做到政治头脑清醒、政治观点明确,将讲政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1]只有具备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才能准确把握军队高校学报的正确方向,才能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学院建设的大局,服从服务于军队建设的大局。

1.2 要强化责任意识

要把编辑工作当作事业来干,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真正从内心去热爱编辑职业,从思想上认识到军队高校学报的重要性,时刻牢记对部队负责、对学术负责、对编辑荣誉负责,牢固树立踏踏实实、爱岗敬业、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坚持乐于奉献、甘当人梯、为人作嫁、任劳任怨的良好风气,真正把编辑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做深、做细、做实、做到位。

1.3 要培养职业道德

军队高校学报相比一般科技期刊具有更强的严肃性。作为青年编辑,对待编辑工作要有严谨求实、公正无私的态度,坚持原则,不徇私情,热情为作者服务,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更要对作者一视同仁,做到在科学面前人人平等。在工作中自觉养成好的生活作风,要甘受寂寞、甘当无名英雄,做到“内安于心,外安于目”,要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这是使青年编辑能够在岗位上充分实现自我价值,能最大限度地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 扎实的专业技能是基础

由于学报与一般的杂志、期刊不同,刊载的内容更具有学术性、系统性和创新性,因此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是干好编辑工作的重要基础。作为军队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只有具备了本学科、专业坚实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学识水平,掌握了学科研究的现状、发展动向,才能在更短更快的时间内从大量的稿件中选出高水平的文章,把最新的科研成果更好地呈现给读者,服务部队,更好地转化为战斗力。[2]

2.1 要具备综合化的知识结构

编辑的知识积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学报知识传播的科学性、规范性、时效性和可持续性。当前,军事学科相互交叉发展的现象比较普遍,军队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必须努力构建博而专的知识体系,包括扎实的政治理论知识和基础理论知识(语言文学知识),精深的军事专业知识和编辑业务知识,还要加强外语知识、计算机及网络应用知识的学习,适应现代化编辑手段的需要。只有具备了不同领域的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军事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才能在军队高校学报选题、组稿、加工、审稿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2.2 要具备科学化的编辑水平

青年编辑对收到的稿件要有一定的编辑能力,将自己所学的编辑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到对稿件的加工上,在尊重和维护作者的主要观点、看法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层次、图表、文字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进行合理的修改,更好地反映作者要表达的学术思想。编辑出版过程中,要掌握标准与规范。标准化、规范化是知识共享和交流的前提。军队高校学报青年编辑要严格遵守国家编辑出版政策、法规及办刊的各种要求和标准,遵从编辑规范,包括国际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和我国编辑出版规范等,要按照军队有关出版规定、军队高校有关要求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编辑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2.3 要具备前瞻性的创新能力

编辑工作在本质上是一种需要创造性思维的脑力劳动。在选题、组稿、编改稿件等过程中,都渗透着编辑的创新意识。青年编辑的思想相对活跃、更富创造性,受传统定势的束缚相对较少,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查找问题,独立思考,并敢于打破常规,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对于稿件的加工,要善于发现文章中的创新点,提炼创新成果,通过自己的创新思维,进一步完善作者的文章。青年编辑还应积极探索军队高校学院的办刊特色,在符合军事要求的前提下,挖掘特色空间,更新特色栏目,创新特色内容,不断提高军队高校学院的影响力。

3 完善的培养机制是保障

提高青年编辑的工作能力,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培训制度,以制度机制为保障,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青年编辑队伍,为军队高校学院的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3.1 以老带新制度

指定专人作为带教老师,对青年编辑进行一对一的“传帮带”。[3]按照编辑素质要求培养青年编辑严谨的工作作风,向青年编辑进行编辑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递,介绍期刊的办刊理念、传统以及文化环境,使其尽快进入编辑角色。青年编辑既学习带教老师的经验和“诀窍”,又学习其好的思想、传统、作风和价值观,还可以学习老师对稿件处理的方法和校对工作的技巧,领悟老师的理念和思维,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2 教育培训制度

对于新来的青年编辑进行初步培训,集中学习校对、编务、编辑流程等编辑基本知识。定期举办编辑业务学习班,一方面邀请友邻高校的专家、资深编辑前来讲学,传授经验;另一方面派出青年编辑到各大高校、各种机构进修,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同时,有计划地派出青年编辑参加军内或地方编辑专业培训班,参加学报或期刊研讨会,及时了解学术动态、研究热点。内部可成立编辑业务研讨小组,如编辑现代化、规范化、审稿研究等,各自选择课题展开调查分析。

3.3 座谈交流制度

编辑部应建立每周编校、编务工作例会,每月工作总结例会,每期出刊后的审读和评价例会,交流工作得失,总结工作经验,提出改进方向,明确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和思路;还可建立进修、学习归来报告制度,季度个人学习心得报告会制度,交流学科专业和期刊编辑发展动态,探寻发展趋势。青年编辑加强与作者和审稿专家进行信息交流,建立良好的交流平台,还要加强与其他学报编辑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学习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提高编辑水平。[4]积极选派青年编辑参加国内外和军内外学术活动、各类研讨会及经验交流会等,进一步拓宽他们的视野。

3.4 岗位锻炼制度

在实际工作中,对青年编辑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在加强指导的前提下,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尽可能独立承担任务,鼓励他们大胆实践,树立信心,使他们有一种压力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青年编辑应注重在本职岗位上的锻炼学习,经常总结自己在每一环节工作中的成功与不足,积累工作经验,不断改进提高。

3.5 考评激励制度

对青年编辑的培养,应争取上级领导和机关的重视,在相关政策上给予支持,把青年编辑的培训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中,在时间上、财力上给予保障落实。制定和实行良好的激励机制,对优秀编辑人才进行奖励,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编辑素质的提高。努力改善编辑工作环境,提高编辑人员的地位和待遇,提供充分的人才发展空间,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5]鼓励、资助青年编辑在职攻读学位,提高学历层次,尽可能地为青年编辑提拔、职称评定、学习深造创造条件。

4 结语

要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全面提高军队高校学报的办刊质量,实现军队高校学报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青年编辑队伍。知识经济时代为军队高校学报大跨度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摆在青年编辑的面前,军队高校学报编辑部必须重视对青年编辑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适应军队新形势的发展。■

[1]宗淑萍,李川,梁虹,等.浅谈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素质的自我培养[J].科技博览,2008(8):155.

[2]霍林明.关于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3(4):441.

[3]王珏.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培养策略.[J]编辑之友,2009(6):46.

[4]王建青.对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素质的思考[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2):144.

[5]彭茜珍.伦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心里特点及其激励[J].郧阳示范专科学院学报,2006,26(3):63.

猜你喜欢

军队科技期刊学报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致敬学报40年
科技期刊的分类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军队的4月1日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