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特色文化助推滨海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
2012-02-15徐锋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天津300191
徐锋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 天津 300191)
1 滨海新区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的动力来源
1.1 特色文化是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动力
滨海新区特色文化不断提升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创新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滨海新区紧紧抓住开发开放的重要机遇,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和有力的政策举措推动新区文化又好又快发展,已形成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文化,并建成富有开发开放特色、充满创新活力和独特魅力的文化,推动了滨海新区经济快速发展。
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需要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改革发展为滨海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争当经济发展排头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必将显示文化对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支撑作用。
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日益增长需求,是滨海新区的不断追求。滨海新区的影响力,取决于经济和科技等实力,更取决于文化实力。以“十大战役”、“十大改革”为发展动力,滨海新区要通过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依靠文化的力量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为新区提供文化支撑,坚持以人为本开放创新,全面持续地提高新区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充分激发人民投身开发开放的热情,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1.2 特色文化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发展以港口经济为核心的低碳、节能、环保现代产业,以引领区域经济发展转型,不断推进滨海新区经济的开发,最大限度地使用清洁能源,确保滨海新区实现经济全面低碳发展。
滨海新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开发区已建立了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生物制药和食品饮料四大产业循环经济体系,并根据生态工业系统建设需要,有选择地进行主题招商和绿色招商,发展企业间互利共生的交换关系。在政府主导下,搭建生态工业信息平台,为循环经济建设和改善滨海新区环境质量提供保障,滨海新区本着“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大规模建设污水处理工程。
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人类在满足自身消费的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世界文明,高度发达的消费水平却加重了生态危机,滨海新区将生态意识与绿色消费的观念,带到日常的消费模式当中,以维护生态的平衡与可持续,减少对环境的伤害,以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的方式,加快建成包括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无害化处理技术等循环经济体系,引入大学、科研院所的研究资源,处理好发展与环保的关系。
1.3 特色文化促进了现代服务业发展
1.3.1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结合 以大飞机、大火箭、大造船、大乙烯、大炼油等一批叫响全国的重点项目为代表的制造业蓬勃发展,成为滨海新区企业快速发展的动力,在大力发展制造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服务业,使服务业规模、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生产性服务业贯穿生产过程中,伴随着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也与制造业之间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1.3.2 发展现代服务业满足消费时代的需求特征 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演变的规律看,中国已经进入消费时代,消费理念的变化是受到当地文化影响的。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消费水平,就必须从产品的创新、商业模式进步与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入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消费性的旅游休闲、饭店旅馆业、财产性的衍生金融业、房地产业、知识与智慧性的创意产业、文化产业、中介及咨询业等发展,催生楼宇经济等集聚形态,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1.3.3 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 当代世界经济中,服务业是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是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滨海新区支持企业在关键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标准,抓好新兴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和示范区建设,增强产业融合的主动意识,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新区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国际竞争力。
2 滨海新区特色文化的特点
2.1 注重文化与经济和谐发展
滨海新区特色文化是滨海新区引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产物,因此,它具有时代的特征。促进文化发展繁荣,加快文化强区是滨海新区坚持不懈的发展方向,滨海新区着眼于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园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从而使特色文化与经济建设和谐发展。
2.2 注重文化与人的和谐发展
滨海新区坚持文化发展为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服务,着力构筑“三个高地”,在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的过程中,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使滨海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全力实施民心工程,努力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实现社保人员全覆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3 注重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滨海新区坚持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实现科学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已建成滨海新区循环经济示范区,用循环经济理念设计新区的整体规划和布局,充分体现了公益性和社会性。滨海新区努力实现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不断加强循环经济的技术研发,加快建立循环生产技术体系。
2.4 滨海新区是创新的基地
滨海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标志着未来新区将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高地;滨海新区开展青年创新创业工作,进一步推动滨海新区创建全国“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区工作;滨海新区航空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等的颁布,都为滨海新区产业发展和创新指明了方向。
2.5 滨海新区的文化是“走出去”的枢纽
滨海高新区创意产业园、智慧山—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天津泰达国际创业中心、凌奥创意产业园4家园区列入市级创意产业园,国内好项目从这里走出去,国外好项目从这里走进来,滨海新区将打造成创意文化产业的“枢纽站”。国家影视网络动漫实验园和国家影视网络动漫研究院同时落户在滨海高新区,国家级创意园区和研究机构扎根滨海将大力促进新区创意文化产业发展。
3 滨海新区特色文化对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的助推作用
3.1 滨海新区特色文化助推滨海新区发展更加开放、创新
滨海新区的文化建设充分体现了现代科技与创新理念。滨海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特色文化着眼点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着力点在全面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才能实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
滨海新区的文化担当着现代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的枢纽功能。它是吸纳海内外优秀人才、先进科学技术和资本,整合区域资源,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实现经济飞跃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历史必然。
滨海新区的文化发挥了“文化口岸”的服务效应。滨海新区一方面为优秀文化及文化产业汇集、落户,提供有效的文化口岸的服务;另一方面在发展中塑造自身的特色文化,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
3.2 滨海新区特色文化助推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
滨海新区在探索和拼搏中积淀、传承的文化,在推动区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启迪智慧、凝聚民心、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
滨海新区以特色文化为媒,引项目优化产业结构,大项目、好项目带动滨海新区工业向高端、高质、高新化推进、升级。
3.3 滨海新区特色文化助推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
滨海新区特色文化,直接影响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滨海新区强大的第二产业基础,必然带来强大的关联性需求,企业总部、研发基地、航运物流、金融创新等高端现代服务业企业加速聚集,新区制造业与服务业并行发展。
优势产业发展促进了新区经济规模迅速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带旺了新区人气,这也强有力地促进了以旅游为代表的消费性服务业发展。国家海洋博物馆等众多旅游项目接踵落户,新区旅游事业将获得突飞猛进发展。随着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直升机博览会等一系列高水平的专业展会举办,搭建了产业交流平台,必将吸引了更多投资商落户滨海新区。
3.4 滨海新区特色文化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滨海新区特色文化就是新区发展的魂。滨海新区高度重视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争当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排头兵的目标,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新要求、新目标为契机,着力打造“文化滨海”,以文化产业大发展助推文化事业大繁荣。
滨海新区的文化企业超过了4000家,总资产近千亿元。着力培育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龙头企业和品牌企业,促进新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打造完整文化产业体系,是滨海新区的既定方针。举办首届中国滨海新区创意设计节、首届滨海国际版画作品展交会,扩大了滨海新区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形成常态的新区文化会展品牌。
“一区多园”形成文化产业集群。新区发掘原有资源,把同一文化产业链的上下游集合在一起,促进产业加速发展。新区构建了多个各具特色的专业集聚园,包括滨海国家影视网络产业园、滨海国家新媒体产业园、滨海国家动漫产业示范园等,助推了滨海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3.5 滨海新区特色文化助推环境的发展
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新区森林植物检疫体系、数字化农业信息系统两个信息化应用项目已启动建设。确定了现代渔业、种源农业、设施种养业、加工物流业和休闲生态观光农业五大主导产业,正努力构建具有新区特色的滨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滨海新区针对原有绿地较少、城市发展较快的问题,构建以公园与湿地板块为主,逐步辐射河道、路网的城市生态园林架构体系,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3.6 精神文化家园的建设,是滨海新区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的源泉
滨海新区将继续提升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等一批研究院的科研实力,以产业聚集带动人才聚集,努力打造智慧经济城、创新先导城。到“十二五”末,新区在绿化建设方面除了以公园辐射路网和河道外,还将采取多项高科技先进技术,在诸多建设物上建立“立体绿化”小型公园,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宜居、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滨海新区以建设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四大生态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和低碳试点城市标志区建设,努力成为中国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先行区,到2015年全面建成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1]王琳.滨海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4):74-78.
[2]黄树青.滨海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J].求知,2007(11):27-29.
[3]张志强.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J].天津经济,2012(2):5-12.
[4]李棽棽.滨海新区:促进文化发展繁荣 加快文化强区建设[EB/OL].中国日报网,2012-05-14.http://www.chinadaily.com.cn/hqpl/zggc/2012-05-14/content_5906581.html
[5]佚名.天津滨海新区加快生态宜居建设[N].中国建设报,2011-04-25.
[6]赵贤钰,张维维,王森,等.天津滨海新区 产业结构在持续优化中升级[N].滨海时报,2012-05-02.
[7]何焕臻,何立强.做足滨海旅游大文章助推傧海新区大发展[J].天津经济,2006(8):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