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例未婚宫外孕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2012-02-14刘金萍
刘金萍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天津 300100)
由于社会观念的转变,婚前性行为增多,未婚宫外孕患者也在逐年增加,占全部宫外孕的36.0%[1],严重威胁着未婚女性的身心健康。而患者在手术前后产生紧张焦虑是一种常见负性情绪反应直接影响到患者对手术的心理承受力,干扰手术的顺利进行[2]。本文对2012年1至7月收治的29例未婚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科2012年1至7月收治未婚宫外孕行手术治疗患者29例,年龄18~33岁,平均23.6岁。伴大出血休克行开腹手术5例,腹腔镜手术24例,术中均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职业:学生7例,职员9例,外来务工人员 5例,无职业8例。于手术前后通过访谈方式,了解患者心理状态,从中找出患者最关心和最担心的问题,评估其心理问题,展开针对性、个性化的心理护理。
2 患者表现
2.1 紧张恐惧 患者知道病情严重,但又不敢声张,一方面担心有生命危险,一方面又讳医忌医[3]。同时,患者就诊后面对医院陌生的环境和医护人员,面对各种医疗护理操作,对手术的认识和手术前的心理准备不足,充满恐惧和紧张,怕麻醉、怕手术疼痛、怕术中出现意外。如本组5例宫外孕破裂伴大出血休克的患者,在出现停经、腹痛等症状时害怕自己未婚的事实被医生知道而受歧视,未及时到医院就诊,出现较严重的症状后又担心有生命危险才到医院就医,就医时对涉及的妇科症状还刻意隐瞒或沉默不语、遮遮掩掩,确诊必须手术后又对手术和麻醉、今后的生育问题充满了担忧。
2.2 焦虑抑郁 本组患者均表现出面对突发疾病、对生命及生育功能的威胁和需手术双重精神压力,部分患者还存在对治疗费用及治疗时间的担忧,如学生、外来务工者、无职业者对住院费用的担心较多,而公司职员则主要是担心治疗时间较长,影响工作。因此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希望尽快出院返回工作岗位。
2.3 自卑情绪 本组年龄在21岁以下者8例,学生7例,年纪轻、社会经历少,性知识贫乏,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影响,尤其是在校学生,她们害怕自己宫外孕的事情被学校、老师、同学知道,感到无地自容而内疚和自卑,甚至不愿将宫外孕的事实告知自己的父母,感觉对不起家人。公司职员则不愿告知单位同事、领导,担心同事歧视自己、工作方面失去领导的信任,影响今后的事业发展。
2.4 悔恨无奈 3例准备于近期结婚的患者,对自己发生婚前性行为及没有做好避孕表示后悔,26岁以上的患者担心因此次宫外孕造成今后不孕表示悔恨,几例外来务工者由于家在外地,为减轻经济负担与男友同居,认为是对方造成了自己现在的痛苦,对男友表示怨恨。
3 护理对策
3.1 以患者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
3.1.1 从共性着手进行心理疏导,同时注意个体差异。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性格和情绪表现、治疗的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逐一解决不同患者的心理问题。在入院时,护士主动向患者介绍相关规章制度和病区患者,帮助患者适应医院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年纪轻、性知识缺乏的患者讲解并发放健康宣传手册,普及宫外孕和避孕的基本知识,指导其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对于准备行腹腔镜治疗的患者利用各种机会向患者介绍腹腔镜手术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说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安全性,介绍以往成功的手术病例,帮助患者建立手术治疗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4]。
3.1.2 与患者交谈时尊重患者人格,注重隐私保护,不歧视、不冷淡、不讽刺,同情与关注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同时注意交谈场合及交谈内容,说话的语气、语调,以通俗易懂的道理、患者能接受的方式、方法,帮助顺利度过围手术阶段的心理障碍期,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按期出院。本组患者出院时均表示与护理人员交流时心情相对放松,感到被尊重,在心理上有安全感,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3.1.3 对于5例伴大出血急症需立即手术的患者,护士充分利用进行手术准备的间隙,向患者简洁明了的介绍疾病和手术的相关知识;对于其他病情较平稳的患者,详细向患者及其亲属讲解病因、症状及治疗的方法,手术治疗的目的、必要性、手术过程、麻醉方式,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合作,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紧张、恐惧心理。
3.1.4 进入手术室时告知患者手术或麻醉开始时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及与医生配合的方法,根据其文化程度及兴趣爱好指导患者减轻不适反应及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联想生活中愉快的事情、进行深呼吸等。
3.1.5 手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患者的情绪反应,患者清醒后,鼓励其说出手术中及手术后的感受、不适反应,最担心的事情,告知手术情况及下一步的治疗方案,使患者安心接受治疗。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告知患者手术后常见的不适症状及应对措施,给予必要的生活护理及基础护理。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用简单随意的语言、亲切和蔼的态度与患者交流,给予患者发泄不良情绪的空间,但不探究个人隐私,避免引起患者反感。
3.1.6 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在饮食、休息、活动,尤其是性生活、避孕、今后生育方面给予正确、详细的指导。
3.2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针对性地完成心理疏导
3.2.1 针对患者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以人为本,在日常护理行为中,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患者,操作中动作轻柔,交流时言语和蔼,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充分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3.2.2 针对患者的自卑心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以宽容、同情的态度对待患者,遵守保密原则。医护人员之间、护患之间不谈论患者病情,为患者安排单人间病房或安静的病房,在床头卡上,不写宫外孕的诊断及与宫外孕症状体征有关的内容,避免探视者和病友的好奇和歧视,讲解疾病知识时在私密的环境下,避开患者的病友及同事朋友,减轻自卑心理。
3.2.3 针对患者的焦虑、悔恨心理,护士在术前、术后详细向患者及其亲属介绍病情和相关疾病知识,掌握避孕和生育知识,避免再次发生宫外孕的可能。同时让患者了解单侧输卵管切除术后,只要对侧输卵管正常不会影响生育,即使双侧输卵管切除,还可以借助助孕技术生育自己的子女,使其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3.3 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指导家属调整好心态。研究表明[5],未婚宫外孕患者,最怕家长、亲友的指责及男友的遗弃。因此,良好的亲友关系作为可利用的外部资源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护士除了对患者进行心身护理以外,积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让父母能够宽容自己的女儿,男友懂得体贴照顾好女友。家属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安慰是医护人员不可替代的,加强对患者家属的沟通,获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可以帮助患者正视现实,缓解焦虑、忧郁情绪。同时不把家属对患者的不良情绪在患者面前表达,让患者获得积极的心理支持,避免负面的心理影响。
4 体会
4.1 对于围手术期的未婚宫外孕患者,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心理问题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护理人员根据她们的心理特点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和护理,引导和鼓励其家属关心、帮助患者,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对于患者的身心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2 宫外孕是女性一生中重大的负性事件之一,研究显示[2]宫外孕患者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正常人常模,提示本病患者存在多种负性情绪。而未婚宫外孕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不仅要面对宫外孕疾病对身心的伤害,更要面对来自社会、家庭的多重压力,应得到家庭、社会、医院的的共同关心和帮助。同时青年学生患者更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因为她们性知识缺乏,心理状态不稳定,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因此,帮助青少年认识婚前性行为引发的危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婚前性行为是非常重要的[1]。
〔1〕庄彩英,李春娇.未婚宫外孕发生率变化趋势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2):61-62
〔2〕姚秀莲,姚丽,郭丽荣.心理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2O11,33(2):189-120
〔3〕张成秀.宫外孕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J].工企医刊,2010,23(2):15-16
〔4〕张津芳.宫内宫外复合妊娠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护理[J].天津护理,2011,19(3):155-156
〔5〕黄雪文,黄丽,盛招云.未婚宫外孕患者的心身特点研究及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0,21(1):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