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王元昊:当二奶与江山不可兼得
2012-02-11余显斌
余显斌
大西北,草原广袤,马匹成群,汉子剽悍。若能坐拥西北,进,可攻取天下;守,可独霸一方。这样的人,自可成为历史上的一代枭雄。西夏王元昊,就是这样一个不世出的人物。
在宋辽对峙的年月里,元昊游走在两国之间,纵横捭阖,打打杀杀,只有他玩人,绝无人玩他。但无论什么事都有例外,有一人就将元昊玩弄于股掌间。这人,就是北宋年间雄立大西北,与杨家将并称的种家将之始祖—种世衡。
那么,真相是否如此呢?这故事的背后,又有着怎样曲折离奇的计谋呢?
一
元昊初起,以一支劲旅,打遍天下,扬声西北。
1040年,三川口之战,宋军两万余人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1041年,好水川之战,宋军一万余人战死,大将任福自杀。
1042年,定川寨之战,宋军近万人战死,领军大将葛怀敏等战死沙场。
在西夏劲旅面前,宋军暴露了自己的无能、怯懦和不堪一击。就算被当世人歌颂为“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韩琦和范仲淹,在西夏的强锐兵锋之下,也仅仅采取守势而已,从不提及进攻。换句话说,这二位仅仅能护住北宋头皮,不让挨上栗凿罢了。
最让人惊叹的是,宋军一败涂地时,小小的西夏竟敢左右开弓,两线作战。1044年,元昊开始了对辽国的自卫反击战,运用坚壁清野战术,一举打败辽兴宗的亲征,让纵横近半个中国的大辽国军队丢盔弃甲,颜面尽失,并订立了城下之盟。
西夏兵锋,一时无两。
能够据西北一隅,领十万精锐与天下两强争锋,元昊的雄才大略固然不可小觑,但他手下两位亲近大臣的功劳同样不可磨灭。这两人,一个叫野利旺荣,一个叫野利遇乞,乃亲兄弟。
元昊初起时,为扩大力量,积极拉拢各部落。野利氏是西北强部,兵强马壮,人口众多,尤其部落首领的两个儿子野利旺荣与野利遇乞,更是勇谋兼备,扬声西北。能将这个部族收为己有,元昊觉得,会让自己势力大增。野利旺荣与野利遇乞一见元昊,也很敬服,惺惺相惜,三人走到了一起,为大夏国的建立奠定了三块基石。
大夏建立,两人因功封王,被称为宁令。两位宁令统率左右二军,在屡次战斗中,冲锋陷阵、运筹帷幄,成为西夏的两根顶梁柱。
然而,西夏毕竟是小国,经济不发达,兵员也不充足,长期战争耗不起。这也恰是韩琦、范仲淹二人死心塌地采用防御战的根本原因:我们中原物力雄厚、兵源充沛,我们耗干你,看你还牛不?
终于,元昊坚持不住了,迫切需要打一场阵地战或者攻城战来补充资源。尤其攻城战,对西夏来说,是一种极好的补充:一座城池攻下,百姓可做兵员,掳掠来的粮草可以补给后勤。但是,防守是韩、范二人的强项。要攻城,就意味着西夏要付出很大的流血牺牲,这又是元昊所不愿看到的。
野利旺荣也看出了西夏的困局,左思右想,终于制订出一个可以兵不血刃地打开北宋西北防线,然后长驱直入,以中原为牧场、以百姓为牛羊,狠狠补充一下大夏国的策略。
这个策略,是诈降。选中的地点,是延州。
二
延州是宋夏对峙的桥头堡,得失关系两国命运。得一名将扼守延州,以一点捍敌于国门之外,则中原可得安平之福,百姓俱无倒悬之苦。范仲淹选中了种世衡。
种世衡本是洛阳一农家子,从军以来屡立战功。驻守延州后,他在此修筑起青涧城,一人一马一剑,独立城头,从此延州成了一座攻不破的堡垒。而且,他的后代也很厉害,儿子种谔就是《水浒传》中大名鼎鼎的老种经略相公,孙子种师道被称为小种经略相公。祖孙三代,扬声边陲。从此,历史上除了杨家将之外,又多了种家将。
野利旺荣知延州不易攻下,就来阴的,派人送去诈降书,大意是:元昊不识时务,逆天而行,将两国军民推入刀山火海中,自己不忍生灵涂炭,决心改弦更张,投身大宋,望宋军接纳。
种世衡接到降书,大喜,没想到自己一上任就逢着这么大的喜事,于是马上摆开宴席,殷勤招待使者,还上奏朝廷,请求给这些人封赏。
使者回去报告,野利旺荣哈哈大笑,心想,自己跨马扬鞭南游中原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肉到嘴边,格外馋人。
本来,野利旺荣准备把好事报告给元昊,可一想,人多嘴杂,万一消息泄露,就会狗咬猪尿泡—空欢喜一场;再者,到攻下鄜州时,给元昊一个惊喜,岂不更好?因此,他忍了忍,没有告诉元昊,而只与自己的好兄弟野利遇乞分享了这一喜讯。
野利遇乞同样很高兴,并告诫他说:“赶快去做,切勿泄露。”野利旺荣便派出一个叫李文贵的心腹,带着信件去见种世衡,说是确定投降日期。
日期商定后,种世衡留下李文贵,然后派了个叫光信的和尚,拿着一封招降信,去当了招降使者。
这个光信,居然是个花和尚。到了西夏都城,他光着脑袋进了酒店,吃了东西不给钱,还打人,并扬言:我是野利旺荣大王请来的使者,要钱,找他去!生怕闹得不够似的,这家伙又进了妓院,喝了花酒,一挥手,扔下同样的话走了。
来到野利旺荣府上,光信送上书信。野利旺荣打开,只见上面写着:“朝廷知王有内服心,已授夏州节度,王其速来!”旁边还画着一幅画:一只乌龟瞪着绿豆小眼,瞧着一颗枣子。
野利旺荣不了解中原人的弯弯绕,指着那幅画问什么意思。光信呵呵一笑,解释道,怕消息泄露,采用密码形式。在光信启发下,野利旺荣才清楚,这是宋朝让他“早归”。
野利旺荣高兴地将光信请入密室,商量投降细节。两人意见一致,投降时间宜早不宜迟,最好就在最近;至于细节,力求做到完美无缺,一步到位。
可惜,就在这时,元昊突然到来,破坏了他们的计划。
三
元昊怎么会知道此事?
其实,以种世衡的聪明才智,一开始,他就怀疑野利旺荣是诈降。试想:一个西夏开国功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怎么会轻易投降?于是,他派光信出使,名义上是招降,实则试图离间元昊君臣。光信的大肆张扬,不外乎一个目的:引起元昊的注意,让他知道这件事。
很快,元昊的手下包围了野利旺荣府。光信早有准备,待元昊上前,不慌不忙掏出野利旺荣写给种世衡的信,还有确定日期的约函。野利旺荣这会儿才大惊失色,感觉这个玩笑开得有点收不拢场了,忙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看到元昊半信半疑,野利旺荣赶忙找了个证人—野利遇乞。
这是什么证人啊?在元昊眼中,这说不定就是兄弟俩狼狈为奸,出卖自己。于是,他一声令下,将光信还有野利旺荣、野利遇乞统统关押起来。
元昊毕竟是一代枭雄,行事没太莽撞。他想,还是先澄清一下事实比较可靠,于是也派了个人,假扮做野利旺荣的使者,去见种世衡。
又有使者来了,种世衡依旧非常热情,把使者迎到帐中,招待规模比上次还要隆重,丝竹管弦,歌姬舞女,都一起呈上。酒足饭饱后,种世衡告诉使者,投降这事千万保密,元昊可是绝顶奸诈,不能让他看出破绽。使者连连称是。经过驿舍时,使者见到了李文贵,那家伙在那里好吃好喝地住着,简直乐不思“夏”了。
使者终于待不住了,决定告辞。走到城门,种世衡还不忘送上给野利旺荣的信,满怀希望地嘱咐使者:“如果能送上元昊的人头,朝廷可是有不少封赏的!”使者接了信,跨马而去,回到西夏,交上信件,把出使经过说了一遍。元昊听得眼珠子都红了,马上押来野利旺荣进行宮廷会审。
面对人证物证,野利旺荣只有一句话:我是冤枉的,望圣上明察。旁边也有人提醒:“小心啊,圣上,不会是宋人的离间计吧?”元昊冷冷一笑,心想:管他什么计,杀了放心!没容野利旺荣再争辩,元昊就挥剑将他斩为两段。
野利旺荣被杀的消息传到延州,种世衡拍桌大哭:“都是我行事不周,泄露消息,害了野利旺荣大王啊!”为了表示愧疚之情,他亲披孝巾,让全军挂孝,声势之大,规模之高,一时无人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大家知道了,元昊也知道了,野利遇乞也知道了,是元昊递到他面前的。随着元昊一声令下,野利遇乞这个“里通外国”的家伙也掉了脑袋。
野利遇乞临死前惨然一笑,道:“鸟尽弓藏,古今同例。”他相信,以元昊的雄才伟略,不可能看不出这是离间计。他觉得,是他们兄弟俩手握大权、功高震主,才引来了杀身之祸的。
他错了。
种世衡得知野利遇乞也被斩,十分得意。他觉得,一定是自己的妙计瞒天过海,天衣无缝,才让一代枭雄元昊坠入其中,信以为真,除掉了自己的左膀右臂。
他也错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四
野利遇乞死后不久,他的老婆没藏氏就进了宫,做了元昊宠极一时的妃子。
原来,在元昊娶了野利两兄弟的妹妹后,野利遇乞的妻子没藏氏经常进宫走亲戚。这没藏氏长得天姿国色,十分媚人,元昊居然爱上了这个大舅子的老婆,并且趁一次酒后占有了她。
大概因为元昊是个超级大老板,没藏氏失身之后,不但没痛哭流涕,反而与之如胶似漆难舍难分。可是元昊心里很害怕野利旺荣和野利遇乞知道这事。这两兄弟手握大军,一旦知道,发动兵变,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他得时时提防着两人。恰在这时,光信出使西夏。这令元昊喜出望外,迅速借机抽刀斩乱麻,砍了自己的左膀右臂,兴奋地抱得美人归。
养二奶,能下如此血本的,元昊可算古今第一人。所以,种世衡的成功,只是在最恰当的时间,给元昊提供了个最恰当的借口而已。这对种世衡而言,是一个很幸运的巧合。
野利两兄弟一死,元昊元气大伤,再也无法与北宋对峙。干脆,他顺水推舟,以光信为使者,与宋朝讲和,换得一点金银茶丝,坐在宫里,享受起太平天子的艳福。
历史上,养二奶以国家利益为砝码的,元昊可算一个,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一个。一代枭雄,若非为二奶折腰,坐拥西北,攻取天下也未可知。1048年,元昊去世。那时的他面对天高地阔的原野,不知是否有过江山美人再选择的感慨?
编 辑/孙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