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问题官员如何复出

2012-02-11张程

百家讲坛 2012年9期
关键词:林则徐乾隆官员

张程

随着上海静安高楼大火案两名被免官员的复出,问题官员复出这一话题再次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其实,这一问题古来有之。古代常常有官员出了问题、犯了错误,被免去官职,可没几天又戏剧性地官复原职了。他们为什么能够前脚被免,后脚就换个衙门当官呢?

免职不免特权身份

现代官员一旦被免职,就没有了权力和相关待遇,古代官员却不存在这些问题。古代官制有“官职”和“官身”(官员身份)的区别。官职可以调动、可以免除,官身则很难丧失。也就是说,当过官的人,即使没了官帽,也拥有不少特权,比如遇官不跪、应讼不跪,可以承揽本地的税收词讼,主持乡间结社和公益事业等。衙役官差们遇到他们得恭恭敬敬,当地州县长官遇到地方钱粮盗匪文教等大事也要找其商量。

说白了,这些官员虽然因为各种问题被免职,但他们依然是现行体制内的佼佼者,是现行游戏规则中的精英,所以权力的天平依旧向他们倾斜。比如在隋唐之前,入仕的主要标准是血缘、门第等,一个免职官员的职务没了,但血缘、门第等还会给他带来特权。隋唐之后,入仕的主要标准变为科举功名,一个人只要获得了最低级的功名(秀才),就在法律上脱离了“民”的范畴,享有“官”的各种特权。因此,隋唐之后科举出身的官员,即使被罢免了,功名还在,依旧享有各种特权。

这点在有“官员天堂”美誉的宋朝更是突出。宋朝对官员极为优待,官员除了职务、差事之外,还有爵位、品级等。职务可以免,差事可以没有,但是其他内容组成的官身轻易不会动。而决定官员收入、待遇的主要是官身。而且,就算是免职了,也有不少虚职可做,比如掌管宫观、监督一些官办工程或者文化事业。更重要的是,宋朝还给免职官员制定了复出制度:“免职的官员,三年以后可以在原来品级上降两等起用;免职及‘官当(用官身来抵徒刑)的官员,一年以后可以降一等起用。”这样的制度,几乎让所有的免职都成为了暂时。

不怕罢官,就怕不努力复出

清代官员免职,有个专业名词叫“革职”。革职又分革职留任、革职、革职永不叙用三种。革职留任处罚最轻,名实不符;革职是真正的免职;而革职永不叙用处罚最重,等于判处了官员的仕途死刑,这样还能复出吗?

能。清朝就有不少永不叙用的问题官员又被叙用了,专业名词叫“开复”。罢官免职并不可怕,怕的是没有运作复出的空间和不努力去运作复出。

乾隆前期的内阁大学士李侍尧长期担任两广总督,还担任过湖广、云贵总督和户部、工部、刑部的尚书,《清史稿》说他“见知高宗”。乾隆四十年(1775年),兵部因为广东治安太乱,弹劾李侍尧“武职弛纵”,乾隆却说:“侍尧向不姑息属僚,朕所深信。”可见两人关系相当铁。

乾隆四十五年,李侍尧在云贵总督任上时,云南粮储道海宁指证其贪纵营私,是个隐藏很深的大贪巨恶。李侍尧供认不讳。乾隆出离愤怒,将其革职,押赴北京治罪。和珅等人审理后,建议将李侍尧斩立决。乾隆念及几十年的感情,想网开一面,就让各省督抚商议。江苏巡抚迎合乾隆心意,借口李侍尧精明能干、劳苦功高,为他求情。李侍尧遂被改判斩监候,挽回一命,不过住进了刑部大牢,并被抄了家。

在一般人看来,李侍尧的官当到头了。其实不然。第二年,甘肃回民起义,乾隆特旨赏给李侍尧三品顶戴,赴甘肃作战。不久,甘肃冒赈大案事发,总督被撤,李侍尧即接任。第三年,李侍尧便恢复原来品级,还加太子太保。

奇迹是怎么发生的呢?首先得益于李侍尧和乾隆的关系。李侍尧的确是大贪巨恶,但他贪污的大半都送给了乾隆。他进贡的“礼品”,历冠督抚之首,深得乾隆喜欢。所以一遇到难题,乾隆还是会想起李侍尧这个能干又讨他喜欢的奴才。

其次,李侍尧栽大跟头和复出都与和珅有很大关系。之前李侍尧与和珅同为大学士,李侍尧自恃年纪大、资历老,没把“直升机干部”和珅放在眼里,平日在言行上对和珅不尊重,得罪了他。而资历浅的和珅也需要通过扳倒一两个前辈大佬来显示自己的能力,以便在朝野立威,因此总想找机会整一整他。检举李侍尧的海宁就是和珅的人,可见要置李侍尧于死地的就是和珅。

李侍尧被关入大牢后,主动降低姿态向和珅示弱,和珅这才决定放他一马。正巧第二年甘肃出乱子,给李侍堯、乾隆与和珅都提供了一个和解的机会,于是李侍尧就奇迹般地复出了。之后,李侍尧做官虽不如之前那样风光顺利,且多次涉嫌贪渎大案,但乾隆都“为之曲赦”,让他得以善终。

李侍尧的例子说明,只要有一丝运作的空间,就要努力去谋求复出。同时也说明,官员的复出故事背后往往有一系列复杂的权力操作。

复出是权力斗争的结果

在鸦片战争中臭名远扬的琦善,曾上演过一幕“革职-复出-再革职-再复出”的活剧。鸦片战争一度失利时,道光皇帝授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主持战争。不想,琦善到前线后,瞒着朝廷和同僚,私自答应割让香港给英国,并商订通商章程。

琦善丧权辱国,立刻成了人皆可杀的卖国贼。道光震怒,下令将琦善革职抄家,并将其逮捕入狱。惹得如此天怒人怨,别说官运,琦善的性命也该休矣。可是没几天他就被释放了,只是发配充军了事。

更奇的还在后面,1842年秋,琦善奇迹复出,被授予四等侍卫,充任叶尔羌帮办大臣。第二年,又授三品顶戴,热河都统,以低官任高职。这下,清流党不干了。有御史上疏说要痛打一批误国殃民的落水狗,其中就有琦善。道光不便违背清议,再次把琦善革职。可是没几天,琦善又被授予三等侍卫,担任驻藏大臣。然而,这仅仅是个过渡。1846年,琦善担任四川总督;两年后恢复头品顶戴,又加协办大学士;1849年调任陕甘总督兼青海办事大臣,负责剿匪。这一下,问题官员琦善又把官当得风生水起。没多久,又有言官弹劾琦善在剿匪时滥杀无辜,琦善再被革职,发配吉林,然而不久即被释放,代理河南巡抚。

主和派琦善的经历如此,主战派林则徐的经历也是如此。当年,琦善去广州替代了林则徐的工作,林则徐被革职。第二年(1841年)春,林则徐就闪电复出了,被授予四品卿衔,到浙江镇海前线协防。不过到五月,道光又下诏斥责林则徐在广东办事不力,导致战争爆发,林则徐第二次被革职,发配新疆伊犁。四年后,林则徐召还,候补了一段时间后,代理陕甘总督,第二年实授陕西巡抚。看来,林则徐虽然复出晚,但起点相当高,很得朝廷的重视。果然,在第三年林则徐就升任云贵总督。咸丰继位后,对林则徐依然很重视,多次宣召。林则徐因年老体弱告病还乡,途中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又被咸丰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师进剿,并代理广西巡抚。

鸦片战争期间,战、和两派被革职的重要人物最后都复出了。首先是因为他们和皇帝的关系都很铁。比如琦善世袭一等侯爵,久膺疆寄,是道光倚重的股肱之臣;林则徐历任江浙、湖广,效力多年,是朝野公认的能臣干将,同样深得道光器重。

其次是权力斗争的结果。《清史稿》就认为,鸦片战争的失利是中国国事糜烂的结果,不是个人能够挽回的,所以不论是和是战,清朝都注定要丧失一些权益。而当时朝廷已经严重分裂,主战派与主和派的声音都很强,党同伐异,势不两立。琦善、林则徐、邓廷桢三人被革职,“朝廷皆不得已而罪之”。“不得已”就意味着朝廷本意并非如此,只是困于权力斗争才如此作为。所以风声一过,就又都复出了。

权力操作在暗箱中进行,结果难以控制,所以问题官员的复出就可能适得其反。比如,汉景帝即位后,邓通被免去大中大夫的职务,他以为是丞相申屠嘉从中作梗。后来申屠嘉被免,邓通萌生了复出的希望,开始四处活动。不活动还好,一活动反而让汉景帝记起了他,于是馬上下令逮捕他并严查。很快就有人举报了邓通的种种问题。邓通极力喊冤,却被严刑拷打,只好承认,结果不但复职无望,还被抄没家产。

花钱也能复出

权力斗争是一桩相当高难度的事情,不是一般人能够操作的。其实,古代存在更简单、更受问题官员欢迎的复出方法:花钱。

1878年,崇厚奉命出使俄国。为了表示重视,朝廷给崇厚加上内大臣官衔,晋升左都御史。不想,崇厚到俄国后,私自和沙皇签订《利伐第亚和约》,割让新疆大片领土,并开放商埠,使沙俄势力入侵西北。消息传到国内,朝野哗然,光绪大怒,逮捕崇厚,判决斩监候。由于俄国人施加压力,崇厚才被免去死罪,但仍旧被羁禁在大牢里。五年后,中法在西南交战,崇厚捐出30万两银子支援国家,得以释放。不久又逢慈禧太后50岁生日,崇厚随班祝嘏,讨得太后欢心,得以原官降二级职衔,算是成功复出。

这种捐钱复出的做法,是正式制度,称为“捐复”。晚清财政窘迫,大开卖官鬻爵的大门,一般人花钱就能买官当,曾经当过官的人自然可以花钱重回官员队伍。捐复又分两种:向皇帝行贿,钱财充入内务府,供皇帝私人使用;向官府捐钱,钱财用于政府公务。和借助权力关系复出不同,捐复完全是看钱的多少,与官场人情关系不大。

正如担心买官者品行不可靠一样,皇帝对捐复的官员也不放心。乾隆就曾说:“从前曾有捐复之例,复经部议删除,第念此等人员内,未尝无可及锋可用之人。若以微眚淹滞多年,亦觉可惜。”无奈人穷志短,为了筹钱应对内忧外患,清廷不得不将官职当商品来卖。

多条复出的渠道畅通着,让官员问责和免职制度的效果大打折扣。如果问题官员可以复出,那么他犯罪的成本就大大降低,久而久之,羞耻心就会大大减少,而恬不知耻地作奸犯科的几率会大大增加。乾隆说:“若即被严参,于获罪受震之后,审明复职,而靦然不以为耻,则后此之荡检踰闲,恐不可问。”但是,官僚体制不可能杜绝权力斗争、派系争斗,也不会杜绝卖官鬻爵等现象,也就不能堵住问题官员复出的步伐。

“官员天堂”宋朝干脆规定了官员复出的制度:“命官犯罪……请以赃重及情理蠹害者授诸州参军,余授判司,京朝官、幕职、令录、簿尉,等第甄叙。”连“赃重及情理蠹害”的人都可以重回仕途,一般的问题官员就更不用说了。

问题官员轻松复出,免职制度就形同虚设。长此以往,官场风气趋向恶劣,上下相蒙,刚开始小打小闹,渐渐地,大手大脚以致贪赃渎职都成为常事。巨贪大恶前赴后继,结果受伤的还是老百姓和整个社会。

编 辑/高翠粉

猜你喜欢

林则徐乾隆官员
林则徐奖“错”
这样的乾隆你想不到
纪晓岚戏乾隆
带病提拔自有病根
乾隆:当最牛点评师都是被逼的
丘琼山巧对官员
“搞”艺术的官员们
老翁妙对戏乾隆
官员在读什么书?
家乡的世界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