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征可以这样来“组歌”么?

2012-02-11孙贵颂

文史月刊 2012年9期
关键词:土城组歌萧华

孙贵颂

关于红军长征最著名的歌曲,当属《长征组歌》。在中国,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大多耳熟能详。

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参加过长征的总政治部主任萧华耗时半年,抱病创作,呕心沥血,完成了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诗作。随后,由晨耕、生茂、唐诃、遇秋等作曲家选择其中的10首谱成了组歌,分别描绘了10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并巧妙地把各地区的民间曲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曲调融合在一起,最终汇成了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当年的八一建军节,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在人民剧场成功地举行了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首场演出。后来,它被誉为是我国合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作品,并已入选为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

歌词是深刻凝炼的,曲调是清新动人的,表演形式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只是有一样,组歌中所表现的内容与长征的真实情景,有的不太相同,有的甚至距离很大,这就有损于长征的伟大了。

比如第一组的《告别》:“子弟兵,别故乡……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乍一看,好像红军撤出瑞金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时,群众提前都知道了消息似的,于是拉手相送,恋恋不舍。而实际上,红军的撤离,当时的保密级别极高,仅仅限于政治局和中革军委委员,其他就连林彪、彭德怀等军团一级的军政领导干部,也只知道他们职权范围内需要执行的任务。当时谁也不知道,迈出了第一步,就要走上两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又何来“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的动情告别呢?

更为离谱的是第四曲《四渡赤水出奇兵》,让人觉得红军与国民党军队的作战,真是十分轻松,毛泽东玩敌人于股掌之上,在牵着蒋介石的鼻子走。事实上,红军当时處于万分危急的被动局面,“四渡赤水”完全是不得以而为之。连毛泽东后来都承认,他一生打过4次败仗,其中的土城战役和鲁班场战役都发生在四渡赤水之间。土城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的第一仗,成败关系红军士气和毛泽东的威望。但是因对川军的战斗力、兵力和素质均估计过低,本来以为对方是一个“战斗力全无”的软货,没想到却是战斗力甚强的硬骨头,战斗最为危急的时刻,连朱德总司令都上了前线,最后不得不撤出战斗,迅速渡过赤水河。“一渡赤水是在敌情严重、战斗失利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一渡赤水前在土城把川军打垮,红军从泸州宜宾间渡过长江,就不会有后来的金沙江、大渡河,红军也不用过雪山草地了”,更不会有四渡赤水了。(金一南:《苦难辉煌》第314页)

还有鲁班场战斗。由于“时间局促,地形对我不利,敌人阵地工事坚固”,红军与敌周浑元所率的3个师激烈战斗整整一天,未能奏效,不得已退出战斗,这一仗使红军牺牲了480人,伤1000余人。由此才有了红军的三渡赤水。

《长征组歌》带有“史诗”的性质。它不仅是诗歌,更是史书,这就要求作者不但要带着感情,而且更要忠于事实。萧华是亲自参加过长征的人,时任红一军团组织部长、二师政委,然而今天看来,作者有些地方的表达是欠妥的,处理得脱离了实际。

《长征组歌》的这种写法,其实一点好处也没有。因为掩盖了本来面目,也就脱离了党的实事求是传统。金一南将军说得好:“中国工农红军的胜利,绝不是历史用托盘端上来的一份幸运礼物。把四渡赤水看成一场出神入化的妙算和从容不迫的行军,糟踏的是我们自己那部艰难曲折的奋斗史。”(《苦难辉煌》第333页)

猜你喜欢

土城组歌萧华
萧华和罗荣桓的良师益友情
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萧华与刘白羽的一段往事
新时代版《长征组歌》师生同台演绎
土城镇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多元发展模式研究
重游土城公园
《长征组歌》背后的故事
萧华满含热泪创作《长征组歌》
原创设计崛起之时 首届土城空间订货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