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讲情面的后果

2012-02-11陈甲取

文史月刊 2012年9期
关键词:陶侃桓温寒门

陈甲取

东晋时,有位大作家袁宏,文章写得特别棒,人称“一代文宗”。在当时,哪位名人要是能被袁宏在文章中提到大名,简直太有面子了,不然就觉得跌份。

袁宏给大权臣桓温当秘书,负责起草文书等工作。

袁宏作了篇《东征赋》,热情讴歌追随晋元帝渡江建设新江东的诸多前辈英雄,几乎把东晋开国名臣狠狠拍了个遍,唯独落下了两位重磅级的大人物——桓彝和陶侃。

同事们传看手抄本后,发现文章里没有提到桓温的老爸、东晋开国元勋桓彝,就在背后议论袁宏的胆子够肥。袁宏的同事伏滔劝他说:“你写那种软文,怎么能不提老太爷呢,这样不太好吧!你让老板情何以堪哪?”

袁宏笑而不语。

伏滔又说:“咱哥儿俩交情不错,我才好意提醒你。你做事没分寸,早晚要吃大亏的哟。”

袁宏依然笑而不语。

桓温得知后暴怒,把袁宏叫去质问:“我说小袁,你写《东征赋》,谈到那么多渡江名人,为嘛单单漏掉我爸?我爸可是烈士!”

袁宏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说:“我没不写老太爷啊,其实我早已打好了腹稿,只是还未定稿,所以不敢拿出来给您看。”

桓温追问说:“那你说说你写的啥内容?”

袁宏把提前写好的颂词背了出来:“风鉴散朗,或搜或引,身虽可亡,道不可陨,宣城(桓彝)之节,信义为允也。”

这评价相当高。桓温听了,想起在战乱中为国殉职的老爸,不由掉了两滴眼泪。

为东晋政权的创建和发展立下大功的大将军陶侃,同样没登上袁宏的赋。陶侃的儿子陶胡奴也很火大,这小子可没桓温那么好的脾气,他走的是暴力路线,攥着匕首把袁宏劫持到小黑屋里,逼问他:“俺老爸有重建晋室的大功,你的赋里咋把他给忽略了!忒瞧不起人了吧!今天非要你给个说法不可,不然,老子攮死你!”

袁宏唬了一脑门冷汗,这愣小子别真给自己一下子,赶紧说:“我想写你爸来着,不是还没来得及嘛!”

“那你准备写啥?”

袁宏当即脑筋急转弯,现场编造:“精金百汰,在割能断,功以济时,职思静乱,长沙(陶侃封长沙郡公)之勋,为史所赞。”胡奴表示滿意,收起匕首,转身走人。

不过说归说,袁宏终究还是没把桓彝和陶侃写进赋里。

这要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谈起。东晋时候,特别讲究门阀观念,出身高贵的士族相对寒门庶族有着天然的优越感,即便后者出人头地、身居高位,在前者眼里,也不过是鄙俗的“暴发户”而已。袁宏出身高门士族,桓彝、陶侃都是寒门出身,袁宏从骨子里歧视他们,自然不愿意为他们歌功颂德了。等到桓温、陶胡奴追问他时,他就卖弄聪明,巧言遮掩,自以为两全其美,一不违背自己的本心,二也捞得个不媚领导的好名声。

袁宏不讲情面,桓温对他利用而不重用,就是不提拔他。好不容易熬到恒温死了,袁宏终于当上东阳郡太守,但没多久就去世了。

猜你喜欢

陶侃桓温寒门
节俭的陶侃
让寒门出“贵子”也出“人才”
寒门如何出“贵子”
陶侃运砖头
如何实现从寒门学子到寒门贵子的华丽变身?
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现象的成因与历史遗留问题
大将军小细节
两种绝症
桓温是个好领导
大笔如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