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对头颈外科的应用价值
2012-02-07杜凤丽杜梅红任月琴
张 谦 ,杜凤丽 ,杜梅红 ,孙 瑞 ,杨 旭 ,任月琴
(1.河南省中医院放射科,河南 郑州 450002;2.义马矿务局医院,河南 三门峡 472300)
腮腺肿瘤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多样,病理分型复杂,是口腔颌面部好发疾病,以良性多见,常以腮腺区肿块就诊,仅根据临床表现难以确定其良恶性,甚至因肿瘤小或位于腮腺深叶而难以发现,外科手术是治疗腮腺肿瘤的主要手段,手术方式的选择与术后临床复发有一定的关系[1],因此术前明确肿瘤病变的详尽信息及正确鉴别其良恶性,对指导临床诊断,制定手术方案和评估预后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术前细针穿刺活检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且可能出现肿瘤细胞种植,有些学者不主张术前活检[2],故CT检查在术前定位定性上有非常重要的价值[3],为探讨腮腺良恶性肿瘤的CT诊断要点和定性诊断价值,笔者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腮腺良性肿瘤和8例恶性肿瘤的CT影像资料,分析腮腺良恶性肿瘤的CT表现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搜集我院2002年2月—2011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腮腺良性肿瘤和8例恶性肿瘤共计27例,男12例,女15例,年龄26~78岁,平均56岁。临床上均以耳后或颌下肿块或伴咽、面部不适就诊,病程2月~20年不等。左侧17例,右侧9例,双侧1例,腮腺区无疼性肿块23例,肿块伴疼痛4例,颈部淋巴结肿大2例,咽部不适3例,伴有面神经受累症状者2例(疼痛,张口受限,口角歪斜,流口水等)。
1.2 检查方法
扫描使用GE Prospeed AI螺旋CT机,扫描参数:120kV,100~160 mAs,视野(Fov)30~35 cm,采集矩阵 512×512,标准算法重建。扫描体位:患者仰卧,常规轴位连续扫描,扫描基线与听眦线平行,层厚及层间距3 mm,螺距为1,扫描范围从颧弓上缘至下颌角水平,必要时向上、下延伸,扩大扫描范围。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快速团注,增强使用对比剂为欧乃派克(300 mgI/mL),剂量1.5 mL/kg体质量,注射流率3 mL/s,注射后25 s开始扫描,扫描参数及范围同平扫。
1.3 CT图像分析
所有病例CT图像资料无序排列,由两位以上有经验的高龄资放射科医师,在不知道病理组织学诊断和临床病史的情况下,利用PACS系统工作站,行双盲法独立阅片,判断其良恶性,分别对病灶的部位、形态、边缘、密度、强化程度、邻近组织侵犯和淋巴结转移进行分析,少许异议经协商后达成一致,最后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强化程度以增强后CT值增加净值为准,增加值<20 HU为轻度强化,20~<40 HU为中等强化,≥40 HU为明显强化。
评价指标:①病灶的部位判定依照董越等[4]制定的下述标准:依据增强时下颌后静脉移位情况对病灶进行定位,肿瘤压迫下颌后静脉向后内移位,则判断病灶位于浅叶;向前外移位,判断病灶位于深叶;若肿瘤包绕下颌后静脉,判断病灶累及深浅两叶。腮腺深浅叶的划分,由U线[5](通过下颌后静脉最背侧点与颈椎骨同侧最背侧点的连线)代替面神经。②病灶形态:分规则和不规则,病灶的边缘分为清晰、部分清晰、不清。③强化程度:以增强后CT值净增值为参考,增加值<20 HU为轻度强化,20~<40 HU为中等强化,≥40 HU明显强化。④有无坏死囊变:坏死囊变分为斑点状(直径<3mm)、小片状(3~<10 mm)和大片状(直径≥10 mm)。⑤邻近组织结构:观察邻近肌群、腮腺床、皮下脂肪间隙、邻近骨质等。若结构清晰完整,无浸润、破坏,则为无侵犯,反之为侵犯。⑥扫描范围内有无淋巴结肿大:肿大标准为淋巴结短颈>10 mm,则为淋巴结转移。⑦肿瘤病理分型:依据生物学行为,组织学类型将肿瘤分为良性、恶性两种类型。
2 结果
本组27例病例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其中良性肿瘤19例,恶性肿瘤8例。19例良性肿瘤CT诊断正确15例,不确定2例,误诊1例,诊断符合率78.1%。8例恶性肿瘤CT诊断正确6例,不确定1例,误诊1例,诊断符合率75%,27例良恶性肿瘤分布与CT诊断对照见表1。
表1 27例良恶性肿瘤分布与CT诊断对照
2.1 良性肿瘤的CT特征
在腮腺良性肿瘤中,以多形性腺瘤最常见,约占腮腺肿瘤的60%~70%[6];19例良性肿瘤有15例位于腮腺浅叶(15/19,78.1%)(图 1),3 例位于深叶(3/19,15.2%),跨深浅两叶 1例(1/19,5.2%),病理见图2。17例肿瘤形态呈类园形或椭圆形(17/19,89.4%),2 例呈浅分叶状(2/19,10.4%)(图 3)。 19例肿瘤边缘清晰(19/19,100%),密度均匀(图1)或不均匀。2例可见囊变坏死,1例可见钙化。增强后13例呈均匀强化,4例呈不均匀强化,2例脂肪瘤未见强化。表现为脂肪密度影,肿瘤与邻近关系清晰,瘤体小者邻近肌群血管间隙清晰,瘤体较大者推压邻近组织结构,间隙变窄或变形移位,相邻结构层次仍完整清晰,19例良性肿瘤均未见周围侵犯及淋巴结转移征象。
2.2 恶性肿瘤的CT特征
8例恶性肿瘤中,位于腮腺浅叶1例(1/8,12.5%),深叶4例(4/8,50%),跨深浅叶 3 例(3/8,37.5%)(图 4)。肿瘤主要呈弥漫性、不规则及分叶状、亚铃状,边缘不清晰者(图5)7例(7/8,87.5%),肿瘤多呈不均匀混杂密度,浸润性生长,其中1例可见骨质破坏征像(图6),1例可见囊变坏死。1例黏液表皮样癌体积小,边缘清晰,密度均匀与良性肿瘤表现相似,增强扫描均匀强化,1例咽旁间隙受压内移(图7),2例伴颈部淋巴结肿大。
3 讨论
腮腺是最大的涎腺,涎腺肿瘤占头颈部肿瘤的3%,其中腮腺区肿瘤占80%[7],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一直是困扰医学影像工作者的一道难题。腮腺肿瘤的病理学特性和生物学的多样性决定了其CT表现的复杂性,随着CT医用设备发展和软件技术的开发应用,丰富了检查手段和成像方式,CT检查成为了腮腺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
腮腺位于下颌角后,胸锁乳突肌前,上起颅底,位于乳突尖和颞颌关节之间,下至下颌角[6],面神经从茎乳孔出颅时,位于茎突与乳突之间的间隙内,在茎突根部的浅面进入腮腺峡部,其主干和分支与下颌后静脉关系密切,影像上常以面神经和下颌后静脉作为腮腺浅深叶的分界,而面神经与腮腺肿瘤密度接近CT平扫不易显示,而增强后血管密度增高,很容易分辨,本文选择下颌后静脉为腮腺浅深叶的解剖标志[4],有学者报道腮腺的鳞状细胞癌和腺样囊性癌,基底细胞癌易包绕面神经[8],腮腺浅深叶的划分,以面神经为界,说明恶性肿瘤易跨浅深叶生长。
腮腺含有脂肪与唾液,属脂肪性腺体组织,其密度介于脂肪与肌肉之间,同时腮腺被致密的腮腺咬肌筋膜包绕,双侧利于对比,这都是利于CT显示腮腺及其病变的解剖学基础。CT具有高分辨率的特点,平扫就能发现肿块,对于肿块较大、密度不均、边缘模糊的,增强能清晰显示肿块的轮廓,内部密度变化特征及周围的侵犯情况,显示肿块与周围血管受压移位的关系。
文献报道80%~85%的腮腺肿瘤为良性,15%~20%为恶性[9],本文资料中,良性肿瘤占 70.3%(19/27),恶性肿瘤占29.6%(8/27),可能与病例材料偏少有关。回顾分析本组病例发现,腮腺良恶性肿瘤在肿瘤密度、增强效果及囊变坏死方面,无明显特异性,而二者在病灶部位形态、边缘、侵袭性、转移等方面有明显差异,因此,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部位、形态和边缘、周围有无侵袭及转移,是鉴别二者的重要影像学依据,但也有例外,边缘清晰的腮腺低度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在鉴别时存在一定困难,易发生误诊。本组有1例低度恶性黏液表皮样癌,病理见图8,因肿瘤体积小,边缘清晰,密度均匀,与周围组织结构分界清楚。增强后强化不明显,仔细分析图像可见肿瘤略呈浅分叶状改变,并可见脐凹征象,由于腮腺腺体周围包有一层由颈深筯膜浅层所构成的腮腺鞘膜,使腺体与周围结构分界清晰,多数恶性肿瘤因其侵袭性生长的特性,肿块生长至腺体边缘时,往往突破浅筋膜,向脂肪间隙生长,病变进一步累及皮肤,形成腮腺恶性肿瘤分叶及结节状表现。腮腺深叶肿瘤由于位置隐蔽,不易早期发现,而误诊为良性肿瘤,对于同性质的良恶性肿瘤,虽然病理改变各不相同,不论CT平扫或增强都难以区别这些肿瘤的组织学类型,鉴别意义不大[10]。总之一般来说边缘清晰有完整的包膜,无侵袭性,呈圆形的肿块,多见于良性肿瘤,而呈浸润性生长。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弥漫,不规则,有侵袭性肿块,多见于恶性肿瘤。对病史较长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CT随访发现肿瘤体积短期迅速增大,边缘模糊,提示恶变可能。
CT诊断腮腺肿瘤敏感性较高,本文资料显示CT对腮腺肿瘤的检出率100%,与病理结果对照,CT总的定性诊断符合率为78.6%,其中良恶性的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良性组78.1%,恶性组75%,与陈洋等[11]分析结果基本一致。CT平扫、增强以及3D(三维重建)成像[12],可以多角度全方位显示肿瘤及相邻组织结构关系、清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血供、相邻结构侵犯等影像学信息,判断肿瘤病理学特性,大致判断其良恶性,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同时帮助头颈外科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手术入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并有效的防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影像学依据。
[1]马大权.涎腺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1-263.
[2]Lin LH,Chao SS,Goh CH.Parotid gland surgery.4-years review of 118 cases in an Asian population[J].Head Neck,2003,25:543.
[3]兰勇,李伟,张朝桐,等.腮腺恶性肿瘤的CT表现及误诊分析[J].放射学实践,2010,25(2):150-152.
[4]董越,伍健林,田明.多层螺旋CT在腮腺良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附 84 例分析)[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10):1469-1472.
[5]戴慧,漆剑频,王乘缘,等.腮腺良性肿瘤的CT鉴别诊断[J].放射学实践,2007,22(7):702-704.
[6]李果珍,戴建平,王仪生.临床CT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4:218.
[7]Tanaka S,Tabuchi K,0ikawa K,et al.Synchronous unilateral parotid gland neoplasms of three different histoligical types[J].Auris Nasus Larynx,2007,34(2):263-266.
[8]Caldemeyer KS,Mathews VP,Righi PD,et al.Imaging featur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erineurnl spread orextension of head and neck tumors[J].Radiographics,1998,18(1):97-110.
[9]0kahara M,Kiyosue H,Hori Y,et al.Parotid tumors:MR imaging with pathological correlation[J].Eur Radiol,2003,13(14):25-33.
[10]池宏杰,程楷,安丰新.腮腺混合瘤的CT诊断[J].齐鲁医学杂志,2000,15(2):97-98.
[11]陈洋,戴守平,陈巨坤.CT对腮腺病变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15(12):730-733.
[12]沈国芳,邱蔚六.三维CT影像学及其在头颈外科的应用[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0,17(2):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