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谨防投资泛滥
2012-02-05李承明
◎ 文/本刊记者 李承明
对于“4万亿”大规模经济刺激的反思还没结束,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已经兴起。“发改委一日审批27个基建项目”的传闻,似乎为此提供了有力的注解。
在经济大幅下滑的忧虑与惊呼中,“以投资救经济”正在酝酿,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投资规划接踵而至,已经或准备出台的项目动辄上万亿元,其热情与2009年似曾相识。不同之处在于,“4万亿”的决策自上而下推行,而当前的投资冲动来自地方政府,而其可行性更与当时不可同日而语。
截至发稿,各地加总的投资计划上限已经远不止4万亿元之数。据不完全统计,7月以来的近两个月内,已有13个省市发布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或稳增长措施,涉及金额超过10万亿元。其中,广东、天津、山西、重庆、福建、贵州的投资计划均超万亿,基础设施建设等仍占据重要地位。
地方政府认为稳增长依然主要靠上项目、上大项目、不断地上大项目。但是,资金从何而来?今年财政的增收压力非常明显,银行贷款也愈发谨慎。
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室主任牛犁告诉记者,稳增长的任务艰巨,虽然地方希望靠投资拉动经济,但这些项目因资金匮乏很难落实到位。
“应对经济下滑,政府理应有所行动,但依赖投资大规模经济刺激既不必要,也不可行,要严控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谨防地方投资泛滥。”部分经济学家在接受采访时说。
地方投资冲动
7月以来,各省级政府的年中工作会议相继召开,稳增长成为下半年迫切任务,而其手段主要集中于加快开工和审批一批大项目,当然,也有不少省份提及实施减税等扶持企业措施。
投资是广东省稳增长的首选。省长朱小丹称,要把扩大投资、扭转投资下滑势头作为稳增长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举措。广东还对投资定下具体目标,全省要做到三季度投资增幅稳定在两位数以上,四季度争取回到或者超过一季度增幅,努力确保完成全年投资各项目标任务。为此,广东出台了19条“稳增长”措施,总计提出177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
重庆市政府发布了工业领域主要产业三年振兴规划,“十二五”期间重庆市工业将累计投入1.5万亿元,建成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3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陕西省西安市拟重编地铁线网,在原六条线的基础上新增九条线路。 计划投入600亿元用于水系生态建设,修造区域内28个人工湖,完成后预计西安拥有生态水面的总面积将达30平方公里。
令人吃惊的是,区区年财政收入不到50亿元的开封市,竟宣布要投资千亿元重现“汴京”盛景,如此宏伟计划,总投资预计是其财年收入几十甚至上百倍。
更宏伟的计划在贵州,该省目前宣布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计划10年间的总投资在3万亿元左右,而贵州省2011年财政收入仅1300多亿元。
综合各地投资规划不难发现,宏伟、投资规模大、远超财政收入是其共同特点。相比四年前,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相信今后,仍会有更多地方的大举投资规划相继出现。
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不难理解,稳增长指标要完成,更为重要的是,换届年临近,GDP增速仍是评价政绩的重要指标。中国经济已步入高增长的末期,一味追求高增长并不可取,必须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官员评价体系,兼顾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同时,对官员绩效考核应有追溯机制,避免其决策行为短期化。加紧建立地方政府财政约束制度,防止债务规模无限扩大,推动地方政府的财务透明化。
由于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兴起阶段,基础设施等投资仍有巨大空间,适当引导和甄别,将对未来经济产生促进作用。更应注意的是,在当前投资形势下,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极有可能大量发生。谨防地方投资泛滥实为必要之举。
谨防投资泛滥
历史经验表明,大举投资多带来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在上一轮4万亿投资中,以投资规模大、产值高为特点的多晶硅项目多受地方追捧,全国各地上马数十个,产能已超全球需求两倍。至今,全国前十大光伏企业负债就超千亿元。再看钢铁、水泥行业,目前大量产能过剩,虽然拉动GDP较快,但留下的却是资本、能源的浪费。
有关研究表明,中国的投资效率一直不高,这与我们粗放投资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关,凸显出很多深层次问题。
在广东省社科院珠江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成建三看来,目前工业经济面临的一大问题是产能过剩。“外需下滑,内需也没有多大的拓展,但我们针对外需和内需的产能都很大,目前原材料价格例如钢材已经跌到低位,说明了需求端不行,工业产能过剩。”成建三说,现在很多地方的许多大型工业项目虽然在短期内对稳增长有明显效果,有一部分项目确实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但也有不少项目有产能过剩之虞。
专家指出,工业经济发展应该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避免投资的盲目性。相比工业经济增量,工业的质量更为重要,加快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在这方面,目前包括广东、福建在内的不少省份都在加快工业技术的改造和转型升级。例如,福建省计划在“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4万亿元,其中2012年和2013年分别完成2000亿元和2600亿元(来自全省各方面累计投入)。
记者采访的众多学者都担心,一旦地方政府重启大规模投资,在短暂的刺激过后。产能过剩、烂尾工程、地方债务危机、银行坏账剧增等恶果将难以避免。
世界经济形势仍不明朗,这意味着当前周期释放的过剩产能难以被快速消化,中国经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可能都将处于去库存、去杠杆化的阶段。如果再次推出地方版“4万亿”,代价不仅是过剩产能更难以被清理,而且会进一步透支未来几年的投资需求。
牛犁判断,地方政府希望重走扩大投资规模来拉动经济的老路,在当下已经行不通。目前应该做的是结构调整,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真正落实减税,为企业减负。
“造城运动”和土地财政
为拉动投资,推进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西安计划修建多达28个人工湖,将遍布西安城区与近郊。西安市水务局一名负责人称,这28个湖的水面面积超过5个西湖,造价总计达百亿元。这位负责人同时表示,政府造湖动力来自于水和土地资源联合开发的价值。
通过制造人工湖来增加土地价值。不仅内陆城市西安如此,南方城市广州也是一样——海珠湖、白云湖,广州两个备受瞩目的人工湖相继对外开放后,根据规划广州还将新修6大人工湖。另外,其他城市也有不同规模的“造湖运动”。显然,“造湖运动”不仅需要大笔投入,还关系到生态环境的改变。
尽管一些地方制造人工湖声称为了“防洪、调蓄、改善城市景观”。但同时也是为了吸引开发商投资、提升土地价值以增加卖地收入。
地方财政长期依赖于土地,其背后是财政收入结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发展结构等不合理。如果继续陷入土地财政,种种深层问题依然会存在,最终只会伤害到地方财政和地方经济。
不可否认,城市的土地资源是极其有限的,改变土地财政是个艰难的缓慢的过程。通过“造湖运动”不仅能让有限的土地资源价值最大化,而且还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保障公共支出。但是,大量制造人工湖需要科学论证、民主决策。
让人忧虑的是,地方政府不是通过扶持制造业、服务业、高新产业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而是长期深陷土地财政。目前,一些城市的土地财政思维体现在“造湖运动”,另一些城市的土地财政思维体现在“填湖运动”——以填湖造地来拉升房地产开发。这样的财政思维该改一改了。因为,土地财政再怎么创新,也没有可持续性,而且还会受市场、调控等影响。
无论是“造湖运动”还是“造城运动”,若目的是为了土地财政,是该到科学谨慎决策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