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产性服务贸易与全球价值链提升研究综述

2012-02-01周蕾

关键词:生产性区段价值链

周蕾

(浙江树人大学现代服务业学院,浙江杭州310015)

生产性服务贸易(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最早是由James R.Markusen在其论文《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 and in Other Specialized Intermediate Inputs》中提及,这之后Melvin(1989),Joseph F.Francois(1990,1993),Landesmann&Petit(1995)等学者陆续对生产性服务贸易展开研究。在意识到生产性服务贸易是服务贸易的重要内涵和发展趋势后,国内学者陈广汉、曾奕(2005),曾奕、李军(2006),蔡玉贞(2007),汪素芹、胡玲玲(2007)以及郑春霞、陈漓高(2007)等也进行了相关研究。

一、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内涵、外延及其作用

生产性服务贸易已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支柱,但其定义尚未有权威的界定,笔者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其内涵与外延。

(一)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内涵

James R.Markusen(1989)在模型中指出,仅有最终货物的贸易是具有专业性中间投入贸易的劣质替代物。其构建了具有报酬递增的专业化中间投入的贸易模式,而具有报酬递增的专业化中间投入产生的贸易即是生产性服务贸易。[1]Melvin(1989)的生产性服务贸易指的是H—O模型中加入了生产性服务业投入后的贸易模型。[2]Francois(1990)强调,他研究的生产性服务贸易是在专业化进程中对劳动分工和报酬递增具有明显作用的服务贸易。[3]郑春霞、陈漓高(2007)研究的生产性服务贸易指的是生产性服务业的贸易。[4]庄丽娟、陈翠兰(2009)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指那些为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的服务的行业,而生产性服务贸易指这些部门的对外贸易。[5]

综上所述,生产性服务贸易非常强调在贸易和全球产业链中的中间投入,是生产性服务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延伸。但其作为一个概念,相关的内涵界定几乎没有。

笔者试图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来定义生产性服务贸易。全球价值链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为了实现服务或者商品的价值而连接研发、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国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及成品的生产和分销以及最终营销和回收处理的过程。生产性服务业围绕全球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投入,既有在企业上游进行的设计服务、研发,又有中下游的售后服务、营销、金融保险以及运输等配套服务。此时,生产性服务业已经追随全球价值链跨越国界分布在全球各地,成为生产性服务贸易。

生产性服务贸易是那些跨越国界为满足全球价值链的中间需求及进一步的社会物质生产提供各种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性活动。在价值形态上,生产性服务贸易可以表现为在全球价值链的各个中间环节进行价值增值的跨国界投入。因为全球价值链既包括生产环节又包括服务活动,所以价值链的增值既是生产环节的增值又是服务活动本身创造的增值。

服务贸易有四种贸易方式:跨境交付、商业存在、境外消费和自然人流动。笔者认为,生产性服务贸易存在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生产性服务外包,以跨境交付和境外消费为主要方式而存在;第二种是跨国公司的内部总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或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跨越国境的生产性服务,以商业存在为主要交易方式。因此,国际生产服务外包也属于生产性服务贸易的范畴。

(二)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外延

曾奕、李军(2006)选取了包括运输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与贸易相关的服务、通讯服务、电脑及资讯服务、专利权及版权服务、建造服务、建筑、工程及其他技术服务、法律服务、会计、核算及税务咨询服务、商业管理咨询服务及公共关系服务、广告及市场研究服务和运作租赁服务等十四类作为生产性服务贸易行业。[6]汪素芹等人(2007)认为,运输、金融、保险、通讯、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专利权使用费与特许权、咨询以及广告宣传等是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内容。[7]

从以上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对全球价值链进行中间投入的具体行业被称为生产性服务贸易行业。笔者认为,采用投入——产出方法测算的生产性服务贸易产值能反映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内涵。

(三)生产性服务贸易的作用

Mary Amiti和Shangjin Wei(2006)在分析美国离岸制造业的生产率时指出,离岸服务业对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能占生产率的10%左右。[8]张为付(2006)指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一方面深化了国际间的垂直分工程度,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离,产生了国际间的服务贸易;另一方面东道国的服务部门也成为跨国公司的直接目标,使东道国在国内就可以享受国际服务产品。[9]Francois(2007)的研究指出在比较先进的行业中,商业性服务的进口对制造行业的出口模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决定意义,尽管在整体产品出口上的效应还不显著,但其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主要指机动车、化工业、机械和电子设备等行业)有着非常显著的正向作用,所以商业性服务的离岸外包提高了技术密集型工业的竞争力。[10]郑春霞、陈漓高(2007)指出数量和种类巨大的中间产品、零部件分别来自于不同的产地,从而致使中间产品贸易额和公司内贸易额的上升,生产性服务是把跨国公司分散的生产空间联系起来的重要纽带,也是跨国公司进行全球生产和销售网络投入的必要要素。[11]庄丽娟、陈翠兰(2009)用OLS法指出,服务贸易对制造业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源于生产性服务贸易部门,而生产性服务贸易部门中又以现代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制造业贸易的促进作用最大,传统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制造业贸易的促进作用较小。[12]

综上研究可知,服务业是农业、工业的黏合剂;而生产性服务贸易是全球价值链的重要黏合剂,通过相关实证研究发现其对货物贸易以及整个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全球价值链的概念

全球价值链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价值创造体系分离和重构的基础上,由国际商务研究者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价值链理论。该理论是融合了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系统审视了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组织和发展的一个新兴理论。

(一)价值链的概念

波特(1985)最早提出了价值链这个概念,指出企业价值的创造过程主要包括了一些基本经济活动(生产、销售、运输仓储、售后服务和回收等)和相关的支持性经济活动(人力资源管理、原材料采购、法律会计和技术支撑等)两部分,这些经济活动在创造公司价值过程中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因此构成创造公司价值的行为链条,这一链条就被称为价值链。[13]

Kogut(1985)指出价值链一般是把技术研发和原材料、劳动力以及资本等融合在一起形成的各种价值的过程,接着通过组合生产这些投入产生了最终的商品,最后进入消费、市场交易等最终环节来完成价值循环的整个过程。[14]Gereffi(1999)在价值链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拓展了一种崭新的理论体系即全球商品链理论。他指出,不少价值链都是由一个或者几个支配者进行协调分配,一般占据价值链的重要战略环节,从而决定整个价值链的一些基本特征。[15]Kaplinsky和Morris(2000)指出价值链是把一项产品或服务从提出概念,进行设计,经过不同程序的加工,成为制成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直到消费者使用完毕的最终处置过程(见图1)。[16]生产环节仅仅是所有价值增值环节中的某一环,每一个环节中又包括一系列的经济活动,譬如,生产环节仅包括原材料的加工、产品包装以及内部成本控制等经济活动。通常,价值链被看作是价值从上游到下游单向依次递增的过程,但事实上,价值链内的各个环节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图1 简单价值链的四个环节

(二)全球价值链的概念

全球价值链是在价值链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在《2000—2003年度工业发展报告——通过创新和学习来参与竞争》中提出,全球价值链指的是在全球市场范围内为了实现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而连接生产、市场销售、售后服务以及回收等一系列环节的全球性的跨国企业组织,包括从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研发、生产和营销,直到最终消费品和回收品处理并进行售后服务的全部过程。它包含了所有与生产、销售、售后以及回收等经济活动的组织及其相关的价值、利润的分配相关关的过程。在现实社会中,分布在全球的市场中或位于全球价值链上的企业从事设计、产品开发研究、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广告策划、出售、售后服务以及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各样的增值活动。全球价值链是从全球的角度,把产品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从一个国家的内部延伸到了国外。

三、提升全球价值链的相关研究

关于发展中国家企业是否能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位置的问题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分述如下。

一种以Gereffi(1999)为代表,他以东亚发展中国家的服装产业为例,指出发展中国家加入了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体系,可以自动快速实现本国企业的价值链升级。因为,通过对全球价值链上的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学习,发展中国家可以沿着进口零配件组装,到贴牌自主生产,再到设计自己的产品,最后在全球或者本国销售自主品牌产品这样一条轨迹,实现价值链的升级。[17]

另一种以Humphrey&Schmitz(2004)为代表,他们指出,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很难向高端攀升,更不存在升级过程中自动快速的实现机制。[18]Gramer(1999)提出,由于发展中国家局限于自身的资源、劳动力等因素,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初级产品生产阶段,这种形式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结构、制度等方面掌控,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长期限制在发展的低端模式上,并在利益方面受到剥削。[19]Lall et al.(2005)的研究显示,南亚地区的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等国因为过度依赖纺织品的出口,停留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环节,相比东亚、拉丁美洲等地的发展中国家,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出现很大幅度的下滑。[20]

还有一种以刘志彪(2008)为代表,他坚持动态分析的方法,认为增加对现有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的投入,即利用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等高级要素的投入可以改变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发展的路径依赖,才能获得产业升级和竞争优势。[21]唐海燕、张会清(2009)指出,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并不意味着所处的价值链环节和分工地位的必然提升,价值链的提升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诸如人力资源积累、服务质量改善、制度环境配合等方面的支持,而发展中国家侧重营造低工资、低税率的区位环境,承接附加值低的外包业务,忽略了基础条件的培育,难以承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国际外包业务,这样不仅无助于提升价值链的目标,反而会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22]

四、生产性服务贸易与全球价值链提升的相关研究

Feenstra(1998)认为在全球经济中应把“生产的垂直分离”和“贸易一体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随着贸易的飞速增长,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发达国家会把一些非核心的服务和生产等经济业务外包出去并进行全球市场的采购。[23]

Jones&Kierzkowski(1990)在全球产业链中,搭建了分析连接全球生产区段(Production Blocks)的中间服务投入的框架。他们指出:一系列由金融服务、运输服务、信息服务等服务组成的生产性服务纽带,在为分散到不同国家的生产区段而进行合作连结时,他们的需求明显上升,从而产生外溢作用促进生产性服务贸易快速发展。[24]

图2描述了生产的分散化过程。a表示单一的生产区段模型:在早期的生产阶段中,中间投入的服务主要通过配送与营销来连接和协调生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b中出现了两个生产区段,需要服务来协调连接以保证这两个区段在时间、尺寸和质量上同步。c表示这样一个生产过程,生产由多个区段构成,并且前一个生产区段的产出是后一个生产区段的投入。d显示了一种新的组合:两个生产区段同时生产,并作为投入在最后阶段组装制造。

图2 生产过程[24]33

图3描述了随着生产过程逐渐分散化,生产成本发生变化。a的生产模型由线1表示,线1表示随着产出规模的扩大总成本的增加,截距oa表示生产区块进行生产时发生的固定成本,线1的斜率表示生产过程中的边际成本。当a模型发展到b模型时,固定成本增加,由oa增加到ob,边际成本下降,如线2所示。当b模型发展到c模型时,固定成本由ob增加到oc,边际成本不变,如线2'所示,如果连接的服务成本由生产水平决定,线2'的斜率比线2更大。

图3 总成本和产出[24]33

图4表明了随生产区域分散化的发展,产量的逐渐增加,总成本也逐渐增加,而平均成本不断下降。

图4 分散化趋势下总成本和平均成本

生产区段的国际化与服务链国际化投入带来的总成本和产出的变化如图5所示。线H表示两个生产区段都在国内时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线H'表示在线H的基础上增加了服务连接的投入成本。线M表示一个生产区段在国内,另一个生产区段在国外时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其中假设在国外的生产区段的边际成本比国内生产区段的要低。线M发生的固定成本与线H相同,皆为oa。线M'表示在M的基础上增加了连接国内和国外生产区段的服务成本,为ac,且大于连接国内两个生产区段的服务成本ab。那么生产区段国际化的过程就可以beM'来表示。当产出小于h时,企业采取国内生产的方式,当产出大于h时,企业可以采取国内和国外两个生产区段分散化的方式。

图5 服务链国际化的效用

Jones&Kierzkowski(2000)认为专业化的更高程度就是片段化生产(Fragmentation),片段化生产是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更大范围的应用,而将全球片段化生产连接成全球生产体系的是各种各样的服务,比如运输、通讯。当生产分割成多个片段或区块时,服务能够将这些区块连接起来并产生更高效率。他们提出两个假设:第一,单纯的国内服务业的成本要比连接多个国家生产的服务成本低,连接生产的服务仅涉及不变的固定成本,不考虑可变成本;第二,服务的生产呈现出很强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25]

如图6所示,TC(1)表示一个简单生产区域的总成本;TC(2)表示整合国内两个生产区域的总成本,截距S(2)表示整合这两个区域发生的固定的服务成本;TC*(2)表示整合一个国内生产区域和一个国外生产区域发生的总成本。从该模型的假设可知,整合一个国内生产区域和一个国外生产区域所发生的固定的服务成本S*(2)要高于整合国内两个区域的成本S(2),即S*(2)>S(2)。该国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来分配本国资源。刚开始生产的时候,利用一个生产区域进行生产是最有效的,即沿着TC(1)成本线进行生产;当产出达到0E时,生产的进一步扩张促使片段化生产的发生,国内出现两个生产区域,成本线从TC(1)转向TC(2),直到产出达到0F,其中一个生产区域转移到国外,虽然TC*(2)发生的固定成本S*(2)比较高,但边际成本相对其他两种情况要低得多,是一种更有效率的生产方式。

图6 国内外生产区域的生产成本

薛求知、郑琴琴(2003)根据专业服务跨国公司的特殊性质,分析了其价值链特征、增值过程等问题,并对实现其价值链的价值增值过程进行了研究。[26]廉军伟、曾刚(2006)指出在构筑全球价值链中,物流业能嵌入价值链的不同环节,提供便捷服务,满足企业发展需求。而上海物流业能通过不断融入全球价值链,捕捉和发现有用信息,逐渐向物流链的高端演进,从而提升上海物流业的能级。[27]丁梅生、吕伟伟(2006)提出在国际贸易中,产品从出口厂商到国外最终消费者手中要经过多个环节,每经历一个环节,产品就被添加一些服务性的生产活动,也就是发生一次增值。这一系列的增值过程构成了完整的一条国际贸易价值链。国际贸易价值链是全球价值链的下游环节,包括运输、保险、结算、仓储、广告和售后服务等环节追加的服务价值构成。在国际贸易价值链中,最大的增值部分是推销、批发与零售服务、广告、商标、样式设计等与信息相关的工作而产生的。[28]高峰(2007)提出生产性服务是制造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关键,并指出发展中国家通过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发展,适应国际产业转移趋势,融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产业升级。[29]

20世纪90年代末产业集群、产业升级等问题才被真正引入全球价值链分析的框架中,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将生产性服务业和全球价值链结合起来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从以上综述可知,当前对全球价值链下的生产性服务贸易研究仅限于两者的作用关系,没有系统的思路框架,更没有专门的研究论述。生产性服务贸易紧紧围绕全球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提供中间服务,对价值链的价值进行增值投入。生产性服务贸易与全球价值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随着全球价值链的延伸与发展,对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研究也是必然趋势。

[1]James R.Markusen.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 and in Other Specialized Intermediate Input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9(3):46-65.

[2]Melvin J R.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A Heckscher-Ohlin Approac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9(97):1180-1196.

[3]Francois J.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 and Returns due to Specialization under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0(23):189-201.

[4]郑春霞,陈漓高.国际分工深化中生产者服务贸易的增长及我国的启示[J].世界经济研究,2007(1):22-27.

[5]庄丽娟,陈翠兰.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动态相关性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2):32-36.

[6]曾奕,李军.生产者服务贸易的贸易模式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统计研究,2006(5):12-18.

[7]汪素芹,胡玲玲.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及国际竞争力分析[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国际商务版,2007(6):11-17.

[8]Mary Amiti and Shangjin Wei.Service Offshoring and Productivity: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States[R].Working Paper,2006.

[9]张为付.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发生发展机理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4):33-36.

[10]Francois J F,Reinert K A.The Role of Services in the Structure of Production and Trade:Stylized Facts from a Crosscountry Analysis[J].Asia-Pacific Economic Review,1996(2):58-72.

[11]郑春霞,陈漓高.国际分工深化中生产者服务贸易的增长及我国的启示[J].世界经济研究,2007(1):22-27.

[12]庄丽娟,陈翠兰.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动态相关性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2):32-36.

[13]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14]Kogut B.Designing Global Strategies:Comparative and Competitve Value-added Chain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85,26(4):28.

[15]Gereffi G.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48:79-85.

[16]刘曙光,杨华.关于全球价值链与区域产业升级的研究综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4(5):27-30.

[17]Gereffi G.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48):79-85.

[18]Humphrey J.Upgrading in Global Value Chains[R].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Working Paper,2004.

[19]Gramer,George K.,Jr.Optimizing Intelligence Sharing in a Coalition Environment:Why U.S.Operational Commanders Have an Intelligence Dissemination Challenge[C].Pentagon Reports,1999:38.

[20]Lall S,Weiss J,Zhang J K.Regional and Country Sophistication Performance[C].Asian Development Bank Institute Discussion Paper,2005.

[21]刘志彪.论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基本规律[J].中国经济问题,2006(1):1-4.

[22]唐海燕,张会清.产品内国际分工与发展中国家的价值链提升[J].经济研究,2009(9):81-93.

[23]Feenstra,Robert C.Integration of Trade and Dis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in the Global Economy[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8(12):31-50.

[24]Jones R W,Kierzkowski H.The Role of Services in Produc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A Theoretical Framework[C]// Jones,Krueger.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Trade.Oxford,Basil Blackwell,1990.

[25]Jones,Ronald W.,Kierzkowski,Henry.Globalization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International Fragmentation[M]//R.Dornbusch,G.Calvo,&M.Obstfeld(Eds.).Money,Factor Mobility and Trade.Cambridge,MA:MIT Press,2001.

[26]薛求知,郑琴琴.专业服务跨国公司价值链分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5):31-35.

[27]廉军伟,曾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上海物流业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06(11):12.

[28]丁梅生,吕伟伟.国际贸易价值链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06(8):25-28.

[29]高峰.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J].现代管理科学,2007(1):23-25.

猜你喜欢

生产性区段价值链
中老铁路双线区段送电成功
广州地铁CBTC系统特殊区段NCO延伸分析和验证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铀浓缩厂区段堵塞特征的试验研究
观图释义:《红楼梦赋》与《〈红楼梦赋〉图册》的生产性传播
非自动闭塞区段ATP列车自动防护系统方案探讨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谈《网络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项目教学实施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