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气滞血瘀型30例疗效观察

2012-01-30闫锡联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内耳突发性气滞

闫锡联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气滞血瘀型30例疗效观察

闫锡联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2组,治疗组30例针刺治疗的同时静脉点滴丁咯地尔注射液,口服甲钴胺片和维生素B1片;对照组30例予静脉点滴丁咯地尔注射液,口服甲钴胺片和维生素B1片。采用公认的疗效评定标准,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Ridit分析,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有确切疗效。

突发性耳聋;针刺;气滞血瘀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又称暴聋,是指几小时内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一种感音神经性聋,可伴有耳鸣和眩晕,除听神经外,无其他脑神经症状和体征,为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据最近国内外文献报道,此病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目前临床上治疗的方法比较多,大多以改善循环和营养神经为主要治疗方法。2009年1月~2010年9月在本院耳鼻喉科门诊采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等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3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6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4~78岁,平均42.6岁;病程1~13 d,平均7.2 d。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15~77岁,平均41岁;病程1~14 d。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文献[1]制定:①突然发生的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常为中度或重度;②病因不明;③可伴耳鸣;④可伴眩晕、恶心、呕吐,但不反复发作;⑤除第Ⅷ颅神经外,无其他颅神经受损症状。

1.3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气滞血瘀型的相关内容制定[2]。

1.4 纳入标准 符合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并符合中医辨证暴聋属气滞血瘀型者[2],可纳入本观察病例。

1.5 排除标准 (1)经检查证实由外伤、肿瘤与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耳聋。(2)年龄在14岁以下或80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3)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4)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确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针刺治疗:患侧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头窍阴、完骨、晕听区;百会、四神聪、双侧合谷。气虚明显加足三里;肝火上炎加太溪、太冲;气滞明显加率角、浮白、中渚。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 min。1次/d,14 d为1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西药治疗:盐酸丁咯地尔200 mg加入到5%葡萄糖(糖尿病患者改用生理盐水)500 m L中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口服甲钴胺片,每次50 mg,3次/d;口服维生素B1片,每次10 mg,3次/d。

2.2 对照组 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200 mg加入到5%葡萄糖(糖尿病患者改用生理盐水)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口服甲钴胺片,每次50 mg,3次/d;口服维生素B1片,每次10 mg,3次/d。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制定的突发性耳聋疗效分级评定标准[3]。痊愈:受损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显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dB以上;有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B;无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dB。

3.2 治疗结果 见表1。治疗前平均听力(63.36±8.27)dB,治疗后平均听力(28.95±7.48)dB,数据经t检验治疗前后听力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2组治疗结果比较

4 讨论

突发性耳聋属中医“暴聋”范畴,多因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引起[4]。是耳科常见病,本病的病因不十分清楚,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窗膜破裂、变态反应、血管纹功能不良及代谢障碍等有关。其中内耳血流障碍和病毒感染学说已为大家普遍接受。内耳缺血、缺氧可能是导致突发性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5]。故治疗上西医以改善内耳循环为主要方法,中医则采用疏通耳脉、通耳开窍为治法。所以2组均采用了具有改善循环扩张血管作用的门诊常用的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针刺治疗方法中,以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头窍阴和完骨穴最常使用。它们既是局部选穴,又是治疗本病的主要穴位。耳为手、足少阳经所辖,耳前的耳门、听会分别为此两经之穴,听宫为手太阳经与此两经的交会穴,气通耳内,具聪耳启闭、升耳窍清阳之功,乃治耳要穴;翳风穴乃手少阳经穴。《针灸大成》中指出其“主耳鸣耳聋,口眼斜,脱颌颊肿,口噤不开,不能言”。通过辨证,再配合部分远端和经验选穴,如百会、太溪、太冲、中渚、合谷等,共奏升清降浊,聪耳通窍之功。有实验研究表明,通过针刺不仅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和不同切变率的全血黏度,而且能明显改善红细胞聚积状态,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从而改善内耳的微循环和微环境,促进炎症消退,减轻内淋巴水肿,阻止毛细胞坏死,促进耳蜗神经的恢复[6]。针刺在耳周的强刺激引起耳部肌肉有节律地收缩,引起耳部血管舒缩,内耳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加快耳部血液循环,一方面提高了血氧含量,改善局部缺氧状态,另一方面也可能加快了治疗药物的吸收和利用,从而最终促进血液与迷路内耳淋巴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及炎症吸收。针刺治疗本病具有方便快捷、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等特点一直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本观察通过2组病例的比较,证明针刺对突发性耳聋有确切疗效,西药结合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较单纯西药疗效好。

[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32(2):71.

[2]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3]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8):569.

[4]任艺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20):1946.

[5]谢芳 .突发性耳聋的针刺疗法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7(10)48~49.

[6]王长海,杨兰文,王宏才,等 .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3,23(2):87~88.

R245.3

B

1007-2349(2012)05-0038-02

2012-02-17)

·民族医药·

猜你喜欢

内耳突发性气滞
听力下降也要查血脂
恐龙内耳的秘密
身痛逐瘀汤敷贴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从五禽戏论治肝郁气滞型功能性便秘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