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耀庭教授治疗喘证经验
2012-01-29张伟伟
张伟伟
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1409
喘证以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特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常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常以病程日久、缠绵难愈为特点。由于喘证反复发作,标本寒热虚实错杂,与心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治疗较为复杂。早在《黄帝内经》的记载中,已经将喘分为实喘与虚喘两类。实喘以喘息气粗,胸满气胀,甚则鼻张为主要特点。大多为外邪袭肺,痰阻气道,肺失肃降而上逆所致,属“气有余”之实证。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喘粗为之俯仰”;《素问·至真要大论》的 腹大满,膨膨而喘咳”。更为典型的描述是《灵枢经·本神》篇的“实则喘喝,胸盈仰息”,描写出实喘患者喘咳气粗的声息特征。虚喘临床以呼吸气短,难于接续为主要表现。“少气”是虚喘的主要特征,这是因为脏腑之元气不足的缘故。《素问·藏气法时论》谓:“虚则少气不能报息”。张景岳注解说:“报,复也。不能报息,谓呼吸气短,难于接续也”。周耀庭教授认为喘证标本虚实病因病机甚为复杂,并且夹杂咳嗽、咳痰症状,不能止于虚实之分,辨证治疗时还应全面分析病情、虚实标本兼顾。实证以祛邪化痰定喘为主;虚症则以扶正固本纳气止喘为主;对于虚实夹杂者,当以补益与祛邪相结合。笔者有幸跟随周耀庭教授学习,周教授在治疗咳喘患者方面疗效突出,治疗经验丰富,现将临床较为常见的五种类型喘证整理于后。
1 辨证分型
1.1 饮邪内伏,外感寒邪
此证型由痰饮内踞,外感风寒引起。此类病例,常先有饮邪内伏,复因感受寒邪,表寒引动内饮,以致酿成外寒内饮之证。周老师治疗此证,常采用小青龙汤加减,以散寒开闭,宣通肺气,蠲化内饮。此治法常针对邪正俱实者用之,效果较好。
案例1,女,54岁。素有咳喘病史,近日感受风寒,咳嗽咳喘,鼻塞,平卧困难,痰清稀,痰多泡沫,舌淡,苔白滑而腻,脉弦细。辨证:饮邪内伏、外感寒邪,治法:宣肺散寒、温肺化饮,方药:小青龙汤加减。麻黄3 g、杏仁6 g、辛夷10 g、菊花10 g、桔梗6 g、甘草6 g、黄芩6 g、陈皮10 g、半夏10 g、干姜6 g、细辛3 g、旋覆花10 g、代赭石20 g、苏子10 g、葶苈子10 g、五味子10 g、枇杷叶10 g。
按语:本法适用于标实体实者,麻黄、杏仁宣肺散寒,以开肺气之闭;辛夷、菊花宣通鼻窍;桔梗、甘草利咽排痰;陈皮、半夏、干姜温化痰饮;细辛一方面配姜、夏以化饮,一方面配麻黄以宣通开肺;旋覆花、代赭石降气平逆;葶苈子泄肺;五味子敛肺止咳,与麻黄配合,一开一收,恢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服用1周后症状好转,后又服用2周后病情平稳。
1.2 外寒里热,兼有热痰
案例2,男,40岁。疾病初期,咳嗽痰多,甚则喘息,发热,痰液微黄,量多,舌质红,舌苔淡黄,脉浮滑略数。辨证:外寒里热,兼有热痰,治法:散寒清热、止咳化痰,方药:麻杏石甘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方药:麻黄3 g、射干10 g、桔梗6 g、甘草6 g、黄芩10 g、知母10 g、生石膏20 g、金银花10 g、连翘10 g、鱼腥草20 g、苏子10 g、葶苈子10 g、枇杷叶10 g。
按语:本证从脉证看,是由内有痰热,外感风寒所致,乃为外寒内痰之证。与上证相比较,上证内外皆寒,方药偏于辛温;此则外寒内热,治疗需外散风寒,内化痰热,兼以降气平逆为主。方中麻黄、射干散寒开肺气之闭;桔梗、甘草利肺排痰;黄芩、知母、生石膏清热泻肺;金银花、连翘、鱼腥草清热解毒;苏子、葶苈子、枇杷叶清热化痰,降气平逆。服用1周后痰量减少,又服2周咳喘症状好转,4周后复诊喘证未发作,症状平稳。
1.3 痰饮内伏,脾肺气虚
病例3,女,51岁。有慢性咳喘病史,咳喘久不止,鼻塞不通,声低懒言,乏力少气,面色黄白无华,痰清稀,痰多泡沫,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质淡,苔白滑而腻,脉细,重取无力。辨证:痰饮内伏,外感风寒,脾肺气虚,治法:宣肺逐饮、健脾益气,方药:射干麻黄汤合四君子汤加减,麻黄2 g、射干10 g、辛夷10 g、菊花10 g、桔梗6 g、甘草6 g、半夏10 g、陈皮10 g、干姜6 g、细辛3 g、五味子10 g、生晒参10 g、白术10 g、白果6 g、旋覆花10 g、代赭石20 g。
按语:此患者咳喘病史已久,在风寒犯肺而致喘的同时,呈现声低懒言,乏力少气,面色黄白无华,食减便溏等一派脾肺气虚之象。治疗就需散寒定喘与健脾益气、敛肺固表相结合。方中麻黄、射干宣肺散寒止咳,陈皮、半夏化痰,干姜、细辛温肺化饮,旋覆花、代赭石降气止咳,生晒参、白术、健脾益气。五味子、白果敛肺固表以定喘。服用1周后咳喘减轻,鼻塞鼻堵症状消失,后继续服药2周调治,病情趋于稳定。
1.4 肾阳虚衰,肾不纳气
病例4,男,59岁。咳喘十余年,气喘不能平卧,痰少色白,心悸不安,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动则喘甚而汗出,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治法:温肾补阳,纳气平喘,方药:肾气丸加减。桑叶10 g、杏仁6 g、熟地20 g、山萸肉10 g、补骨脂10 g、五味子10 g、生龙骨20 g、生牡蛎20 g、肉桂6 g、炮附片6 g。
按语:此证系久喘正虚已极,观其证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动则喘甚而汗出,舌淡苔白,脉细无力,已至肾阳虚衰,肾不纳气程度。故治疗当以急补命门,纳气平喘为主。方中附子、肉桂温肾助阳,引火归原,使虚阳复归肾中,补骨脂温命门,除冷气,能接纳下归之虚阳,并为臣药,熟地、山萸肉滋填肾精,龙骨牡蛎收敛固涩,配合五味子敛肺固表以防阳气外脱,配合成方,共奏温壮元阳,镇纳浮阳之功。此例经过2周治疗,咳喘减轻,后调服1个月喘证未发作,一般情况好转。
1.5 食痰上犯,外感寒邪
此类证型多见于儿童,临床以喘咳,呼吸急促为主要症状,兼有苔厚、痰多等情况。小儿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常虚”之特点,以致卫外不固,且寒暖不能自调,故外邪极易侵袭;小儿还具有“脾常不足”之特点,周老师强调此特点并非指小儿脾虚,而是指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旺盛的阶段,对水谷精气需求高,但自身脾胃功能无法运化过多或过高营养的饮食水谷,兼小儿乳食不知自节,家长喂养不当,则脾胃易为乳食所伤,而出现积滞,脾胃运化失司,水谷不化而聚湿生痰,此乃食痰,上犯于肺,加之外感寒邪而导致肺失宣降而为喘证。
病例5,男,4岁。主因喘咳伴痰多3周就诊。咳嗽咳痰,严重是喘憋,痰少色黄,咽痛,流涕,偶有鼻塞,口臭,睡眠不实,双侧下眼睑发青色,巩膜未见明显异常,素食生冷,大便干,易感冒;纳食不佳,舌尖红,苔厚腻,咽部充血,脉弦滑。既往史:哮喘病史1年。辨证:食痰上犯,兼感外邪。治法:消食导滞,宣肺止痰。麻黄1.5 g、杏仁6 g、辛夷6 g、菊花6 g、桔梗6 g、甘草6 g、黄芩6 g、知母6 g、焦麦芽6 g、焦山楂6 g、焦槟榔6 g、苏子10 g、莱菔子10 g、葶苈子10 g、五味子10 g、枇杷叶10 g、金银花10 g、连翘10 g,方中麻黄、杏仁宣肺透邪止咳;黄芩、双花、连翘清热解毒;三子、枇杷叶降逆平喘;焦四仙消食导滞,全方共凑平喘止咳化痰消食之功。七剂之后症状明显好转,喘憋减轻,偶有咳嗽症状,后继续服药2周,喘证未发作,现继续服药巩固疗效。
2 讨论
2.1 周教授强调寒邪与喘证发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说明:第一,咳喘多发于寒冷季节或者遇寒加重;第二,证候上外寒现象明显;第三,古代文献记载。尤其是《伤寒论》在麻黄汤证中就指出喘的症状和治法;“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综上原因可以看出寒邪和喘证关系密切,这是因为寒邪性质为凝涩之气,易致肺气郁闭之故。肺气郁闭使得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从而导致喘证的发生。在治疗时首先应用散寒宣肺开闭的方法,但是喘证在临床上证候甚为复杂,遇气虚、阳虚的患者使用麻黄等散寒药物时就会耗气,加重病情,对待这种复杂的喘证患者时,必要时可在治疗时配伍人参、黄芪等药,以使补散达到一个平衡。同时应用散寒药物时配合应用五味子、白果、生牡蛎等敛肺固表之品,使一收一散达到一个平衡。
2.2 治疗喘证要把握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是消除喘证的外因,除风寒以外,也还有暑热燥疫毒等外因,就需要根据不同的外因确立不同的治法。第二是化痰逐饮。痰饮是咳喘证中常见的内在因素,故化痰逐饮法也是治疗咳喘所常用。痰常分为湿痰、食痰、燥痰、顽痰等。顽痰主要特点是病程较长,痰少而黏,或白或黄;湿痰乃由脾弱不能化湿,湿困脾阳,运化失司,水湿凝聚而成;食痰是脾胃为乳食所伤,而出现积滞,脾胃运化失司,同时水谷不化而聚湿生痰。周老师在治疗时针对痰的性质选用不同的药物,如湿痰用半夏,食痰加用焦三仙,顽痰使用海浮石等,把化痰和治疗喘证相结合,均可起到很好的效果。第三是调整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恢复肺的宣发肃降是治疗根本,治疗时把宣肺气和降肺气相结合,宣肺是降肺的前提,而宣肺的药物可和祛除外邪的药物相结合。周老师在临床治疗喘证时所选的宣肺气的药对主要有麻黄配杏仁,适合喘证痰多的患者;桑叶配杏仁,适用于表寒较轻且痰多的患者;麻黄配射干,针对喘证较重的患者。同时这些药物也能解除肺气郁闭的问题。而降肺气的药物最常用的是枇杷叶,枇杷叶性平和,实证虚证都可以用。其次也常用苏子、莱菔子、葶苈子,三药降肺气较批把叶为强。再次就用到旋覆花、代赭石。第四喘证病久必将影响到脾肾心三脏,致使证情复杂。治疗时要多关注三脏。第五以动静论病情。实喘在肺,则动亦喘,静亦喘,因外邪雍肺,肺气失宣降之司,故其喘不因动静增减。惟虚喘之源在脾肾,静则阴凝,气尚可纳,动则阳化,阴弱失纳,故证见动辄喘促是下元之虚,肾气不纳之据。
总之,周耀庭教授指出治疗喘证时必须掌握标本寒热虚实,方能辨证准确、用药对证而收良效。同时还强调慎起居、戒劳怒,佐以食疗,对恢复本病大有裨益。这些经验对喘证的治疗都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1]柯雪帆.伤寒论选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2-33.
[2]周耀庭.临证解惑实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68-69.
[3]黄仰模,郑献敏,赵威.《金匮要略》咳喘治法探讨[J].河南中医,2006,26(1):14-16.
[4]熊继柏.《内经》喘证辩治[J].湖南中医杂志,1995,11(1):2-3.
[5]宋志萍,师健梅.喘证辩治溯源[J].山西中医,2002,18(3):1-2.